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195  2015-01-26
标签:高教版 职高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95]
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模拟考试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如沐春风,犹如与淳朴乡民一起畅饮醇美甘露,心旷神怡。
B、这一群矿工虽面色黝黑,嗓音喑哑,但眼神里充满了对生的殷切期盼,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黯然神伤。
C、看到了讣告,才知这位为了人民利益赴汤蹈火的英雄英勇牺牲了,老王拊掌长叹,十分悲痛。
D、已是戌时,经过一天的急行军,战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了这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但平日里清秀美丽的小山村已被鬼子烧成了一片废墟。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很热,瑞宣一天到晚汗流颊背,忙着选稿,编辑、收发稿件。他忘了自身身体软弱,只觉得精力无限,一刻也不肯休息。
B、急于求成的人往往不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人生只有经历磨炼、挫折和煎熬,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C、倘若一直不加思索地满足孩子的全部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父母视为有求必应的靠山,并且养成谁也奈何不得的倔脾气。
D、北京时间2月12日,美国乐坛传出惊人恶耗,黑人歌唱天后惠特尼•休斯顿被发现猝死于洛杉矶比佛利山庄的希尔顿酒店。
3、近年来,网络中出现了许多流行语,究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由于谐音产生的新词;(2)由于其比喻象征意义而产生的新词。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属于第(1)类构词方式的是( )
A、他一天到晚QQ都挂着,但一般情况下在“潜水”,不说话,只围观。
B、针对“裸官”泛滥,2009年9月,十七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公报要求,“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管理”。
C、由于在网上披露宁夏吴忠市某官二代考公务员作弊,甘肃省图书馆馆员王鹏遭到了吴忠市公安局警员的跨省刑拘。此信息引起网友热议,本年度又一新语出炉了——恨爹不成“刚”。
D、要想盖楼,盖一个高层的大楼,首先要考虑如何能获得高访问量和回复量,所以选择合适的话题很重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不仅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而且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人们能体悟出书法家的人格魅力,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B、经过他长达三年的苦心研究,终于在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
C、陶慧敏塑造了数十个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但小白菜那“清秀柔婉、美丽动人”的音容笑貌一直固执地留在了观众的心中,以至小白菜竟成了她的代称。
D、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5、下列语段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全球信用评级“三巨头”——美国惠誉、标普和穆迪,相继宣布调低某些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揭开了欧洲债务危机的大幕。希腊首当其冲,深陷危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亦如履薄冰,纷纷出台各种措施以控制财政赤字。此后,“三巨头”更是在欧洲呼风唤雨,使各国经济摧枯拉朽般地陷入了困境。欧洲部分国家强烈呼吁改革现有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建立欧洲自己的评级机构,改弦更张的势头不可阻止。
A.如履薄冰 B.呼风唤雨 C.摧枯拉朽 D.改弦更张


浏览完整试题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B、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C、青年作家残雪认为鲁迅的作品实现了一种“突破”,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则使这种创造达到了登峰造极。
D、滨江市金龙娱乐城火灾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
7、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 上巴伐利亚的精华所在就当属伊萨尔河谷了。
② 伊萨尔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罗尔地区,长283公里,流经整个巴伐利亚南部,最终汇入多瑙河。
③ 如果你问一个外国人对巴伐利亚的印象,他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通常是阿尔卑斯山麓地带,也就是上巴伐利亚地区。
④ 伊萨尔河景色秀丽,自然风貌保持得极好,德语中称为“伊萨尔维克里”,意为“遥远僻静的地方”。
⑤ 巴伐利亚州的各个区域有着各自鲜明的地域特色,其语言、传统、风俗、服装、音乐、舞蹈、菜肴都不尽相同。
A、③⑤①②④ B、⑤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8、下列各项表达中符合语境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
A、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大会上致辞说:“×老师是一位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来……”
B、电影《林则徐》中写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到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
C、一女大学生递上自荐书,主考官边看自荐书,边自言自语地笑说,“啊,身高一米六五?穿上高跟鞋恐怕比我个头都高啦。”女生笑说,“别悲观,浓缩是精品嘛!”
D、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需要传唤一名证人到庭,法官说:“把门外那个老头带到这里来!”
