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463  2015-03-1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63]
毓英中学高一年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毓英中学高一年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名句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女也不爽, 。 ,二三其德。(《诗经•氓》)
(2)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氓》)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离骚》)
(4)何方圜之能周兮, ? 屈心而抑志兮, 。(《离骚》)
(5) ,集芙蓉以为裳。(《离骚》)
(6)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
二、课内知识检测(9分)
2.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苟余情其信芳    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采之欲遗谁
D.适得府君书 少无适俗韵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初,淮阴侯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①,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
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连敖:管仓库粮饷的小官。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坐当斩 坐:犯罪
B. 何来谒王 谒:拜见
C. 顾王策安所决耳 顾:回头看
D. 王素慢无礼 素:向来
6.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韩信“怀才不遇”的一组是( )(3分)


浏览完整试题①常从人寄食饮 ②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③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④王素慢无礼
⑤居麾下,无所知名。
A.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萧何告诉汉王,假如要想争夺天下,就要重用韩信这样的人才,汉王听从了劝告。
B. 挨饿的韩信得到漂母的帮助,深受感动,说一定要重重地报答她,漂母很生气。
C. 有个年轻人当众侮辱韩信,韩信忍辱负重,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被众人嘲笑胆小。
D. 韩信任郎中时被判斩首,行刑时遇见滕公,后受赏识举荐给汉王,但仍不受重用。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3分)
(2)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3分)
四、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泊舟严滩① 真山民②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注】①严滩: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名。②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
9、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0、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一“孤”字。(4分)
答:

五、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觉慧说服了姑妈张太太,让躲在同学家的觉民与琴见了面。两个饱受相思之苦的情人见面后,抱头痛哭,诉说着别后的思念。(《家》)
B.“梅表姐,虽然环境的关系很大,但环境也是人造的。我们又何尝不可以改变环境?人无论如何应该跟环境奋斗。能够征服环境,就可以把幸福给自己争回来。”
这是觉慧说的话,他还劝梅表姐多看书,他以为新书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家》)
C、出嫁前的一个晚上,鸣风怀着最后的希望去找觉慧,觉慧由于赶着写稿的缘故,他没有听完鸣只的衷诉就把她谴走了,鸣风怀着绝望的心情,怀着对三少爷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之中。(《家》)
D、梅表姐出嫁后不久就守寡,一次为躲避军阀混战,她被迫躲入高公馆,并与觉新相遇。善良的瑞珏知道了他们的隐情。心里十分同情,她真诚的安慰梅,两人随后也成了朋友。(《家》)
E、“好,你的‘无抵抗主义’又来了。我想你不如规规矩矩地去做一个基督徒。人家打你左脸,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
这段文字是觉慧怒责大哥觉新的话。因为和鸣凤在梅园互诉衷肠,觉慧遭爷爷斥责,又见大哥唯唯诺诺,劝他听爷爷的话,不禁愤愤地骂起来,好像要把他在祖父那里受到的气向觉新发泄。(《家》)
12、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l00字左右)(5分)
(1)“真不愧是一位千金小姐,觉慧冷笑的赞赏了一句, “像你这样聪明的人也看不出来。你以为一个人应该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吗?你以为只要出了钱就可以把别人身体用花炮乱烧吗?这样看来,你的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嘞! ”
觉慧所说的千金小姐是谁?觉慧为什么会这样指责她?
(2) “大哥,我不能够在家里再住下去了。我要走!”
