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681 2016-04-30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81]
湖北省荆州中学、襄阳五中、黄冈中学、夷陵中学等七校2015-2016学年高二4月质检(期
2016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
高二期中联考
语 文 试 题
命题学校:襄阳四中 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长 审题人:许婷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超越“文明冲突”的人类理想
王新生
商业资本虽然为全球化提供了初始动力,但全球化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过程,在全球化进展中,它所服从的并不是资本的唯一逻辑,而是历史发展中多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多重逻辑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是复杂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与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文明成果和文明形态,便是这种复合性后果的一种体现。马克思说,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在马克思看来,商业资本推动的经济交往只是提供了一种基础性条件,而在资本以野蛮的经济方式为自己开疆拓土的同时,各地方各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也随之被打破,世界在经济以外的其他方面也在相互依赖中联为一体,“各民族的精神产品也成了公共的财产”,从而为新的国际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包容互鉴、互惠共荣的理念和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意识才可能逐渐形成。最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民族的文化交往进一步加深。伴随着一些所谓不和谐论调的兴起,文明的交融互鉴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以“文明化野蛮”为根基的“文明冲突”就是典型代表。从表面看,当今世界的冲突、战争和分歧似乎印证了亨廷顿的理论,但实质上这些现象并不能代表人类历史的长远走向。国家和地区之间冲突的真正根源是各种利益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恰恰是资本的逻辑运行所造成的结果。“文明冲突论”实质上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优越论基础之上的,是以西方启蒙以来的“文明——野蛮”的历史观和思维模式解释世界。它不仅忽视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共通性、包容性和交流互鉴的可能性,而且在其视野中,西方大国在扩张过程中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因此便有了“正义”的性质。
正是通过不同文明的交融互鉴,超越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零和游戏”思维、二元对立思维,在合作中寻求共赢,在对话中消除分歧,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华文明中“仁义”、“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理念,在新的国际共识形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崛起的中国开始用中国智慧讲述人类共存之道。
中华文明孕育了不同于西方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在文明关系问题上,它所强调的“和而不同”迥然不同于西方“文明化野蛮”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追求“道”,而“道”的实现则要遵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便是“和而不同”。“和”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一种理想,它的基本内涵是差异互补、共生共济、和谐共荣。“和”的理想落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就是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的理想落实于文化交流,就是要兼容并蓄、多元互融、文明互补,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寻求文化的新生长;“和”的理想落实于国家间关系,就是要将“睦邻相处”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最终达到“协和万邦”的理想境界。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是基于中国智慧对世界各类文明关系的理解,也是一个崛起的大国对新型全球合作关系的理解。
