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竞赛试卷

阅读:1678  2015-11-03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竞赛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78]
宁波市2009年语文报杯中学生阅读活动试题B组(初三卷)
宁波市2009年“语文报杯”中学生阅读活动试题
B组(初三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阅读积累(60分)
一、填一填(18分)
1.2009年10月8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 ▲ (国家)作家 ▲ (人名)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称她的文章“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出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
2.著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第14章《“海盗”的生活》中,三个“小海盗”指汤姆、___▲__、 ▲ 。
3.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诗中“子规”指的是 ▲ 鸟。
4.毛泽东的《卜算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词写的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是
▲ 。
5.古诗文填空: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 ▲ 。
②壮志饥餐胡虏肉, ▲ 。
③晏殊的《浣溪沙》中有两句对仗极其工整,并且包含有一个成语的诗句是: ▲ ,
▲ 。
④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    ▲    ,    ▲    ”(《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 ▲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而面对朝廷昏庸、国家动荡的时局,晚年的他只能以“ ▲ , ▲ ”(《登楼》)来抒发个人感慨。
⑤从积累的诗词中,写出一个与“沙漠”有关的完整语句: ▲ , ▲ 。
二、选一选(40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作者是:( ▲ )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张九龄
2.“一为迁客去长沙”的下一句是:( ▲ )
A.水长山远路多花 B.西望长安不见家
C.密叶能留雪作花 D.更深月色半人家
3.“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是诗人登楼所见,他登的楼是:( ▲ )
A.岳阳楼 B.北固楼 C.黄鹤楼 D.鹳雀楼
4.“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这里写的节日是:( ▲ )
A.重阳节 B.中秋节 C.寒食节 D.七夕节
5.“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中“五柳”指的是:( ▲ )
A.刘长卿 B.贾岛 C.沈德潜 D.陶渊明
6.“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危”字与下列词语中的“危”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居安思危 B.危楼百尺 C.危如累卵 D.正襟危坐
7.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即远大的目标、艰苦的过程、成功的喜悦。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其中的第几种境界?( ▲ )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都不是
8.名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 )
A.平原君 B.孟尝君 C.信陵君 D.春申君
9.下列四个剧本中,以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而著称的古希腊悲剧作品是( ▲ )
A.《哈姆莱特》 B.《俄狄浦斯王》 C.《浮士德》 D.《玩偶之家》


浏览完整试题10.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
A.《金瓶梅》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11.在我国词的历史上,有一种“易安体”,你知道这是谁创造的吗?( ▲ )  
A.柳永 B.周邦彦 C.李清照 D.范仲淹 
12.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以下哪两句诗分别体现了这两种美。( ▲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13.下列作家、国籍、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 B.《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C.《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D.《海底两万里》(英)汉斯•安徒生
14.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 )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15.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 ▲ )
A.半截剑 B.半段枪 C.半面 D.半瓶醋
16.下列作家未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 )
A.罗曼•罗兰 B.泰戈尔 C.川端康成 D.高尔基
17.哪部著名长篇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杜少卿、沈琼枝是作者赞美的正面人物?( ▲ )
A.《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B.《官场现形记》 C.《老残游记》 D.《儒林外史》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 ▲ )的名言。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19.宋辛弃疾的《破阵子》一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天下事”指的是( ▲ )
A.恢复中原大业 B.治国安邦 C.抗击匈奴 D.光宗耀祖 
20.“后来居上”原是说后生在哪方面超过了前辈?( ▲ )
A.财富 B.官职 C.书法 D.绘画 E.武艺
三、猜一猜(2分)
中国的方块字,或象形,或会意,均蕴含玄机哲理,妙不可言。你看:天为一大,地乃土也。白水为泉,止戈为武。不正就歪,人为即伪。有水可为河,无木不成林。官字两个口,兵字两条腿。江洋湖海三点水,忍字心头一把刀,利字身旁一把刀,色字当头也有一把刀……
我国古代著名的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也记载了一个运用拆字编制的隐语,暗示当时人们不敢说出的愿望。请看下面的拆字歌,你能猜出它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哪一个人吗?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
(一)孔子论水(15分)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节选自《孔子集语》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启子比德焉(启发) B.其赴百仞之谷不疑(怀疑)
C.受恶不让(引发为申辩)D.至量必平(量器,容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启子比德焉 B.所及者生 浅者流行
C.其赴百仞之谷不疑 其万折必东 D.鲜洁以出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

