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38  2016-05-0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8]
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岳阳县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语 文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人:徐新农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任何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是作家进行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C.想象空间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浏览完整试题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B.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C.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D.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
C.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D.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它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刘敬脱挽辂,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
已而问刘敬,刘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刘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积德累善十有余世,以此为天下之中也。今陛下起丰沛,大小之战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汉七年,至晋阳,闻韩王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
(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臣窃以为不侔也 侔:相等,等同
B.此宜夸矜见所长 矜:怜悯
C.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 诚:如果
D.上竟不能遣长公主 竟:最终,终究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上怒/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得解
B.上怒/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得解
C.上怒/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得解
D.上怒/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得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刘敬经过洛阳时,摘下拉车子时所用的横木去见虞将军,请虞将军介绍自己见高祖。
B.刘敬向高祖说明定都关中的好处,张良也认为定都关中很好,于是高祖去关中建都。
C.刘敬出使匈奴回来后认为不宜攻打匈奴,后来事态的发展证明刘敬确有不凡的见识。
D.刘敬提出派长公主亲往和亲以解决匈奴为患北方边境的问题,这一提议得到了实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5分)
(2)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8.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析其修辞效果。(6分)
9.哪些景象写出了雨后池上的动态美?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蜀道难》中,通过神话传说写出蜀国有着久远历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与《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中迅速溃败的事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未婚妻
(法)奥杜
度过了几天假期之后,我要回巴黎了。
当我走进车站,火车已挤满了旅客。我发现靠近车门坐着的旅客旁边,有一个空座位,但上面放着两个大篮子,里面的鸡和鸭子把头伸在篮子外面。
我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决定走进车厢。我说,很对不起了,让我来把篮子移开。可是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农民对我说:“小姐,请等一等,我就来把它们从这里拿开。” 当我把放在农民膝上的水果篮子提在手中时,他轻轻地把两篮家禽塞在凳子下面。
我坐下以后,坐在我对面的旅客问农民是否他把家禽带到市场上去卖。农民回答说:“先生,不是的。后天,我的儿子就要结婚,我把鸡鸭带来送给儿子。”
他脸上显出幸福愉快的神情。他看了看周围的人,仿佛要向所有的人们表达他自己的快乐。另外的旅客都留心倾听,他们似乎听了之后感到很高兴。只有一个老媪是例外,她占了两人的座位,枕着三个枕头,正在叱骂拥塞在车厢中的农民。


展开余下试题火车开动了。刚才说话的旅客开始阅读报纸。这时农民对他说:“我的儿子在巴黎,他是一家商店的职员,将和一位小姐结婚,她也是一家商店的职员。”
这个旅客把已经打开的报纸放在膝上,问道:“未婚妻美丽吗?”
农民说:“不知道,我还没有见过她。”
这个旅客有些惊讶,又说:“真的吗?假如她长得丑,使你不喜欢,将怎样办?”
农民回答:“这种事情可能发生,但我相信,她会使我们喜欢,因为我们的儿子很爱我们,他不会娶一个难看的妻子。”
农民的妻子又补上一句:“再说,既然她使我们的儿子腓力普喜欢,她也会使我们喜欢的。”
农民的妻子转过身来向着我,我看到她一双柔和的眼睛中充满着微笑。
她想知道我是否也去巴黎,当我回答说也是去巴黎时,这个旅客就开玩笑了。他说:“我打赌:这位小姐就是未婚妻,她是来迎接她的公公婆婆而没有介绍自己使他们认识。”
所有的眼睛都向我注视,我羞得面红耳赤,这时农民夫妇同声说:“唉!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将非常高兴。”
我向他们说明这完全是误会。可是这个旅客提醒他们,说我曾沿着火车走过两次,好像我是尽力找认什么人;又说我在登上车厢前是多么犹豫迟疑。