当觉新得知觉慧要离家去外面寻找新世界时,觉新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注] 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 ③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13、子张与孔子对“达”的看法有何区别?(2分)
14、请简要分析孔子在回答子张时所阐述的观点。(4分)
六、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5分)
另一种呼唤
黄晓萍
两幅古人物画,在我心中激起的反响,竟比文字更强烈。它从形象到神韵,从志气到精神,无不是一种完整,说完美也是可以的。我所指的,是钟馗与屈原。
我们那地方,钟馗像常用来镇邪避妖打鬼,年三十往家门上贴,怪有人缘地同主人共享年夜饭,差不多同祖宗同一档次,敬祖宗的美酒,钟馗也饮一斛。画上的钟馗总丑得那么正气,短髯黑黑撑出扇面形状,立立的怒中带笑,就看你带着何种心情去凝望了。
屈原像民间不常见。他出于文字经典,是我爷爷乡土师爷身份的徽章,轻易不示人。画中的屈原是那么飘逸,《天问》中找不到头,那头是横的,山羊胡子与飘飘怒发和离体襟衫生出一股寒风,我总觉得他很冷。学业稍进之后读《离骚》,先读出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后悟出身世际遇情系苍生。这时再看那幅《天问》,很感同身受诗人的无可奈何。爷爷说这书我是读进去了。最近另见到一幅明朝陈洪缓作的《屈子行吟图》,大不是《天问》的情结,《天问》中的激荡没有了。在这幅行吟图中,广袖长袍翘头履上,原是悬宝剑的腰,悬了一根拐杖,怎么看怎么苍凉。我观他峨冠顶戴下,瘦长的脸凄苦而平和。他不再问天了,天已有病还问它何来?我想他这是去投江。他本是投江而去的,英雄气短并不影响他精神长存,文化人没有一个能如屈原集政治与文才于一身的。屈原的失误并不在谋略而是在宫帏,屈原遭了女祸,还有男人的舌箭。君臣恩断义绝,他被发配了,充军了。他言志的《离骚》,未必不是一曲有志不得伸展的牢骚。
文人迂腐而可爱。灵魂的屈原成为国宝,昭示着文化的不朽,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文人脆弱的心态。每当自身怯力之时,总是会从古人身上找出些说法来充实和鼓励自己。把气节化为一种文化内涵,他们请出屈原询问过去未来。刘勰、司马迁、李白……他们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镂石成印悬于案头,撰成六书旌于中堂,曲成宫商荡涤五腑六根浊气。至于屈原投江之举,被颂为洗却尘世肮脏。皎洁永恒,使瀚海书林梅香荷香桔香千古。


展开余下试题那日走江,行至秭归,两千余年的古城仍是一座古城,不城不乡似城似乡,古墙豁口取民宅一堵风火墙,斑驳出悠悠岁月。剃头匠挑子横着量完小巷,不紧不慢的吆喝声古歌一样绵长。这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诗人的秭归有庙有祠供奉屈原,有石牌坊旌帜屈原,一派苍朴古雅终未曾把它经营成旅游胜地文化名城。在这里,我听到另一种呼唤。
长江弯弯回浪,临北岸有一片软水,江中的激流冲南岸峭崖,使北岸的软水温柔而明净。软水叫屈原沱。传说屈原有位贤德的姐姐叫女媭,兄弟做大官时她是农妇,概无锦衣富贵。兄弟被流放她归来故里等待兄弟。流放人永远在流放,呼唤声天天在呼唤:“兄弟,屈子,归来兮!”汨罗江中一缕英魂托梦姐姐,他已愤怒地随水而去,他将留恋地随水而归。次日女媭翘首江边,一条大红鱼溯流而上,面对女媭,鱼头点三下鱼尾摇三下,巨口一张吐出个宛然生前的屈原,那鱼顿时失影。传说凄美而离奇,人民性极强,秭归人都能言说而且不走样。这故事的淳朴,还在于呼唤魂兮归来的是姐姐而不是恋人或者母亲。屈原在秭归,同于钟馗在我的家乡,又成了家家门上一幅画,概无官爵,一个巴东小老头,还原于民间,我想这当是屈原最好的归宿。
(节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题目命名为“另一种呼唤”,表明作者极力反对把屈原的形象神化的观点。
B.文中写到刘勰梁启超等人把屈原的名句悬于案头,说明了屈原对后世影响深远。
C.文章对屈原故里秭归古城的描写,是为了批评现代人没有把它经营成旅游胜地。
D.作者认为屈原怀石投江和写《离骚》是文人的迂腐,但不影响屈原精神光照千古。
E.文章结尾一段的描写,是对家乡人把屈原像贴在门上、他魂归故里的形象化描写。
16.“他已愤怒地随水而去,他将留恋地随水而归”一句有什么含意?(4分)


17.文章主要是写屈原,为什么却从钟馗像写起?(6分)
答:


七、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4分)
①当“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平台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时,②熟识的朋友时不时在《微信朋友圈》里晒晒照片,轻松随意地点评对话,③朋友间的距离确实拉近了不少;④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蒸蒸日上,⑤当中各种心灵鸡汤式的人生感悟、根据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⑥那些患上“微信依赖症”的人们终于想从微信的“绑架”中解脱出来了!