浏览完整试题
(节选自《命运共同体:人类共存之道的中国方案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化”的初始动力是商业资本,所以“全球化”的进展,需要服从资本的逻辑。
B.“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还是一个不同文明交流与融合形成新的文明成果和文明形态的过程。
C.在“全球化”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替代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各民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D.伴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联为一体,各民族的文明成果也联为一体,新的国际精神也就有可能应运而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明冲突论”认为,不同文明的交融互鉴不畅是当今世界产生冲突战争和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
B.“文明冲突论”认为 ,只有西方文化具有优越性,相较之下,其他文明则是野蛮的,从而遭受排斥。
C.“文明冲突论”是以西方启蒙以来的“文明——野蛮”的历史观和思维模式解释世界,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零和游戏”思维、二元对立思维。
D.在“文明冲突论”看来,西方大国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与其它国家发生的冲突和战争,也具有了“正义”的性质。
3.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商业资本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几乎成为不可能。
B.与西方“文明化野蛮”的思维方式迥然不同,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理念,认为不同文明之间具有共通性、包容性,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C.中华文明孕育了“和”的理想,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独立性,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在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其民族文化不会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
D.秉持包容精神,摒弃“零和思维”,就能消除分歧和冲突,实现文明和谐。这种基于中国智慧对世界各类文明关系的理解,超越了“文明冲突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翀,字习之,潼川人。正德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刑科给事中。引疾归,起户科。世宗即位,诏罢天下额外贡献。其明年,中都镇守内官张阳复贡新茶。礼部请遵诏禁,不许。翀言:“陛下诏墨未干旋即反汗人将窥测朝廷玩侮政令且阳名贡茶实杂致他物。四方效尤,何所抵极。愿守前诏,无堕奸谋。”不听。宁夏岁贡红花,大为军民害;内外镇守官莅任,率贡马谢恩。翀皆请罢之。帝虽是其言,不能从。寻言:“中官出镇,非太祖、太宗旧制。景帝遭国家多故,偶一行之。谓内臣是朝廷家人,但有急事,令其来奏。乃往岁宸濠谋叛,镇守太监王宏反助为逆,内臣果足恃耶?时平则坐享尊荣,肆毒百姓,遇变则心怀顾望,不恤封疆。不可不亟罢。”后张孚敬为相,竟罢诸镇守,其论实自翀发之。
屡迁礼科都给事中。嘉靖三年三月,帝以桂萼言,锐欲考献帝,且欲立庙禁中,翀复偕同官力谏。帝于是责以朋言乱政,命夺俸。既又助尚书乔宇等再疏争内殿建室之议,被诏切让。吕柟、邹守益下狱,翀等抗疏救。及张璁、桂萼召至,翀与给事三十余人连章进言:“两人赋性奸邪,望亟出之,为人臣不忠之戒。”帝不纳。帝愈欲考献帝,改孝宗为伯考,翀等忧之。
会给事中张汉卿劾席书振荒不法,户部尚书秦金请命官往勘,帝是之。翀等乃取廷臣劾萼等章疏,送刑部令上请,且私相语曰:“倘上亦云是者,即扑杀之。”璁等以其语闻。帝留疏不下,而责刑部尚书赵鉴等朋邪害正,翀等陷义罔忠,而进璁、萼学士。廷臣相顾骇叹。诸曹乃各具一疏,力言孝宗不可称伯考,署名者凡二百二十余人。帝皆留中不报。七月戊寅,诸臣相率伏左顺门恳请。帝两遣中官谕之不退,遂震怒。先逮诸曹为首者八人于诏狱,翀与焉。寻杖于廷,谪戍瞿塘卫,而璁、萼宠益盛。翀居戍所十余年,以东宫册立恩放还,卒。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诏墨未干旋即反/ 汗人将窥测朝廷/ 玩侮政令且阳名/ 贡茶实杂致他物。
