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543 2016-04-18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3]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保定三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4月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命题人:韩锁龙、苏景欣 审题人:曹曼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互联网主流机顶盒已经形成基于以ARM架构为基础的芯片平台生态系统,拥有海量的应用和开放的软件框架,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B.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内出现“反安倍”,该党对安倍急于通过内阁决定,为集体自卫权解禁的种种决策唱反调。为此,安倍处境尴尬。
C.“扶一把——中美扶爱基金”是首个国内聚焦摔伤医疗救助、见义勇为保障的公益项目,有助于解决“路人摔倒扶不扶”的道德难题。
D. 户籍制度改革牵动无数人的心,因为它带来的将不仅是城市和农村称谓上的变革,更预 示着变革背后,人们的命运可能由之发生的改变。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 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 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张老师面冷若霜,看上去让你心惊肉跳。如果他发现你在课堂捣乱,在室外打闹,会将你请到办公室,假以辞色,大加训斥。
B.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笔走龙蛇的晋代书法,无一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直接展示。
C.净天映月潭如碧,真山真水真感情——在这大地冰雪消融、春风化雨的时候,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热切期待您的到来!
D.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难以预料,用安之若素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往往会享有一片安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5.指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款“陪伴式”公众服务应用软件,通过电子杂志、视频动画、趣味游戏三种形式为旅客展示服务信息,提供娱乐消遣,消除旅途疲劳,获得更加立体的乘车感受。
B.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在“保护优先”价值取向下制定游戏规则的创新性工作,是对现有制度安排的发展、改革与继承。
C.“猎鹰 ”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的重要项目,能让美国根据所面临威胁,从核打击、常规打击和非动能打击中灵活选择威慑方案。
D.2015年6月7日,“东方之星”沉船现场救援人员和数百名遇难者家属垂首默哀,为生命的逝去悲伤,也祈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浏览完整试题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生命像一江春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享受着它所遭遇的一切。
①它聚集起许多细流 ②它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它的前身 ③挟卷着 滚滚的沙石 ④冲倒了层沙积土 ⑤合成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 ⑥它曲折地穿过悬崖峭壁
A.②①③⑤④⑥ B.②①⑤⑥④③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②①④⑥③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①当今中国,文化领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具体表现为奢靡化、物质化、去智化、粗鄙化、虚无化、空心化、娱乐化、泡沫化。这种比物质浪费更可怕的精神疾患,近来颇有愈演愈烈之势。
②价值迷失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奢靡化、物质化。孔孟倡导的仁义礼智,老庄世界的逍遥无为,陆游笔下的家国天下… … 中华民族留下如此多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传递着民族的智慧,滋养着华夏的心灵。令人诧异的是,这些精神财富被奢侈地挥霍,政绩工程和文化项目遍地都是,价值观堕落为“价格观”,文化传统变成价格标签。
③价值迷失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去智化、粗鄙化。再粗鄙的段子,只要能搞笑,便可风行天下;再低俗的节目,只要能来钱,便被奉为法宝……这类文化现象司空见惯。网络时代,传播形态的巨大变革既为文化发展带来生机活力,也造成了文化生态拒绝智慧、拒绝担当的低端化。
④价值迷失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虚无化、空心化。如今,坏消息似乎总比好消息更吸引眼球。一些人乐此不疲地颠覆文化经典,不加分辨地膜拜流行文化,虚无的幽灵几乎游荡在当下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矛盾中,文化的精神指向变得模糊,文化的价值内核正在被消解。虚无的阴影之下,人们不再关心终极价值,文化创造和文化产品走向庸俗、浅薄和空心化。
⑤价值迷失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娱乐化、泡沫化。我们的文化生产与消费尽管有着几何级数的量的增长,但与真正的繁荣仍有距离,大师级艺术家仍寥寥无几,史诗性作品仍屈指可数。从娱乐化到泛娱乐化再到愚乐化,从泡沫化到泛泡沫化再到飞沫化,文化表现为轻浮的喧嚣、肤浅的热闹。难怪有学者尖锐地指出,文化越是泛滥,就越失去独立的尊严和品格。