⑴ 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1分)
答: 改为
⑵ 文中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1分)
答: 改为
⑶ 文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修改。(2分)
序号:
修改:
19.阅读下面句子,请选择按照语意排列最连贯的一组。(2分)( )
①汉字是文化的传承,它是中华文化的地质层,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本身就是精妙的文化,智慧的结晶。
②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首先就得珍视我们自己的母语——汉语言文字。
③故而,凡是积极向上的、兴旺发达的国家无不珍视自己的语言文字,无不重视对后代进行母语的教育。
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结,中华民族的睿智和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⑤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而且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对内是黏合剂,对外是屏障。
A.②④⑤①③ B.④①⑤②③ C.②①④⑤③ D.④⑤②①③
20.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3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①__ ;读春雨,②___________________;读大海,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八、写作(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清”的释义有:①纯净;②寂静;③清楚……
品行纯洁,没有污点是清白;心境洁净,不受外扰是清净;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污是清高;做官清白廉洁称为清廉;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称为清平;人们常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参考以上理解,以“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毓英中学高一年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士贰其行。士也罔极(2)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3) 谣诼谓余以善淫 (4)夫孰异道而相安 忍尤而攘诟 (5)制芰荷以为衣兮 (6)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2、 B(A项,①“错”通“措”,②“帘”通“奁”;C项,①“纫”通“韧”,②“于”通“吁”;D项,①“圜”通“圆”,②“匪”通“非”。)
3、 C (A项,确实/媒人;B项,辞别/告诉;C项,均为“赠送”;D项,刚才/适合。)
4、 B B项,“以”都当“把”讲,介词。(A项,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指“芙蓉”。C项,①介词,于,在;②句中语气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D项,①副词,互相;②代词,动作偏指一方,有指代作用,可译为“他”。)
文言文阅读(15分)
5. C 顾:只
6.B ①是说韩信缺乏谋生的技能④说的是大王的态度
7. D 当管仓库粮饷的小官时被判斩首。
8.(1)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推举过他,但汉王没有重用他,便也逃亡而去。
(得分点:“度” 1分;“言王”补充出“于”,状语后置1分;“不我用”宾语前置1分)
(2)现在任命大将,就像是(如同)呼唤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逃跑的原因了。
(得分点:“拜”、“所以”和判断句式,各1分)
【参考译文】
当初,淮阴人韩信,家境贫寒,没有好的德行,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经商做买卖谋生,常常跟着别人吃闲饭,人们大都厌恶他。韩信曾经在城下钓鱼,有位在水边漂洗丝绵的老太太看到他饿了,就拿饭来给他吃。韩信非常高兴,对那位老太太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有什么报答吗?!”
淮阴县屠户中的青年里有人侮辱韩信道:“你虽然身材高大,好佩带刀剑,内心却是胆小如鼠的。”并趁机当众羞辱他说:“韩信你要真的不怕死,就来刺我。若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于是仔细地打量了那青年一会儿,便俯下身子,从他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匍匐在地。满街市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
  待到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持剑去投奔他,留在项梁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作了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却不予采纳。汉王刘邦进入蜀中,韩信又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仍然不为人所知。做了个管仓库粮饷的小官,后来韩信犯了法,应判处斩刑,与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已遭斩首,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仰望,恰好看见了滕公夏侯婴,便说道:“汉王难道不想得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啊!”滕公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外表威武雄壮,就释放了他而不处斩,并与他交谈,欢喜异常,随即将这情况奏报给了汉王。汉王于是授给韩信治粟都尉的官职,但还是没认为他有什么不寻常之处。


