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28  2016-04-26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8]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精英对抗赛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下期高二第二次精英对抗赛
语 文 试 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毫无疑问,《西游记》是佛教文本。其本事为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西天取法的历史事件,并以佛教“原罪——消业——解脱”的教义体系为基本情节模式,宗教倾向上虽然佛道并举,但“重佛轻道”更为明显,因而在书写风格上清淡脱俗,字里行间洋溢佛光禅意。但是,令我们深感诧异的是:《西游记》在后来的演化中逐渐脱离了佛教轨道,最终被道教徒攘夺。
众所周知,《西游记》中“圣僧出世”的故事,有“亵渎圣僧”之嫌,久为佛家诟病,直接导致佛教徒主动疏远、拒绝,放弃《西游记》这块本属佛教的阵地。而且,“圣僧出世”的故事,对佛教徒打击最大,但却完全符合道教的教义,成为《西游记》道教化的重要一环。
因为《西游记》采用神魔小说的载体形式,唐僧形象被矮化和丑化。在神魔精魅世界中,唐僧作为凡人最为愚昧、软弱,与孙悟空“上天入地、莫能禁止”的无量神通相比,作为师父的唐僧黯然失色,从形象到性格几乎乏善可陈。对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文化伟人做如此颠覆性的“异化”,引起佛教徒的强烈反感。这与史书记载和历代各种“西游”故事完全不一样,“神魔”这一载体形式对于“唐僧取经”定型、传播的是非功过,值得研究。
  相对于佛教徒的主动退让,道教徒却对《西游记》充满热情,他们从一些故事情节和文字中看到了客观存在的道教内容,于是大肆阐发,甚至不惜恶意增删、篡改,做道教化“误读”,最终将《西游记》拉入道教的彀中。
  《西游记》的道教化“误读”始于清初康熙年间。时有“奉道弟子”汪澹漪,倾尽全力,将《西游记》评点、篡改为《西游证道书》。为了实现《西游记》道教化目的,汪澹漪不择手段。除了在文本中充塞大量道教内容之外,还将《西游记》作者定为宋元之交全真教道祖邱处机;又附录一篇《长春真君传》,歌颂邱处机历时四载远赴雪山劝化成吉思汗的“一言止杀”的仁德功业,并以此暗喻唐玄奘大师西行壮举;再编撰一篇《玄奘大师行状》,揭示《西游记》之原型。应该承认,汪澹漪不愧为一个高明的图书包装策划师,从此,《西游证道书》大行其道,成为首屈一指的道教典籍。后来流行的《西游记》文本,如《西游真诠》《西游原旨》《西游正旨》都是脱胎自《西游证道书》的道教评本。
道教徒怎么会如此看重和觊觎一部佛家稗说呢? 考察佛道两教发展实际,结合《西游记》的相关描写,可以看出道教徒攘夺《西游记》并非偶然。在中国宗教史上,佛道两教多有缠夹,其关系可概括为共存、互渗、竞赛和论争。道教教义芜杂,修炼方法繁杂不得要领,成仙无可证实,尤其“老子化胡”一说荒诞不经,不能使人信服,所以历史上佛道论衡的总体趋势是佛胜道负。清代,随着外来宗教和民间宗教的崛起,道教日显衰落,失去主导地位。再者,明清之际,实学昌盛,西风东渐。在这一社会文化大背景下,道教徒感受到自身危机,急于将自家思想回归正统,以及对其内部各种旁门邪说进行清理、批判。
凡此可见,从汪澹漪开始,道教徒一直坚持对《西游记》做道教化“误读”,直至它花落道家。
(选自竺洪波 《<西游记>为何被清代道教徒攘夺》,有删改)


浏览完整试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的字里行间充盈佛光禅意,书写风格上清淡脱俗侧重佛家,而且在宗教
倾向上“佛道并举”的特点更为明显。
B.在《西游记》神魔精魅的世界中,唐僧被矮化、丑化。佛教徒对这位文化伟人被如
此颠覆性“异化”有强烈抵触情绪。
C.汪澹漪将《西游记》作者定为全真教道祖邱处机,歌颂他劝化成吉思汗的“一言止
杀”的仁德功业,都是为了使《西游记》道教化。
