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560 2015-03-22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60]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讲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它们发生碰撞,相互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
的问题: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儿萎靡。我们有一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是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宁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会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逐渐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引导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1.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2.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造型的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浏览完整试题
C.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际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和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人,陈留太守防之子。举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从横周宣光。”
延光四年,辟司徒李郃府。时宦者孙程等既立顺帝,诛灭诸阎,议郎陈禅以为阎太后与帝无母子恩,宜徙别馆,绝朝见。群臣议者咸以为宜。举谓郃曰:“昔郑武姜谋杀严公①,严公誓之黄泉;秦始皇怨母失行,久而隔绝,后感颍考叔、茅焦之言,循复子道。书传美之。今诸阎新诛,太皇幽在离宫,若悲愁生疾,一旦不虞,主上将何以令于天下?如从禅议,后世归咎明公。宜密表朝廷,令奉太后,率厉群臣,朝觐如旧,以厌天心,以答人望。”郃即上疏陈之。明年正月,帝乃朝于东宫,太后由此以安。
后长乐少府朱伥代郃为司徒,举犹为吏。时孙程等坐怀表上殿争功,帝怒,悉徙封远县,敕洛阳令促期发遣。举说朱伥曰:“朝廷②在西钟下③时,非孙程等岂立?虽韩、彭、吴、贾之功,何以加诸!今忘其大德,录其小过,如道路夭折,帝有杀功臣之讥。及今未去,宜急表之。”伥曰:“今诏怒,二尚书已奏其事,吾独表此,必致罪谴。”举曰:“明公年过八十,位为台辅,不于今时竭忠报国,惜身安宠,欲以何求?禄位虽全,必陷佞邪之讥;谏而获罪,犹有忠贞之名。若举言不足采,请从此辞。”伥乃表谏,帝果从之。
举出为蜀郡太守,坐事免。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甚敬重焉。六年三月上已④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举时称疾不往。商与亲暱酣饮极欢,及酒阑倡罢,继以《薤露》之歌,坐中闻者,皆为掩涕。太仆张种时亦在焉,会还,以事告举。举叹曰:“此所谓哀乐失时,非其所也。殃将及乎!”商至秋果薨。
建和三年卒。朝廷以举清公亮直,方欲以为宰相,深痛惜之。
【注】①严工:指春秋时期的郑庄公。②朝廷:代指皇帝。③钟下:关押有罪官员的特别监狱。④上巳:古代节日名。汉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旧俗于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宜徙别馆,绝朝见 绝:断绝
B.朝觐如旧,以厌天心 厌:嫌恶、憎恶
C.时孙程等坐怀表上殿争功 坐:因犯……罪
D.殃将及乎 殃:灾祸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体现周举“清公亮直”的一组是(3分)
①一旦不虞,主上将何以令于天下 ②宜密表朝廷,令奉太后 ③惜身安宠,欲以何求 ④若举言不足采,请从此辞 ⑤举出为蜀郡太守,坐事免 ⑥此所谓哀乐失时,非其所也。殃将及乎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议郎陈禅建议皇帝疏远阎太后,大臣们也都认为应该如此,但周举不赞成这种做法,他建议李郃向皇帝上书,让皇帝像过去一样敬奉太后。
B.周举认为,皇帝应该像郑庄公、秦始皇那样,遵循做儿子的道义,敬奉阎太后,否则,就会违背天意和民心,无法来号令天下的人。
C.孙程等人因怀表上殿争功而惹怒皇帝,皇帝下令把他们派遣到边远的县里去任职,周举劝朱伥向皇帝进谏,让皇帝不要这样做。
D.周举做蜀郡太守时,大将军梁商对他特别敬重,邀请他参加宴会,但周举称病没有前去。周举听说梁商在宴会上的表现,说将有祸事发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举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