②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

③其万折必东,似意。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像水,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要东流入海,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向。
B.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像水满则止那样,不要贪得无厌,而要讲究分寸,处事有度。
C.水装入量器后,就一定保持水平状态,这就启发孔子说,君子也要立身正直。
D.君子还应该像水那样,蒙受了冤枉而不去计较,要在社会上、生活中善于变化,善于应变等。
(二)废墟的辉煌(11分)
刘上洋
①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②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因此在我的想像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③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但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观众。就是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和血腥。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历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像它的辉煌壮丽了。其实,岂止阿房宫,漫漫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据说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很难觅到一座了。
④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这个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了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了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全。


展开余下试题⑤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的不成形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没有废墟,就无法印证文明的轨迹,残损和破败正体现了文明的韧性。
⑥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他们不愧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面对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
⑦罗马废墟,一个千古绝唱,一个不灭的辉煌。(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第③段中“迷惑不解”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不超过15个字)(2分)

2.“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从上文看,这“魅力”表现在哪几方面?(3分)

3.文章第③段中提到了中国的阿房宫等内容,联系全文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和作用。(3分)

4.“面对罗马文明的废墟”,罗马人没有“推倒和铲平”,但为什么也没有“恢复和重现”呢?请根据文意,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祈 求(14分)
朱敬钧
(1)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的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迹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
(2)阳光照在大地上,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3)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我第一次为鹰振撼。
(4)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5)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6)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7)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皮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得意地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
(8)然而那长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地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了远方。
(9)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吊着的鹰狠狠地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的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10)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11)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12)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
(13)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吊着,只是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14)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它一生未曾飞翔。
(15)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翱翔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1.文章第(3)段中说:“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这里的“一种直入人心的力量”指什么?请结合文意回答。(2分)

2.请写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①那只年轻的鹰目光呆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②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

3.看到动物园里的景象,“我”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3分)

4.请写出你对文中第(13)段中划线的句子的理解。(3分)

5.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分)

B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阅读积累(60分)
一、填一填(总共18分,每格1分。)
1.德国(赫塔) 2.哈克 乔 3.杜鹃 4.梅
5.①衡阳雁去无留意 ②笑谈渴饮匈奴血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选一选(40分)
1.C 2. B 3.D 4.A 5.D
6.B 7.C 8.D 9.B 10.A
11.C 12.D 13. D 14.A 15. D
16.D 17.D 18. C 19. A 20. B
三、猜一猜(2分)董卓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
(一)孔子论水(15分)
1.B (3分)
2.D(3分)
3.①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2分)
②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2分)
③无论怎样的百折千回,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2分)


展开余下试题4.D (3分)
(二)废墟的辉煌(11分)
1.作者的想像和现实形成反差。 (2分)
2.(1)废墟是历史的化石。(2)废墟是文明的见证。(3)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 (3分)
3.(1)运用对比手法,庆幸罗马废墟的保存,也为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废墟的被毁而痛惜。(2)深化主题,引发人们对单纯追求现代辉煌而随意破坏废墟的思考。(3)引起下文,为下文议论罗马废墟保存的意义张本。 (3分)
4.尊重废墟,就是尊重历史本身。尊重就不应该是复原,因为复原的是新的建筑而非历史本身。(3分)
(三)(14分)
1.坚强、勇敢、高傲、敏锐、凶猛、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2分)
2.(4分) ①表现了人类的介入,使鹰失去了原有的本性和力量,是鹰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残忍、悲哀。②写出了鹰对天空、自由的渴望,也是对人类残忍对待动物行为的无声控诉。
3.(3分)因为人类的介入而使原本凶猛、敏锐的野鹰失去了本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自以为是干预自然的行为,感到一种愧疚和悲哀。
4.(3分)自然界的万物自有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人类自以为是的干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5.(2分)对鹰的自由灵魂和坚强、勇敢精神的歌颂,抒发了这种灵魂被囚禁的悲哀心情,祈求人们尊重自由尊重个性,让每一颗心翱翔,绽放生命之花。 (61.175.205.17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竞赛试卷
相关:关于“宁波市2009”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7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