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310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0]
2014—2015(上)九年级语文自主检测试题
2014—2015(上)九年级自主检测试题
语 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怅(wǎng)( ) 和(xù)( ) 浮想联(piān)( ) 分道扬(biāo)(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一侧枕河石栏把时光留转诉说给你,两眼沿路古井将几多风雨深蕴其中。俯身探视苔痕青绿的井口,你会平添感概:两千年了,历尽苍桑,它依然清澈无比!抬首凝望墙影斑驳的老宅,你会顿生暇想:喇叭声响,爆竹连天,一顶花轿抬进巷来……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愿将腰下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③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___________《凉州词》)
④____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 (卢纶《___________________》)
⑤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⑥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5分)
①格列佛误入小人国后,他发现在小人国有两项风行的游戏,其中将绳上跳舞玩得最出色却又差点跌死的是谁?《宫廷游戏》中候选人员怎样才能得到皇帝赏赐的丝线?得到丝线以后,他们是怎样使用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宫廷里盛行“绳上跳舞”。绳子是什么颜色的?多长?(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材料,请你分条概括“微阅读”的特点。(3分)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微阅读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代表微阅读。等车时,习惯拿出手机看新闻;走路时,喜欢戴上耳机“听”小说;乘车时,看电子书打发等待的时间,都是“微阅读”行为。文本的短小、迅捷营造了一种令人倍感舒适的微阅读氛围,翻开这样的文本并不需要太多的背景铺垫,不需要过多的感情投入,甚至不要求阅读经验的前后连贯。但是微阅读只是提供了过去没有的一种阅读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文本,也不能替代其他阅读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4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6-10题。(12分)
【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浏览完整试题
【二】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 2分) ( )
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会宾客大宴(《口技》)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扶苏以数谏故 宜多应者
广故数言欲亡 功宜为王
7.下面句中加点字与“固以怪之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久之,目似瞑 B. 无丝竹之乱耳 C.辍耕之垄上 D.食之不能尽其材
8.陈胜认为可以假借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向天下发出起义倡导,假借名义的这两个人有哪些相似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孤鸣?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句子。(4分)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陈馀。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陈涉不听,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资治通鉴•卷七》)
①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则帝业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11—14题。(8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1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2分)(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猛浪若奔
一百许里 虽乘奔御风(《三峡》)
C.横柯上蔽 C.好鸟相鸣
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鸡犬相闻
12.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 )
A.大楚兴,陈胜王 B.互相轩邈 C.渔人甚异之 D.直视无碍
13.上面两段文字中都写到了水的清澈,请结合相关语句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何异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7题。(8分)
学会“拐弯”
①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105岁了,除了耳朵需要戴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止,每月都有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央视采访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有一个好心态。”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概括和百年人生的智慧,也是对人们的忠告。
②历史像一辆在弯弯曲曲路上行进的车子,每个人都是坐在车上的乘客。车子拐弯了,不随着车子拐弯的人,就有掉下去的危险。斯大林对此说得更形象:“每当历史的车子在转弯时,总会有人从车子上掉下来。”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适应车子的转弯而主动转弯。爱因斯坦说:“人的最高本领是能够主动适应客观条件。”适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人只有主动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适应客观条件“拐弯”,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③俗话说,人生在世行路难,行不通时拐个弯。这个“拐弯”,不是放弃,不是退出,而是在迂回中窥测前进的方向,在困难中发现有利的因素,在审时度势后作出理智的选择。“文革”时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被勒令守楼和听电话。一般人会觉得这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认为这是难得的好时光,便利用着3年“好时光”,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④有人用字母“V”来形容“拐弯”: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左边是向下的趋势,但到底部终止了,转为向上。这是形退实进,是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做一件事有时也是如此,本来以为走到了失败的境地,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你会突然发现其实正好走向另一成功的途径。伊朗建德黑兰皇宫时,设计者原打算把镜子镶嵌在墙面上的。当镜子从国外运抵工地后却被打破了,他们就大胆创新,将这些碎片镶嵌到墙壁和天花板上。于是,天花板和四壁看上去就像由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镶嵌而成,德黑兰皇宫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马赛克建筑。
展开余下试题
⑤可见,人生天地间,学会“拐弯”是极为要紧的事。学会“拐弯”,不仅需要面对困难的好心态,更需要化解困难的大智慧。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9期,有改动)
15.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②-④段具体阐述了怎样做才能学会“拐弯”,请逐段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③段说:“人生处世行路难,行不通时拐个弯。”请结合你的一次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6分)
清 名 (梁晓声)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是我以前的学生,关系近好。今年清明后,约我去他老家西南某山区的茶村玩。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轮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那会儿茶农们都前往茶站交茶。大叶茶装在竹篓,一元一斤;芽茶装塑料袋里,二十元一斤。
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近一米七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
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子诚告诉我——新中国成立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嫁给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成分问题,回村务农。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各村“说春”。“说春”就是按照黄历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她丈夫以唱代说,脱口成秀。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家卖到仅剩自己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的还。乡亲们过意不去,说她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最重要。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工作组了解到那一情况,愕然,继而肃然。亲自送其丈夫回家,还对当年的阿婆好言安抚……
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儿子病故,媳妇带着孙子改嫁。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
“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可怎么活呢?”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不料子诚却说:“办法是很好,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县长,表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五毒俱全,三年前被判了重刑……”我一时失语。只默默听子诚说:“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人家采茶。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可……这……难道就没有人认为应该告诉老人家,她完全不必那样做吗?”
“许多人都这么劝过的,可老人家她听不进去啊。”
不待我再说什么,子诚的一句话,使我顿时又失语了。他说:“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
我心愀然。进而,怆然。
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
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什么圣地。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尽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她,那个……我的意思是……明白我在问什么吗?……”那一时刻我语无伦次。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才还清了那笔钱……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笔钱而尴尬……”
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
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的,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惭,因我亦如此……
18.小说第二、三小节,作者着力描写清明时节茶村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说为什么多处写到徐阿婆“竭力挺直身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多次写到“我失语”“说不出话来”等,这样写的用意有哪些?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徐阿婆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谈到他的写作体会时说,这篇文章不单是写给农民看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弹指一挥间,初中生活即将成为你青春岁月永远的记忆。回首走过的时光,扶持是一种感动,信任是一种感动,分享是一种感动,执着是一种感动……
23.请以“有一种感动叫做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218.4.150.50)
上一篇:
成都石室中学语文-10月月考试卷讲解
下一篇:
2014至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试题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2014—2015”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