译文:
(2)今忘其大德,录其小过,如道路夭折,帝有杀功臣之讥。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客中九日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8.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5分)
9.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归去, 。 (苏轼《定风波》)
(2)老当益壮, ? ,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3)云中谁寄锦书来? , 。(李清照《一剪梅》)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中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鳗鱼灯 杨祥生
秋天的大江,风平浪静,宛如一马平川,正是捕鱼的佳期。
渔人和大黑猫正不遗余力地追捕受伤的鳤鱼,几天来的飞船击水,累得他气喘吁吁。
这条鳤鱼真大真猛呵,是渔人打渔几十年碰到的头一遭。他清晰地看到,这条鳤鱼体长如蟒,鳞白似雪, 头尖像刀, 腮红比火。眼看鱼已经困在网中,可惜他动作稍缓, 收网时慢了半拍。捕渔者谁不贪图擒只大鳤鱼,这是高超技术的象征, 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谁拥有了它, 谁就是渔王,他怎能不心狂意乱呢?然而鳤鱼非等闲之鱼, 它身陷罗网, 闷劲大发, 奋不顾身朝前猛冲, 网破鱼逃。他急中生智, 拔出鱼叉从天而降, 只见水面泛起一团红水, 一股白浪划成一条线疾飞而去, 受伤的鳤鱼就这样遁人大江。为此, 他急得在小船板上跺了几脚, 后悔了好大一阵。
展开余下试题
凭多年来的打渔经验, 他知道大凡受伤的鱼只管往前冲, 不会往后退。他不气馁, 竟下定不逮到大鳤鱼誓不罢休的痴劲。他迅速收网, 一只小鲥鱼缠在网眼里, 他悄悄地放到水里,职业道德告诉他,这是国家放养的鱼苗, 严禁捕捉。啊,一条鳗鱼,他一把捉住放到鱼篓里。据说渔人最忌空手而归,如果打不到一条鱼就返船, 你将永远抬不起头来。有了这条鳗鱼垫底, 他没有后顾之忧, 可以一心一意追捕大鳤鱼了。
渔人大口大口抽了支烟, 顿觉神清气爽, 他用江水洗了把脸,吐了口痰, 拍拍麻木的双臂 , 强挺胸脯, 稳捺舵把, 瞄准目标驰去。小船突突驶了几个小时, 突然颠了颠,开始往下沉。他大叫一声:不好, 鬼滩!
渔人说的鬼滩是江夹口淤积混泥而成的暗滩,稍有负重物压上就下陷。他仿佛进了鬼门关, 从头凉到脚。
小船渐渐陷到船帮。他犹豫了片刻, 背起鱼篓, 搂住大黑猫跳下水, 靠娴熟的水性爬上岸。
眼前的情景令他傻了眼。白茫茫的芦苇密密匝匝,分辩不出东南西北。江风吹拂,发出哗哗巨响, 揪人心肺。天黑乎乎的, 犹如一只大黑锅笼罩地面, 阴森森悚人。露水簌簌从芦叶上落下, 凉得他直打战。 渔人筋疲力尽却没有一丝睡意, 他反复想到的就是充饥, 可是眼下干粮早已被鬼滩吞没,打火机也丢了, 唯一剩下的就是条鳗鱼, 他将鳗鱼从篓里取出, 牢牢地夹在手指里。没有火煮熟怎么办?看来只有生吃,人饿急了吃什么都是香的。
大黑猫也饿得没有力气, 双眸半闭, 紧紧依在主人身旁。它看到鳗鱼, 一下睁开眼, 伸出长长的舌头, 咪咪地叫着, 声音低哑而凄婉。
他一惊,大黑猫几次救他于险境的场面又在眼前闪现。一次他躺在沙滩上睡觉, 一条毒蛇爬到他身上, 大黑猫用舌头舔了他一夜, 靠睡沫将他弄醒。
渔人心头一热, 便将鳗鱼递给大黑猫。大黑猫咪咪叫了几声,咯嘣咯嘣嚼着鳗鱼, 他仿佛欣赏一曲美妙的乐曲, 慢慢地进入梦乡。
渔人被一声呼喊声惊醒, 身旁站着几位陌生人,打着手电筒, 大黑猫咪咪呼唤着。
陌生人告诉他, 他们都睡了,只见床头站着只大黑猫, 不停地叫唤。他们知道有人遇到困难,就跟着大黑猫摸来。
打那以后, 渔人不打渔了, 在芦滩搭了间小棚,大黑猫守候在他身旁。每晚, 鬼滩旁有只马灯亮着,渔民们齐说,这盏灯是指路的鳗鱼灯。
(节选自《小说界》2012年第三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末尾些渔人不再打鱼,在芦滩点亮鳗鱼灯。鳗鱼灯并不是普通的灯,它象征的是互助、感动等真挚而美好的情感。
B.捕鱼者都以能够捕到一条大鳤鱼为豪,因为这是高超技术的象征,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渔人在那一刻镇定的追捕是很正常的。
C.鳤鱼非常聪明,它深陷罗网,闷劲大发,趁渔人不小心,奋不顾身朝前猛冲,网破鱼逃;并将渔人引入鬼滩,最终摆脱了渔人的追捕。
D.所谓鬼滩,是江夹口淤泥混积而成的暗滩,稍有负重物压上就下陷。当时如果不是渔人水性娴熟,很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E.渔人是很讲职业操守的,收网时,他看到一条小鳗鱼缠在网眼里,便悄悄地放到水里,因为这是国家放养的鱼苗,严禁捕捉。
(2)文中的渔人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渔人误入芦苇滩一段,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4)大黑猫多次就渔人的性命,而渔人在最饥饿的时候将鳗鱼给大黑猫吃,这
