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48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87]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试题
语 文
(满分120分 120分钟完卷)
题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一) (二)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2.请将答案直接答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当鱼塘寒浅留滞(zhì)着游鱼,小溪渐渐喑(yīn)哑歌不成调子。
B.“百行(háng)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wù)。
C.天气又阴晦(huì)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péng)隙向外一望。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zī)孜不倦的汲(j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温声细语 断章取意 恪尽职守 涕泗横流
B.强聒不舍 脑羞成怒 啼笑皆非 怀古伤今
C.持之以恒 歇斯底里 怒不可遏 根深蒂固
D.言行相顾 起承转合 吹毛求疵 无与抡比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处于“成渝之心”的内江城,将推进城镇化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
B.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刚刚发射的嫦娥三号重点解决软着陆的问题,紧随其后的三期工程是完成月面采样返回工作。
D.他患有严重的胃病,对面前的佳肴,只能浅尝辄止。
4.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性格,但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李逵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B.《傅雷家书》凝聚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拳拳爱心,既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和如何对待生活,同时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C.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课文《范进中举》就选自这部小说。
D.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这部书“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不仅要求史家作史要有根有据,全面系统地直书史事,而且要求史家具有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④③②①⑤ B.②④③①⑤ C.⑤③①④② D.③①④⑤②
二、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1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9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浏览完整试题6.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驱赶奔驰
C.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夙夜:早晚
D.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解释为“因为”的一项是(  )(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固以怪之矣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8.下列对课文《出师表》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诸葛亮的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
B.两段选文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分别为三顾茅庐、临危受任和白帝托孤。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目的是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也说明了出师北伐的原因。
C.《出师表》辞情恳切、感人肺腑,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D.本文内容的重点是从当前形势出发,向后主提出建议,即“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其中“广开言路”这一点正是全文主旨所在。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试题
语 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6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2分)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分)

(二)古诗文积累
10.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
(陆游《卜算子》)
(5) ,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6)莫道不消魂, , 。(李清照《醉花阴》)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第11—13题。(9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④,不复挺⑤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6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木直中绳:木材笔直,合乎墨线。②輮:烤。③其曲中规:木材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④槁暴:太阳晒。⑤挺:挺直。○6参:检查。
1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
(1)学不可以已 ( )
(2)水为之,而寒于水 ( )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
(4)金就砺则利 ( )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文:
13.本段文字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主要运用的是哪种论证方法?(2分)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面问题。(14分)
○1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2父亲显然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他告诉杜小康,芦苇丛里有芦雁的窝,明天,可以去捡芦雁的蛋;有兔子,这里的兔子,毛色与芦苇相似,即使它就在你眼前蹲着,你也未必能一眼发现它……
  ……
  ○3第二天,父子俩登上芦苇滩,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用镰刀割倒一大片芦苇,然后将它们扎成把。忙了整整一天,给鸭们围了一个鸭栏,也为他们自己搭了一个小窝棚。从此,他们将以这里为家,在这一带芦荡放鸭,直到明年春天。
○4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
○5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6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7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8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
○9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10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11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没有听到父亲的回应。


