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799  2016-04-1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99]
山东临沂市十九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临沂第十九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 文
第Ⅰ卷(共39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一谈到“国学热”,很多人不由得会想到历史上的文化复古。那么,时下的“国学热”是否是一种文化复古现象?表面上像,其实不然。这样认为主要是因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变迁,中国的社会文化已经与以前有很大差别。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中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的轨道。此时,国际化浪潮汹涌澎湃,社会信息传递日益便捷,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可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在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国学热” 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众多文化潮流中的一支,完全不必担心“国学热”的出现会改变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更何况现在真正有国学基础知识的人或真正懂国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而不是越来越多。在浮躁之气十分盛行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读书,无论是读现代的书或古代的书,都是我们应该鼓励的。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海外华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也进一步增强。“国学热”的出现和升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这种认同感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考察“国学”倡导者的文化背景,应当说这些人对“国学”的认知并不一致,甚至是参差不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一致的。他们提倡国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促使人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华人世界的凝聚力。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真正能将华人世界联系在一起的,除了黄皮肤、黑眼睛和华语之外,可能更多的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应当说,这种历史文化的认同在所有的华人,特别是海外华侨的心中,都是时刻存在的。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这种认同感的强弱程度是不同的:当中国国力十分虚弱时,这种认同感是潜在的,甚至被掩藏了起来;当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时,这种认同感则会强烈地表现出来。海外有不少华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的感情,或者有着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国学热”的出现和升温,除了国内的自发因素外,也与海外一些华人的推动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件有益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的事情。
总之,对于当前的“国学热”,应该抱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应该意识到这种文化现象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和兴趣,不会从本质上改变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应该看到国学研究的振兴和绵延,更多的应该依靠国学的自身价值、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研究者的兴趣,而非其它。
(选自张未波《“国学热”的文化透视》)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作者对“国学热”的看法和态度的一项是( )(3分)
A.“国学热” 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众多文化潮流中的一支,完全不必担心“国学热”的出现会改变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B.对于当前的“国学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抱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应该从它自身发展的特性上去进一步认识它。
C.目前国内“国学热”的出现和升温,跟国内的自发因素和海外一些华人的推动都有很大的关系,有益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
D.着眼现今,真正有国学基础知识的人或真正懂国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所以应该鼓励人们真正静下心来读书。
2.根据原文内容,能够证明“国学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一项是( )(3分)


浏览完整试题 A.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海外华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也进一步增强。
B.海外华人提倡国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促进人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也是为了增强华人世界的凝聚力。
C.“国学热”的出现和升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这种历史文化认同感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D.在不同历史时期,这种历史文化认同感得强弱程度是不同的,只有当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时,这种认同感才会强烈地表现出来。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主张要持有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当前的“国学热”,强调了“国学热”代表的是一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不会造成文化复古。
B.应该提倡静下心来读书,读读现代的书或古代的书,这对于改变浮躁之气日益盛行,而真正学习国学、懂得国学的人却是逐渐减少的现实会大有益处。
C.那些倡导“国学”的人和海外华人对“国学”的认识并不一致,但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都是认同的,而真正能将华人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这种认同感。
