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85  2016-05-1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5]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庄浪四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中期试题
高一语文
命题人:万斌 审核人:郭煜辉
甲 必考题
一、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翻看报纸上的畅销书排行榜,莫言作品有数部上榜,且占据了榜首位置,这给人一种错觉,文学在中国又重新金贵起来,甚至会产生这样良好的愿望——如果像莫言这样的作家的作品,能一直在畅销榜上该有多好。读书可以折射一个国家的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举国热爱文学的国度,该是多么令人向往。
但很快有泼冷水的人来了,发出了这样的提问,那些抢购莫言图书的人在莫言获奖之前知道他是谁吗?其实这样的质疑价值不大,读者有权用自己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消费莫言,就像消费者被一则电视广告打动而去购买某产品一样,诺奖这个大广告铺天盖地,对莫言知之甚少或干脆不知莫言为何人的读者,去买几本莫言的书来读一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买莫言的书,谈论莫言的获奖,这都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消费莫言,此前哪一位作家获得诺奖,不是被这样追捧?
之所以强调要在正常范围内理性地消费莫言,是因为另外一种夸张的、过度的、带有魔幻色彩的消费行为正在围绕着莫言展开,甚至有不可控之势,比如在北京城内有十多处豪宅的陈光标要赠送莫言房子;莫言家乡有人设想政府应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宁可赔钱也要种万亩高粱;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此外还有人说,莫言的作品要收进教科书,莫言今年必上春晚……魔幻现实主义走出了莫言的笔端,目前正在他身上一点点发生,“吃定莫言”的前景让不少人兴奋不已。
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谈论金钱要远远多于谈论文学,从帮他分析奖金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拜金主义气息混合着被强行提炼出来的国家主义自豪感,共同构成了一个怪异景象: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体狂欢。莫言的文学成就也不再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成为许多人消除文化自卑、宣扬政绩的工具。
莫言获奖,一种较为理想的长远影响是,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和一种生活方式。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而想要实现这个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有强大的消费动力来推动,不消费莫言怎么成?
消费莫言无非前面说过的两种方式,但就眼下的氛围看,指望以莫言一己之力来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只是良好的愿望,癫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魔症的漩涡里推。还好,莫言是清醒的,他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甚至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比如他辟谣说自己想在北京买房,只不过是个玩笑,对家乡要种万亩高粱的说法,他称不必当真。莫言在用自己的方式给“莫言热”降温,可现实却是,不把莫言的剩余价值榨空,某些人是绝对不会停手的。
再过一些天,莫言的名字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亿的投资因像一个笑话而被取消,人们在书店不再像买菜一样成筐地买莫言的书,那时,或许我们再谈谈莫言,谈谈文学。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韩浩月《消费莫言的两种方式》)
1.下列对于“消费莫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莫言获奖后,人们争相抢购他的图书,不断谈论他获奖的是是非非,畅销书排行榜上也有数部上榜且高居榜首,这里面有些情况属于在正常范围内理性消费莫言。
B.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体狂欢,这正是非理性过度消费莫言的实质所在。
C.就眼下的氛围看,只能指望莫言亲自站出来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否则,癫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魔症的漩涡里推。
D.随着时间的流逝,莫言的名字会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亿的投资因像一个笑话会被取消,种种情况表明,到那时莫言真正就会消费殆尽。
2.下列对“莫言获奖”的意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莫言的获奖可以使中国的文学重新“金贵”起来,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去,形成一个热爱文学的国度。
B.莫言的文学成就不再单纯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成为更多人消除文化自卑的工具,这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自豪感。
C.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和一种生活方式。
D.莫言的获奖为更多的商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们可以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等,从而得到更多利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有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这种无视别人尊严的说法令作者感到愤慨。
