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582  2016-05-0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2]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保护方言,守望乡愁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汉语方言也与汉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互相认同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标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种种事实的一扇窗口。
今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让许多读者为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不少网友甚至评价说:“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不止是《繁花》,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从这方面讲,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所幸,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探索的步伐都已迈出。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即在有能力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前,先做好学术性抢救。而在民间,类似于“中国微乡音”汉语方言大赛这样的方言保护和传承活动正在兴起:在电视、广播中推出方言节目;方言进校园,让孩子们不忘乡音,记住乡情;移动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以乡音乡韵为纽带的社群,延续着方言的魅力。
时间不断向前,语言的融合与演进同样不可阻挡。一些方言会淡出生活,一些新的语言习惯也正在形成。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珍视方言,其实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讲乡音、守乡愁,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1.下列关于“方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浏览完整试题A.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方言和普通话同等重要,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都需要高度重视。
B.方言是语言的变体,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通过方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
C.丰富多彩的方言不仅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情感沟通的纽带,而且也是展现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标志。
D.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很多用方言写就的文学作品因突出表现了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繁花》是用上海方言写成的,创造了一种不同于时代主流的语言方式,其中的吴文化韵味吸引了很多的读者。
B.具体到如何保护方言,从全国来看,存在很多现实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国家是否应该出台政策支持,是否应该将方言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等。
C.保护方言的探索步伐已经迈出,在民间,出现了很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乡音乡韵得以延续。
D.方言与乡愁有着密切的联系,珍视方言,就是对文化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由此可见,只有保护好方言,才是对乡愁真正的守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方言写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优秀之作,从这方面来看,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一种努力。
B.方言该不该保护,如今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具体到如何保护的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看法。
C.为更好地保护方言,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明确了先做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后再做学术性抢救的思路。
D.讲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诚然,普通话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普及固然重要,而方言作为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窗口也应该得到保护和继承。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
永徵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后以疾出为饶州刺史。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嵩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嵩州。上元初,遇赦还,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时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与诸王同预私宴。又重其文学政理之才,曾谓元超日:“长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国,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临行谓元超日:“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于是元超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学知名,圣历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谏大夫。 (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B.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C.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 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D.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袭爵,继承爵位。按规定,第一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爵位;其余继承人减三等袭爵。
B.草制,草拟制书。制是皇帝的命令,制书是用以颁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
C.丁母忧,遭逢父母丧事。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一般三年,官员还需要辞官。
D.陪葬,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坟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种恩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元超好学,擅长写文章。太宗很看重他,让他参与修撰《晋书》;高宗即位以后,让他兼任修国史的工作。
B.薛元超受到人们的称颂。一是因为他擅长文辞;二是因为他喜欢引荐寒门才俊,曾经上表举荐过十几个人。
C.薛元超一生数遭流贬。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 ,受到牵累;后又上疏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
D.薛元超很为唐高宗所宠信。他经常被召入宫中参加唐高宗与诸王的私宴;高宗到东都,让他留下辅佐太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