9、下列楹联内容与括号内标注地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奇祸陷风波,南宋山河才半壁
精忠贯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杭州西湖岳坟)
B、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江西南昌滕王阁)
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四川成都武侯祠)
D、古刹千年,长留半夜钟声,响彻世间惊客梦
姑苏一揽,剩有几株枫树,饱经霜雪护寒山(江苏苏州寒山寺)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A、第一句“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B、第二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C、第三句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让人顿生无限怅惘和忧愁,表达了乐极生悲之感。
D、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
二、科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月10日宣布,参与该中心“重离子”计划的科学家首次获得“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从而证明在宇宙诞生之后的瞬间确实存在过这种物质形态。
现有宇宙理论认为,宇宙形成于距今约120亿至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大爆炸”后的极短瞬间会形成超高温和超高能量密度,这使得一种称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物质能够在约10微秒(1微秒为百万分之一秒)的极短时间内充斥宇宙,然后再凝聚结合形成原子核等物质。但迄今科学家们还难以对这一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科学家们能够验证“大爆炸”数微秒后的宇宙景象。
现代物理学研究认为,原子的构造单元是质子和中子等亚原子粒子,而亚原子粒子又由夸克等更微观的基本粒子构成。夸克间通过强作用力组合成质子和中子,而这种强作用力主要通过另一种名为胶子的基本粒子来传递。
通常情况下,夸克由于受到强作用力而被约束于原子核尺度内,自身无法独立存在。但现在一些理论假设认为,足够大的能量和温度应该能拆解质子和中子,并使夸克和胶子重新结合形成所谓“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是与质子和中子不同的另一种新型物质形态。
为了拆除束缚夸克的强作用力,参加“重离子”计划的科学家利用铅离子互相撞击产生的超高能量进行实验。
通过对多年实验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家最近终于发现,在铅离子的碰撞中有新的物质形态产生,其特征与理论预测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很多特征相符。
11、本文第一自然段介绍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获得“夸克一胶子等离子体”,对“夸克一胶子等离子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由夸克和胶子结合而成,其中传递强作用力的是胶子。
B、“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是与质子和中子不同的另一种新型物质形态。
C、“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是通过超高能高温拆离紧密结合着的质子和中子而获得的。
D、宇宙“大爆炸”后的极短时间内曾充斥着“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12、下面对现代物理学的粒子结构模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递强作用力的胶子组成夸克。
B、夸克通过强力作用组成质子和中子。
C、质子和中子等亚原子粒子组成原子核。
D、原子核与核外运动着的电子组成原子。
13、对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助于对现代物理学的粒子结构模型的验证。
B、把现代物理学对物质起源的考察研究推进了一步。
C、把物理学的研究疆域拓展至宇宙诞生初始。
D、使科学家们能够验证宇宙“大爆炸”理论。
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理论认为:宇宙发端于距今约120-150亿年前的一次“爆炸”。


展开余下试题B、科学家分析多年实验数据,发现铅离子的新物质形态的特征与理论预测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很多特征相符。
C、“夸克一胶子等离子体”的获得,证明在宇宙诞生之后瞬间确实存在过这种物质形态。
D、现代物理学对物质结构的探索,已深入到夸克这一层次。夸克是比原子、质子和中子更微观的基本粒子。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行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于肴阨矣。”
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滑,晋之边邑也。
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 遂墨衰绖,发兵遮秦兵于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三将至,缪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主其城门 (主:守卫) B、子不知也,吾已决矣(决:决定)
