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513  2016-04-1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3]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68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家,一是道家。一般认为,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三个简单观念来加以分辨。
第一,儒家的思考方式是以人类为中心,所以肯定我们要尊重及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
道家认为以人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必定徒劳无功,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超越人类本位。而超越人类本位,首先必须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的造作越多,麻烦越多。譬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定出真、善、美的标准以后,就会有不真、不善、不美出现;反之,如果还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开心自在,不用刻意做好事,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事可做;不用担心有没有面子,因为所要做的只是活着而已。所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道家的思想是要我们设法排除人类本位的想法,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只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拘束,心灵才可能自由逍遥。
第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任何一派哲学对于宇宙的真相或本体都必须有所论断。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古人称帝王为“天子”,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儒家承前启后,继承了这一观念,把“天”当作最高存在。孔子两次遇到困境,都把“天”抬出来,如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道家则不同,道家以“道”代替“天”,“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天地”并称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保持一种均衡状态,问题也远比人类社会少。然而,自然界虽然自给自足,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道家认为宇宙最后的根源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却又超越万物。道家由“道”取代“天”的地位,很多西方学者据此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合一”。“天人合德”的“德”是善的德行,亦即人要行善,要不断地修养德行。“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觉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整个就不一样了。
过去认为,有三种人学习道家会比较有心得。一是年长的人,二是失意的人,三是非常聪明的人。从秦汉到唐宋,中国历代的文人,许多都喜欢道家,他们的作品所用的语汇,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像苏东坡在《前赤壁赋》提到的:“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这显然是道家对大自然的欣赏,可以说是敞开心灵与自然沟通,不像儒家主要界定在人的社会中。
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如果离开儒家,可能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以及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况且,如果大家都走道家的路,这个社会要交给谁来担当呢?由此观之,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


浏览完整试题(节选自傅佩荣《国学的天空》,有删改)
1. 下列关于道家思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道家认为人为的造作多,麻烦就会多,假如不定真善美的标准,每个人都可开心自在。
B.道家认为要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看一切,只有不受时空拘束,才可能自由逍遥。
C.道家认为“天地”并称主要是指自然界,自然界能自给自足,它的问题远比人类社会少。
D.道家认为“道”孕育万物,以“道”代替“天”的思想这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2. 下列有关儒家与道家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以便人类永续发展;道家认为要超越人类本位,顺其自然。
B.儒家以“天”为最高存在;道家认为“道”是宇宙最后的根源,“道”才是至高的。
C.儒家强调要不断地修养德行;道家认为智慧的觉悟和解脱重要,觉悟了“道”尤其重要。
D.儒家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至善;道家希望“与道合一”,人就会成为有道或行道者。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天”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至高主宰。
B.面对乱世,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儒家有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显然比道家强。
C.中国历代文人都喜欢道家,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D.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否则,就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等诸多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蒋贵,字大富,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从大军征交阯及沙漠,迁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一日十数战,大败之。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明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捷闻,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将军印,代政镇守。
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阿台寇甘、凉,边将告急。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而庄浪乃晞所统,责晞委罪。置贵不问。
明年春,谍报敌驻贺兰山后。诏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迤西,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塞会剿。贵至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引还。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言状,尚书王骥出理边务,斩敬,责贵立功。贵感奋,会朵儿只伯惧罪,连遣使入贡,敌势稍弱。贵帅轻骑败之于狼山,追抵石城。已,闻朵儿只伯依阿台于兀鲁乃地,贵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往袭。副将李安沮之,贵拔剑厉声叱安曰:“敢阻军者死!”遂出镇夷。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①惊马,马尽佚。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会任礼亦追敌至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
十四年正月,贵卒,年七十。赠泾国公,谥武勇。
注:①弓韣:弓袋。
4.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B.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C.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D.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5.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文中的谥号还有“英宗”;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贵出身低微,作战勇猛。他以燕山卫一名士兵的身份随从成祖起兵,因为作战勇猛,不断累积军功,从昌国卫指挥同知一路升官,曾经升至总兵。