(2)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11分)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概括 (5分)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6分) (三)(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展开余下试题(2) 在《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翻译奇人许渊冲
邓郁
“杨振宁1957年获诺贝尔奖,王希季是70年代长征一号火箭首射成功。我是2014年才得奖,比振宁晚了五十(多)年啊!”93岁的许渊冲鹤发白眉,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讲到畅快处,还会把袖口往上撸。8月22日,中国翻译协会在外文局礼堂为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的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作为和傅雷、钱钟书同时代的资深翻译家,许渊冲已出版了 120多本译作,翻译了《楚辞》《诗经》《西厢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典籍翻译历史上的丰碑”。
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
许渊冲是翻译界的“少数派”。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忠实原文。他的翻译却不拘泥于原作,讲求再创造。他认为翻译“要发挥译语优势”。这种“优势论”也成为了他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的一点。陆谷孙、王佐良、许钧等翻译家都曾公开和他唱反调。
率性、张扬的个性,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子里“独树一帜”。不少人读许渊冲的回忆录《逝水年华》,既觉得痛快,又感叹 此人毫不自谦。他重视感情,又难说谙熟“人情”。可谓“狂作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
虽然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在中国诗词的翻译成就上,许渊冲早已得到国内外公认。自 1980年起,他开始致力于把唐诗、宋词、元曲译为英法韵文。已故宾州大学教授顾毓琦赞誉许译:“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
但他的成功,却是从挨批斗开始的。1958年,许渊冲被打成右派。一次在烈日下挨斗,又热又累。他忽然想起毛泽东《沁园春.雪》,就默默在心里试着将其译成英文。“说来也怪,我一译诗,什么热、累、批、斗全都没了,眼里看到的仿佛只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心里想到的只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等我把词译完,批斗会也结束了。”
在回忆录中,许渊冲更是不吝笔墨地描述母校西北联大。那时候的联大可谓大师云集。闻一多讲《诗经》,刘文典讲《史通》,罗庸讲唐诗,蒲江青讲宋词,萧乾谈“创作与译诗”,卞之琳谈 “写诗与译诗”.…这些都奠定了许渊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根基。而他毕生追求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准则,则来自于朱光潜和钱钟书的影响。受朱光潜的熏陶,他奠定了诗译的理论基础:不但要写景,还要传情;不仅存义,而且存音。他屡次写信向钱钟书请教诗词翻译中的问题,后者都不吝回信点拨,给了许渊冲无穷的动力。
北大畅春园的许家,一套70平米的简陋居室。其中最惹眼的陈设,莫过于满满当当的书架。那座透明的“北极光”奖杯即被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比起奖杯,许渊冲更亲近的是书桌上的绿格白底稿纸、放大镜,和一台看不出年代的长城台式电脑。“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和许渊冲相交甚笃的翻译家许钧说。
如今他的作息如钟表一样规 律:早9点到阳台做操,早饭后翻译《莎士比亚集》,午睡后看看报纸,晚7点收看《新闻联播》,饭后接着翻译,直到深夜。有时他会 半夜里坐起,打开电灯,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 ,生怕第二天忘记了。
晚年的许渊冲爱读《参考消息》,常看《海峡两岸》。早年在西南联大受到的自由民主思想熏陶,现在被包裹在一颗农烈的爱国心里。他心里时刻怀揣着让中 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愿望。他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英文和法文是英美人和法国人的最强项,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 家比美,这也可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了。”许渊冲已年过九旬,但精神矍铄,正如朱自清的旧诗所云:“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
【相关链接】
①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译联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②杨振宁、王希季都是许渊冲西南联大时期的同窗。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许渊冲的“优势论”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垢病,这也使得他的翻译成就直达2014年获“北极光奖”才被认可,可谓大器晚成的代表。
B.许渊冲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既表明了对杨振宁观点的赞同,也表现了他自己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C.许渊冲把“北极光”奖杯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可见,许渊冲并不在乎这个奖,更关心他的翻译事业。
D.许渊冲翻译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西南联大老师们的影响。他曾屡次向钱钟书当面请教翻译问题,后者更是悉心点拨,给了他无穷的动力。
E.“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翻译家许钧的话说明他虽公开和许渊冲唱过反调,但并不影响他对许渊冲的认可。
(2)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许渊冲“奇”在何处。(6分)
(3)许渊冲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他成功的原因。(6分)
(4)文章结尾援引朱自清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评价年过九旬的许渊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中国人赋予鱼丰富的寓意,比如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______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②被高宗看重的上官仪是一路___位至宰相,被特许可以随意出入禁宫面圣,并专门掌管诰命,起草圣旨。
③实现梦想需要一以贯之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付出,那些急功近利,只付出片刻努力就妄图________的人,结局注定失败。
A.一步登天 飞黄腾达 青云直上 B.青云直上 一步登天 飞黄腾达
C.飞黄腾达 青云直上 一步登天 D.一步登天 青云直上 飞黄腾达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碱性的钙剂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在餐后服用,能够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建议大家补钙最好每天少量多次效果最好。
B.今年的南京祭活动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
C.有人认为把金庸小说拿给中学生读一读,没有什么不好。也有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D.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和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烙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个人梦只有与中国梦相连相通,我们才能梦想成真,才能格局非凡。


