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494  2015-05-04
标签:语文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94]
宁夏平罗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平罗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是中国历史上最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是“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依今人之说,那是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崛起,从而在社会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这使得那个时代的人无论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军事家、教育家,是侠,是士,其生命状态无一不是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那是个讲究谋略的阳谋时代,所以智慧丛生色彩斑斓;那是个本色人生的时代,所以仕学争鸣侠隐飘逸,摇唇鼓舌皆成风流;那是个实力竞争的时代,所以强国富民为本,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无法泛滥;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所以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伟人中,有一半多的伟人属于那个伟大的时代,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那个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不仅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而且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殿堂。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变革最为活跃的时代,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此起彼伏。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教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孔子私学,稷下学宫,最终实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文学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文艺作品林林总总,诗歌、辞赋、小说、散文皆为后世之滥觞,这时期有《楚辞》的铺陈抒情、浪漫想象;有《论语》《孟子》的雍容和顺、灵活善譬;有《庄子》的想象丰富、奇气袭人;有《韩非子》的锋利峭刻、研箴析理。艺术更见洋洋大观,青铜器绚烂多彩,金玉精琢叹为观止,铭文风韵为篆刻艺术之典范;宋音楚舞,边磬编钟,宫殿廓城,髹漆彩绘无一不在世界艺术史上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科学技术可谓灿烂辉煌,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绝对遥遥领先于世界; 当时的争霸战已经是车步兵联合作战,水陆军协同争先的大规模战争,在战争中诞生了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司马穰苴、吴起、孙膑、尉缭等等,他们的集古代兵家大成之作,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这个民族精神生命的源泉。当我们被各种复杂的问题困惑时,当我们在浮华喧嚣的历史泡沫面前迷失或不知所措时,我们应该去向我们民族的原生文化宝库寻求再生的动力。
两千多年过去了,那个民族文化原生代所创造的精神,并没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渐行渐远,依然博大精深,风采依旧。梳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风云变幻及国家强弱兴衰之演变轨迹,窥探中国文化原生代的恢宏博大与灿烂辉煌,再现当年诸子百家和侠客名士的神采风流,以求我们在新的民族竞争面前,在国家民族的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
(节选自安然《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之源》)
1. 下列对“原生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原生文化”主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既有大毁灭又有大创造、既有大沉沦又有大崛起的时代,这个时代在社会整体上是大转型的时代。
B.“原生文化”由于时代的剧烈变化,体现了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生命状态,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浏览完整试题C.“原生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等几乎所有基本领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D.“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的源,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如孙武、司马穰苴等伟大军事家的理论,时至今日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依然产生着巨大影响。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代能够出现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是因为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
B.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时代,重视强国富民,追求竞争优势,所以,那些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没有产生的土壤。
C.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纷争不断,如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等,此起彼伏,体现了那一时期政治变革的活跃。
D.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这不仅表现在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等方面,也表现在军事科学方面。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私学,稷下学宫,到最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的实现,表明教育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
B.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其体现的精神没有因为经历了两千多年就逐渐消退,当各种复杂的问题困扰我们的时候,每个人都能从中寻找到再生的动力。
C.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往往也是造就伟人的时代,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春秋战国那个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
D.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了解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命之源,有助于在今天这个国家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