⑥文化,是对人类精神的涵养和化育,价值迷失将使文化走入道德低地。物质化、奢靡化是对勤谨俭谦的颠覆,去智化、粗鄙化是对尊文敬识的颠覆,虚无化、空心化是对包容厚载的颠覆,娱乐化、泡沫化是对慎终追远的颠覆,而这些,恰恰是中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物昭德”、“乐以安德”的文化主张,“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美学操守,以及日常文化生活中对“德”的定义与追求,变得模糊、不断退让、不断淡化。价值的迷失严重消解着我们在五千年文明传统中所形成的伦理共识。
⑦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文化生态的多元多样。价值取向多元、思想疆域广阔,是我们今天文化中国的一个重要特色。但是,不管怎样的多元、广阔、丰富,都必须有底线。可以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不能妨害社会的公共判断;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须不能消解社会的道德建设。
⑧“人文”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化育天下风气,引导人心向善、向美。哲学家冯友兰在比较研究中发现,与西方文化“智”性文化不同,中国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尚德”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原点与核心。
⑨ 文化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断完善的道德追求,是使我们选离文化异化陷阱、规避利益冲突、调整发展格局、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的内生动力。
⑩ 中国文化需要道德崛起。敬畏传统方能坚守恒常,谦逊内敛方能豁达冲融,谨慎求索方能吐故纳新,常怀忧患方能心存远大。重建文化中国的道德信仰,这期待每个人身体力行。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7.下列关于价值迷失的表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孟倡导的仁义礼智、陆游笔下的家国天下等滋养着华夏心灵的精神财富,成为了某些人赚钱的工具。
B.传播形态发生巨大变革,粗鄙、低俗文化风行,利益至上,文化生态拒绝智慧,拒绝担当。
C.文化虚假繁荣,表现为轻浮的喧嚣和肤浅的热闹,文化在泛滥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的尊严和品格。
D.中国人固有的文化主张、美学操守以及日常文化生活中对“德”的定义与追求等,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模糊。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处理文化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矛盾时,要关注文化的价值内核;在文化创造活动中,要关注文化的终极价值。
B.文化是对人类精神的涵养和化育,勤谨俭谦、尊文敬识、包容厚载、慎终追远,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文化的迷失比物质的迷失更可怕。
C.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引导人心向善,但当今中国,文化领域内的价值迷失现象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D.如今的文化生态多元多样,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越是处于这样的时代越是要坚守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大师级艺术家寥寥无几,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史诗性作品屈指可数,是我们当今文化的现状。
B.要解决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问题,就要把中国的“德”性文化与西方的“智”性文化交汇融合起来,让“尚德”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原点与核心。
C.重建文化中国的道德信仰,就要坚守敬畏传统、谦逊内敛、谨慎求索、常怀忧患等一些优良品行,并且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
D.价值迷失阻碍了道德的崛起,反过来,道德崛起可以有效地防止价值迷失;不断完善道德追求,能够让我们远离文化异化陷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看不见的“人体辉光”
在古今中外的许多宗教绘画中,人们为了显示神佛的超凡、伟大、佛法无边,往往在绘画中的人物头上画上光环。其实,撇开宗教上的象征意义不谈,即使是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凡夫俗子,他们身上同样也有一道光环,只不过不为人的肉眼所见罢了。
展开余下试题
早在1911年,英国一名叫华尔德•基尔纳正透过双花青素染料刷过的玻璃屏,观察病人的治疗情况。突然,一个奇怪的现象产生了——裸体病人的体表出现了一圈15毫米厚的光晕。它色彩瑰丽,忽隐忽现,宛如飘渺的云雾,又像凝聚的气体,使人感到神秘莫测。这就是人体辉光。
1939年,原苏联科学家基里安模仿当年理疗室的环境,在高频高压电场中,成功地将人体辉光拍摄成了照片。于是,这一有趣的发现得到了全世界众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美国等相继使用先进高科技仪器对“人体辉光”进行研究,试图把“人体辉光”之谜公之于众。“日本新技术开发事业团”采用了具有世界 上最高敏感度的,用于检测微弱光的光电子倍增管和显像装置,成功地实现了对“人体辉光”的图像显示,并把这种辉光称为“人体生物光”。
尤其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在研究“人体辉光”的照片中发现,照片中的光晕明亮闪光处,恰恰与中国古代针灸图上标出的针灸穴位相吻合,而每一个人又都有一种独特的辉光样式。
另外,美国科学家研究指出,辉光在人体内疾病产生前,会呈现出一种模糊图像,好像受到云雾干扰的“日冕”;而人体癌细胞生长时则会出现一种片云状的辉光。苏联研究人员曾对酗酒者进行“人体辉光”追踪拍摄,他们发现饮酒者在刚刚开始端杯时,环绕在手指尖的辉光清晰、明亮;喝醉酒之后,指尖光晕会变成苍白色,同时光圈无力并且向内收缩闪烁着,变得黯淡异常。他们对吸烟者也做了类似的试验:那些一天只吸几支烟的人,其辉光基本上保持正常状态;而当吸烟量逐步增大时,“人体辉光”便会呈现出跳动和不调和的光圈;如果是位吸烟上瘾的人,辉光就会脱离与指尖的接触而偏离中心。
实验表明,人体辉光的颜色和形状会根据人的健康状况、生理和心理活动等发生相应的变化。通常,青壮年的光晕比老人和婴儿明亮,身体健壮者比体弱者明亮,运动员比一般人明亮。同一个人各部位的亮度也不一样,手和脚的光晕亮度较大,胳膊、腿和躯干的亮度小一些。
