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325 2016-01-29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5]
七年级语文寒假小练习
七年级语文寒假小练习
一、诗文名句填写(8分)
1、 请写出两句中国古代诗人描写春天景色的名句。(2分)
① , 。
② , 。
2、我寄愁心与明月, 。(1分)
3、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1分)
4、《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1分)
5、《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 ; , 。(1分)
6、 ,为有源头活水来。(1分)
7、古人读书很注意学与思结合,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弟子“ , 。”(用《论语十二则》中的原文回答)(1分)
二、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28分)
1、选出下列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4分) ( )
A.歌曲“卷珠帘”曲风清新唯美,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B.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C..温泉寺的峭壁上,刻着斗大的四个字:“山泉水暖”。
D.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2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4分)
A.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B.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本事。
C.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D.大会的口号是——团结、友谊、进步。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B.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23日就“中国旅游年”在韩国首尔开幕发去贺信。
C.《<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告子上》(中华书局1960年版)。
D.很多市民向记者打听: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有哪些旅游项目?可以品尝到哪些美食?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他说话做事非常挥洒自如,给人一种十分干练的印象。
B.近来,水资源日渐匮乏,我们应该敝帚自珍,节约用水。
C.西方诗人中,能有中国诗人深邃的历史人生感受方式的,真是凤毛麟角。
D.领导带头,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才会好转。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 )
A.读了这篇美文后,对我们的教育太深刻了。
B.这套应急系统可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灾情信息。
C.著名女作家冰心的家乡是福建长乐人。
D.我市努力推进河道整治工作,避免汛期到来时“内涝”险情不再发生。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4分)( )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C.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7..联系语言环境,仿照划线句再补写两句。(4分)
生命因奉献而精彩,世界因奉献而美丽。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春色;
, ; , 。
浏览完整试题
三、阅读:(44分)
阅读题一:(6分)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咸不解其意 ( ) ②值积雪始晴 ( )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3.说说文中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2分)
阅读题(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1分)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①。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②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③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④之甘也,遂大爵⑤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⑥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节选自明﹒刘元卿《醒世恒言》)
【注释】①醴尊:醴,甜酒。尊同“樽”,酒杯。②盍:何不。③差:chā,稍微,比较④唇吻:指嘴⑤爵:古代的一种酒杯。⑥蹈藉:践踏⑦就絷,被拘囚。
1.解释句中词语的意思。(2分)
(1)陈之饮器 陈:__________ (2)盍少尝之 盍:__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麓 人 追 之 相 蹈 藉 而 就 絷 无 一 得 免 焉
3.翻译: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3分)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其后来者亦然”中的“然”指代什么内容?(2分)
5.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语言故事,它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2分)
(三) 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
【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 ②俟sì:等待。 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
④ 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______ (2) 泯然众人矣________________
(3)尝主编《资治通鉴》________________ (4)及长,遍览古籍________________
22.翻译下列句子。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
23.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 (用自己的话作答),到了二十岁时居然______(用自己的话作答)。作者运用的
___________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3分)
24.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5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阅读齐夫的《 家乡的年味》,回答后面问题。(共12分)
①这几年,每逢年底岁末,人们一见面就叹息,年味越来越淡了!年还有味吗?年真的有味!特别是略上了年纪的人,说起过去的年味来,常常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②年味是什么?离家进城几十年了,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每隔上三两年,我就会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
③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在老家,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左邻右舍的娃娃,手里拿着二踢脚、麻雷子、摔炮、拉炮,变着花样放,高一声,低一声,你张开鼻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特别是除夕夜,那鞭炮几乎要响上一夜,鞭炮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说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鞭炮味,这还叫过年吗?