二、基础知识(共16分,每题2分)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嘲哳(zhā) 敕造(chì) 两靥(yàn) 罥烟眉(juàn)
B.懵懂(měng) 电饼铛(chēng) 盥沐(guàn) 相形见绌(chù)
C.陈抟(chuán) 句读(dòu) 杜撰(zhuàn) 锲而不舍(qiè)
D.颙望(yóng) 纶巾(lún) 红绡(xiāo) 强人所难(qiǎng)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 膏腴 沸反盈天 轻拢慢捻抹复挑
B.嫡亲 炮烙 放涎无礼 镜中衰鬓已先斑
C.暮蔼 愚顽 怙恶不悛 潦倒新停浊酒杯
D.纨绔 徇葬 漫不经心 飞湍瀑流争喧豗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不置可否。
B.当对面的车子突然飞来时,他当时也吓坏了,他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他已经顾盼神飞了。
C.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D.《红楼梦》中的人物,总计四百有余,对主要人物的刻画,各具情态,各有性格,无不栩栩如生。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奋斗的一生是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
B.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建构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C.研究认为,最近频发的强雾霾天气,是异常天气、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
D.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为偏僻性乖张 偏僻:偏激,不端正
B.则或咎其欲出者 或:或者
C.族秦者秦也 族:,族灭,使……灭族
D.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忽然
9.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各领风骚数百年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0.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多于市人之言语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1.下列句中加点字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朝歌夜弦 B.燕赵之收藏 C.梦啼妆泪红阑干 D.有泉侧出
三、文言文阅读(共22分)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展开余下试题12. 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B.又不治其产业 治:治理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分
D.与官属言,未尝名吏 名:称呼
1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2分)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D.郑当时曾位列九卿,中途罢官回家,家境贫寒,门庭冷落。晚年,担任汝南郡太守且在任上去世。
15.翻译(8分)
(1)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翻译(8分)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9分)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17.简要分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默写(共9分,每题1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 。
(2)使天下之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3)苟利国家生死以, 。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5) ,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7)今宵酒醒何处, , 。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2010年,95岁的漫画家华君武去世,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245幅漫画作品捐给上海美术馆。
1930年,华君武在浙江省立一中上学,他的漫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校刊上发表,他平生第一次得到一块大洋的稿酬。这件事给了他很大鼓励,从此,他锲而不舍地创作漫画和投稿。1931年,16岁的华君武来到大上海在一家银行作小职员,用业余时间画漫画。当时丰子恺、叶浅予等漫画前辈齐聚上海办杂志。华君武自知资历太浅,就想了一个办法:画当时没人画的人物众多的漫画——大画。这方法使他一举有名,后来上海漫画界都知道,有一个“画大场面的华君武”。这个时期的华君武主要画市井俗态,叶浅予看到报纸上一幅华君武讽刺黄包车夫的漫画,就主动找到他说,你以后不要画这样的画了。华君武很快明白,身处随处是丑恶与欺压的上海,自己不该对普通劳动者如此不宽容。
1936年,华君武读了《西行漫记》,他非常向往书中的那个世界。两年后,他瞒着母亲,怀揣友人赞助的路费,只身艰难跋涉了三个月到达陕北。“那个时期大家都很年轻,有人吃不了那个苦就走了,但我一点都没有动摇过。我觉得延安虽然很艰苦,但很好,没有什么应酬,连名片都没有。”华君武说,“人应该在那样的环境中生长。”
延安的漫画家们办墙报做宣传工作,有年画、连环画、木刻、版画等等,可老百姓一看到华君武的画,掉头就走了。华君武受了些刺激,开始把笔触对准延安的人和事。1942年,华君武与另外两人一起举办了漫画展,延安文人纷纷来参观,因为人多拥挤,把门都挤坏了。画展中最受关注的是60幅讽刺漫画,如《准时到会的人》中,一个抽着烟的干部蹲在广场上等候开会,周围只有乌鸦在觅食,漫画讽刺了开会的人经常迟到。
抗日宣传画是华君武抗战时期的重要作品,其中有批判意大利法西斯践踏他国领土的《一只魔怪的脚》、讽刺汪伪政权谄媚日寇的《肉骨头引狗》等。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华君武调任《东北日报》主编,他最著名的“蒋介石肖像”《磨好刀再杀》惹怒了国民党当局,他因此被哈尔滨国民党特务组织以“侮蔑领袖”的罪名列入暗杀名单。
1953年,华君武找到了今后创作的方向——内部讽刺画,并在《光明日报》开辟的社会生活漫画专栏里每周发表一幅讽刺漫画。反右斗争开始后,他创作内部讽刺画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人说:“现在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你就不能画点歌颂的?”但华君武认为,歌颂漫画比讽刺漫画更难画,那种皮笑肉不笑的歌颂称不上是真正的讴歌,“我没那个本事”,他只好暂停了漫画专栏的创作。没多久,《光明日报》社长穆欣找到他,希望他继续画。华君武说,你要敢登我就敢画;穆欣回道,你要敢画我就敢登。就这样,专栏没有停掉。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批判杜甫的《兵车行》不分正义和非正义。华君武画了《杜甫检讨》,批评学术界不顾历史事实、上纲上线的现象。画中的杜甫愁眉苦脸写检讨,面前的纸上写着“兵车行乃和平主义思想”。“文革”开始后,华君武首当其冲成为批判对象,“文革”十年,他没创作一幅漫画。
上世纪九十年代,华君武开始在全国举办漫画展。他给自己刻了一方字样“大愚若智”的图章,还在每次画展的前言中都写:“在政治运动中,我也画了一些同志的漫画,在此我谨向他们致歉。”他晚年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时有一张名片,名片居中是他手写竖排的“华君武”三个字,左下角是电话号码,无头衔,无装饰。
相关链接
① 漫画主要是批评的艺术,不懂就没有发言权。(《〈华君武漫画展〉前言》)
② 我都是针砭时弊的,我没有画那个休闲漫画,我不画。(华君武自传《漫画一生》)