B.蒋贵身经百战,深受朝廷信赖。阿台侵犯庄浪时,侍郎徐晞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而弹劾了蒋贵,但是朝廷明察秋毫,追究了徐晞,并没有问责蒋贵。
C.蒋贵身处高位,心系士兵。因为所管辖的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请增加军士的月粮。英宗很生气,于是他被召回担任右都督。
D.蒋贵智勇双全,立功边塞。在征讨阿台时,他不仅分兵为两翼,而且还派一百名骑兵登上高处布为疑兵迷惑敌人,迫使敌人远遁,从而平定西部边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2)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惊马,马尽佚。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野老歌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展开余下试题8.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反映社会现实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
(2)杜甫《登高》一诗中情景交融,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3)杜牧《阿房宫赋》最后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
(4)鸟雀呼晴, 。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
(5)《庄子•逍遥游》中,斥鹌嘲笑大鹏鸟时说明了自己飞翔的最高限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9分)
钱玄同:真的猛士
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如果钱玄同没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
那是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抄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这中国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4月号上,署名鲁迅,并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称“汉字不死,中国必亡”。他在报上与保守派论战,竟愤言道:“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
1918年,钱玄同曾与好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双簧”。他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随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
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中国,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作斗争的过程中,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
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
然而,他从不讳言“死”字。1927年,钱玄同年届四十,还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他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语调幽默。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相互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吊唁。
钱玄同一生狂放不羁。在北大任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席,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批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分……如若选课的学生共40人,最后一人就得100分;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从60分开始。
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并附上钞票一包,“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
这个“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了叫骂声”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讲义《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百孔千疮”,“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在1921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
钱玄同的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厂甸巡阅使”。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做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门。
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棺定论称:“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表现几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
(1)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玄同虽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40岁时,就自己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
B.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
C.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席,从不考试,从不批改试卷,随意批定成绩,不遵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学术上不严谨的一面。
D.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从此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2)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6分)
(3)钱玄同被誉为“真的猛士”,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从“思想”“性格”“行为”中任选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1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随着孙杨、宁泽涛等人的强势崛起,中国男子游泳项目的实力和过去相比,已经
不可______。
②现在之所以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______,是因为在过去一年
里,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势头。
③花千骨怎能和赵丽颖______?虽然近期由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玄幻古装电视剧
《花千骨》热播叫座,花千骨红得发紫,但毕竟是赵丽颖入骨入心演绎的功劳。
A.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相提并论
B.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C.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D.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走私的猖獗使先秦时期的陶器、竹简多为 ,给专家的研究带来诸多困难。
②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
③有的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方面却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如此________,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
A.凤毛麟角 缘木求鱼 南辕北辙 B.凤毛麟角 买椟还珠 背道而驰
C.吉光片羽 买椟还珠 南辕北辙 D.吉光片羽 缘木求鱼 背道而驰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初读这篇文章,觉得内容浅显,没有什么耐人寻味的微言大义,后经老师一点拨,才知道文章精微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B.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告诉我们,本学期我们班的语文课将由著名特级教师魏老师来上,这真是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同学们都高兴地期待着。