④ 。过年不喝酒也不像个年,家里再穷,也得喝上二两,哪怕就是红薯干酿的“一毛醉”——因这种酒质量较差,容易上头,喝一毛钱的酒就会醉,所以得名。每年的腊月,闲了多半年的乡里小酒厂就会重新开张,村里的老烧锅也开始昼夜不停地加班,家家户户都打开了酒坛子、酒瓶子,闻着酒味就使人有几分醉意。爱串亲戚的人说,哪个村的酒味浓,哪个村的日子就最红火。
⑤ 。过去农民穷,一年能吃上馒头的日子是有数的,现在脱贫了,蒸馒头不算稀罕事了。可是,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地蒸馒头时,几百家同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气势的。按旧俗“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能干的主妇一大早就起来,一笼接一笼地把馒头、花卷、枣包、豆包蒸出来,然后装进篮子里,吊到梁上,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才开始再蒸新馒头。
⑥ 。北方人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一定要吃的,就连当年在外边逃债的杨白劳,也要和喜儿吃一顿饺子过年。这饺子味,一是肉馅的香味,已够肥的肉馅,还嫌不香,又倒上芝麻香油;二是葱、姜、蒜的辛辣味,再加上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剁馅的声音,真是有声有色有味。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有底了。
展开余下试题
⑦光顾得说吃了,还有一种少不了的年味,就是写春联的墨香味。现在城里的春联,多是印刷厂成批印出来的,贴在门上,虽也好看,却总觉得少了点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没有特点。在家乡,直到今天,还是要贴手写的春联,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人们三五成群,在各家门口转悠,品评春联的内容、书法,看谁家写得巧妙、别致、有趣。我在老家当学生时,就没少给乡亲们写对联,就是现在每次回去,老街坊们还夸我的字呢。
⑧其实,平心而论,城里也不是没有年味。那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收到的成堆贺卡,打爆的拜年电话,成千上万条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门的电子邮件,酒店里丰盛的年夜饭,还有满大街的红男绿女,不都是年味吗?可是我魂萦梦绕,日思夜想的还是家乡的年味。
1.文章依次写了哪几种年味?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3分)
硝烟味→( )→( )→( )→墨香味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可是,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地蒸馒头时,几百家同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气势的。
3.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本文和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中都写到过年习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篇文章的主题。(4分)
五、作文(40分)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2)、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第一题:答案略
第二题:
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引号改为书名号。B项: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D项:顿号改为逗号。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A
【解析】
试题分析:A中不是由疑而问,不能用问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A句中引号中句号删去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C
【解析】
试题分析:挥洒自如:指写诗、作文、写字、绘画;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处理事务十分干练、娴熟。不符合语境。“敝帚自珍”的意思是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
5B
【解析】
试题分析:A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C中句式杂糅,应是“著名女作家冰心是福建长乐人”;D中说法不合事理,应删去“不”。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D
第三题
(一)答案与解析:
1.①全,都 ②遇到,碰上
2.(2分)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妨碍。
3.(2分)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3)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悉”“覆”“妨”,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
1.(2分)(1)放置(或陈放、安放)(2)为什么不(1个1分)
2.(2分)/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一处0.5分)
3.(3分)猩猩算是很聪明的了,指导增恒别人的隐忧,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贪心造成的啊
4.(2分)指饮醉酒被活捉的下场。
5.(3分)猩猩聪明,能够识破人家的引诱;可猩猩贪心,最终受不了引诱而喝醉酒被活捉。讽刺贪心的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句中“盍”通“何”,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先根据注释大致了解文章内容,根据语境判断句子的意思,最好先翻译一下,然后概括句子的意义层次判断停顿处。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智”“恶”“诱”“卒”“为”,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根据对文然词语的了解判断“然”为“这样”,再根据文中内容判断其指代的内容。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感叹的一句“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理解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参考答案: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
21.(4分)(1)以宾客之礼相待 (2)消失 (3)曾经(4)等到……的时候
2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3.让他作诗,没有传闻的那么有才华了(才能衰退)、完全和普通人一样了(才能消失)、对比。(3分)
24.仲永天资过人,但因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 (1分);司马迁幼时担心自己的记忆不如别人,于是勤奋学习,结果“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2分)。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天资不是决定因素,后天的学习才是关键。(2分)。
(四)答案:1.酒香味 蒸馒头味 饺子味(3分)
2.新蒸馒头味很浓(很香、飘出很远)(要切合文意,意对即可)。(2分)
3.不能删去。(1分)城市的年味和家乡的年味形成对比,突出“我”对家乡的怀念,深化中心。(2分)
4.本文描写了家乡浓郁的年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乡的人、家乡民俗的喜爱之情。
《本命年的回想》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4分)
展开余下试题
【解析】
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家乡的年味”这一主题线索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了解词语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此处能够表述出“新蒸馒头味很浓”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这里把城市的年味和家乡的年味形成对比,突出“我”对家乡的怀念,深化中心。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译文: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183.134.49.200)
上一篇: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
下一篇:
张家港梁丰中学2014年初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
关于“七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