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534  2016-04-1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4]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兰陵四中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命题人:高二语文组 审核人:高二语文组)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第一次踏上徽州,但见烟树葱茏,(掩映/映照)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犹如丹青妙笔在用枯笔淡墨,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那种“ ”的牵人情思,吸引着我寻幽而陶然忘返。“徽式新屋”曾是非常时髦的民居型式,在徽州高移民输出的特殊时代里风靡一时。然而,一旦时过境迁,徽派老房子便愈来愈显现出它的弱点。《汪悔翁乙丙日记》记载了咸丰兵燹期间,作者避难故里绩溪的房子旧貌,半个多世纪以后编纂的民国《歙县志》,对徽州老房子的缺陷更是直言不讳。老房子是徽商如日中天时精雕细琢而成的,它表达了久远的历史,成为明清时高层次地域文化的积淀。但从总体上看,内向封闭式的建筑(阻隔/隔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不能提供有效的通风、采光条件,更无法(营建/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多数老房子是数百年前缙绅富商所建,他们大多衣食无忧,优哉游哉。庭院之中,石台石桌,或设鱼池,或置盆景,将丘壑林泉浓缩于壶天之中,排遣文人雅士诗书之外的闲情逸志,在 ,留存山林隐逸的一片净土。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胜境 时过境迁 B.风靡一时(mǐ) 直言不讳
C.编纂 优哉游哉 D.精雕细琢(zhuó) 闲情逸志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掩映 阻隔 营建 B.映照 隔断 营建
C.映照 阻隔 营造 D.掩映 隔断 营造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踏破铁鞋无觅处 俗务萦怀的内心深处
B.柳暗花明又一村 俗务萦怀的内心深处
C.柳暗花明又一村 熙熙攘攘的物欲背后
D.踏破铁鞋无觅处 熙熙攘攘的物欲背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河声初学楷书,秀美温润有江南习气,一出道就在行当内声誉鹊起。后来又习画,悟性颇高,其所临明清小品,几乎与真迹难解难分。
B.正与东食西宿、四乡为家的猫儿脸姑娘聊着,突然边上一个花脸猛地打了个喷嚏,溅到姑娘的面颊上,姑娘愀然作色,朝那花脸打了一下。
C.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人都感到天旋地转的了,即使是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会有因缘的离散啊!
D.自己再也躲不过雪,无论我蜷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不为人知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去观察“高远境界”“大气格局”的内涵,使自己逐步登上智慧的殿堂。
B.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面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C.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带着浓郁的乡间俚俗味,在某些城里人的眼中,是“野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流杂役。
D.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正如郭沫若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但它以音乐为其代表,是毫无问题的。”


浏览完整试题可见《乐记》所总结提出的便不只是音乐理论而已,而是以音乐为代表关于整个艺术领域的美学思想,把音乐以及各种艺术与官能(“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和情感(“乐从中出”,“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紧相联系,认为“乐近于仁,义近于理”,“乐统同,礼辨异”,清楚指明了艺术——审美不同于理智制度等外在规范的内在情感特性,但这种情感感染和陶冶又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和政治状态紧相关联的,“其善民心,其移风易俗易”。
正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式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从“阴阳”(以及后代的有无、形神、虚实等),“和同”到气势、韵味,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智慧以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阴柔”)和壮美(“阳刚”),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所有这些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原则和艺术特征,都无不可以追溯到先秦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名家搞逻辑,法家倡刑名,都表现出这一点。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
儒家还要从孔子开始。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和补充者。 (李泽厚《美的历程》)
6.下列对于“乐”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所谓乐是以音乐为其代表,包括诗歌、舞蹈、绘画、雕镂、建筑和仪仗、田猎、肴馔等内容的美学思想。
B.《乐记》所总结提出的不是音乐理论,而是以音乐为代表关于整个艺术领域的美学思想,把音乐以及各种艺术与官能和情感紧相联系。
C.所谓乐,就是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使人快乐的东西。
D.“其善民心,其移风易俗易”表明了“乐”与现实社会生活和政治状态紧相联系的。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中国美学与中国哲学思想一致,重视的不是认识模式,而是情感感受。
B.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味,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
C.中国古典美学无论在矛盾结构方面还是在反映、效果、形象方面,表现出的“中和”原则可以追溯到先秦理性精神。
D.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
8.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儒家作为道家的补充和对立面,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B.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的无神论,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