展开余下试题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重要的议题,而国际社会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向来对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采取何种行动密切关注。 。通过在联合国大会70周年峰会之际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在全球性事务面前的担当与自信。
A.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理应担当起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B.中国是常任理事国,理应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这是权利
C.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理应拥有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权利
D.中国是常任理事国,理应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这是责任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间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 ① 。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 ② :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破坏、水源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旱灾发生的频度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 ③ ,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后果不堪设想。
16.下面是“中国社区标志”,请写出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6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市民看见在重庆的轻轨车厢角落有一名农民工坐在胶桶上,高高卷起的裤腿上沾了许多灰尘。车厢里明明有空位,他却不肯坐,因为“不想弄脏别人衣服”。怕脏了座位便坐地上,这样的农民工委实不少。他们的胆怯让人心酸,他们的淳朴让人赞叹,他们的躲避,是因为他们觉得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没有理直气壮。大部分市民表示:他们也是城市的主人,有权利落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B(“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通过方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错,方言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只适合特定区域内的交流)
2.D(“只有保护好方言,才是对乡愁真正的守望”过于绝对,方言只是记住乡愁的一种重要载体,而不是记住乡愁的全部)
3.C(“先做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后再做学术性抢救”顺序错误,应该是“先做好学术性抢救,之后再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 D
5. C (丁母忧,是遭遇母亲丧事。)
6. C (时间错位,上疏进谏在先。)
7.(1)(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
(补主语、“数”“嘉”“纳”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
(2)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把它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默不作声呀。
(“闲”“庶务”“委”“默”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
8.①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②羁旅在外的哀愁。③思亲怀乡的苦闷。(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
9.①比喻。如“山远翠眉长”, 远望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 将青翠的山气比作“翠眉”,展现了重阳登高的美景。②拟人。“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写菊花清瘦,赋予菊花人的特征, “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将词人内在的羁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③以乐景衬哀情。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美景更衬词人的愁闷之苦④触景生情。“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得满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 10、默写(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1)B得3分,E得2分,c得1分,A、D不得分。(C“并不在乎”说法不严谨;A早已得到公认; D是“写信”请教。)
  (2)(共6分,以下 四点,任选三点作答,每点2分)
  ①他是翻译界的“少数派”。坚持翻译“优势论”,不拘于原作,讲求再创造。
  ②他在翻译圈里 “独树一帜”。他个性率性、张扬,重视感情,又难谙人情。
  ③虽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他在中国诗词翻译的成就得到国内外公认。诗词曲译成英文,实为第一,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④他的成功,居然是从挨批斗开始的。
  (3)(共6分,以下五点,答任意三点即得满分,每点2分)
  ①有忘我的精神,专注而执着。(挨批斗时,再苦再累,一译诗,眼里只有翻译。)
  ②良好教育和大师教导,奠定他的文化根基和翻译准则。(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和受到 朱光潜、钱钟书的影响。)
  ③淡泊名利,热爱并执着于自己的翻译事业。(“北极光”奖杯束之高阁。)
  ④工作投入而有规律。作息像钟表一样。
  ⑤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感。(关注《参考消息》和《海峡两岸》,时刻怀揣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焦虑。)
  (4)(共8分,以下四点,每点2分)
  观点: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许渊冲虽年过九旬仍执著进取、坚持作为的积极乐观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许先生的欣赏和肯定。(2分)
  ①许渊冲93岁 获奖,虽比同学杨振宁、王希季都晚很多年,但发言时激情澎湃,声如洪钟,中气十足,体现其老而弥坚的乐观精神。(2分)
  ②许渊冲晚年勤奋译著,坚持不懈。有时深夜也会坐起,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体现其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2分)
  ③许渊冲晚年常看《参考消息》《海峡两岸》,关注时事。这种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其耄耋之年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2分)
12.C解析:飞黄腾达: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也形容地位一下子升得非常高。
13.B(A结构混乱,“因此建议大家”和“补钙最好每天少量多次效果最好”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C“这种观点”指代不明。D关联词位置不当,将“只有”调至“个人梦”之前)
14.C(根据句意,特别是后文“担当与自信”的提示,横线处的句意应与“责任”有关,排除A、B句,且A与D句“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语序不当)
15.①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 ②但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③一旦这种修复能力被破坏 (意思对即可 )
16.参考答案: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枣强”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