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388  2015-10-21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8]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调研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调研试卷

第一部分 (29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xīá 疵 ②(bì) 益
③眼花liáo 乱 ④jiǒng 迫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4分)
①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堕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荧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②她那瘦骨遴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篇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
错字
改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5分)
①乡书何处达, 。(王湾《 》)
②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 _____。( 《 赤壁 》)
③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 ?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 》)
④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冰心《成功的花》)
⑤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⑥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舟止,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
“语文实践活动——爱读书,爱生活”。(6分)
4.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把同学们领进了文学的殿堂。“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我校初一年级开展“我爱文学”读书周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并说说推荐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秋,如如画的女子,撷满袖芬芳,袅袅娜娜向我们走来。仿写句子,谈谈你对秋天的感悟。(3分)
例句:秋天,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她那轻飘的衣袖为人们遮风挡雨,将丰收的果实奉献给人们。
仿句:秋天,就像_________ 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1分)
阅读《郑人买履》,按要求完成6—10题。(15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6.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归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 ④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面哪一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A.先自度其足 B.郑人有欲买履者
置之度外 楚人有涉江者
C.反归取之 D.宁信度,无自信也
物归原主 息事宁人
8.文中哪句话揭示了郑人“遂不得履”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故事内容,说说从郑人买履的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浏览完整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蚌方出曝①,而鹬②啄其肉,蚌合而钳③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④之。
【注释】①曝(pù):晒太阳。②鹬(yù):一种长嘴灰背,栖息于水泽间的爱吃小鱼的鸟。③钳(qián):夹住。④禽:通“擒”,捕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渔者得而并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往事依依》选段,按要求完成11—14题(11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1.从文中找出能概括语段内容的中心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所写的两位国文老师在讲课上有何异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加点的“这种感情”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观察是写作的必要条件,于漪老师就很善于观察,她写两位老师,一位抓住了“左右摇晃的身子”,一位抓住了“注满情思的眼睛”。你的老师上课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请你用不少于30个字的文字描写出你老师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赤脚礼赞》一文,按要求完成 14—19题。(15分)
赤脚礼赞
李成
①诗人蔡其矫有首诗写“船家女儿”,其中的两句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那圆润的双肩从布衣下探露,那赤裸的双脚如海水般晶莹……”写得真是好,把劳动中的女孩子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写出来了。
②我生长在农村,只要稍稍打开一点记忆的闸门,眼前就会浮现一 双双赤裸的脚。
③每年一到仲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的时候,村子里就开始看到一双双赤脚了。我们那里主产水稻,许多劳作都是在水田里进行的,要下地干活当然得脱掉鞋袜。甚至在早春二月,要顶凌下种,农人们就得赤脚跳下冰寒刺骨的水田,犁田、打坝、播种育秧,哪还能等到春深日暖呢?多少个早晨我醒来,都会看见在灶前忙碌的妈妈,裤管还是挽起来的,上面沾上了泥点,脚土虽然穿着布鞋,但一看就知是刚洗过的。我明白,妈妈已赤脚在稻田里忙了一大清早。
④那时,农村里的孩子也喜欢赤脚。每年春天——那常常是一场又一场的春雨之后,村予周围已是一片春草芊芊、禾苗青翠,处处绿意盎然,山花烂漫。我们再也不耐烦穿那劳什子鞋袜了,都嫌它玩起来不方便,又容易弄脏弄湿了,就干脆光着脚丫在外面奔跑。脚掌第一次接触雨后的大地,顿时有一种光润、清凉的感觉,从脚底板传到我们心里,真是愉快极了。我们跑啊跑啊,那么无拘无柬。我们在潮湿、平整的打谷场上印下一双双浅浅的脚印。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我们到山冈上采草叶、采野果,到溪边捉鱼儿、戏水,去草地上放牛、牧鹅……那尖是的青草戳着了我们的脚心,不仅不疼,而且很舒服,脚踝脚背被荆棘划拉出几道细细的印痕,我们也不知觉,不以为意,仍然快乐地在田塍上奔跑。
⑤那时生活条件有限,一般人家不仅买不起胶鞋,就是布鞋也没有几双,所以都要省着穿,能赤脚的尽量赤脚,孩子们也经常光着脚去上学。到了夏天,教室里的课桌底下,都是一双双赤着的脚。上学路上,我们奔跑追逐,不免经常跌倒。我不知道多少 次,因踢到石头或土坷垃而趾甲折断、鲜血直流,痛苦地抱着脚直龇牙。膝盖也常常是磕破了的。但疼痛稍减,我又赤脚行走。这样的赤脚上学,一般要到深秋或初冬。但有些贫寒人家的孩子,甚至到天上飘下雪花时,也要坚韧地赤着脚去学校。
⑥其实,最辛苦的还是父母。他们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赤着脚在田地里干活。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抠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这样的一双双赤脚,也像锚一样牢牢地扎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想起,就会从内心里发出一声喟叹。夏,为忙抢收抢种,一双双光脚板在急如风火、噼噼啪啪地敲响村前的泥路或石板,甚至行走在晒得就要融化的柏油路上,一天不知要在村庄与田地之间往返多少趟。中午,如果有时间短暂地休息,他们就赤着一双沾满泥土的脚,侧卧在木榻上……在我们村子里,有几位农民是在劳作当中倒在田地里过世的。我们那里,甚至用“脚丫里的泥还没有洗净”这样的话,来泛指一切倒在岗位上的死者,凄然中似乎还有悲壮。
⑦农人们一年四季有那么多日子赤脚,他们的脚大多是变形的,趾骨粗大,踵茧很厚 ,冬天脚掌还会有道道裂口,颜色则是黧黑!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赤裸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香的景象!
⑧现在,农村已经很少有人赤脚了,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
⑨我向我曾经看到过的一双双赤脚,致以最高的礼赞。
15.第①段引用了蔡其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16.文章写了赤脚的农人们,为什么还要写赤脚的孩子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语言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 倒,那脚趾深深地抠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④、⑤两段写的是农村赤脚的孩子们,第③段主要写赤脚的快乐,第⑤段主要写赤脚的痛苦,这样写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通读全文,请说说标题“赤脚礼赞”中“礼赞”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20.世上有许多人:有你崇拜的偶像,他们清纯、活泼、靓丽;有你敬重的父辈,他们勤劳、淳朴、守责;有你尊崇的名家,他们热诚、创新、立业……
你是否觉得你自己也很出色?譬如:勤奋学习,不断进取;兴趣广泛,学有专长;洁身自好,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请以《瞧我这个人》为题目写一篇敬佩自己的文章。
要求:
1.写出你的特点,展现你的个性。
2.有恰当的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等),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3.书写认真,600字左右。
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4.略
5.学生自由发挥,酌情给分。
6.略
7.B(A,duó,量长短,dù,考虑:C,返回,归还;D,宁可,使安定;B,…..的人)
8.宁信度,无自信也
9.故事中的郑人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买到鞋子。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懂得做人不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对策。
10.①今天不下雨, 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②打鱼的(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
提走了。
11.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12.相同之处: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诗词的作者都是爱国诗人,讲课时都采用诵读,都人情入理。不同之处:所讲的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态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右摇摆,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13.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14.符合要求即可。

备注:以上图片对应第15-19题答案
20.作文:总分60分,基准分为45分。 (58.210.46.186)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15~2016”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