③ 但凡他听见大到国际社会、小至街头巷尾发生什么事,他的讽刺漫画就会很快见诸报端,并且有着持久的生命力,70多年来一直如此;他从不“见异思迁”,也不怕自己挫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爱漫画,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国家的人民。(《南方日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华君武上中学时就凭借自己的漫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得到了稿酬,这与他为漫画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有关。


展开余下试题B.上海时期的华君武曾用漫画讽刺黄包车夫,但叶浅予主动和严正的提醒,使他明白了“只有懂得漫画是批评的艺术,才有发言权”的道理。
C.《西行漫记》中描绘的延安生活,让年轻的华君武非常向往,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投身于“那样的环境中”了。
D.当华君武把漫画创作的笔触对准了延安的人和事后,他在三人画展中的60幅讽刺画备受延安文人关注。
E.《光明日报》社会生活漫画专栏得以延续,是华君武和穆欣共同坚持真理的结果,表明当时的华君武并没有放弃针砭时弊的创作方向。
(2)传记以华君武的遗愿开篇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分析。(5分)
(3)作为漫画家,华君武不同时期的创作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分)
(4)为什么华君武的讽刺漫画“有着持久的生命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8分)
21.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一组句子,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连贯。(4分)
“ 人”字最难写。一笔写出生的哭声,一笔写临终的笑容:前者表明面对生的艰辛;后者表明平生了无憾事。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一笔写道德,一笔写才能:没有“德”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这一捺,难以自立。
22.大学毕业生王晓明想到一所中学应聘,得知这所学校的校长曾是自己父亲的学生,于是就写了封求职信寄给校长。下面是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欣闻您曾是令尊的高足,故冒昧打扰,请您在百忙中抽点时间看完我这封求职信以及随信惠寄的个人简历。到敝校求职,是我长久以来的夙愿。我想我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将在工作中回报您以惊喜。
(1)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
(2)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
(3)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
(4)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
七、作文(60分)
作文讲评时,老师疑惑不解地问大家:“你们为什么都喜欢称自己是16岁的花季?”同学们说:“因为有同名的电视剧,而且已经约定成俗了。”老师说:“你们为什么没想到自己是一棵树?一棵有16道年轮的树,已经很壮实了。”你想做棵树还是做朵美丽的花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以“是花,还是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体现的主体是人,不是原生文化。
2.B 没有产生的土壤错,原文是无法泛滥。
3.B “每个人”不妥,原文是“我们”,是就整个民族而言。“能够从中寻找到”和原文意思不符,原文是“应该去寻找”。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
4.B(A yè;C tuán;Dguān)
5.A(B 诞;C 霭;D 殉)
6.D(A 不表明态度,不发表意见;B 左右顾视,神采飞扬,此处应为“惊慌失措”;
C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7.C(A 语序不当,“这两句诗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B 搭配不当,莫言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D 缺少主语,删去“由于”。)
8.B(或:有的人)
9.D(A 极其遗憾;B 求学的人;C 不要怪罪)
10.D(宾语前置,其余三项为状语后置)
11.B(动词作名词,其余三项为名词作状语)
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
12.B (治:置办)
13.C (①是说他乐于助人;④是说他重视人才;⑥是说他迎合皇上)
14.A(意见不合与乘机诬陷,在文中无依据。)
15. (1)郑庄任太史时,告诫(他家的)守门人说:“客人来了,不论高贵低贱(都要立即请进来),不要让客人在门外等候。”(门下、两个无,各一分。)
(2)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就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何况是一般人呢!(则……则:就……就,表并列;否:相反;众人:一般人,普通人。各一分)
16.课内翻译
(1)后代的人为他们哀叹而不以他们为鉴,也会使更后代的人又为后代的人哀叹了。。(哀,鉴各1分,句子通顺2分)
(2)路平坦而且近便,游览的人就多,路险峻而偏远,游览的人就少。(夷,以,各一分。句子通顺2分)
三、诗歌鉴赏(共8分)
17.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答对两即可得2分,结合具体词句得2分)
18.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但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诗人(2分)。“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
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1分)。“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2分)。
19、默写(每题1分,共12分)
(1)各领风骚数百年
(2)镜中衰鬓已先斑
(3)岂因祸福避趋之
(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如今有谁堪摘
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
120.(1)E C ( E项3分, C项2分,D项1分。A在原文中没有依据;B明白的是要宽容普通劳动者,而非只有懂得漫画是批评的艺术才有发言权的道理;D原文未说60幅讽刺漫画都是他的。)
(2)①表现出华君武对漫画事业的关心、热爱和无私奉献。②蕴含作者对华君武艺术成就以及崇高人格的敬佩与赞美。③以倒叙的方式引出下文对传主生平经历的追述。
(3)①在上海时,画人物众多的大画;②到延安后,画针对延安人和事的讽刺漫画;③抗战时期,画批判、讽刺法西斯和卖国贼的抗日宣传画;④新中国成立后,画针砭时弊的内部讽刺画。(答对3点,即可得6分)
(4)①始终立足社会现实,讽刺漫画针砭时弊,及时反映当时社会现实;②始终勇敢的坚持漫画是批评的艺术,讽刺漫画传达出作者本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③既善于自我反思,又能及时接受前辈教导,讽刺漫画传达出他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思考与探索;④从根本上讲,他的讽刺漫画是他爱国和爱人民的高尚情怀的真实流露。(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6分)
六、语言运用(6分)
21.(一)一笔写朋友,一笔写对手:从朋友得到帮助;从对手得到砥砺。
(二)一笔写权利,一笔写责任:没有无权利的责任;也没有无责任的权利。
22.(1)将“令尊”改为“家父”。(2)将“惠寄”改为“敬寄”或“寄送”。 (3)将“敝校”改为“贵校”。(4)将“夙愿”改为“愿望”或删去“长久以来”。
六、作文
是花还是树
材料中所说的花和树是有寓意的,在老师眼中,花只是一种外在的装饰性的美丽,它只能有一时的绚烂,无法长久,更无力承担生活的重压、社会的责任等
标签:语文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宁夏平罗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