展开余下试题○12杜小康突然感到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13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14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15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16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14.划线句“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4分)
15.第○5段中4个加点的“黑”字,哪些是实指,哪些是虚指?作者这样肆意渲染,有什么作用?(3分)
16.结合“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和“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两句,分析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4分)
17. 小说的题目是“孤独之旅”,杜小康的“孤独”包括有怎样的含义?(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1题。(13分)
一方阳光
王鼎钧
○1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从外面看,厚墙高檐密不通风。我是在这样关防严密的“碉堡”里出生的。这碉堡用青砖砌成,黑瓦盖顶,灰砖铺地,墙壁、窗棂、门板,没有一点儿鲜艳的颜色。即使天气晴朗,室内的角落里也黯淡阴冷。
○2四合房的主房,门窗向南。中午的阳光越过南房,倾泻下来,泼在主房的墙上。开在这面墙上的窗子,用一层棉纸糊得严丝合缝,阳光只能从房门伸进来,照门框的形状,在方砖上画出一片长方形。这是一片光明温暖的租界,像一块发亮的地毯。
○3然后,一只用麦秆编成的坐墩,摆在阳光里。一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脚边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狸猫,跳上她的膝盖。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玩弄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
○4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我清楚记得一股暖流缓缓充进我的棉衣,我的毛孔张开,承受热絮的轻烫。血液把这种快乐传遍内脏,最后在脸颊上留下红润。
○5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睛休息一下。大概是暖流作怪,母亲嚷着:“我的头皮好痒!”我就攀着她的肩膀,向她的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
○6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也总要抱怨她的脚痛。
○7她的脚是冻伤的。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寒凛凛的水气,从地下冒上来,首先侵害她的脚,使之永远冰冷。冬天乍到,她的脚面和脚跟立即有了反应:看得见的,是肌肉变色、浮肿;看不见的,是隐隐刺骨的疼痛。
○8分了家,有了自己的主房,可是年年脚痛依然。在那一方阳光里,母亲是侧坐的,她为了让一半阳光给我,把自己的半个身子放在阴影里。左足的伤害没有复元,右足受到的摧残反而加重了。母亲不时皱起眉头,咬一咬牙。尽管只是身体轻轻地震动,不论我在做什么,那猫睡得多甜,我们都能感觉出来。
○9 “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我站起来,推她的肩。母亲低头含笑,摇摇头。
○10座位终于搬到对面去了。狸猫受了惊,跳到院子里去。母亲连声呼唤,我去捉它,连我自己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11以后,母亲一旦坐定,就再也不肯移动。
○12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许多梦。
○13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我,一双赤足埋在几寸厚的碎琉璃碴儿里面,无法举步。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梦中的我躺在母亲怀里,光着身体睡得很熟。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愈来愈重,渐似下坠……想到这里,她的心立即像被琉璃碎片刺穿了。某种疼痛由小腿向上蔓延,直到两肩、两臂……
○14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母亲身旁突然出现一小块明亮干净的土地,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安置一个婴儿。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我轻轻放下。谁知道我着地以后,地面忽然倾斜,我安身的地方像是一个又陡又长的滑梯,没有尽头。我飞似的滑下去,转眼间变成一个小黑点。
○15在难测的危急中,母亲大叫。醒来之后,略觉安慰的倒不是我好好的睡在房子里,而是事后记起我在滑行中突然长大,还遥遥向她挥手。
○16于是,她有了混合着骄傲的哀愁。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
○17当时,我唯一的远行经验是到外婆家。外婆家很好玩,每一次都在父母逼迫下不情愿地回来。母亲梦中滑行的景象引人入胜,我立即想到滑冰,急于换一双鞋去找那个冰封了的池塘。
○18跃跃欲试的儿子,正设法挣脱他的母亲。
○19母亲放开手凝视我:“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
(选自《王鼎钧散文》 有删改)
18.文章首段写了四合房怎样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19.为什么母亲最喜欢“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4分)
20.这是一篇表现母爱的文章,文中的母爱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分条简要概括。(4分)
21.本文以“一方阳光”为标题,分析其含义及作用。(3分)
四、语言运用(8分)
22.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意思精辟。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如“如鱼得水”出自陈寿《隆中对》,“莫须有”出于《宋史•岳飞传》,“醉翁之意不在酒”语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请你从学过的古诗文(或寓言)中举出两例,并且说明出处(作者或篇名)。(4分)
23.“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通过对雨后天晴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杜小康找到鸭子后的兴奋(喜悦)之情。
请依照上述句子,描写一个能烘托你心情沮丧的环境。(4分)
五、作文(40分)
24.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得到了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帮助与指点,懂得了亲情、友情,懂得了学习、做人,懂得了珍惜、坚强,懂得了感恩、分享,懂得了协作、责任……
懂得是一份感悟,也是一份心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幸福。
懂得是一种体会,是一种经历,只有经历过,用心去体会才会慢慢明白人生与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请以“懂得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把标题补充完整再写作,写出真情实感。(2)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B 2.C 3.D 4.A 5.B
二、古诗文阅读及积累(21分)
(一)6.B 7.A 8.D(各3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6分)
(二)9.(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苟全”1分,句意1分,共2分)
(2)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句式1分,句意1分,共2分)


展开余下试题10.(1)斜晖脉脉水悠悠 (2)燕然未勒归无计 (3)八百里分麾下炙 (4)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5)蔌蔌衣巾落枣花  (6)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每句1分,共8分)
11.(1)停止 (2)比 (3)即使 (4)接近、靠近 (各1分,共4分)
12. 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反省。(“日”、“省”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3分)
13.“学不可以已”(或学习的意义、学习的重要性) 比喻论证(各1分,共2分)
三、现代文阅读(14分)
14.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1分),写出了杜小康对眼前芦荡的感觉(1分),同时暗含有杜小康恐惧和害怕的心理,渲染孤独的气氛(2分)。(共4分。)
15. 前面三个“黑”字都是实指,后一个“黑”字是虚指(1分),作者肆意渲染暴风雨的可怕,目的是借这样恶劣的环境来烘托人物孤独恐慌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为下文做铺垫)(2分)。(共3分)
16、前者是为自己本不应该承受这样的艰辛而委屈地哭(1分),同时也为自己承受住了生活的艰辛而激动地哭(1分);后者则是杜小康“长大、坚强”的最直接体现,因为他的心理逐渐成熟了(1分),已经能象大人一样坦然面对孤独,承担磨难(1分)。若概述“这两句表现了杜小康逐渐坚强的成长过程。”可得3分。(共4分)
17.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失去一切交流,是寂寞中的孤独。2.杜小康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的孤独。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二是对前途的恐惧。可概述“这里的孤独是包括了寂寞,更有恐惧、迷茫与无奈。”(共3分)
18. 闭锁(关防)严密;黯淡阴冷。(2分)
19. ①门内的一方阳光给大人孩子带来难得的温暖,令人惬意;②门内的一方阳光使母亲和她的孩子(还有爱猫)能团聚在一起,享受温情。(各2分,共4分)
20. ①整年劳作在艰苦环境中;②在苦难中竭力庇护自己的孩子;③愿自己与孩子永远相偎相依;   ④盼望孩子成器而不惜被忘却。(各1分,共4分)
21.含义:“一方阳光”象征着母爱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惬意,含蓄地表达出颂扬母爱(1分)。作用:点明了主旨(1分);成为了线索(1分)
22. “三顾茅庐”“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水落石出” 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暗花明”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等。(答对1个2分,共4分)
23.句形结构相同1分,描写环境自然贴切顺畅2分,是阴郁的景色1分(点出了人物心情扣1分。)共4分。
四、作文(40分)
22.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220.166.80.24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13—2014”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