人体辉光是在特殊的外界环境中发出的,这是一种被动发光。人体会不会主动发光呢?回答是肯定的。不过,这是一种超微弱冷光。据测定,它的能量微乎其微,即一个人发出的超微弱冷光,相当于200千米外一只1瓦特灯泡向四周散射的光芒。对此,人的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用特殊的仪器才能进行观测。因而,千百年来,人们对自身发出的这一神奇光芒,一直茫然不知。
实际上,每个人自呱呱坠地至离开人世间,始终都在发射这种超微弱冷光。它会随人的年龄增长、健康状况的变化,以及饥饿、睡眠等生理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正常人身体两侧的超微弱冷光是对称的,疾病会使两侧的冷光失去平衡。因而,观测和研究这种冷光成了人们探索生命奥秘的一种重要手段。
科学家认为,人体辉光研究可以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作用。因为某些疾病在初露端倪时,辉光照片中就会显示出一种仿佛受云雾干扰的模糊“日冕”图像;癌细胞生长时,则会出现云片状的辉光。也有人提出,人体辉光研究将在侦破案件时大显身手,因为一个人试图行凶作案时,指尖便会发出红色旋光;而预感到将受到侵犯的人,身上马上会出现蓝白色的光晕。倘若犯人企图说谎,辉光照片中便会出现闪耀跳动的各种色彩的光点。
另外,“人体辉光”会随着大脑活动的变化而发出程度不同的光辉,所以有人据此想把它应用到犯罪学上,譬如在对犯人进行审问时可以发现其是否企图说谎等。但是,截至目前,“人体辉光”的成因还是个谜。有人认为,这是人体的密码文字;有些科学家则认为,“人体辉光”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别现象,好像是空气一样的复合物;还有人说这是一种由水气和人体盐分跟高电场相互反应的结果。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人体辉光”确实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为之探索。
摘自《发明与创新》
10.下列关于“人体辉光”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辉光是指人的体表所发出肉眼看不见的能量极微小的超微弱冷光——人体生物光.
B.人体辉光虽然在普通环境中看不见,但它伴随人的生命自始至终地存在着,并且用特殊装置可以为它拍照并进行图像显示
C.人体辉光是在特殊的外界环境中的一种被动发光,所以只有在高频高压电场中.它
才能发射出来,科学家才能成功地将它拍成照片。
D.人体辉光中的光晕闪光亮点与人体针灸图上的穴位相吻合,而每个人的辉光样式又都是与众不同,甚至一个人身体的不同部位辉光亮度也不同。
1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今中外的许多宗教绘画中的人物头上往往画有光环,艺术源自生活,由此可知,人类对人体辉光的认知由来已久。
B.一般来说,身体两侧的辉光光晕对称,辉光光晕清晰、有力,且辉光较明亮的人,
身体比较健壮。
C.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医生可以通过人体辉光的形状变化来判断人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对癌症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
D.虽然目前人体辉光的成因还是个谜,但它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家,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辉光的研究定会造福人类。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体辉光的颜色和形状不仅和年龄和体质密切相关,而且会随着人的生理状况、心理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B.研究表明:吸烟上瘾的人和醉酒的人指尖辉光的光晕分别表现为变成苍白色、脱离指尖而偏离中心。
C.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医生可能通过人体辉光的形状变化来判断人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对癌症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
D.一个人试图行凶作案时指尖便会发出红光,企图说谎时辉光照片会显示跳动的各色光点,因此人体辉光研究将会在侦破案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商辂,字弘载,淳安人。举乡试第一。正统十年,会试、殿试皆第一。终明之世,三试第一者,辂一人而已。
成化三年二月召至京,首陈勤学、纳谏等凡八事,帝嘉纳之。其言纳谏也,请召复元年以后建言被斥者。明年,彗星见,给事中董曼等劾不职大臣,并及辂。辂因求罢。帝怒,命廷鞫诸言者,欲加重谴。辂曰:“臣尝请优容言者,今论臣反责之,如公论何?”帝悦,寻进兵部尚书。
辂为人,宽厚有容,至临大事,毅然莫能夺。悼恭太子薨,帝以继嗣为忧。纪妃生皇子,六岁矣,左右畏万贵妃,莫敢言。久之,乃闻于帝。帝大喜,欲宣示外廷,遣 中官至内阁谕意。辂请敕礼部拟上皇子名,于是廷臣相率称贺。越数日,帝复御文华殿,皇子侍,召见辂及诸阁臣。辂顿首曰:“陛下践祚十年,储副未立,天下引领望久矣。当即立为皇太子,安中外心。”帝颔之。
中官汪直之督西厂也,数兴大狱。辂率同官条直十一罪,言:“陛下委听断于直,直又寄耳目于群小 。自直用事,士大夫不安其职,商贾不安于途,庶民不安于业,若不亟去,天下安危未可知也。”帝愠曰:“用一内竖,何遽危天下?”辂正色曰:“朝臣无大小,有罪皆请旨逮问,直擅抄没三品以上京官。诸近侍在帝左右,直辄易置。直不去,天下安得无危?”引义慷慨。
万贵妃重辂名,出父像,属为赞,遗金帛甚厚。辂力辞,使者告以妃意。辂曰: “非上命,不敢承也。”贵妃不悦,辂终不顾。及谢政,刘吉过之,见其子孙林立,叹曰: “吉与公同事历年,未尝见公笔下妄杀一人,宜天之报公厚。”辂曰:“止不敢使朝廷妄杀一人耳。”居十年卒,年七十三。赠太傅,谥文毅。
展开余下试题
(选自《明史•商辂传》,有删改)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引领望久矣 引:伸着
B.陛下委听断于直 委:委托
C.若不亟去,天下安危未可知也 亟:赶快
D.及谢政,刘吉过之 过:指责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召复元年以后建言被斥者 建:提出
B.命廷鞫诸言者 鞠:审讯
C. 帝颔之 颔:点头称许
D.诸近侍在帝左右,直辄易置 易:轻易