B.陛下诏墨未干旋即反/ 汗人将窥测/ 朝廷玩侮政令/ 且阳名贡茶/ 实杂致他物。
C.陛下诏墨未干/ 旋即反汗/ 人将窥测朝廷/ 玩侮政令/ 且阳名贡茶/ 实杂致他物。
D.陛下诏墨未干/ 旋即反汗/ 人将窥测/ 朝廷玩侮政令/ 且阳名贡茶/ 实杂致他物。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疾即称病辞职,古代官员上书称病,多是辞官的托词,如:谢病,移病,致仕等。
B.诏狱最初是指关押钦犯的牢狱,后来也指奉皇帝旨意办理的案件。如明代锦衣卫办理的案件一般都是诏狱。
C.伯考,对已故伯父的称呼。伯即长,兄弟中排行第一的。古代用伯、仲、叔、季排行,伯是老大,后来父之兄皆称伯。
D.七月戊寅即七月十五,这是用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法用天干、地支相匹配的六十个单位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循环记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翀上书认为,宦官镇守一方非祖制,景帝在国家多变故时偶尔实行一次,过去宸濠谋反时,镇守太监反而帮他作乱,应该罢免各地的镇守太监。后来张敬孚为首辅时,张翀再次提出这一主张,最终得到了实行。
B.在“欲考献帝”的事件中,张翀极力上书进谏,被皇上剥夺了官俸,等张璁、桂萼被召来京城后,张翀和给事中三十多个人接连上书要求世宗立即把他们调出去,给不忠的人臣作警戒,世宗没有听取。
展开余下试题
C.世宗扣留了张翀等让刑部上呈给他的朝臣弹劾桂萼等人的奏本,批评刑部尚书赵鉴等勾结奸邪残害好人,斥责张翀等人陷害忠良,反而提升张璁、桂萼为学士。
D.张翀刚直中正,对世宗重用太监、欲称献帝为考等行为极力劝阻,结果被廷杖并充军瞿塘卫十多年,后因为东宫册立太子的恩例被放还故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平则坐享尊荣,肆毒百姓,遇变则心怀顾望,不恤封疆,不可不亟罢。(5分)
(2)会给事中张汉卿劾席书振荒不法,户部尚书秦金请命官往勘,帝是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梦寻梅
(宋)方岳①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②侍玉华③。
【注】①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②金貂:汉代的官饰。
③玉华:唐代的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
8.本诗所写之“梅”的特点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梅”有何不同?(5分)
9.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突出的表现手法来传达诗人独特的志趣追求?请结合全诗简析。(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东风”与“明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中用到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中,孔子告诫我们学习与思考必须有机结合的两句是:“ , 。”
(3)庄子的《逍遥游》里“ , ”两句,反映了宋荣子能淡然面对世人的毁誉。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李小多的幸福生活
龚宝珠
李小多的幸福生活是从那顿年夜饭开始的。
那个年底,李小多没有拿到或多或少的工钱。工程结束后,黑心的工头拍拍屁股,一个响屁也没放,溜了。
工地呆不住了,身无分文的李小多流浪在除夕夜的街头。城市的街灯把李小多的身影扯得很单薄。饥寒交迫的李小多产生了一个不简单的念头:打劫。打劫的目的比较简单:抢点吃的填饱肚皮,抢点钱做路费回家过年。
李小多选择了女人的小店作为目标。
可是,李小多失败了。女人察觉到李小多凶狠的眼神中夹杂着惶急和无奈。善良的女人收留了他。女人给了他丰盛的酒菜。女人带着六岁的女儿住了旅馆,把唯一的小店留给了落魄的李小多。
李小多犯罪的冲动被女人的善良及时地扼杀了。李小多感谢女人,他要报答女人。李小多娶了这个大他三岁的女人,有了自己的家。
李小多的想法很简单,“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可以了。
女人的想法也很简单。女人对李小多说,只要咱们在一起好好过就行。
李小多捧着女人的脸,眼里闪动着幸福和满足。李小多知道女人受过伤害——女人的前夫移情别恋,抛弃了她们母女。李小多对女人说,你救了我,我要让你和女儿过得幸福。
李小多对幸福的理解也很简单:让女人过上好日子。条件成熟的话,再和女人要一个孩子。以前,在这个城市,李小多没有亲人。而现在,李小多有了一个善良的女人,有了一个管他叫“叔叔”的女儿。
对于女儿的称呼,李小多不介意,丝毫都不介意。这个家让李小多很温暖。李小多的父母去得早,他唯一的亲人就是老家的叔。
叔待他刻薄。
没成家的时候,李小多每逢春节都回老家过年。
叔总是把李小多的行李和口袋搜刮得净光。钱整理好后,叔拿一个塑料袋装好,用皮筋扎好口,锁在一个小铁匣子里。叔的脸色取决于钱的数目:钱多的时候眯着眼慢慢点,钱少的时候两手简单一搓——挣这点钱还好意思回家。