D.时下的“国学热”是一种表面上像其实不太像的文化复古现象,因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变迁,现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已经与以前有很大差别。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4-6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日:“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日:“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日:“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日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山且,必究知之。
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中华资源库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ziyuanku.comC.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三、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致:到达
C.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招致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齿:并列
8.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下列哪一项中的“以为”与其他三项不相同( )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10.下列各句中对“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铜)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黄金)
Ziyuanku.comC.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剑等)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比喻坚固)


展开余下试题11.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从影多年的胡歌此次出演电视剧《琅琊榜》可谓 ,其精湛的表演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与肯定,网友纷纷称赞胡歌简直演活了梅长苏。
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一句诗启迪我们,只有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写文章才能 。
③ 纽约、东京等大都市都树立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因此尽管这些城市人口以千万计,但都可以在出行高峰时期 ,极少出现国内常见的“大堵车”现象。
A.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应付自如 B.得心应手 应付自如 游刃有余
C.游刃有余 应付自如 得心应手 D.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应付自如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8月26日凌晨,京珠高速韶关段发生一起特大车祸,一辆大客车从后撞上一辆停下维修的大货车,造成17人死亡。交警部门提醒司机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地消除潜在的隐患。
B.虽然中央为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采取了诸多措施,但2015年前两个季度的房价连续“两连涨”,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中国式”调控的局限性也开始被人们质疑。
C.预计于2017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桥,是桥、岛、隧一体化超级交通集群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港珠澳三地交通的问题,成为深化港珠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D.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第Ⅱ卷(共111分)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3分)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人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4分)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3分)
15.把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10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用, , 。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7分)
16.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日前,2015版第五套100元人民币纸币于11月12日正式发行。新版100元人民币在票面正面中部印有光彩光变数字。垂直观察票面,数字“100”以金色为主;平视观察,数字“100”以绿色为主。 ① ,数字“100”颜色在金色和绿色之间交替变化,并可见到一条亮光带在数字上下滚动。票面正面右侧有一条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当观察角度由直视变为斜视时,安全线颜色由品红色变为绿色; ② ,可见安全线中正反交替排列的镂空文字“¥100”。可见 ③ 是辨别真伪的要素。
17. 下列材料对“湖北菜”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概括湖北菜的特点。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6字。(4分)
湖北自古被誉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盛产各种淡水鱼类。许多鱼是湖北所独有的,如生长在长江的鮰鱼,生长在长江支流清江的清鱼,肉多刺少,肉质鲜嫩,皆为上品。红烧、清蒸、粉蒸、涮食均很适宜。湖北菜的做工也有特色。如沔阳三蒸、荆沙鱼糕、江陵千张肉、黄陂三合这几款湖北风味的代表菜,选料无非鱼肉之类,但由于做工精细考究,鱼中有肉,肉中有鱼,肉蔬结合,故很受食客欢迎。湖北人做菜极少用有色调味品,讲究原形、原色、原味、原汁,力求突出禽畜的肥美、鱼虾的鲜嫩和蔬菜的清香。湖北菜还特别重视刀工。名师授徒,多要求徒弟在细布上切肉丝,做到肉断布不破,以此练就一手漂亮的刀工。
湖北菜的特点:(1)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__
中华资源库 ziyuanku.com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24分)
盲 者
刘学林
她喜欢这条路,尤其是在春天。现在就是春天,垂柳新绿,桃花欲开未开,正是赏花时节。她驾一辆奥迪徐徐东行,直到无路可行时才拐上田园路。刚加速,一个背着一把坠胡的盲老人迎面走来。也就一闪而过了。然而就在这一闪而过的瞬间,她觉得这个盲老人有点面熟。她开始回忆。明静辽远的坠胡声响起来,那是四年前录在她记忆中的坠胡声。
难道会是他吗?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调转了车头,超过了盲老人之后靠路边停住,钻出汽车,迎着盲老人站在车旁,看着盲老人用手中探路的竹竿一路敲过来。老人虽老,腰杆却直,满脸皱纹中有一种大喜大悲之后的淡定,一种饱经沧桑之后的淡定。她认定这一个瞎眼老人就是那一个盲老人。
“老人家,您是在隆兴街自由市场——”她顿了一下,斟酌该怎样表达,“拉琴的吗?”
盲老人站定,无语。
“你还记得,四年前,您让一个姑娘多拿几块钱的事情吗?”