C、臣非敢沮君军(沮:沮丧) D、秦兵遂东,更晋地(更:穿过)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1)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 (2)持十二牛将卖之周
B、(1)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 (2)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
C、(1)二老退,谓其子曰 (2)子其悉心雪耻
D、(1)滑,晋之边邑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各表现缪公专断和自我反省的一项是( )
A、(1)子不知也,吾已决矣 (2)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
B、(1)秦师无礼,不败何待 (2)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C、(1)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2)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
D、(1)子不知也,吾已决矣 (2)子其悉心雪耻,毋怠
18、下列有关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百里傒、蹇叔反对偷袭郑国,是因为路途遥远要经过好几个国家,而且可能会有人将秦的举动告诉郑国。他们反对是很有道理的。
B、秦军出发那天,百里傒、蹇叔大哭,是因为缪公未听从自己的劝告,后断言秦军必败,起到了涣散军心的作用,所以缪公很生气。
C、郑国商人弦高在去周朝都城卖牛的过程中,碰见了秦军,就献上了自己的牛并说郑国已认真做了防守和抵御的准备,有效阻止了秦军的偷袭,表明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D、秦军未偷袭郑而灭掉了滑,从而得罪了晋国。晋太子把丧服染成黑色,发兵在崤山阻击并大败秦军,俘获了秦军三位将军,也验证了百里傒和蹇叔当初的判断非常准确。
四、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9、将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

20、根据提供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出另一句。(2分)
(1)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1、语言运用题。
(1)浙医二院去年开始在省内独家引进健康风险评估体系,目前已有3021人做了“健康风险评估”式体检。下面是61岁的陈先生的一份今后5年内患肺癌的风险评估报告。
实际风险 平均风险 人群平均风险
1.7055% 0.1777% 1.2182%
风险因素 风险贡献度
吸烟 73.9%
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少 11.1%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报告的主要信息,不要使用具体数字。(3分)

(2)请看下面这幅漫画,准确概括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分)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3)阅读下面文字,在结尾处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以表达故事的主题。(3分)
从前有个国王为求一幅安宁的画而悬赏重金。最后有两幅,国王必须做出选择。
第一幅画的是一个湖。湖面平静得宛若一面镜子,四面环绕着高耸的山峦,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所有的大臣都认为这是一幅安宁的画。
第二幅画上也有山峦,但怪石嶙峋,突兀森郁。天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山峦的一侧有一道瀑布正飞流直下,激起层层的浪花。根本不平静!国王又仔细观察,发现瀑布后的岩石裂隙中竟生长着一丛灌木。灌木中,一只鸟妈妈正在精心地筑巢。
最终,国王选择了第二幅。
“因为,”国王解释道,“安宁并不意味着没有喧嚣,没有劫难,没有艰辛的付出。安宁意味着 。这才是安宁的真谛!”
五、社科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艺术是否应该被资本左右
郭 丽 君
(1)近日,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两件艺术品坐了一回“过山车”。《黄河咆啸》与《燕塞秋》这两只曾创下连续29个交易日疯涨纪录的“牛股”,如今已经风光不再,一周时间内,原本市值上亿的两幅作品,开始出现大幅下跌,每日徘徊在跌停的边缘。
(2)有专家表示,天津文交所炒作的是实际永远无法兑现的权证,艺术品权属具有不可分割性,将艺术品份额化之后进行市场交易,实际上就是一场永远不可能获得实物的虚拟资金的击鼓传花游戏。
(3)现代艺术成了资本的宠儿,资本竟能疯狂地切割艺术。金钱似乎成了艺术的唯一标准,市场上卖出高价的作品就是优秀作品。
(4)中国有着最庞大的艺术家后备队伍,成千上万的艺术青年在像北京宋庄这样的城乡结合部忍受着当下的清苦,憧憬着资本的关注。他们心中不仅装满了浓墨重彩的画卷,而且还构思着一张张清晰的线路图,这个线路图由经纪人、策展人、画廊、拍卖市场等错综复杂地连缀起来。笔者认识的一位宋庄的年轻画家,他的妻子兼经纪人关心的是:“他的画行吗?”
(5)比如说,像当代画家叶永青那样,画的一只堪称“简陋”的鸟竟然拍卖出了25万元的高价。面对看不懂的千奇百怪的天价艺术作品,人们不禁质疑,这个真值这么多钱吗?这真不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吗?