15.下列关于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 《五经》 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B. 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之一,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清时期,兵部 各部门分管各地驻军的粮草,军队的调动以及军队官员的任命等等事宜。
C. 赞,是一种以颂扬人物为主的文体,万贵妃想让商辂在其亡父的画像上题写颂词,歌颂其父的美好品质及贡献。
D. 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叫赠。古代帝王、大臣死后,就其生平事迹,为之立号,此号称谥。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
1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能表明商辂每临大事“毅然莫能夺”的一组是( )
①首陈勤学、纳谏等凡八事②请敕礼部拟上皇子名 ③用一内竖,何遽危天下
④直不去,天下安得无危 ⑤非上命,不敢承也⑥止不敢使朝廷妄杀一人耳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⑤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辂才华横溢,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在明代,三次考试都得第一名的只有商辂一人。
B.万贵妃当时很有威势,皇帝身边的人都惧怕她,纪妃生的皇子已经六岁了,还没人敢告诉皇帝。
C.商辂依据大义,慷慨激昂。他率领同僚列出汪直的罪状,请求除去汪直,使皇帝最终同意了他们的主张。
D.商辂坚持自己的操守。万贵妃拿出父亲的画像,嘱托他写赞语,并且赠送给他很多财物,但商辂最终还是没有写。
(二)古代诗歌阅读(每小题3分,共6分)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19.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野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三)“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20—21题。
20.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21.“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
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
四、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训练(共6分,每小题3分)
22.下面是一副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闭门造车 B. 风马牛不相及
C. 按部就班 D. 牛头对上马嘴
23.下列理解,与漫画寓意符合的一项是( )
A. 赞美动物惊人的智慧。 B. 调侃人类的自以为是。
C. 启发人与动物平等相处。 D. 讽刺机械刻板的科学研究。
五、默写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1分)
(1)《关雎》中表现男子对心上人日夜思念却不能实现,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用夸张想象的手法表现大海广阔浩淼无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只要心意相通,不必在意路途遥远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中作者借写时序更替,进而给读者以乐观 、积极的鼓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中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行路难》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不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岳》中表现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春望》中杜甫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对国家动荡战乱的惨景的痛苦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六、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走进一个城市,发现“普罗旺斯花园”“威尼斯水城”“新西兰小镇”,“维多利亚夏郡”“地中海庭院”等一些“洋地名”随处可见,还有的名字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例如大连有一条“东纬路”, 对于根本没有的“东纬”,一市民在民意网上提出建议,把“东纬路”的名字改掉。2016年3月23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召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会议,要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对此你有何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宿构,不得脱离材料的中心和含意的范围,不能写成诗歌。
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答案
1.D
解析:A.不寒而栗:指不冷而发抖。指恐惧从心理引起的惊抖。B.反戈一击:调转冒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与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C.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的人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D.各有千秋: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2.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
上一篇: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河北省保定”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