“姑娘,您认错人了。”
盲老人手中的竹竿又向前探出,以盲人特有的轻稳起步走。她有点惘然,一动不动地看着老人的身影渐渐远去,那淡远空明的坠胡曲调却渐渐清晰起来。她重新上路,车开得很慢,坠胡的曲调时远时近,不绝如缕。
四年前的情景如在眼前。那时候她刚到这个大城市谋生,钱包被偷,她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她在隆兴街自由市场晃悠,油条的气味,卤面的气味,粉浆面条的气味,残忍无情地折磨着她的肠胃。向大妈讨一碗粉浆面条喝喝吗?她鼓了几次勇气没有张开口。
这时候她听到了盲老人的坠胡声,那琴声淡若流云,清如溪水,也看到了坐在一条小巷的巷口操琴的盲老人。老人不是那种睁眼瞎,该长眼睛的部位陷进去两个深坑。老人面如荒漠,坐在闹市就像坐在渺无人迹的荒原上。老人面前放着一个铁盒子,圆形的破旧的铁皮盒子,盒子里有不少零票子,一角的,两角的,一元的,两元的,她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两张五元的,一张十元的。她的眼睛一亮,心也随之慌慌跳起来。我只拿一张五元的,只拿一张五元的。可是怎么拿呢?人熙来攘往,看到我拿一个瞎眼老人的钱,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她从盲老人面前走过去,又从盲老人面前走过来。这样走了两趟,她终于想出了一个遮人耳目的办法。当她再一次从老人面前走过的时候,她装作一不小心把老人盛钱的盒子踩翻了。她说声“对不起”,连忙蹲下去给老人捡钱,借机把一张五元的票子握在了手心。正在她准备起身走开的时候,老人开口说话了。老人的声音空洞淡定,无哀无怨,无喜无怒。
老人说:“姑娘,多拿几块吧。”
她把汽车锁进车库,上四楼回到自己的家。所谓家,其实只是一套四室二厅的豪华住宅而已,她还没有成家。
来源:www.ziyuanku.com经历了那一段穷苦磨难之后,她脚下的路忽然柳暗花明了。由于经商的天赋,她成立了一家公司,成了一名经理。两年之后,她已经是这个城市中的富人之一了。
她吃了两块“派”,喝了一杯咖啡,点上一支烟。那辽远的坠胡声又在她的耳边悠悠响起。如果说她在路上拦住那位老人只是出于一个偶发的念头,那么,这时候她要报答盲老人的愿望竟是如此的强烈和急切。
第二天,她到公司安排了一下事务,就直接去了隆兴街自由市场,可是她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展开余下试题第三天,她仍然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一连四天她都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她问旁边卖粉浆面条的一位大娘,大娘只说她也好几天没有听到盲老人的胡琴声了,对盲老人的其他情况也是一无所知。
她决定每天傍晚到田园路上去等待,终于如愿以偿等到了那位盲老人。她拦住他。
中华资源库盲老人漠然无语。
“这是一万元钱,您先用着。请您告诉我您的地址,我会定期给您送去生活费的。”
“这是从何说起?”老人在傍晚的夕阳下径直走去。
她跟上老人:“四年前您对我有恩,虽然只是几块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希望您能成全我。”
“我一个瞎子能对谁有恩?请姑娘不要污人清白。”盲老人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回头。
(根据命题需要,文章有删改)
18.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垂柳新绿,桃花欲开未开,正是赏花时节”,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暗示女主人公历经磨难后的喜悦心情,也使作品充满了诗意。
B. 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她从盲老人面前走过去,又从盲老人面前走过来”写出了姑娘犹豫、矛盾的复杂心理。
C. 盲老人的声音“空洞淡定,无哀无怨”,“面如荒漠”,“腰杆却直”,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他与世无争、淡漠从容的人生智慧。
D. 姑娘因为拿了盲老人五元钱而耿耿于怀,几年来她一直寻找盲老人,并拿出一万元报答老人,这反映了她知错就改的品质。
E. 发生在姑娘和盲老人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人性和当下社会道德的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19.小说以“盲者”为题,“盲者”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20.小说在刻画盲老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21.小说四次写坠胡声响起来,每次作用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六、作文(60分)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书写认真,字迹规范。

语文参考答案
1. D. 此项是对与国学有关的读书问题的看法,不是国学热本身的看法,见第1段
2. B. 由选项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可以确认, 见第2段
3. D.“表面上像其实不太像”的说法不当,原文是在否定“国学热”是文化复古现象的说法。
4.D【解析】“急诏至”的意思是紧急诏书来到,是一个完整意思,不可分割;“以泽代耽”的意思是让樊泽代替贾耽,结构对应,且含有人名,不可分割;“见代”中“见”的意思相当于“我”,所以不能与“吾”划分在一起,据此排除ABC,答案为D。(3分)
5.C【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3分)
