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675 2016-05-10
标签:
沪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75]
上海市民办新虹桥中学国际课程班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七年级语文试题
虹桥中学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一.诗词默写(10分)
1. 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昨夜雨疏风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簌簌衣巾落枣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鉴赏(1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 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他的词属于________________派。
7. 写出围猎时热烈壮阔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表达词人为国戍边,抗击外敌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10.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出猎的壮阔场面。
B.“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词人渴望摆脱政治窘境,为国效力的心情。
D.“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三.课内文言文(16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 给加点字标注拼音。(2分)
案牍 ( ) 德馨( )
12. 解释加点字。(4分)
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中“诸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头以“山”,“水”为喻点明主旨,暗示陋室不陋。
B. “素琴”指没有装饰的琴,一方面写出作者的高雅情趣,一方面表现他的清廉。
C.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D. 本文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来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怀。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焦尾琴
一节很不起眼的枯木,被一个农夫随手扔进了火堆,打算用它来燃烧取理。整整一个寒冷的冬天,已有无数的枯木就这样烧成了灰烬。
这天.一个精于制琴的大师打这里经过,打算进屋来避一避雨。于是事倩就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大师的耳朵肯定是异于常人的,正因为如此,在不绝如缕的风声和雨声中,大师才意外地听到了一种不同凡晌的声音: 那是一种被埋没和被世俗误解的绝望的呐喊和呻吟。大师侧耳倾听,他发现这声音正是那节刚被农夫投进火堆的枯木所发出来的。它是那样的绝望,又是那样的优美。
浏览完整试题
它因为优契而绝望, 又因为绝望而优美。大师猛然冲上前去,不顾一切地从熊熊的火堆中将那节枯木抓了出来,并爱怜地拍去它身上的火苗和尘土。
大师用那节枯木做了一把琴,因为曾被烧过的原故,那把琴的尾部色如焦炭,留下了曾经沧海的伤痕。于是. 大师便把它叫作焦尾琴— 也许你已经知道,这把从火堆里被解救出来的琴,就是那把后来名动整个中国音乐史的精品,它像一个传说那样美好和空前绝后。
作为焦尾琴前身的枯木在它被农夫投进火堆时,它所发出的声音是一种呻吟,也是一种愤怒。只是这种呻吟和愤怒只有大师才能理解,凡夫俗子是无法听得懂的。在他们眼里,世界上的
一切木头,不过均是用于燃烧取暖罢了。
焦尾琴是不幸的。因为它曾被当作枯木被人屈辱地烧烤过.直到在它的一切都将化作乌有时, 才有人认出它的价值。
然而, 焦尾琴也是幸运的。它毕竟最终遇上了大师—— 虽然
是那样的偶然, 但它最终的归宿,不是燃一堆火、冒一股烟、发一阵光,而是作为无与伦比的琴中之极品, 如同空谷足音,晌彻两千年的东方文明。因此,当你有权将无数的木头投
进火堆时,请别忘了听一听,其中是不是有一些不同于柴火燃烧的声音—— 在呻吟、在愤怒、在呐喊…
16.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焦尾琴”名字的由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现在常用“焦尾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中的______________的比喻义一样。(4分)
18. 请从文中找出与“无与伦比”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借琴写人,是一篇托物言志的美文。
B.本文告诉我们,当我们被淹没、被世俗误解时,一定要有呐喊,要表达出自己的愤怒。
C.从本文我们可以获得启示:我们需要英雄有用武之地,同时就需要倾听英雄呻吟、呐喊、愤怒之声的贤者。
D.我们应该像文中大师一样,举贤人荐能人。
20. “那是一种被淹没和被世俗误解的绝望的呐喊和呻吟”,如果你是枯木,你会有怎样的“呐喊”和“呻吟”?请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用一百字左右,以第一人称写出你的呐喊和呻吟,(8分)
五.写作
题目:温暖的记忆
要求:(1)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少于500字。
(2)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一.诗词默写(10分)