D.《西游记》从清初康熙年间开始被道教化“误读”,许多道教徒对其大肆阐发,恶意
修改,最终将其拉入道教范围。
2.下列不属于道教攘夺《西游记》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 从中国宗教史来看,佛道两教之间的确存在着许多纠缠,这种纠缠关系可以概括为
互相渗透、竞争、论辩和共存。
B.道教教义杂乱,修炼方法繁杂不得要领,有的内容不能使人信服,导致历史上两教
的论衡呈现佛胜道负的总体趋势。
C.明清之际,实学发展兴旺,西方文化等流入中国。清代,外来和民间宗教崛起,道
教渐渐衰落,失去主导地位。
D.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道教徒感受到自身的危机,着急让自家思想回到正统的
轨道上,并想使其内部变得纯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这块佛教阵地被佛教徒主动放弃,直接原因是其中“圣僧出世”的故事
有“亵渎圣僧”之嫌,久为佛家诟病。
B.《西游证道书》成为首屈一指的道教典籍,是从汪澹漪对《西游记》不择手段的评
点、篡改,进行一系列的包装策划开始的。
C.采用神魔小说的载体形式,是《西游记》故事区别于史书记载和历代各种“西游”
故事,得以定型、传播的主要原因。
D.考察佛道两教发展实际,结合《西游记》的相关描写,可以看出道教徒看重和觊觎
《西游记》是有其必然性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允恭,汉州绵竹人,家世富豪。允恭少倜傥任侠。乾德中,王师平蜀,群盗窃发,允恭才弱冠,率乡里弟子寨于清泉乡,为贼所获,将杀之。允恭曰:“苟活我,当助尔。”贼素闻其豪宗,乃释之。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佯不胜,偿以资,使伺贼。贼将害恭允,其子以告,因遁去。
太平兴国中,以殿执掌广州市舶①。自南汉以后,海贼子孙相袭,大者及数百人,州县苦之。贼有叶氏者,众五百余,往来海上。允恭集水军,造轻舠,掩袭其首,斩之,余党弃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开道,悉歼之。贼寇每遇风涛,则遁止洲岛间。允恭领众涉海,捕之殆尽,贼皆望风奔溃。又抵漳、泉二州贼所止处,尽夺先所劫男女六十余口还家。
时沿江多贼,命督江南水运。因捕寇党,及行临江军,择骁卒乘轻舟伺江贼所止,夜发军城,三鼓,遇贼百余,拒敌久之,悉枭其首。又追海贼于通州境,贼系众舟,张幕,发劲弩、短炮。恭允兵刃所向,多为幕所萦,炮中恭左肩,流血及袖,容色弥壮。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士卒跟进,擒数百人。自是江路无剽掠之患。先是,三路转运使各领其职,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虽以官钱雇丁男挽舟,而土人惮其役,以是岁上供米,不过三百万。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江、浙所运,止于淮、泗,由淮、泗输京师,行之一岁,上供者六百万。
允恭有胆干,能以方略捕贼。王小波之乱也,李顺之兄自荣据绵竹,土人③多被胁从。允恭兄允升、弟允元,率乡里弟子并力破之;又为王师乡导,执自荣诣剑门以献。王继恩表其事,诏赐允升学究出身,授本县令,允元②什邡令。
《宋史•杨允恭传》
①市舶:对外贸易。②什邡:地名,在四川。③土人:当地人。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海贼子孙相袭      相袭 :先后沿袭
B.掩袭其首      掩袭:掩护袭击
C.而军士舟楫不给      不给 :不能供给
D.能以方略捕贼      方略:方法与谋略
5.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
B.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