6.D【解析】不是别人来向他请教,而是他向别人请教。(3分)
7.B 8.A
9.D解析:D当“认为”讲,是一个词,其它的都是“以(之)为”,是两个词。
10.B解析:这里指金属。
11. D解析:A.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众人:古义为一般的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C.从而:古义为跟从、并且,是两个词;今义是连词,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12.A解析:游刃有余主要是从工作的实际经验多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心应手主要是从内心的想法和行为的配合方面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付自如是从处理事情的态度方面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
13.C 解析:A重复赘余,“潜在”与“隐患”的“隐”同义;B项不合逻辑,去掉“避免”后的“不”字。D项,成分赘余。
14.(1)按照旧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为贾耽擅长射箭,皇上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允许他在近郊打猎。(“故事”“以”“优诏”各1分。)
(2)贾耽每次打猎,带着几百人,经常进入李纳的领地,李纳大喜,然而敬畏贾耽的德行,不敢有历图谋。(“畋”“从…‘往往”“畏”各1分。)
【参考译文】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期,通过明经考中功名,补任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让他暂代度支判官一职。多次提升后,做了汾州刺史,在那里一共治理七年,在行政上取得了卓异的成绩。下诏授予他鸿胪卿一职,兼任左右威远营使。不久做了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在东道造反,贾耽进驻屯扎在谷城,攻取了均州。建中三年,调任东道。德宗在梁州,贾耽让司马樊泽去梁州奏事。樊泽回来后,贾耽大摆酒席会见诸将。
一会儿有急诏送到,诏书中让樊泽代替贾耽的职务,召樊泽做工部尚书。贾耽把诏书放在怀中,像刚才一样饮酒。酒席散后,把樊泽叫过来说:“诏书中让你代替我,我将要准备行装了。”命令将吏们拜见樊泽。大将张献甫说:“天子流亡,樊泽用兵是以您的命令拜访皇上所在的地方,如今樊泽却谋划您的军权,在您的地盘谋取利益,可以说是对人不忠心。军中将士心中不平,请让我为您杀了他。”贾耽说:“这是说的什么道理呢?朝廷有命令,樊泽就是统帅。我现在上朝,要你和我一起去。”他带着张献甫一起走了,军中于是安稳。
不久做了东都留守。按照旧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为贾耽擅长射箭,皇上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允许他在近郊打猎。后来调迁为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然被削掉了伪号,却暗中藏有奸谋,希望找机会实现。李纳的数千士兵从行营回来,路过滑州,有人说让他们住在城外,贾耽说:“与我相邻,为什么要怀疑他们,使他们暴露在野外?”命令住在城里的旅馆中,在房屋的走廊上宴请他们,李纳的士兵内心都信服贾耽。贾耽每次打猎,带着几百人,经常进入李纳的领地,李纳大喜,然而敬畏贾耽的德行,不敢有所图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的职务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被封为魏国公。经常认为地方统帅缺少,应当让天子来任命,如果在军中谋求,那么下层士兵人心向背,人心不安。皇上认可他的话,但没有采用。顺宗即位,升迁为检校司空、左仆射。当时王叔文等人干预朝政,贾耽很担忧,多次称病乞求退职回乡,不被允许。死后,享年七十六岁,被赠予太傅这一职务,谥号叫元靖。
贾耽非常喜爱读书,到老之后更加勤勉,尤其通晓地理。见到四面八方的人与出使外族的人,一定会向他们询问当地风俗,所以天下的地方物产、山川平坦崎岖的状况,一定会深入探究清楚。
他度量很大,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喜欢评价别人。做宰相十三年,虽然安危大事方面没有成就,然而检点 自身、做事严格,这是他的长处。每次回府,对待宾客没有一点厌烦,家人亲近他,看不到他的喜怒。世人称他德行淳厚有规矩。
15.略
16.【答案】 ①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 ②当观察角度由斜视变为透视时 ③光线、颜色、观察角度(意思对即可,写对一句1分)
17.(1)鱼菜很多(2)做工精细(3)注重原味(4)重视刀工。
18.(4分)B E
19.(6分)①“盲老人”眼睛虽盲,心却不盲,他能听出姑娘的犹豫和无奈;
中华资源库 ziyuanku.com②女主人公眼睛明亮,心却“盲”了,拿盲老人的钱为自己解困;
③引发社会对不同“盲者”的关注与思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6分)①坚持自立,街头卖艺维持生计,挺直腰杆做人;
②朴实善良,帮助别人脱离困境,不求回报;
③洞明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临沂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9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