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现实进行
探究。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陆机,放不下出身的“包袱” 张一南
国家灭亡后,他依然以贵族自居,与现实对抗。
一个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如果生于权贵之家,人生或许相对容易一些,如果出身寒素,就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不过,你可以选择接受残酷的现实,尽量让自己生活得轻松一点,也可以选择在心中坚持自己的高傲,为此不惜一次又一次地与现实发生冲突。西晋的大诗人陆机,偏偏选择了后者。
陆机的爷爷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陆逊,一直做到孙权的丞相。陆逊死后,他的儿子陆抗被当做有才能的贵族子弟的典型,继续成为吴国君主的依靠对象。陆机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从小就表现出优异的才能。如果吴国不灭亡的话。可以想见他有着多么辉煌的前途。不过很不幸,吴国在陆机20岁的时候就被魏国灭了。后来司马氏又以晋代魏,陆机沦为西晋的一个普通青年。
陆机在吴国本来是顶尖贵族,到西晋居然成了“寒素”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但是30岁的大男人总赖在家里也不是个事,所以,陆机只好离开前朝贵族的乡村别墅,带着弟弟到“敌国”去当寒门青年。
当时南方人和北方人相互歧视非常严重。陆机侍奉的北方人是他看不起的。然而,这些他看不起的人更看不起他。当时有北方士人就认为,没有必要举荐东吴的士人,觉得这些人都是亡国之奴,不会有什么出色的才能。
有一次,众名士聚餐,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一个叫卢志的冷不丁对陆机来了一句:“陆逊和陆抗是你的什么人啊?”要知道,即便是今天,在别人面前,直呼对方祖父、父亲的名字,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卢志的问话,可以说是对陆机的极大侮辱。对此,陆机自然怒不可遏,马上反击道:“就同你与卢毓、卢廷(卢毓、卢廷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的关系一样。”事后,一同在场的陆云不解地问陆机:“何必这样呢?卢志可能真的不知道。”“什么话,我们的祖父、父亲名震四海,这小子岂会不知!”陆机愤怒地回答。
好在,并非所有洛阳人都对陆机不友好。毕竟西晋是一个爱才的时代,一个文人不会永远被埋没。何况真正懂得文学的人,不会不去爱惜陆机这样一个文学天才。当时,洛阳的文坛泰斗张华很赏识陆机。陆机这个受尽歧视的南方人,还能去拜访不少名流,大概都是出于张华的推荐。慢慢地,陆机的文学才华开始受到大家的重视。最终,陆机的名声逐渐盖过了援引他的恩人,最终成为西晋最有名的诗人。
在中国古代,一个文人名声大了,很容易被政客巴结,不管是不是真的投缘,也要来借用你的名声。利益集团之间的内斗,也喜欢拉进来一些本来不在利益集团中的外乡人,以壮声势。陆机这个有名的外乡文人,最终被西晋政坛上臭名昭著的贾谧拉下水了。
贾谧属于外戚,是当时执掌大权的贾皇后的侄子。无论是司马氏还是贾氏,跟远在南方的陆氏都沾不上半点关系,陆机本该两不相帮。但因为陆机名声太大,贾谧便总是明里暗里拉拢陆机。陆机对司马氏并没有感情,对贾氏也谈不上仇恨,一来二去,就难免开始感激贾谧的好意。加上陆机的恩人张华也倾向于贾氏,所以陆机也就不再否认自己是贾谧的朋友。时间长了,大家也逐渐相信陆机和贾谧关系密切了。时人把和贾谧关系密切的文人称为“二十四友”, 其中就有陆机兄弟的名字。其实“二十四友”大多是北方人,他们与陆机到底有多少交情很难说。
后来,陆机的上司赵王司马伦诛杀了贾谧。陆机大概确实跟贾谧交往不深,因此并未受到牵连。但最后,陆机却被同属“二十四友”的王粹、牵秀陷害,被诬陷有反叛之心。身为外乡人的陆机,被诬陷反叛后百口莫辩,很快就被处死了,死时年仅43岁。
临死的时候,陆机长叹道:“我再也听不到故乡华亭的鹤鸣了!”其实,这句话也不是陆机的原创。他仍然用的是自己最擅长的“拟古”。秦朝的丞相李斯在被杀的时候,曾感叹说:“我再也不能牵着黄犬出城打猎了!”不过,李斯是在懊悔自己不能再安享荣华富贵,陆机则似乎有更复杂的感情。他是在怀念家乡,也是在怀念吴国的事业,怀念自己曾经显赫的家族。随着这声长叹,一位高贵的诗人与尘世的矛盾抗争永远地画上了句号。
展开余下试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西晋大诗人陆机出身吴国贵族,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吴国君主依靠的对象,他从小就表现出优异的才能,如果吴国没有灭亡,他绝对会有非常辉煌的政治前途。
B.吴国后来为魏国所灭,迫于形势,陆机30岁时,离开前朝贵族的乡村别墅,只身到洛阳,但是许多洛阳人对陆机并不友好。
C.一个有才能的人不会永远被埋没,在洛阳,陆机的名声不久就盖过了扶持他的恩人张华,最终成为西晋最有名的诗人。
D.陆机在文坛出名以后,非常不幸,由于有利用价值,他被政客拉拢而卷进了政治漩涡,最终在政治斗争中丧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E.陆机临终的感叹,表明其一生始终没有放下出身的“包袱”,流露了伴随其一生的思乡与怀念故国的复杂情感。随着这声长叹,他与尘世的抗争结束了。