所有的人都笑起来,我在困窘中解释说,这个座位是我能够找到的唯一的座位。
农民的妻子说:“这没有什么关系,你使我非常喜欢。假使我们的媳妇能像你那样,我将多么高兴。”
农民接着说:“是啊,我们的媳妇最好能像你。”
这个旅客对于他自己的这番笑话感到得意,他带着开玩笑的样子看了我一眼后,对农民夫妇说:
“你们相信我没有弄错。当你们到达巴黎时,你们的儿子会对你们说:‘这位就是我的未婚妻。’”
他说完后,放声大笑一阵,便往凳子里边一坐,开始专心读他的报纸了。
过了一会儿,农民的妻子完全转身向着我;她在她带来的篮子底层找寻一会儿,便拿出一块煎饼。她一面请我吃煎饼,一面对我说,这煎饼是她今天早晨亲手做的。
我不知怎样辞谢才好,只得采用夸大的方法,把伤风说成发烧,她才把这块煎饼放进篮子的底层。
接着,她又请我吃一串葡萄,我不得不接受了。
当火车在一个站停下时,我很难阻止农民下车为我购买一杯热的饮料。
我看到这一对好人一心只想爱他们儿子所选中的未婚妻时,自己因不是他们的媳妇而感到遗憾。他们的爱情使自己觉得多么温暖。我是孤女,从未见过父母的慈容;而和我一起生活的人,谁都对我漠不关心。
我惊异地看到他们的眼光时时注视在我身上,好像他们是在爱抚我那样。
到达巴黎时,我帮助他们把篮子从车上搬下来,并领他们向出口处走去。
我看到一个身材高高的青年向他们扑过来,用双臂抱着他们时,我就稍稍离开他们远一些。他热情地吻着他父亲,又吻着他母亲。
他们在前面走着,我在后面跟着。
他像他父亲,一双眼睛鲜明快乐,笑声爽快而响亮。
外面,天几乎全黑了。我撑起大衣的领子。我落在他们后面,稍离开他们几步路。这时,他们的儿子去雇一辆车子。
农民爱抚着一只美丽的花母鸡的头时,对他妻子说:“假如我早知道她不是我们的媳妇,那么我早就把这只花母鸡送给她了。”
“是啊!假如我早知道……”
农民的妻子向着已走出车站的长长人群做手势,眼睛望着远处说:“她已随着人群走了。”
正在这时,他们的儿子已雇到一辆车子回来了。他看起来长得身强力壮,性情温和,我想他的未婚妻一定是很幸福的。
他们的车子消失在黑暗中,于是我沿着每一条街道慢吞吞地走去。孤零零的我最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我已二十岁了,还没有一个人来向我谈过爱情。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老两口所带的鸡鸭、果篮等行李,除了表明其农夫身份外,还说明他们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们却感到非常幸福。小说告诉人们:浓浓的亲情是幸福的源泉。
B. 看报的旅客说“我”就是农夫老两口的儿媳妇,不过是开玩笑而已,老两口却信以为真,所以他们才对“我”格外热情,备加爱护,使“我”感到十分不安。
C. “我”是个孑然一身的姑娘,到处漂泊,连自己的父母亲都没见过,永远是异乡过客。农夫一家其乐融融的亲情,激起了她对亲情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D. 在“我”眼里,少年男子是那样完美——对父母满怀爱心,“愉快的眼睛含着笑容”“强健和蔼”……这些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表明,“我”已爱上了他。
E. 少年的未婚妻始终没有出现,而“我”却贯穿全篇。这是小说的暗示:“未婚妻”之说,是少年为了安慰父母而编造的美丽谎言,真正的未婚妻应该是“我”。
(2)“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3)作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人物对比的两个例子,并分别谈谈其艺术效果。(6分)
(4)综观全文,作品表现了“我”这个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C.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1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否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B.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C.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集陈列展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D.“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有限,“锦”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 , , ,便不知不觉中迁就迎合,逐渐损失了思想和创作的自主权。有自尊心的人应当对不虞之誉跟求全之毁同样地不屑理会——不过人的虚荣心总胜于他的骄傲。
①但是赞美很可能跟毁骂一样的盲目,而且往往对作家心理上的影响更坏
②我们要保持这种不该接受的赞美
③因为赞美是无形的贿赂,没有白受的道理
④要常博得这些人的虽不中肯而颇中听的赞美
⑤作品有人赞美,我们无不欣然引为知音
⑥作品遭人毁骂,我们常能置之不理,说人家误解了我们或根本不了解我们
A.⑥⑤①③②④ B.⑤③⑥①②④
C.⑥①⑤③②④ D.⑤⑥①②④③
15.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阅读的载体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的内容。电子阅读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获得文字太方便、太快捷的时代,然而人们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所以, ① ,就像吃零食一样。现在,我们从微信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可有时候我们会问自己, ② ?即便一个人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也就是个“知道分子”,缺乏自己的思考。就像零食只是食物的一种,即便一个人每天吃各种零食,他的营养肯定还是不全面的。今天,我们浪费大量时间去了解不必要的信息,可能就会让我们变成 ③ 。


展开余下试题五、写作(60分)
16.请以“谈包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提示:“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可以只从一个方面入手写作。

岳阳县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参考答案
语 文
1、C(想象空间有两种形式,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的是第一种形式的想象空间)