C.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
D.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允恭是汉州绵竹人,出身于豪富之家,年轻时洒脱不拘,有侠气。乾德年间,宋朝军队平定蜀地,杨允恭年仅二十,就能凭借智谋成功地从贼人手中逃离。
B.姓叶的贼人聚集了五百多人在海上为寇。叶氏被杨允恭的水军斩杀之后,他的余党弃船逃跑,躲进山中,杨允恭伐木开路,把剩下的叶氏余党全部歼灭了。
C.经过杨允恭的改革以后,江、浙所运的物品,到淮、泗就停下来,由淮、泗运送到京城,这个方法用了一年,进献供米达到六百万。
D.杨允恭不但自己擅长剿灭贼寇,还教导他的兄弟允升、允元。王小波作乱的时候,允升和允元率领乡里的年轻人合力打败了李自荣,帮助朝廷的军队捉住了李自荣。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允恭曰:“苟活我,当助尔。”贼素闻其豪宗,乃释之。
②及行临江军,择骁卒乘轻舟伺江贼所止,夜发军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卜算子
吴潜①
春事到西湖,处处梅花笑。抖擞长安车马尘②,眼底青山好。
身世两悠悠③,岁月闲中老。极目烟波万顷愁,此意谁知道。
【注】①吴潜,南宋著名主战派官员。本词大约写于他赋闲之时。②长安车马尘,借指仕途上的纷扰与不顺。③悠悠,忧愁思虑的样子。
8.“极目烟波万顷愁”让你想到李煜《虞美人》中的哪两句词?二者有何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9.请从“景”与“情”的角度鉴赏全词。(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蜀汉危急之时,内外臣子毫不懈怠、舍生忘死的原因是:


展开余下试题 “ , 。”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 ”两句
承上启下,将眼前实景过渡到对当年英雄将领周瑜的回忆。
(3)《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占地面积广、楼阁高耸入云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11.文学类阅读(略)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善笑哲人伏尔泰
日后成为“伏尔泰”的这个孩子1694年11月21日生于巴黎。他七岁丧母,身躯羸弱瘦小,常露淘气的笑容,是一个有特殊的好学精神的小精灵。
十七岁时他表达了要做文人的意向。他的父亲以为这是不大体面的职业,逼着他进入一家法律事务所。这个年轻人在那里的成绩一塌糊涂,旋被派往荷兰服务于外交界,后被遣送回国。他还是要从事写作。他的父亲想用剥夺他继承权的方法来挽回。十年后,年轻的“伏尔泰先生”名震一时。
他的成功是受了检查人员之赐。他们几乎禁止了他所有的著作。他的戏剧往往上演到了第三晚即遭禁止,结果是巴黎的时髦人物在开始上演之夜,便把剧院挤得满满的。他们还把剧中的警句背诵下来。他的著作像一些地下组织的宣传小册那样流传着,在外国也有人热烈地阅读。伏尔泰的戏剧与荒诞不经的小说,其背景都设在诡怪的外国,但是每个人都了解其中影射政治的意义,都会笑得前仰后合。笑声乃是政府所不能扑灭的火焰,于是伏尔泰被关进了巴斯提尔监狱。
伏尔泰的短处很多。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好争论。在困境中,他会扯漫天大谎以图苟免;遇到真正危险,他会拔腿就跑。但是他具有一些重要的道德观念:他把人当作一个自由的行为者,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把人的良心作为裁判的权威。
伏尔泰的朋友很难知道他又搬到哪里,因为他时常被迫隐藏。检查人员常把他的一部新著当众焚毁。借着那熊熊的火光,全欧洲的人都可以完全了解伏尔泰对于军事首要、帝王神权论以及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抱有什么样的想法。