C.道家的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
D.儒家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道家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两者是离异而对立的。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展开余下试题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C.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同“仇”,仇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登高以望,太息而叹 秦人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
C.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B.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5分)
(2)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5分)
14.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问题。(8分)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①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着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②南楼,在武昌黄鹤山上,一名安远楼。南宋时“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蓼园词选》),很多词人登临黄鹤楼时都留下了深沉的作品。
(1)作者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2)请赏析这首词中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4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多填、漏填、错填均不得分)
(1)《论语》讲到志士仁人“ , ”,这种杀身成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2)《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
(3)《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 ”。
五、(共12分)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①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②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 ③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17.根据下列文字概括“阳光动力2号”飞机的四个主要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8个字。(8分)
4月21日“阳光动力2号”降落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完成了它环球航行的中国段航程。
这架革命性的飞机由碳纤维制成,重量仅为2300千克,相当于一辆小轿车。飞机机翼、机身和水平尾翼上共安装了约17248个厚度仅为135微米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为机翼下方安装的4台无刷、无感应电动发动机提供可再生能源。每个发动机能产生17.5马力的动力,还有一个减速齿轮,将直径4米的两叶片螺旋桨的速度限制在525转/分钟。整个系统的效率是94%,创下了能源效率的新纪录。在“阳光动力2号”的设计与制造中,工程师们研发了一系列新型材料。其中,索尔维集团发明了一种电解质,用于增加电池能量密度;拜耳材料科技集团允许本次计划使用其研发的纳米科技;Decision公司则负责提供前所未见的超轻碳纤维。
六、(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倒插门
赵新
老汉的名字很特别,叫凑合。
女人去世后,凑合老汉就跟着大儿子立春一起生活。凑合老汉原本打算单打独斗,自炊自食,这样可以自己做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可是他不会做饭,他一做饭就心里发慌,手忙脚乱,那饭一顿生,一顿熟,一顿硬,一顿软;有时候忘了添水,把锅烧得通红;有时候吃不出味道,原来忘了搁油搁盐。所以万般无奈,还是跟了立春过。
这天早晨,立春把一碗饺子递到凑合手里。那饺子一闻就香,凑合也饿了,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兴致勃勃。
立春问道:爹,好吃?
凑合说:傻小子,饺子还不好吃?常言说饺子香糖瓜甜,江米粽子粘又粘……
立春笑了:好吃就好。好吃我们还给你包。爹,我问你一句话,咱们村选举村长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
凑合点了点头。凑合觉得村长的事情离自己很远,大家选上谁算谁,选上谁都好,自己保证听从使唤。
立春却很认真:爹,咱说好了,选举那天你投我一票!
凑合的手猛地一抖,两只筷子 “啪啦”一声落到了地上。凑合心里想,我的儿啊,就是讨吃的二狗能当村长,你立春也不能当村长,你做人太自私,有什么好处光往自己怀里搂,名声也不好……凑合捡起地上的筷子说:小子,这当村长有什么好处呀,光开会,光动嘴皮子,光费脑筋,我看还是不当好!
立春往他跟前凑了凑:爹,你知道什么,当村长当然有好处,有了权什么都有,这么大的村子这么多的人,咱说了算数!
凑合说:可是村长得担责任呀,你有那个本事么?
立春说:什么责任不责任,当上我就有本事了。爹,你必须投我一票,谁叫你是我爹哩!凑合再也吃不下去了。
村野里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阳光灿烂。凑合拿了锄头走到麦田里时,二小子立秋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把老汉拉到田埂上坐下,挨着他的肩膀说:爹,我有几句心里话,想和爹说一说。
凑合点了一袋烟,让立秋把话说下去。
立秋开门见山:我看爹过得凄惶孤单,想给爹找个白天做饭、夜里做伴儿的人。


展开余下试题 凑合的心猛地动了一下。
立秋说:爹跟着我哥吃饭,寄人篱下,可不是长法。我嫂子那人阴阳怪气,指桑骂槐,指鸡说狗,爹还得看她的脸色,心里憋屈不憋屈?
凑合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
立秋说:爹,我老丈母娘今年才五十六岁,听说她愿意再往前走一步,找个老实厚道通情达理的庄稼人,我看你就很合适。
凑合激动了,那老太太他见过多次,长得白白胖胖清清爽爽,心眼儿好得光想别人不想自己。有她做伴儿当然好,可是人家愿意不愿意?
立秋说:爹要同意我就去她家里一趟,听听她的口气。估计希望很大,她在我们跟前老是夸奖你,说你人性好身体好,是个吃苦耐劳靠得住的人儿。
凑合激动得坐不住了,立起身来红着脸问:小子,你哪一天去?
立秋很沉着:不着急,我准备咱们村选举以后再去。爹,这次选村长,你可要投我一票。凑合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立秋:爹,听说我哥也想当村长,你千万不能选他,他在村里名声很臭!
立秋走了。看着那个背影,凑合心里很不是滋味。
凑合想,亏你说得出口,我给你投票,你给我说媒,拿着选举做交易,这是什么手段?这是什么品质?
