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265  2015-01-1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65]
2015届桃源九中高三10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2015届桃源九中高三10月月考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谢一彰
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等信息
第I卷(选择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今天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波( )壮阔,面对地球的版图,大写出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自信的我们襟怀开阔,无惧任何的风云变( ),自信的我们底气磅礴,奋力把前所未有的征程开拓。
( )梦,让世界听见五千年文明连接着你我,跳动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声声脉( );圆梦,让未来看见醒来的东方雄狮正昂首阔步,迈向朝霞满天下、人间最美好的生活。
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澜 (làn) 换 筑 (zù) 博 B.浪 幻 筑(zhù) 搏
C.澜 (lán) 幻 筑(zhù) 搏 D.浪 换 筑(zù) 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传说有一种美丽,温柔了岁月,穿越了时间,从未输给时光。
B.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C. 月底,一股新的冷空气将接踵而至,自北向南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东北、华北、西南、华南北部等地将迎来大风降温天气。
D.一件小事往往可以折射一个人的心灵,可以赢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因此,尽管事情多么微不足道,我们都要认真对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至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长株潭两型社会”受世人瞩目,如何使当代大学生以坚实的知识和饱满的激情为创建两型社会贡献出青春与力量,是时代赋予他们光荣的历史使命。
D.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反应迟钝,出现精神不振现象,甚至导致低血糖休克。
4.下列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晒在冬天的日头下, ,好好过的是冬,就如村里说: , 。
晒在冬夜的月光下, ,好好过着是日子,就如我说: , 。
①会抱得一身温暖 ②会赢得透心温暖 ③仓里有了粮
④心中有了月 ⑤冬天晒太阳 ⑥日日月儿圆。
A. ②④⑤①③⑥ B. ②④⑥①③⑤
C. ①③⑥②④⑤ D. ①③⑤②④⑥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选择题各3分,翻译10分)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②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 ),可以饭( )?”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 )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浏览完整试题客或访余者,刺③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务,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④,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怅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科头:不戴帽子。②瞷(jiàn):窥视。③刺:名帖。④刘伶断饮:刘伶戒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堂左洁一室 洁:清洁,干净
B.甫晨起,即科头 甫:刚刚
C.值余方校书,不遽见 值:碰上
D.以故仓卒不得白 白:告诉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日午( ),可以饭( )?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 )数四
A.矣 乎 者 B.矣 焉 之
C.也 乎 之 D.也 焉 者
7.对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
B.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
C.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
D.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篇交代书斋,明窗素壁,幽静宜人;陈设虽简,但书桌、书架、座椅、卧具、琴磬甚至日用杂物等,一应俱全,为下文作者沉醉此间做了铺垫。
B.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后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C.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D.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竹床一,坐以之。(2分)
(2)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而旋畔。(4分)
(3)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4分)
三、诗歌鉴赏与默写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邯郸道上①
清•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②。
注:①邯郸:古都邑,县名。周、秦、汉时为黄河北岸最大的商业中心,亦为中原交通要冲。②卢生:唐沈既济小说《枕中记》的人物,卢生于邯郸邸舍遇道士吕翁,自叹穷困,吕翁乃授之枕,以入梦。生梦中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客舍主人炊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①.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4分)
