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181 2015-05-2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1]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高三二模试卷
语 文 2015.5
本试卷共10 页,150 分。考试时长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14分)
【材料一】
①每年六月,荔枝飘香。一串串果实红彤彤、沉甸甸,压弯了枝头,惹人喜爱。摘下一颗,剥开龟裂的外壳,露出晶莹的果肉,汁水欲滴,令人垂涎。
②荔枝原产于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早在汉初,南越王赵佗就曾将荔枝献给高祖刘邦。可见,那时广州已有荔枝出产。而这次入贡,也使中原民众知道荔枝为何物。但那时从南越到中原,相隔万水千山,交通又原始落后,刘邦收到的,不大可能是鲜荔枝,十有八九是荔枝干之类的东西。
③到汉武帝时,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于元鼎六年破南越后,在上林苑中建起“扶荔宫”,用来种植南征得来的奇花异草。这其中,就有荔枝树数百棵。但是南北气候不同,那些移植来的荔枝最后全都凋零枯萎了。
④到东汉时,鲜荔枝已经成为固定的贡品,由交趾等郡定期送往首都洛阳。这个路程非常遥远,为保证送到皇帝面前的荔枝不会腐败变质,送荔枝的人不得不“昼夜奔腾”。这样做,除了要设置驿舍、劳民伤财外,使者在山高路远中也难免遭遇“毒虫猛兽之害”。后来有官僚不堪其扰,给皇帝写信诉苦,“和帝诏太官省之”,这才决定以后不再送了,算是做了件惠及民生的好事。
⑤唐初的张九龄,是广东韶关籍才子,很为家乡的荔枝骄傲,盛赞其“百果之中,无一可比”。但当时朝野大臣中,吃过荔枝的尚不多。待至唐玄宗时,杨贵妃嗜吃鲜荔枝,玄宗就让人从当时出产荔枝的重庆涪陵附近,快马加鞭,经由子午谷送荔枝到长安。乍看起来这似乎是挺浪漫的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事实上,这段路程,要骏马不停地跑上七天七夜,送荔枝的人和马往往在路上奔波劳累而死,百姓怨声载道。
⑥荔枝不易保存是出名的,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就曾写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之外,色香味尽去矣。”
⑦大文豪苏东坡本是极爱甜食,极爱吃荔枝的,但他痛感于百姓疾苦,曾就上贡荔枝写诗说“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注”,乞愿苍天不要有荔枝这种佳果以免伤害百姓。
⑧苏东坡得以吃上新鲜荔枝,是在其晚年被贬谪到当时的烟瘴之地惠州的时候。在那里,他为荔枝的甘醇所征服,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⑨有了荔枝可以大块朵颐,东坡居士竟然顾不得岭南的炎热酷暑,也不理会贬谪的颠沛落魄,心甘情愿呆在广东不走了。
⑩根据蔡襄的描述,北宋时荔枝大概有30多个品种。出产荔枝的三地中,福建的荔枝品质最佳,岭南、巴蜀的次之。在福建各地中,手屈一指的品种当属“陈紫”。蔡襄描述说:“其实广上而圆下,大可径寸有五分,香气清远,色泽鲜紫,壳薄而平,瓤厚而莹,膜如桃花红,核如丁香母。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也就是说,陈紫这一品种不仅个头大,壳薄肉厚核小,而且味道清香中正,果肉晶莹如水晶,入口即化无渣滓。
○11除了给人以味觉享受,成熟的荔枝点缀在翠绿的枝叶之间,蔚为大观。 甲 ,说的是初熟之际,稀疏点缀的微妙; 乙 ,说的是全树果实累累的胜景。 丙 ,荔枝不仅以其味美,更以其可爱的外貌赢得人们的青睐。
浏览完整试题
(取材于赵健《闲话荔枝》,有删改)
【注】疮痏:疮疡,伤痕。 引申为祸害。
1.下列各组词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龟裂(qūn) 脍炙人口 B.怨声载道(zài) 颠沛落魄
C.渣滓(zǐ) 大块朵颐 D.蔚为大观(wèi) 手屈一指
2.下列各词语中的“状”与文章⑩段“其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中的“状”,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写景状物 B.无可名状 C.巴陵胜状 D.口写手状
3.将下列文句依次填入⑪段甲、乙、丙三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②绿叶云舒,朱食星映
③灼灼若朝霞之映日,离离如繁星之丽天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4.下列有关作家和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九龄,唐代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品《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句堪称千古绝唱。
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过华清宫绝句》,其作者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C.白居易,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与元稹并称为“元白”。其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D.苏
上一篇: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下一篇:
北京市海淀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北京市西城”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