凑合又想,要不我就投他一票,助他一臂之力?这样两全其美,花好月圆,他也高兴,我也欢喜。
凑合又想,不行不行,立秋当村长绝对不行,立秋特别好喝酒,而且一喝就醉,喝醉了张牙舞爪很张狂,舞棍弄棒很吓人,只怕闹出大乱子!
晌午回家吃饭时立春问他:爹,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立秋都和你说了一些什么呀?你们两个嘀嘀咕咕好半天。
立春很不满意地说:爹,你在我们家吃饭呢,你不能胳膊肘子往外扭,你不能选他而不选我,记住啦?
凑合说: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
选举那天会场里没有凑合。有人给凑合请假说,别等他啦,他看望立秋的丈母娘去啦,可能要在那里住几天。有人马上笑了,插嘴说:哟,孤男寡女,他这不是倒插门吗?
18.作品中老汉名为“凑合”,有何含义?(4分)
19.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
(2)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
20.小说中凑合老汉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21.小说结尾耐人寻味,请简述其作用。(6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苏格兰北部设得兰群岛有一条一日游路线,一位退休的远洋老船长负责运送游客。
  油轮每次起航前,老船长都会面对风平浪静的大海祈祷;很多时候,游客看到这种情况,都会禁不住笑出声。有一次,油轮起航不久,平静的海面狂风大作,船疯狂地颠簸;这时,很多游客开始像老船长一样祈祷,也有人要求老船长跟着他们一起祈祷。但老船长说:“在风平浪静时我要祈祷,但在波涛翻滚时我要照顾好我的船。”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1.D(闲情逸致)
2.D(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映衬。如:桃红柳绿 相互~。映照:照射。如:阳光~在江面上。营造:有计划、有目的地造。如:~防护林,~气氛,~优雅的居住环境。营建:营造,建造。如:营建住宅楼。隔断:阻隔;使断绝。阻隔:两地之间不能相通或不易往来)
3.B(根据语境以及诗句含义氛围选择)
4.A(A.难解难分(难分难解)):①双方相持不下(多指竞争或争吵、打斗),难以分出胜负。②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B.愀然作色: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地变了脸色。C.天旋地转:①眩晕的感觉。如昏沉沉只觉天旋地转。②指重大的变化。如:局势失控,顷刻间天旋地转。③形容闹得凶。吵了个天旋地转。D.纷纷扬扬:形容雪、花、叶飘洒得多而杂乱)。
5.C(A.搭配不当,“观察”与“内涵”搭配不当,可改为“体味”。B.句式杂糅,后句可改为“却常常忽视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D.语序不当。把“国家大剧院宣布”移到“从现在起到年底”前)
6 B.试题分析:原文是“可见《乐记》所总结提出的便不只是音乐理论而已,而是以音乐为代表关于整个艺术领域的美学思想”
7. D.试题分析:原文是“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
8.C.试题分析:A原文是“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B项原文是“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 D项对文章断章取义。
9.B(认为……是低贱的,轻视,意动用法。)
10.D(A项,前一个为连词,表修饰;后一个为介词,用。B项,前一个为代词,他的;后一个为语气副词,难道。C项,前一个为连词,于是、就;后一个为介词,趁机。)
11.C(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12.B(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了。)
13.(1)想要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的君王,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士人。(定语后置,1分;平治,治理/使……太平安定,1分;垂,使……流传,1分;下,谦虚地对待,1分;句意1分)
(2)知道厌恶历史上那些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原因),却不去追求、学习历史上那些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所以,……的方法或做法,1分;未有异乎,与……没有不同,1分;却走,倒退着跑,1分;逮,到,追上;句意1分)
14. (1)作者在这首词中含蓄地表达了岁月不再、昔是今非、交游零落、忧国伤时等悲慨感伤之情。二十年过去了,哀叹故人不在,痛惜自己的少年壮怀已被磨灭,眼前关系国家存亡的重镇竟是满目凄凉,“新愁”满怀,难以尽述。(情感2分,分析2分)
(2)①作者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今昔游览的景象与心情进同时行了对比描写,曲折含蓄地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浓郁愁绪。②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词中实写眼前凄冷的景象,说自己不过是匆匆经过南楼,马上要回家乡了,满怀的愁绪无法用花酒来消遣,中间穿插虚写,表达出对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手法2分,分析2分,任选其中一个手法作答即可)
15.(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6示例:①什么叫文化;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
(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4分)
17. ①重量轻 ②太阳提供能量 ③发动机能源效率高④采用新型材料(符合字数要求,意思对即可)
18.表层含义是说明老汉不善料理自己生活的特点(2分)深层含义是指他在是非问题上决不凑合的性格。(2分)
19.(1)运用细节(神态、动作)描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临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