②.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 ,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贾谊《过秦论》)
(3) ,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4)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四、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选择题各3分,简答题4分)
精进的程序
朱光潜
①练习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笔愈稳妥。自己能看出自己的毛病才算有进步。严格地说,自己要说的话是否从心所欲地说出,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有毛病,也只有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文章请旁人修改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丁敬礼向曹子建说:“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杜工部也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约文章要做得好,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肯严厉地批评自己,虽微疵小失,不肯轻易放过,须把它修到无疵可指,才能安心。不过这番话对于未脱“疵境”的作者恐未免是高调。据我的观察,写作训练欠缺者通常有两种毛病:第一是对于命意用字造句布局没有经验,规模法度不清楚,自己的毛病自己不能看出,明明是不通不妥,自己却以为通妥;其次是容易受虚荣心和兴奋热烈时的幻觉支配,对自己不能作客观的冷静批评,仿佛以为在写的时候既很兴高采烈,那作品就一定是杰作,足以自豪。只有良师益友,才可以医治这两种毛病。所以初学作文的人最好能虚心接受旁人的批评,多请比自己高明的人修改。如果修改的人肯仔细指出毛病,说出应修改的理由,那就可以产生更大的益处。作文如写字,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更难。孤陋寡闻的人往往辛苦半生,没有摸上正路,到发现自己所走的路不对时,已悔之太晚,想把“先入为主”的恶习丢开,比走回头路还更难更冤枉。良师益友可以及早指点迷途,引上最平正的路,免得浪费精力。
②自己须经过一番揣摩,同时又须有师友指导,一个作者才可以逐渐由“疵境”达到“稳境”。“稳境”是不易达到的境界,却也是平庸的境界。我认识许多前一辈子的人,幼年经过科举的训练,后来借文字“混差事”,对于诗文字画,件件都会,件件都很平稳,可是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他们的毛病在成立了一种定型,便老守着那种定型,不求变化。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要想免去这些毛病,必须由稳境重新尝试另一风格。如果太熟,无妨学生硬;如果太平易,无妨学艰深;如果太偏于阴柔,无妨学阳刚。在这样变化已成风格时,我们很可能地回到另一种“疵境”,再由这种“疵境”进到“稳境”,如此辗转下去,境界才能逐渐扩大,技巧才能逐渐成熟,所谓“醇境”大半都须经过这种“精钢百炼”的功夫才能达到。比如写字,入手习帖的人易于达到“稳境”,可是不易达到很高的境界。稳之后改习唐碑可以更稳,再陆续揣摩六朝碑版和汉隶秦篆以至于金文甲骨文,如果天资人力都没有欠缺,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


展开余下试题③这一切都是“匠”的范围以内的事,西文所谓“手艺”(craftsmanship)。要达到只有大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化境”,那就还要在人品学问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这是不能谈而且也无用谈的。本文只为初学说法,所以陈义不高,只劝人从基本功夫下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下去。 (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文中引用的丁敬礼和杜工部的话,完全适用于作文未脱离“疵境”的作者。
B.作文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更难,因此初学写作的人,要接受良师益友的指点,尽早走上最平正的道路。
C.初学写作者通常有两种毛病,一是不知晓文章的写法,二是自以为是。文章认为只要有良师益友,就可以医治这两种毛病。
D.借文字“混差事”的人,诗文字画件件平稳,但缺乏精彩,落入俗套。
13.根据文意,对“精进的程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过自己的一番揣摩和师友的指导,习作者就可以从“疵境”达到“稳境”了。
B.“疵境”→“稳境” →“新的疵境” →“新的稳境”,如此循环反复,方能到达“醇境”。
C.“醇境”仍属于“匠”的范畴,若要达到“化境”,则还要一定的人品学问。
D.作者认为作文“精进的程序”包括“疵境”“稳境”“醇境”“化境”,四境“疵境”最低,“化境”最高。
14.根据文意,写作训练者怎样才能写好作文?(4分)
五、文学类文章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共21分)
山草壮(刘心武)
①他盼着附近的地铁线路早日开通。街角那边早就围起挡板,里面有两层的简易工房。人行道内侧原来栽种着一排海棠树,前几年春天曾是他来回溜达的地方,树下还有两个长凳,他也经常坐在长凳上看车水马龙。今年春天,海棠树全给挖走了。那说明树底下就是地铁工程。混乱的街景意味着好的前景。这些日子,他忍不住仍要到没有了海棠树的杂乱环境里去漫游,望着马路上的车流想心事。
②那长凳,近日晚饭后,常有修地铁的工人占用。那日,他走过去,长凳上一个工人还没摘去安全盔,正抽着支烟。见他,便从凳子中央挪到一边,意思是给他让出一半可坐。这是礼貌,充满善意。他没坐,站着,和他有一搭没一搭说起话来。问答间,知道师傅来自南方很远的省份,属猪,四十二了,媳妇在老家经营小卖部,儿子二十岁了。儿子并不怎么争气,初中毕业不愿再上学,跑广东那边打工去了,唉!
③那以后散步,他总愿在那长凳上遇见那师傅,相互聊一聊。互询“贵姓”,知道对方姓张。他是退休人员,入夏,单位组织去承德避暑山庄游览了几天。好多日子没再往人行道的长凳去。那天终于漫步过去,远远的,就见张师傅站起来招呼他,忙加快脚步过去,竟有些亲人重逢的感觉。
④张师傅问他:“怎么好多日子没过来?是不是病了?”他就说:“谢谢你关心!没病。去承德避暑山庄旅游了!”张师傅让出半边长凳,还给他铺上事先准备好的报纸,他坐下。张师傅问:“看见山庄内午门挂的那个匾啦?康熙皇帝的御笔,他把避字多写了一笔,是不是?走之底上头最右边的那个辛,他底下写成了羊字。他皇帝,就能乱写字,这么多年就都由着他!”他吃惊,张师傅怎么对避暑山庄如此了解?张师傅又问:“去看烟雨楼啦?那楼名儿,是乾隆皇帝从唐朝杜牧的诗里受启发,给取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不免猜:“你去游览过?”张师傅笑:“没猜对。”
⑤张师傅告诉他,这辈子,还没去旅游过。就是北京,来做工这么多年了,只去过天安门,没进过故宫,没去过长城、颐和园。那怎么对承德避暑山庄那么了解呢?