2、D(A、“先分后总”错,应该是层层递进。 B、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C、“《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错,是通过第二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3、C(A、“创作水平高”无中生有,且不合逻辑。B、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的是第二种形式的想象空间。D、“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错,梦幻空间是想象空间的一种)
4、B(矜:夸耀,炫耀)
5、A
6、D(刘敬的提议未能实行,当时的做法是将宫女假扮公主去和亲)
7、(1)即使崤山以东地区发生战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山东、虽、乱、全、句意通顺各1分,共5分)
(2)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疲于战争,不能用武力使匈奴服从。(初、兵、以、服、句意通顺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刘敬是齐国人,汉高帝五年(前202),他到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刘敬(进城后)就摘下拉车子用的那块横木,去见齐人虞将军说:“我希望见到皇帝谈谈有关国家的大事。”于是虞将军进宫把刘敬的请求报告给皇帝。皇帝召刘敬进宫来见,并赐给他饭吃。
等了一会儿,皇帝就问刘敬(要谈什么大事),刘敬便劝说皇帝道:“陛下建都洛阳,难道是要跟周朝比试一下兴隆吗?”皇帝说:“是的。”刘敬说:“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周朝的先祖积累德政善事十几代,把洛阳作为天下的中心。如今陛下从丰邑沛县起事,大小战斗使天下百姓血流大地,(这种情况下) 却要同周朝成王、康王的兴盛时期相比,我私下认为这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再说秦地有四面边塞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况,百万之众的雄兵是可备一战的。陛下进入函谷关把都城建在那里,即使崤山以东地区发生战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
皇帝犹疑不决。等到留侯张良明确地阐述了入关建都的有利条件后,皇帝当日就乘车西行到关中建都。
汉高帝七年(前200),得知韩王信与匈奴勾结要共同进攻汉朝的消息,皇帝大为震怒,就派使臣出使匈奴摸清底细。匈奴把他们强壮能战的士兵和肥壮的牛马都藏了起来,只显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皇帝派刘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来报告说:“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才是。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以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皇帝听了刘敬的话非常恼怒,就用镣铐把刘敬羁押在广武县。高帝率军前往,到了平城,匈奴果然出奇兵围困高帝在白登山上,高帝被围困了七天后才得以解围。高帝回到广武县,赦免了刘敬,赏赐刘敬食邑二千户,封为关内侯。
汉高帝撤出平城返回朝廷,韩王信逃入匈奴。这时,冒顿是匈奴的君主,军队强大,屡次侵扰北部边境。皇帝对这种情况很忧虑,就问刘敬对策。刘敬说:“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疲于战争,不能用武力使匈奴服从。冒顿杀了他的父亲自己做了君主,他凭武力树威势,是不能用仁义道德说服的。只能够从长计议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了,陛下如果能把皇后生的大公主嫁给冒顿作妻子,给他送上丰厚的礼物,粗野的外族人一定爱慕而把大公主作正妻,生下的儿子必定是太子。陛下根据时令经常把汉朝多余而他们少有的东西馈赠(给匈奴表示)抚问,顺便派能言善辩的的人用礼节来开导启发他。冒顿在位,当然是汉朝的女婿;他死了,他汉朝外孙就是君主。哪曾听说外孙子敢同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呢?”高帝听后说:“好的。”便要送大公主去匈奴。吕后得知后日夜哭哭啼啼。皇帝终究不能派出大公主,便找了个宫女以大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君主作妻子。
8、运用了比喻(借喻)的修辞手法(2分),把雨后水量充沛、平静无波的池面比作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它清楚地映照出旁边的房屋,极其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过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美景(4分)。
9、①东风忽起,垂杨迎风起舞。(2分)②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落到荷叶上,发出万点声响。(4分)
10、(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1、(1)C3分,A2分,B1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他的“玩笑”引起农民夫妇对“我”的身份的误会,从而推动情节发展; ②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看,他是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把“我”与农民夫妇、未婚妻联系起来。(每点3分)
(3)①老媪与农民夫妇形成对比,老媪的自私、冷漠更加凸显农民夫妇的善良、热情;(或老媪与其他旅客形成对比,相互映衬,表现出老媪的冷漠和其他旅客的热情。)②“我”与未出场的“未婚妻”形成对比,“未婚妻”的幸福,突出了“我”的孤苦处境。(每点3分)
(4)①“我”从农民夫妇对“我”父母般的关爱中感到了温暖,同时产生了对自己身世和处境的伤感之情;②看到农民夫妇一家的恩爱、和谐,“我”产生了羡慕之情;③“未婚妻”的幸福,引发了“我”对亲情、爱情的期待和渴望。(答对1点计2分,答对2点计5分,答对3点计8分)
12、C 平分秋色:双方各占一半。也指双方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使用语境为两方而非多方。
13、B 句式杂糅,“目的是”与“是为了”保留其一。
14、 A(⑤⑥从内容和句式看在一个层面,据①可知⑥在前⑤在后;③引领的句子解释①,②④内容和句式相近,在一个层面)
15、①阅读经常是碎片化的(2分)②一个人有必要知道这么多信息吗(2分)③知道最多而思考最少的人(2分)
16、
关于作文的“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岳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