伏尔泰的暮年应该是宁静的。但是他的最酷烈的战斗尚未到来。1762年,在土鲁斯有一个年轻人在一个店铺里被人吊死了。据说他是一个想要变成天主教徒的基督新教徒,他的父亲吉恩•卡拉是一个孱弱温和的老人,竟把他强壮年轻的儿子吊死了。卡拉在严刑之下亦未招供,卒被处死。
伏尔泰对于此案极为注意,便开始揭发英国以外几乎每一个国家当时刑法的可怕性:没有陪审团;被告不得有辩护人;有利被告的证据不予接受;原告得秘密提供证词;审判官可以执行检察官的职务。还有,伏尔泰发觉,大部分的刑法是不成文法,只存在于司法人员的心里,怎么最便于定义便怎样“解释”。
伏尔泰以他全部的伟大影响力与财势,采取行动了。他说整整有三年之久,他几乎觉得不该分出时间去微笑一下。他要求重新审理卡拉一案。国王终于不得不向激动的民众屈服,检讨全案。死囚被宣告为无罪。这一案件推动了政府忽略了八百年的刑法改革。
这位老人深爱自己的国家,渴望死前能再见一面他所喜爱的巴黎。1778年2月的一天,一位法国的海关职员拦住了一辆马车,查看里面有无应该纳税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里面发出了一阵虚弱老迈的咯咯笑声,“除了我自己之外,没有私货。”
巴黎发狂一般地欢迎他。好多年来一直拒绝他反而接受传统庸才的国家学院,现在向他伸手欢迎。法兰西剧院的全体演员站在台阶上欢迎这位戏剧作者。他的新戏在上演之际,如雷的掌声一直到戏演完都没停。5月,一连串的庆祝把这位八十三岁的老人送上了死床。
教会当局拒绝为他举行葬仪,但是向暴君挣扎的法兰西终于追随了这位曾经高呼过“人民,起来!打断你们的枷锁!”的人。1791年,革命达到了高潮,伏尔泰的遗体被运回了巴黎,在巴斯提尔监狱的废墟之上盛大陈列了一夜。有二十五万人在两列仪仗队中间挤过去瞻仰他的遗体,随后就将其运往安葬法国伟人的国家公墓。送葬的行列前进的时候,一面旗帜迎风招展,上面有这样的字句:
他唤醒了人类,并且为我们铺下自由的道路。
相关链接:
①“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拼死拥护你说话的权利。”大多数人把这句名言当作是伏尔泰说的。其实这是一个替他写簿记的人创作的,用这样的一句话,把伏尔泰一生为思想自由而奋斗的过程概括无遗。“运用你们自己的思想!”他不断地鼓励他同时代的人。他是顽固时代的第一个现代人,把那时代变成了理性的时代。
②在卡拉案中,伏尔泰彻夜不眠地写文章攻击律师们、教会人士们、帝王们以及整个欧洲出版界,积极唤醒民众,要求重新审理卡拉一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伏尔泰年少丧母,这段悲惨的人生经历锻炼了他,他变得乐观开朗,“常露淘气
笑容”,这段经历更使他能够毫不屈服坚强地面对将来的一切迫害。
B.标题“善笑哲人伏尔泰”中的“善笑”可以指伏尔泰自己爱发笑,也暗示他的作
品善于让人发笑,发笑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已经懂得伏尔泰作品的锋芒所向。
C.伏尔泰创作的精彩深刻的作品让他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他好与人争辩、常写文章
批判别人,普通人对伏尔泰的态度是又敬又畏。
D.孱弱温和的老人吉恩•卡拉杀害了想要变成天主教徒的基督新教徒的儿子,这一
惨剧激发了伏尔泰的义愤,他开始向宗教法庭宣战。
E.教会当局拒绝为伏尔泰举行葬仪,但法兰西最终追随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人们
被“唤醒”,正义自由的事业将获得人们的拥护。
(2)伏尔泰是怎样赢得推动刑法改革的胜利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这篇传记在介绍伏尔泰伟大功绩的时候,并没有隐瞒伏尔泰身上的“短处”,请
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这样写的好处。(6分)
(4)对结尾“他唤醒了人类,并且为我们铺下自由的道路”这句话,你有怎样的理解?