叔还见不得李小多吃闲饭,过了初五,叔就催李小多出去打工。李小多收拾好破烂的行李和简单的路费,踏着晨曦就上路了。
李小多的脚步总是及时地唤醒这座沉睡的城市。李小多像在城市行走的游击队员,从一个工地辗转到另一个工地。李小多的生活比较简单:早上馍菜汤,中午菜馍汤,晚上汤馍菜。李小多想法也很简单:干活挣钱,过年回家交给叔。
三个年头过去了,李小多没有再回老家。叔的形象已模糊不清,逐步淡化在李小多的记忆深处。有时,李小多抱着一岁的儿子逗乐,偶尔也会想起这个小老头。
李小多屈指一算,前前后后交给叔的钱也有三万多块。李小多不想再要了,毕竟叔养了自己十几年,不容易。有时李小多和女人谈起此事,女人的态度也很明确。女人说,钱坚决不能要。过几年日子好了,回老家看叔。
自从儿子出生后,李小多感觉压力挺大。女儿上学,儿子每月的奶粉,一家的生活开销。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需要的都是钱。小店的生意也不景气,李小多又去了工地。李小多甩开膀子,撅着屁股在工地的钢筋水泥中爬行,影子一般贴在高楼的角手架上。尽管如此,李小多还是只能维持一家人简单的生活。
李小多经常对着高楼大厦里冒出来的万家灯火,痴痴地想攥紧未来的踪迹。李小多感觉自己就像影子一样,永远融入不进城市的躯体。这种感觉让李小多很沮丧。
沮丧的李小多还常常被电视里的新闻所困扰,在城市里越来越没方向的李小多被搅得乱了分寸。电视里经常报道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农民种地补贴了,路修通了,公交车到村了,农村合作医疗了……
前段时间,李小多害了一场病,光挂吊针带拾药地折腾了几天,三百多块没有了。李小多的心扎得生疼。
在经过一番对比再对比,考证再考证的思想斗争后,李小多跟女人商量着回老家的事。女人就说了三个字:听你的。女人卖了小店。
腊月二十九,李小多带着女人和两个孩子回了老家。
家乡的变化让李小多不停地叹气:这几年在外算白混了。一排排崭新的平房刺得李小多的眼睛发酸,有的甚至盖起了二层小楼。李小多眯着眼,蜷缩在夕阳的余辉中。
叔家的门楼很气派,叔的精神也好得出奇。叔说,小多,你终于回家了。
李小多能敏锐地感觉到叔的情绪很激动,叔的眼角随时会弹出几滴眼泪。李小多不声不响地吃着饭,叔全家的热情让他有点惶恐和莫名的自卑。
吃完饭,叔拉着李小多进了里屋。叔拿出钥匙小心地打开了一个铁匣子,取出一个塑料袋,把扎口的皮筋去掉。叔说,这是四万块钱,是你前些年打工的钱和银行的利息,不够的我给你补上了。
李小多愣住了。
这钱本来我打算一直存着,等你回来娶媳妇时盖房子用。前些年我怕你在外面胡来,一直没和你说。
叔说,你成家我就放心了,拿上这钱先安定下来,村里的宅基地也一直给你留着的。
李小多的喉结蠕动了一下,鼻子一酸,久违的温暖涌了上来。
门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过年了。
李小多知道,他的幸福终于着陆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的开头写到黑心的工头在年底工程结束之后开溜,这直接导致李小多除夕夜流浪街头,小说借此揭示了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饱受歧视、欺凌的残酷现实。
B.李小多打劫女人小店时,女人给他留下丰盛的酒菜,然后带着女儿住旅馆。这些细节说明女人的善良,但也说明她遇事胆小、没有主见。
展开余下试题
C.小说开头结尾互相呼应,构思精巧。李小多与女人、李小多与叔父,两个故事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共同反映了李小多走向幸福生活过程的一波三折。
D.小说中多次提到李小多在城市中艰难打拼却难以养家糊口,尽力想要扎根城市却感觉自己只能像“影子”,是“游击队员”,这些细节只是为了反映民工在城市生存艰难。
E. 李小多和女人、叔父的故事朴实感人,体现了人性美。这个故事放在城乡差距日趋缩小的时代背景下,蕴含了作者对当下农民工前途的思索。
(2)小说题目是“李小多的幸福生活”,请结合本文梳理李小多收获了哪些幸福?(6分)
(3)小说的结尾李小多和叔父之间误会消除,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文中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并简要分析。(6分)
(4)李小多的身世背景和时代背景与他的性格命运有怎样的联系?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沈从文:在天为云 在地为水
柳已青
沈从文在青岛的太平角和昆明的翠湖,经常昂首观察天上的云,低首静观地上的水。他在《水云》中写青岛海边的静思:“地上一切花果都从阳光取得生命的芳馥,人在自然秩序中,也只是一种生物,还待从阳光中取得营养和教育。因此常常欢喜孤独伶俜的,带了几个硬绿苹果,带了两本书,向阳光较多无人注意的海边走去。”
我觉得沈从文这一生,好似水云:在天为云,在地为水。虽被大风改变形状,但内心不变,终究是水做的。
沈从文被时代的风暴吹折为上下半生,上半生是文学家,下半生是文物专家。1949年之后的沈从文远离文学,焉知非福。他过得隐忍低调,谨小慎微,即使这样,仍未能安然逃脱。读他谈文物的文章,行文流畅,颇有文采,毕竟是出自文学家之手。这些文章的背后是深深的孤独、远离时代的平静。不管是文学家还是文物专家,沈从文不改其书生本色,对文化的热爱,渗透到他的血脉之中。
