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311  2015-06-03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1]
2015年九年级第二学期议论文阅读语文试卷
议论文自测题
姓名 得分
坚守良知(10分)
①良知是天赋的道德观念。孟子说:“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说,不经考虑就知道的,是人的良知。孟子的话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先天拥有良知,区别在于我们后天还能否坚守。因此,做人应当坚守良知。
②坚守良知,就是在诱惑面前,坚持原则。著名的电影导演冯小刚,曾受邀担任某次选秀活动的评委,当得知主办方已内定一位选手获奖时,立即表示要退出该次活动。面对主办方的重金挽留,冯小刚冷笑道:“既然是比赛,就应当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规则,无论你们给我多少钱,也消除不了我对其他选手的愧疚感!”冯导的态度使得主办方最终取消了内定的获奖名单。冯小刚面对金钱诱惑时不为所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拒绝内定选手获奖的行为,就是对坚守良知的最好诠释。
③坚守良知,就是在压力面前,敢于担当。明代海瑞,针对世宗迷信巫术、不理朝政等弊端,冒死抬棺上书,劝谏世宗远离方士骗术,治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被诏命下狱论死。直至穆宗即位,才被释放出狱。马德在《良知是荷底的风声》中说:“一个有良知的人,不会是一个自私的生命,他们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怀天下,悲悯苍生。”正是“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强烈责任感使海瑞坦然面对强大的压力,冒死进谏,海瑞这种坚守良知的行为被后人广为称赞。
④一个人如能将坚守良知作为一生的信念,就可能铸造出人格的丰碑。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晚年疾病穷苦,依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德国人卢安克放弃安逸的生活,到广西大山深处贫穷的山村支教数十年……我们应该怀着一颗虔敬的心来仰视这样的人格丰碑,从而在漫漫人生路上,坚守住我们的良知。
1、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怎样的论点?(2分)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3、第(1)段中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4、第(2)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有才不能任性(11分)
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济赔偿,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浏览完整试题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选自《天津日报》2015年3月28日,有删改)
13.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有何用意?(2分)

14.下列事实论据能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2分)
A.恃才放旷的杨修,成为刀下亡魂。 B.豪放不羁的李白,成为了一代“诗仙”。
C.平凡庸俗的刘禅,成为亡国之君。 D.高调的奥本海默,成为“原子弹之父”。
15.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第二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第五段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16.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有才不能任性”的原因有哪些?(3分)



阅读,丢失了什么(7分)
①人类需要阅读。人类几千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跟饮食同等重要的精神营养补充。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我们依然离不开阅读。
②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阅读正在遭遇危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我们不能不反思,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
③我们丢失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虚荣心”。读书人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是羡慕和尊重的对象。人们渴望读书,热爱读书,以读的书多为荣。去年湖北高考文科状元就曾经把《红楼梦》读了不下十遍而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古往今来那些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哪一个不喜爱读书?而且,那些学有所成者,往往都很注重阅读经典。可是现在,你手上有没有书、你读不读书,并不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事情。
④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如果是自己的书,会在书上做许多记号,写下许多阅读笔记,那些发黄的纸张会记下你的思想和成长。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里,我们已然丢失了阅读的耐心。手机阅读的“刷屏”让阅读速度加快,不想读的可以“刷刷”地跳过去。人们可以天天做读者,还可以发帖做评论员,但长期下去,丧失的是冷静的思考和沉醉的阅读体验,丧失的是做一个有思想分量和生活质量的人。刷屏时代的阅读,在阅读之后的这些遗存全然不见,阅读没有了记忆。
⑤我们丢失了对内容的鉴赏能力。读书并不应该停留在读故事,读故事只是消遣,真正的读书是增加人生的分量。
⑥以文学作品为例。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是一部好作品。你可以把它当励志小说读,因为有大家都知道的警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但往深处看,是一个老人的孤独,一个失败英雄的悲歌,那种深深的孤独感才是作家想表达的。再看下去,你可以发现小说的语言奇妙、温暖,还发现它有许多象征的隐喻,更发现许多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比如,作家常写老渔夫梦见狮子,狮子也是沙漠和草原上孤独的英雄,这是老人对海的恐惧吗?等等。在这些之外,你还可以读出一个作家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老渔夫的那些可怜又可敬的大量内心独白,等于在和大海不停地说话,和命运不停地说话,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抱怨,没有诅咒,只有卑微的乞求和敬畏,宽容和理解。当你读完全篇,读到最后一句“老头儿正在梦见狮子”时,你感到对命运的隐忍也许是最伟大的。所以,真正的阅读会读出更多的东西。
⑦我们不应该放弃一种伟大而充满尊严的阅读的传统。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与其在网络的迷惘中精神缺氧,在寻找灵魂的荒原中徘徊,不如马上拿起那些已经被时间证明了的作品来,开始安静的阅读。记得,曾国藩曾经说过这样两句话:“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16日 ,有删改)

14.第③段“虚荣心”一词的理解是 (2分)
15.根据第③段画线句,请你补充一个具体事例。


(3分)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答案】
做人应当坚守住良知。(或坚守良知)
文章首先通过引用孟子的话提出中心论点——做人应当坚守良知;接着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从“坚守良知,就是在诱惑面前,坚持原则”和“坚守良知,就是在压力面前,敢于担当”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证;最后指出坚守良知的重要意义,重申论点。
(1)引出论点。(2)作为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
举例论证,举出冯小刚拒绝内定,退出选秀活动的事例,具体论证了观点“坚守良知,就是在诱惑面前,坚持原则”。


试题分析:议论文开头列举名言的作用1.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2.为中心论点提供论据,有力的证明了……的观点;3.自然引出下文的论述,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常见的论证方法种类及作用如下:
论证方法 作 用
举例论证法(例证法) 通过……事例,具体地证明了……(观点),使论述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


展开余下试题引用论证法(引证法) 引用……名言来证明……(观点),使说理更充分、更深刻,更具有权威性
比喻论证法(喻证法) 把……比 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xx(观点)
对比论证法 把……和……进行对比,突出地论证了xx(观点)
解答此类题型,了解了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就可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2分)引出本文的论点“有才不能任性”,同时也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引起读者的兴趣。(答出两点即可)
14.(2分)A
15.(4分)(1)(2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不可任性”的观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2)(2分)不能删除。第五段从正面论证了“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和前文形成了对比,使论证更深入,更严密。
16.(3分)“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来做坏事会增加破坏力;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有才不任性最终会获得成功。(回答三点即可,每点1分)
答案
14.(作为读书人)得到他人羡慕和尊重所获得的满足感和自豪感(2分)
15.略 (3分)
16.我们丢失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虚荣心”。 (3分)
我们丢失了阅读的耐心。 (3分)
我们丢失了对内容的鉴赏能力。 (3分)
17. 略 (1+2分)
18.面对正在遭遇的阅读危机,我们仍要坚持传统的阅读。(3分) (1.180.79.35)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5年九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