展开余下试题C.在官场腐败、小人得志、阿谀奉承之辈俯拾即是的黑暗世道里,正直的郑板桥只得把他的孤独、苦闷和愤懑寄寓在他画的梅、兰、竹之上。
D.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先生煞有介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个荣誉称号,先生的谦虚令人敬佩。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庆期间,青岛天价虾事件再次暴露了当前旅游市场由于监管不力,景区乱象丛生,任意宰客,一旦矛盾激化,会严重影响景区声誉。
B.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中速增长状态,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性变化,人们期待2015年被看作中国房地产业的“转型元年”。
C.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是以为社会培养优秀企业家为目标的大型公益创业教育平台,在全国创业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D.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外出打工,是因为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与孩子待在一起。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逃亡到欧洲边境的叙利亚难民不少被堵在边境线上,夜晚和衣睡在地上,盖得除少数人有毛毯可充当被子外,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御寒。
B.这次比赛最终45人成功入围,经过二十四课时的项目培训,所有学员均通过了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传承人。
C.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整形,女性比例为83%,男性比例为17%,整个行业的年增速则在30%以上。
D.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演讲,提出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开放合作、互信互利的主张和号召,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
1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戏曲选材宽泛,雅俗共赏。自古以来, ,这与整个中国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法、诗歌等,都一脉相通,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
①既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
②中国戏曲本质上是写意的,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
③既有帝王将相的家国要事,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
④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人物
⑤中国戏曲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
⑥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
A.①③⑥④②⑤ B.③①④②⑥⑤ C.⑤⑥④①③② D.③①⑤⑥④②
1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菜根谭》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儒道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菜根谭》以众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教育世人出世入世之法则及为人处世之道,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且耐人寻味。
①它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炼人之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②“咬得菜根者则百事可为”
③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
④它似随笔,却拥有随笔所不及的整饬
⑤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
⑥它似语录,却拥有语录说没有的趣味
A.①③④②⑤⑥ B.③⑤⑥④①② C.④⑥⑤③②① D.⑥⑤①④③②
六、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10月30日,李云迪在韩国首尔艺术中心的演出中表演失误。担任客座钢琴师的他,在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时,突然忘记要弹什么。韩国媒体称,最后李云迪只好停下来重弹,不过台下许多观众仍给予掌声鼓励,但李云迪被指演奏后急着走回后台,后来也没出来谢幕,有不少观众不满他的态度,演奏结束后还有人要求退票。随后,李云迪在微博上道歉,坦言是因为舟车劳顿导致。舆论继续发酵,有网友指责这是李云迪在娱乐圈过分“浸染”,荒废钢琴事业之故,证据是他担任肖邦钢琴大赛评委期间还请假参加黄晓明的大婚,随后又随黄晓明参加湖南卫视的两档真人秀节目。但也有网友认为,音乐会上演奏者出现失误的事时有发生,不必过度解读。
如何看待“李云迪的失误”?李云迪道歉对你有什么启发?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1.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根据第五段文意可知,“以‘道’代替‘天’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不是道家思想,而是西方很多学者的看法。故本题应选D。
2.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人就成为了有道或行道者”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此处属于曲解文意。故本题应选D。
3.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这比道家强”这一说法有误,此处有点绝对。C项,“中国历代文人都喜欢道家”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中国历代的文人,许多都喜欢道家”,此处属于以偏概全。D项,“会面临”这一分析有误,而原文是“可能会面临”。此处是肯定语气,而原文是猜测语气。故本题应选A。
4.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根据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言标志,如:虚词、对话标志、对偶、排比、特殊句式等来断句,最后运用排除法,针对选项中不同的断句点分析、排除。根据上文的语意,士卒用鞭子击打弓韣以致于马受惊跑散,所以敌人失去战马,应在“失马”后断开,排除BCD项;蒋贵是主语,应在“贵”前断开;虚词标志:之。
5.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英宗”是庙号。
6.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英宗很生气”无中生有。
7.(1)(蒋贵)担任右参将,跟随总兵官陈怀讨伐叛军。招募向导,越过险要的地形进军,接近了敌人的巢穴。
(2)(他)从小路疾驰了三天三夜,抵达了叛军的巢穴。阿台正在放马,蒋贵突然冲入马群,命令士卒用鞭子击打弓韣,让马受惊,马都跑散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关键词:(1)充、从、募、薄。(2)间道、猝、惊、佚。
8.本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2分)一是老农收获的为数不多的粮食都交了赋税,自己只得以野果充饥,而官仓粮食“化为土”,二者构成鲜明对比;二是老农与富贾的贫富不均的对比,老农一家以野果充饥,而富贾却“珠百斛”,养的狗长年食肉。(一处对比得2分,两处得3分)
9.①对遭受剥削、生活贫困的贫苦农民表示深切的同情;(2分)②揭露和批判官府横征暴敛,不顾农民死活,糟蹋百姓粮食(或:血汗)的罪恶行径;(2分)③揭露封建社会贫富悬殊、人不如狗的不合理社会现实。(2分)
【解析】
8.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应分析诗意,着重把握人物生活境况:“老农”生活困苦,“贾客”生活豪奢。继而明确,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社会现实。同时要注意分析老农不堪赋税之重,而官仓中粮食腐烂,这一描写使用的手法。
9.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深入分析诗句,抓住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15-2016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