请结合全文内容说明伏尔泰在一生中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 英雄好汉们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场景不在了,他们最终只落得个
的结局,这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②冬日里,寒风凛冽,雪花飘落,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山林里各种活跃的小动
物都已 ,不见了踪影。
③生产在不断变革,社会在不停变化,一切固定的东西都 了,一切新形成
的关系也陈旧了,看待这个世界,眼光也自然不能一成不变。
A.销声匿迹 风流云散 烟消云散 B.风流云散 烟消云散 销声匿迹
C.风流云散 销声匿迹 烟消云散 D.烟消云散 销声匿迹 风流云散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黑龙江旅游部门基于打造“避暑胜地”“冰雪之冠”等旅游形象品牌的基础上,着
力打造“火山湿地”“大美雪乡”等几大特色旅游品牌。
B.连环画即使市场衰微,一幅画也挣不了多少稿费,他仍踏踏实实地绘画,并自称“画
匠”,要求自己像工匠一样专注和执着。
C.有人宣称成立以实现“港独”为宗旨的组织,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言论自由的范畴,
触及了“一国两制”的底线。
D.近日,人们纷纷通过电视、网络、微信、微博、报纸等媒体密切关注山东疫苗事件,
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也连续回应,澄清了相关问题。


展开余下试题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随着中国文学进入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
的。 , 。 。 。 ; 。
①如果循流溯源,那当然还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当然还是继承与发展着殷周以至
明清的诗歌传统
②它永不停息地滚滚奔流着,是既弯曲又割不断的一道长流
③现代诗歌,已经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进入“世界文学”的汪洋了
④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发展中来探讨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就好像一道九曲黄河
⑤新的地理形势促使黄河转了弯,新的历史条件推动“五四”以来诗歌的革新
⑥只是自此而下,黄河便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
A.①③④②⑤⑥ B.③①④②⑤⑥ C.④①②⑤③⑥ D.④②⑤①⑥③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南方人爱吃馄饨, ① ,这是地区饮食习惯差别之一例。馄饨和饺子都是用薄面裹馅,或蒸或煮而食, ② 。所不同者,馄饨的形状像中国护士的帽子,而饺子的形状却像半圆的月亮。其实,在早些时候, ③ ,也没有形状的差别,凡薄面裹馅的食物通称为“馄饨”。
17.“两会”召开期间,“人民网”总会开展有关热点问题网民关注度的调查,下面是2015年和2016年两年的部分调查结果的统计表格,请阅读后回答问题。(6分)
年份
位次热点问题
2015年
2016年
社会保障 9 1
反腐倡廉 2 4
医疗药品 4 3
收入分配 1 2
环境保护 7 7
居民住房 10 6
教育发展 8 5
(1)与前一年相比,2016年网民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呈现出哪些特点?(不得出现具体数
字)(3分)
(2)请根据所呈现出的特点向政府部门提出两条建议。(3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个学习射箭的人,手里经常拿着两支箭。 师父说:“初学时最好不要带两支,依仗着有第二支,心中就不太注重第一支。每次射箭时都不要有得失的念头,只想着一箭中的就好。”在师傅面前,虽然有两支箭,但不能忽视任何一支。懈怠之心,自己或许没有察觉,但是师父定然是知道的。
这射箭的教训,放之万事皆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语文 答案
1.A 2.A 3.C 4.B掩袭:突然袭击5.B6.D(“教导他的兄弟允升、允元”在文中无据;捉住李自荣是允升、允元兄弟,并非帮助朝廷的军队捉住了李自荣
13.C 14.C 15.D