1. 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昨夜雨疏风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簌簌衣巾落枣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鉴赏(1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 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他的词属于________________派。
7. 写出围猎时热烈壮阔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表达词人为国戍边,抗击外敌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10.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出猎的壮阔场面。
B.“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词人渴望摆脱政治窘境,为国效力的心情。
D.“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三.课内文言文(16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 给加点字标注拼音。(2分)
案牍 ( ) 德馨( )
12. 解释加点字。(4分)
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中“诸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头以“山”,“水”为喻点明主旨,暗示陋室不陋。
B. “素琴”指没有装饰的琴,一方面写出作者的高雅情趣,一方面表现他的清廉。
C.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D. 本文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来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怀。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焦尾琴
一节很不起眼的枯木,被一个农夫随手扔进了火堆,打算用它来燃烧取理。整整一个寒冷的冬天,已有无数的枯木就这样烧成了灰烬。
这天.一个精于制琴的大师打这里经过,打算进屋来避一避雨。于是事倩就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大师的耳朵肯定是异于常人的,正因为如此,在不绝如缕的风声和雨声中,大师才意外地听到了一种不同凡晌的声音: 那是一种被埋没和被世俗误解的绝望的呐喊和呻吟。大师侧耳倾听,他发现这声音正是那节刚被农夫投进火堆的枯木所发出来的。它是那样的绝望,又是那样的优美。
它因为优契而绝望, 又因为绝望而优美。大师猛然冲上前去,不顾一切地从熊熊的火堆中将那节枯木抓了出来,并爱怜地拍去它身上的火苗和尘土。
大师用那节枯木做了一把琴,因为曾被烧过的原故,那把琴的尾部色如焦炭,留下了曾经沧海的伤痕。于是. 大师便把它叫作焦尾琴— 也许你已经知道,这把从火堆里被解救出来的琴,就是那把后来名动整个中国音乐史的精品,它像一个传说那样美好和空前绝后。
展开余下试题
作为焦尾琴前身的枯木在它被农夫投进火堆时,它所发出的声音是一种呻吟,也是一种愤怒。只是这种呻吟和愤怒只有大师才能理解,凡夫俗子是无法听得懂的。在他们眼里,世界上的
一切木头,不过均是用于燃烧取暖罢了。
焦尾琴是不幸的。因为它曾被当作枯木被人屈辱地烧烤过.直到在它的一切都将化作乌有时, 才有人认出它的价值。
然而, 焦尾琴也是幸运的。它毕竟最终遇上了大师—— 虽然
是那样的偶然, 但它最终的归宿,不是燃一堆火、冒一股烟、发一阵光,而是作为无与伦比的琴中之极品, 如同空谷足音,晌彻两千年的东方文明。因此,当你有权将无数的木头投
进火堆时,请别忘了听一听,其中是不是有一些不同于柴火燃烧的声音—— 在呻吟、在愤怒、在呐喊…
16.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焦尾琴”名字的由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现在常用“焦尾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中的______________的比喻义一样。(4分)
18. 请从文中找出与“无与伦比”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借琴写人,是一篇托物言志的美文。
B.本文告诉我们,当我们被淹没、被世俗误解时,一定要有呐喊,要表达出自己的愤怒。
C.从本文我们可以获得启示:我们需要英雄有用武之地,同时就需要倾听英雄呻吟、呐喊、愤怒之声的贤者。
D.我们应该像文中大师一样,举贤人荐能人。
20. “那是一种被淹没和被世俗误解的绝望的呐喊和呻吟”,如果你是枯木,你会有怎样的“呐喊”和“呻吟”?请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用一百字左右,以第一人称写出你的呐喊和呻吟,(8分)
五.写作
题目:温暖的记忆
要求:(1)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少于500字。
(2)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22.66.36.252)
上一篇:
重庆市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标签:
沪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上海市民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7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