(2)陆机成为西晋著名诗人的条件是什么?(6分)
答:
(3)文章为什么要以“陆机,放不下出身的‘包袱’”为题?(6分)
答:
(4)结合文本,谈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一个人的出身。(8分)
答:
第二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完成教育学会的换届工作,大家坚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做了大量具体而微的准备工作,确保换届工作顺利完成。
B.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不在人们的意料之中,用安之若素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才会享有一片安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C.消费者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仍是服装材料鱼龙混杂,如将化纤衣物标注成纯棉的,羊绒衣物的实际成分并不是羊绒等。
D.中国儿童中心30年薪火相传,30年砥砺创新。时刻以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为己任,必将创造新的辉煌,续写新的传奇。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介绍我国各地美食,使观众了解了食物给中国人在礼仪、伦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
B.越南儒学和韩国儒学一样,都是东亚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学术界却出现韩国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乎难觅踪迹。
C. 由于中国航天人开拓进取,刻苦钻研,使我国跨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探索的国家。
D.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耗资达25亿美元的“好奇”号核动力火星车将用于探索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前几年,日南市终止了延续多年的一年一度的捕杀海豚行为,但在日本其他一些地区,大规模屠杀仍在继续。 , 。 , , 。
①许多人强烈要求终止这种残忍行为
②2009年拍摄的纪录片《血色海湾》揭露了日本太地町海湾血腥屠杀海豚的行为
③即捕猎上来卖到水族馆或杀掉食用
④但是日本政府仍然允许渔民有限制的捕猎
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极大的愤怒
A.②⑤①④③ B.①④③②⑤ C. ②①⑤④③ D.①⑤②④③
16.根据下面的语段,在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
结婚的目的是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① ,如今却被演绎得花样繁多,形式大于内容。“上世纪70年代结婚只用花600元,80年代花3000元,90年代花3.3万元,21世纪结一个婚,却要花上42.6万元,比30年前高出709倍。”近日,网络上晒出的这张“结婚成本账单”引发热议。其实 ② ,繁复的仪式、各种人情世故也让新人苦不堪言。又是一年“七夕”到,结婚的旺季也随着金秋时节来临了,在喜糖甜蜜的背后, ③ 。
17.依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两组句子,要求使用比喻修辞,句式相同。(5分)
人生就如茶叶一般,只有经过了沸水的冲泡,才能展现出它生命的本色。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很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风儿从水上吹过,留下了粼粼波纹;
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了缕缕温暖;
骆驼从沙漠走过,留下了深深蹄印;
鸽子从天上飞过,留下了声声鸽哨;
岁月从树林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
啊,朋友,我们即将从高二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答题卡
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题号
1
2
3
4
5
6
13
14
15
答案
7.(1)译文:
(5分)
(2)
(5分)
8. 答:
(5分)
9. 答:
(6分)
10.(1) , (2分)
(2) ? (2分)
(3) , (2分)
11.(1) ( )(5分)
(2)答:
上一篇:
四川高考语基与课内文言文训练题(5套)
下一篇:
2014下学期技能高考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高二语文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