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327  2015-01-19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7]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3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导学案(三)
诗歌的主旨把握之概括内容主旨、分析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熟悉诗歌中的常见的思想内容;辨清作者的观点态度。
2、熟练掌握该考点的解题技巧。
【考向探究】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的,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无论是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还是语言的揣摩,都是为了解读诗歌的的思想感情。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更是加大了思想感情类试题的考查力度。
【典例分析】
[例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分别概括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火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飐zhǎn,风吹使颤动。
这首元曲的主旨是“爱杀江南”,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主旨的。
【备考锦囊】
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二、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1、要知人论世 2、要结合时代特点 3、要利用暗示信息(诗题、关键词、注释等)
4、抓住题材类型 5、抓住景物形象特点(典型意象)
三、答题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巩固练习】
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答题。
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导学案(三)
诗歌的主旨把握之概括内容主旨、分析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
术语 解释
言近旨远 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义丰 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言在意外 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


浏览完整试题含蓄蕴藉 委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言表达得含蓄,耐人寻味。
二、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按诗歌题材分类:(一)山水田园诗(二)边塞征战诗(三)咏史怀古诗(四)别离贬谪诗(五)思乡怀远诗(六)咏物诗(七)闺怨诗
按诗歌思想感情分类:(一)忧国伤时(二)建功报国(三)生活杂感
[例1]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参考答案】(步骤一)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律诗。(步骤二)颔联写了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步骤三)寄寓了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例2][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参考答案】作者是从两个方面表现这一主旨的。①美丽的自然景观:“一江烟火照晴岚”,写出了强烈阳光照射下,水气蒸腾,江上烟波与岸上山岚相映生辉的景象。流水生烟,山岚耸翠,沙鸥在舞,芰荷恬淡,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②江南的繁华富庶(或“人文景观”“市井景观”):“接画檐”写出了当地的富裕,人口的稠密,“十里珠帘”“画船儿”“酒旗儿”写出了市井的繁华热闹。
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1、要知人论世 分析作品思想感情时,要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
2、要结合时代特点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打上烙印。比如,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着两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凄苦。或抒写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的雄心。因此我们读宋词、宋诗和清诗,总感觉少了唐诗的雄伟的气魄和高昂格调,取而代之的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
3、要利用暗示信息 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诗后的注解。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解读诗词时必须细心阅读,充分利用。
(1)诗题 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2)关键词 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就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注释
注释分类 所暗示内容
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感情。
介绍相关诗句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评价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4、抓住题材类型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5、抓住景物形象特点(典型意象) 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和“哀景”两类。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作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要熟记笔记和读本上常见意象的内涵。
答题步骤
第一步,确定诗歌题材,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XX句(联)写了XXX”
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3、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4、鹊桥仙 陆游
【参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1.184.24.18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高三语文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