展开余下试题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不同于常人(认为他是个奇才)。待汉王到达南郑时,众将领和士兵都唱歌思念东归故乡,许多人中途就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荐举过他,但汉王没有重用他,便也逃亡而去。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没来得及向汉王报告,就亲自去追赶韩信。有人告诉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发雷霆,仿佛失掉了左右手一般。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怒又喜,骂萧何道:“你为什么逃跑呀?”萧何说:“我不敢逃跑哇,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啊。”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呀?”萧何道:“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将领们逃跑的已是数以十计,你都不去追找,说追韩信,纯粹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将领很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却是天下无双的杰出人才啊。大王您如果只想长久地在汉中称王,自然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倘若您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汉王说:“我也是想要东进的,怎么能够忧郁沉闷地长久居住在这里呢?”萧何道:“如果您决计向东发展,那么能任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若不能使用他,他终究还是要逃跑的。”汉王说:“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任他作将军吧。”萧何说:“即便是做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来的。”汉王道:“那就任他为大将军吧。”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想召见韩信授给他官职。萧何说:“大王您向来傲慢无礼,现在要任命大将军了,就如同呼喝小孩儿一样,这便是韩信要离开的原因啊。您如果要授给他官职,就请选择吉日,进行斋戒,设置拜将的坛台和广场,准备举行授职的完备仪式,这才行啊。”汉王应允了萧何的请求。众将领闻讯都很欢喜,人人各自以为自己会得到大将军的职务。但等到任命大将军时,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惊讶不已。
9、全诗表现了诗人因国家沦亡而漂泊无依、孤独凄苦(悲苦)的感情。(关键词“国家沦亡” 1分,“漂泊无依” 和“孤独凄苦”1分)
10、①用拟人手法表现“孤”。独自泊舟严滩,身边没有亲友,唯有禽鸟作伴共赏明月,只能和芦叶同吟晚风,这就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②用衬托的手法表现“孤”。隔着水面星星点点的渔火,远远传来哀怨凄清的笛声,此情此景更衬托出诗人的孤苦。
③用比喻手法表现“孤”。诗人把自己比喻为天边的一只孤鸿,孑然一身,凄惶无依,形象描画出诗人漂泊生涯的孤寂。
(其他如情景交融、渲染铺陈等,只要所列艺术手法及分析能够表现“孤”的内涵即可。答对两点即可,每一点2分,其中点明手法1分,分析1分。)
11.A不是“说服”,而是趁张太太不在家时;两人未“抱头痛哭”,而是“亲密交谈”。 E应是觉慧参加学生请愿活动被爷爷斥责
12.(1)是“琴”。因为看龙灯时,大家把花炮对着玩龙灯的人的身上拼命地射,烧得他们哀叫奔逃,还惋惜花炮太少,没烧够。对此,觉慧很气愤,认为人没有同情心,而琴却说这跟同情心没关系,玩龙灯的人得到赏钱,观赏的人得到满足,各人得到了自己所要的东西。所以觉慧就这样指责她了。
(2)对于觉慧的离家,觉新先是拦阻,并以家人反对及爷爷没有安葬为由;后看到觉慧的决绝,觉新表示愿意帮助觉慧去说服家人,家人没有被说服;而当看到瑞珏的哥哥写给瑞珏的挽联时,觉新内心沉痛的往事再次被勾起,他意识到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他决心一定要帮助弟弟成功。
13.子张注重表面名声,而孔子更注重品德和礼义。(2分。意思对即可)
14. 孔子从内在修养和对待他人等方面,提出了“士”只有做到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体察人情、不慕虚名,才算的事是真正的通达。(4分)
【参考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15.A、C,(A项,屈原既有崇高的神的一面,也有人性的一面,“另一种”并不排斥前一种;C项,古城的描写,是为了说明屈原也是一个人,具有人性的一面。)
16.“愤怒地随水而去”的意思是屈原矢志报国却惨遭流放,愤而投江;“留恋地随水而归”的意思是屈原因为思念故国、亲人而魂归故土。
17.①将屈原与钟馗相联系,说明作为人的屈原已被神化,受百姓朝拜,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钟馗是镇邪避妖打鬼的神,为民造福;而屈原有忠心为国、情系苍生而九死不悔的精神,二者的精神品质相似;③引出下文,为后文表达应将屈原还原为真实的人作铺垫。
18 ⑴ 《微信朋友圈》改为“微信朋友圈”(书名号的用法: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找出来并修改正确1分)
⑵ “蒸蒸日上”改为“与日俱增”(蒸蒸日上:比喻事业天天向上发展;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找出来并修改正确1分)
⑶ 序号⑤ 修改:删去“当中”;或改为“当中充斥各种……”,删去“充斥其间”(本句语病:成分累赘;找出病句的序号得1分,修改正确得1分)
19.C
20.示例: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125.78.49.1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毓英中学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6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