7. ①杨允恭说:“如果你让我活下来,我会帮助你。”贼寇一向知道他是豪富家子弟,于是放了他。②到临江军,选健壮的士兵带着小船探访下江贼寇停息的地方,夜里从军城出发,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分)二者都使用了比喻和夸张(2分)的修辞,将愁思比作无限的万顷烟波或者滔滔不绝的江水,使其无限放大。(1分)都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化无形为有形。(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愁思之深之广。(1分)
9. 以乐景衬哀情。(1分)春天来到了西湖,处处是盛放的梅花。词人想抖掉世俗官场上的尘埃,欣赏眼前的青山美景。(1分)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西湖早春图。(1分)表达了词人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以及自己年华老去却壮志难酬,满腹辛酸又无人理解的无限哀愁。(2分)(如答“借景抒情”也可酌情给分。)
10.(1)(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2)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3)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12.(1)B E(B项3分,E项2分,C项1分。)
(2)①揭发当时刑法的可怖性。指出审判制度不合理,刑法随意不成文。②运用他伟大的影响力和财势。③积极唤醒民众。④长期坚持斗争。(答出1点给2分,答出其中3点给6分。)
(3)①全面完整。这样写可以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伏尔泰,给读者呈现的是完整的人物形象。②真实可信。人无完人,尽管是伟大的思想家,伏尔泰也不可能毫无缺点,写出人物缺点让人感觉更加真实可信。(每点3分,2点6分。分析要结合文本,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4)理解:不仅是法国,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受到了伏尔泰思想的影响,人们从蒙昧中醒过来了,所以才说是“唤醒了人类”。同时,伏尔泰在刑法改革领域的胜利在法律层面为人们“打断了枷锁”,所以说是“铺下了自由的道路”。 做法:①用戏剧影射政府,引导人民向往自由。伏尔泰的戏剧深受人们欢迎,人们背诵他的名言警句,像地下宣传手册一样传播着,点燃了政府无法扑灭的反抗的火焰。②让人们明辨是非,在法律层面拥有自由。对军事首要、帝王神权论以及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进行批判;揭示刑法可怕问题;写文章攻击律师、教会人士、帝王以及整个欧洲出版界,积极唤醒民众,推动了刑法改革。③不断地鼓励他同时代的人,唤醒更多的民众不受束缚,自由地运用自己的思想,把那个时代变成了理性的时代。(理解2分;做法每一点2分,共6分。)
16.(5分)示例:①北方人爱吃饺子 ②制作方法大致相同 ③并无馄饨和饺子之分(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特点:社会保障、医疗药品、居民住房、教育发展的位次都有不同幅度上升,其中,社会保障位次上升迅速,成为网民最大的关注;反腐倡廉、收入分配问题关注位次有所下降;环境保护位次稳定,没有变化。(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3分) 建议:略(1条1分,2条3分)
18作文参考立意:1.专注走向成功;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3.懈怠之心不可有
【参考译文】
杨允恭是汉州绵竹人,家世豪富。杨允恭年轻时洒脱不拘,有侠气。乾德年间,朝廷的军队平定蜀地,盗贼暗地里滋生出来,杨允恭才二十岁,率领乡里的年轻子弟在清泉乡筑起营垒(防备盗贼),被贼捉住,将要杀他。杨允恭说:“如果你让我活下来,我会帮助你。”贼寇一向知道他是豪富家子弟,于是放了他。杨允恭暗中结识贼寇首领的儿子、天天跟他喝酒赌博,假装不赢,用钱财来满足他,让他窥探贼人。贼寇将要害允恭,贼寇首领的儿子把这件事告诉杨允恭,杨允恭于是逃走。内客省使丁德裕讨伐贼寇到了汉州,杨允恭带简策去求见,被任命为绵、汉招收巡检,贼寇平定后,补授殿前承旨的职务。
  太平兴国年间,以殿直(皇帝侍从官)的身份管理广州对外贸易事务。从南汉之后,海盗父子相承,规模大的有几百人,各州县深以为苦。杨允恭趁往朝廷运送物品的机会入朝上奏这件事,太宗就命令他做广、连都巡检使。又因为贩卖海盐的贼寇进入岭北,老百姓违反禁令(私自买卖)的人很多,于是请求把大庾县设为军,用官车装盐去卖。皇帝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三门”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