当年沈从文飘荡在北京,在零下十几度的房间写作,没有食物吃的时候,就饿上两三天。沈从文经常盖着棉被,一只手捂着流鼻血的鼻子,一边写作。是郁达夫、徐志摩、杨振声帮助他度过人生最寒冷的冬天。从1929年开始,沈从文以蜚声文坛的作家身份进入中国公学教书,到1949年因遭遇精神困境自杀未遂从北京大学退出,这20年间,他一直以写作教书为生。文学家在小说中随心所欲进行创作,超脱生死,但在现实中,无法预知人生的下一步会遭遇什么。在新文化运动的余韵中,沈从文漂在北京时,他无法预料到自己会成为文学家;他成为文学家之后,无法预料到会在时代的变革中改行,无法预料到后半生的荣辱浮沉。
正因为沈从文所经历的一切,带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悲剧色彩,所以他成为审视作家与时代的一个样本。张新颖的新著《沈从文的后半生(一九四八~一九八八)》,是我们进入沈从文内心世界的一座桥梁。张新颖特意将沈从文的这一段话放在开篇:“一些生死两寂寞的人,从文字保留下来的东东西西,却成为唯一联接历史沟通人我的工具。因之历史如相连续,为时空所阻断的情感,千载而下百世之后还如相晤对。”这显然是沈从文在整理那些无人问津的文物之时,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正是这种思悟和感情,沈从文赋予文物以生命力。说起来,文物比人更长久,文学作品比作者本人更强大。沈从文意识到这一点,功名显赫,财富万千,终究是一时的,化为尘,被一阵风带走。所以,沈从文能够沉静而专注地做文物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他沉重的肉身为时代的风暴所左右,载浮载沉,但他的精神有一种顽强的定力,超脱时代,淡泊名利,断断续续做完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张新颖特意说明:“我写沈从文的后半生,不仅要写事实性的社会经历和遭遇,更要写在动荡年代里他个人漫长的内心生活。”《沈从文的后半生》一书,借助沈从文的书信、文集等文字材料,构筑了沈从文的精神史。个人足迹与精神轨迹,时代环境与思想转变,政治运动与内心变化,全在书中呈现。个人与时潮的冲突,“信”与“思”的冲突,“事功”与“有情”的冲突,未能忘情文学创作“写”与“不写”的冲突,一一读来,都让人感慨万千!
读《沈从文的后半生》一书,一个问题在脑海萦绕不去,沈氏悲剧是怎样形成的?有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沈从文的自杀和转行,和曹禺的忧郁和落寞,巴金的沉思和随想一样,构成1949之后作家生存之样本(沈从文在给黄永玉的信中称自己“是一个牺牲于时代中的悲剧样本”)和谜案。
1949年1月,“历史正在用火与血重写”,当众人兴高采烈地迎接北平的解放之时,沈从文的神经已发展到“最高点”上,“不毁也会疯去”。他翻出了徐志摩的《爱眉小札》,写了一段感慨,其中四字为“人生可悯”。经历过自杀事件后,向死而生的沈从文,隐忍,沉默。到了上世纪60年代,“经常在‘斗争’的呼声中如临深履薄,深怀忧惧,不知如何是好”。
晚年沈从文的老泪,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九八五年,有记者访问沈从文,他谈到打扫厕所的那段经历,女记者说了句:“沈老,您真是受苦受委屈了!”沈从文顿时嚎啕大哭,泪如雨下,张兆和像哄小孩一样,又是摩挲又是安慰,才让他安静下来。读到这样的细节,只能说“人生可悯”!夫复何言?
相关链接:沈从文(1902-1988),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来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沈从文在解放后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虽远离了文学,但也是一种福气,他以宁静淡泊的
心态,并没有受到时代的影响。
B.沈从文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为界分为上半生和下半生,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在现实中遭遇了
精神的困境,当他埋首无人问津的文物时,却从中汲取了营养和教育,获得了心灵的平静和
重生。
C.张新颖的著作《沈从文的后半生》一书的全部价值就在于通过沈从文的书信、文集等材料构
筑了沈从文的精神史,为我们进入沈从文的内心世界搭建了一座桥梁。
D.沈从文一生的荣辱浮沉折射出个人与时代的冲突,成为审视作家与时代的样本,这样的样本
还有许多,通过研究这些样本,可以感受作家在时代洪流中的悲剧色彩。
E. 1949年1月,在众人兴高采烈地迎接北平解放时,沈从文却选择了自杀,这说明沈从文的性
格消极悲观,思想保守,无法接受新时代,这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
(2)为什么沈从文说自己“是一个牺牲于时代中的悲剧样本”?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哪些事情能够表现沈从文的“人生可悯”?试举例说明。(6分)
(4)作者说“沈从文这一生,好似水云:在天为云,在地为水”。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上一篇: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荆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