⑥张师傅道出谜底前,先问:“你的书,包书皮吗?”他答:“我是有包书皮习惯的。”张师傅讲起自己的故事。上学时,发新课本是最快乐的事,就包书皮。初三上学期,母亲病重,药花费大,他想早些出来打工挣钱给母亲治病。知道最后一次有新课本,他格外用心包书。包书皮纸是邻居阿姨给他的画报。那画报图文并茂介绍承德避暑山庄,他细细读了,给语文课本包书皮,他把有康熙御笔题匾的照片放在正中,看来看去就熟了,仿佛自己游过避暑山庄了。上面的“山庄”是繁体字,是草头下面一个壮,他就念做了“山草壮”。语文考试,他把“避”字里的“辛”写成“羊”,被扣分,他拿书皮上的“题匾”给老师看,老师说:“皇帝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们这样写可不行。”
⑦“王老,”张师傅招呼沉思的他:“你看这马路上又堵成停车场了。”他望着满街的车说:“这不又到小长假了吗?又开始自驾游了。”张师傅抽口烟,像回应他,更像自言自语:“什么时候我们这样的人也能假期去旅游,世道就大好了。” (选自13年6月22日《新民晚报》,有删节)
15.请分析小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6.文中画线的两处句子分别写出了张师傅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17.这篇小说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试举出两处并分析其作用。(4分)
18.请分析张师傅的形象,并探究小说以“山草壮”为题目的含意。(9分)
六、选做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一)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
(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1)子贡引用《诗》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意在说明什么道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指出“告诸往而知来者”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所包含的学习道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一个孩子趁母亲不在,将家里的小闹钟拆了,母亲见后……
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展开想象,如果你是母亲,如何处置这个事情。请写出一个120字左右的处置过程。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展开余下试题 10月24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当天下午,会议分组审议了决定草案,出席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成员、各省级人大常委会负责人、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审议,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普遍认为,这些年,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广泛应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带来很多严重问题,利用网络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问题愈加突出,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严重的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制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愿望,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非常必要和及时。
根据上述消息,请就网络信息保护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新闻评论。(120字左右)
七、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
上面的诗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
1.C
【解析】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解答此类题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审音法,即通过正确的朗读,发现书写错误;②辨义法,即通过理解、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形;③定形法,即通过形旁确定字形;④结构辨析法,即借助词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此题可据此得出答案。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A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辨析近义词,必须要从所给词语的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角度考虑,一定要切合语境。B倚马可待:才思敏捷,形容文章写得快,对象用错。 C.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D.改为“不管”。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D
【解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此题中,A缺宾语“的记载”。 B句偷换主语。C.不合逻辑,“如何使……”是含有两面的表述,下文与之对应不当。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D
【解析】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即要求语句连贯,可结合语段句子,就6个小句子,逐一分析,并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根据上下文提示,应确定①是首领句,引领下文,排除A、B;然后根据各句句首提示语,确定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A
【解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的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A.洁:使……清洁,收拾干净。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A
【解析】此题需要结合句子大意加以判断所选虚词。本句大意为: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离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D
【解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本句大意为: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来也就不再端来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C
【解析】解答此类题,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无中生有。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1)一张竹椅,用它来坐;(2)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3)于是我不再立誓戒掉嗜书,而是采用她的话意来命名我的书斋,叫做“醉书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 “换” “调”“补” “贯”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得分点在古今异义“床”和倒装句;(2)得分点在多义词“诚” “旋”、 固定短语“不异(于)”和通假字 “畔”;(3)得分点在虚词“乃” “以”、词类活用“名”。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等。一张竹椅,用来坐;一张木塌,用来躺卧。还摆放了四个书架和四个书筒,古今的书籍都放在里边。琴、磬和麈(zhǔ)尾等各种日用杂物,也都交错地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15届桃源”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