(6)天津文交所将不可切割零售的画作创造性地切割零售了,的确是一个天才的创意,不过这依然难掩艺术品收藏市场巨大的资本泡沫。中国现代艺术的天价是众多西方收藏家助推的,当这些收藏家开始出售手里的中国艺术作品的时候,这种质疑之声就从窃窃私语变成了众生喧哗。
(7)纵观全球艺术品市场,明显的对比就是外冷内热:国际上总体偏冷,中国总体偏热。国际金融危机使得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工具开发方面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多,资本也越来越谨慎。从2007年开始,不断有消息称,外国收藏家将抛出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藏品:2009年10月,美国收藏家霍华德•法伯将所藏的44幅中国当代绘画全部送拍;2010年4月9日进行的香港苏富比拍卖活动中,全球最大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机构之一仕丹莱收藏基金将手里的108件中国当代艺术品悉数抛出……


展开余下试题 (8)反观中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中国的传统书画就完成了由低迷向复苏再狂飙突进的过程:2010年5月17日,张大千画作《爱痕湖》才刚刚以人民币1.008亿元价格成交;6月3日,黄庭坚书法作品《砥柱铭》以4.368亿元的总成交价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中国艺术品投资跃入亿元时代……
(9)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热,应该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力的日益强盛,使得一些人有能力用手里的闲钱来购买、收藏艺术品。此外,投资资金的转移,部分原来投资房地产、股票及其他行业的资金流入到艺术品市场。中国文化的价值正在被发掘与重新评估,很多手中握有闲散资金的人为了提升文化品位和精神的需求,也将资金投入到书画的收藏中。
(10)然而,艺术有艺术的规律,资本有资本的原则。在资本投影下被无限放大的艺术应回归其收藏价值的本性,而被通货膨胀预期逼迫的资本也应回归理性,慌不择食不但会糟蹋了一桌美味,也会被鱼刺卡住喉咙。中国艺术品市场要夯实自身基础,让资本真正发挥有效的资源整合作用,推动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发展,而不是让资本“玩弄”这个市场,过度榨取这个市场的价值。
22、第(1)段中“坐了一回‘过山车’”是比喻的说法,其本义是指什么?(3分)
23、结合原文概括出作者在文中描述的“艺术被资本左右”的现象。(3分)
24、第(5)段最后作者说“这真不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吗”,作者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3分)
25、作者在文中分析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热的原因,请分条概括出来。(3分)
26、文章标题为“艺术是否被资本左右”,综观全文,试总结作者的观点。(3分)
六、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白 玉 盅
林 清 玄
(1)在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2)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
(3)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不仅是视觉的、触觉的,或者感觉的。
(4)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5)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角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几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通告苦着脸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6)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7)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惯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
(8)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生吃”,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
(9)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的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别有风味。一次,画家请客,我看到他在厨房里剁肉,小心翼翼塞到苦瓜中去,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我们开玩笑的把画家的拿手菜取名为“白玉盅”,如今画家去了,他拿手的白玉盅也随他去了,我好几次吃这道菜,总品不出过去的那种滋味。
(10)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的和最苦的结合,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以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广告词是“初恋的滋味”,我觉得苦瓜可以说是“失恋的滋味”。恋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恋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11)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农民正在收采,他们把包着苦瓜的纸解开,采摘下来,就像在树上取下一颗颗的白玉。我站在田边,看着挑篮中满满的苦瓜,心中突然感动不已,我想,真正苦瓜生命里的美,是远远比故宫橱窗里的苦瓜还令人感动的。
(12)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摆在家里,舍不得吃;放置几天以后,苦瓜枯萎了,失去了它白玉般的晶亮与透明,吃起来也丝毫不苦,风味尽失。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
27、作者一开始就说“苦瓜是最美的”,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写出了苦瓜哪些方面的美?(4分)
28、第(12)段作者写买苦瓜舍不得吃而枯萎的事,从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3分)
29、第(10)段作者说苦瓜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而第(12)段说“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这是否矛盾?请作出简要分析。(4分)
30、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开头先写苦瓜的外表颜色和触觉,用清朝玉器“白玉苦瓜”衬托出了苦瓜的颜色质地之美,又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B、文章中间部分写吃苦瓜的经历,表达了由怕吃苦瓜到觉得吃苦瓜是一种享受的情感变化,也表明了作者人生的成长。
C、作者用“白玉”来比喻苦瓜,并说苦瓜比白菜更接近玉的质地,是想赋予苦瓜一种高贵而非普通的品质。
D、文章最后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意在点题,表明要真正认识一种事物,必须去亲自参与实践,否则认识只能停留在表面。
E、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在清新淡雅的文笔之下蕴涵着作者对人生、对世
标签:高教版 职高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高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