B.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人们几乎都在谈论金钱,从帮他分析奖金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这种莫名兴奋的心理其实就是国家自豪感掩盖下的拜金主义。
C.莫言的获奖可以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
D.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莫言是一个清醒主义者,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甚至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 范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是时,太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间:(得)机会
B.若苟僭拟,干时而动 干:冒犯、冲犯,此处可译为“背离”
C.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 拟:比、比拟
D.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 逆:迎、迎接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范“忽于荣利”的一组是
①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②征命无所就
③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④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⑤范以疾留彭城 ⑥救恤穷乏,家无所余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卓作乱时,张范与张承想要集合徒众与天下豪杰一起讨伐董卓,后在其弟张昭的劝阻下作罢。
B.张范让张承去见袁术,由于张承在言谈之中没有曲意逢迎袁术,致使见面不欢而散。从中可以看出张承“方正”的性格。
C.张范与张承的儿子同被盗贼劫持,张范前往贼穴营救,最终盗贼被他的仁义之言所感动,把两个孩子都还给了他。
D.太祖每当出兵征战,常常让张范和邴原辅助世子曹丕一同留守,并告诫曹丕若有所行动一定要向两人咨询,足见张范深得太祖器重。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3分)
(2)贼义其言,悉以还范。(3分
(3)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4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10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一个重要节日。
8.“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并说说作者当时怀有一种怎样的心情。(5分)
9.作者写自己思家使用了何种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
(2)《登高》中作者面对秋景感慨韶光易逝的两句是 , 。


展开余下试题(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11、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爱的磨难 〔美〕欧•亨利
乔从中西部来到纽约,梦想当画家。迪莉娅从南部来到纽约,梦想搞音乐。乔和迪莉娅是在一间画室里相见的。不久以后,他们结了婚。
他们居住的只不过是一套狭窄的房间,却生活得很幸福。他们互敬互爱,而且双方都热衷于艺术。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顺心满意的,但他们发现已经花完了所有的钱。迪莉娅决定去做家庭音乐教师。一天下午,她对丈夫说:“乔,亲爱的,我找到一位学生了,一位老将军的女儿。她是位性情温柔的姑娘。一星期教三节课,一节课5美元。”
但是,乔并不高兴。“我干些什么呢?”他说,“你以为我可以眼睁睁地看你工作而自己却轻松地搞自己的艺术吗?不,我也要挣钱。”
“亲爱的,你真傻。”迪莉娅说,“你必须继续练习绘画。我们一周有15美元,会生活得很幸福的。”
“或许我还能卖掉一些我画的画哩。”乔说。
每天,他们早晨分手,晚上相见。一星期过去了,迪莉娅带回家15美元。她却显得有些疲惫。
“克莱门提娜有时使我感到烦恼,她不下苦功夫练习。但是,那位将军真是一位最可爱的老人,我多么想你能见他一面呀,乔。”
这时,乔从口袋里摸出18美元。“我卖给了一个来自皮奥里亚的人一张我画的画。”他说,“他还定购了另一张。”
“我太高兴了。”迪莉娅说,“33美元!以前我们从没有这么多的钱去花费。今晚我们将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了。”
第二个星期,乔回到家,把又得到的18美元放在桌子上。过了半小时,迪莉娅回来了,她的右手上缠着绷带。
“你的手怎么了?”乔问道。迪莉娅笑着说:“噢,克莱门提娜递给我一盘汤时,一些汤溅到我手上。”
“你今天下午什么时间烫着手的,迪莉娅?”
“我想大概是5点钟吧。那把烙铁——我意思是说那盘汤——是在5点左右备好的。你问这个干吗?”
“迪莉娅,来,坐在这儿。”乔说着把她拉到长沙发上,并且坐在她身边。
“你每天都干了些什么,迪莉娅?你真的在做家庭音乐教师吗?告诉我实话。”她哭了起来。
“我找不到一个学生。”她诉说道,“所以,我就在一个洗衣坊里找到一项工作:熨衬衣。今天下午,一个女孩把一只烙铁放在我的手上,把我重重地烫了一下。但是,告诉我,乔,你是怎么猜出我不是在做家庭音乐教师呢?”
“很简单。”乔说,“我知道关于你绷带的所有来历,因为是我把它们送给楼下洗衣坊的一个小女孩的,她用热烙铁烫坏了人的手。你明白了吧,我也在你工作的洗衣坊里的动力机房里工作。”
“那么,你画的画呢?你卖给那位来自皮奥里亚的人吗?”
“算了吧!你的将军和他的克莱门提娜是无中生有的,那么,我那位来自皮奥里亚的人也是胡说的。”
接着,两人大笑起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一对追梦的年青人走到一起纯属偶然,作者正是利用这种巧合,说明不考虑物质条件的闪电式结合,注定他们的婚姻只能靠谎言来维持。
B.相似的经历,相近的追求,为他们的婚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面两个人争相牺牲自己的理想成就对方做了情节上的铺垫。
C.“她显得有些疲惫”是一处伏笔,作者用这一情节暗示迪莉娅并没有做家庭音乐教师,而是在干比较粗重的活。
D.迪莉娅“哭”是因为她的谎言眼看要被揭穿,她怕给乔留下不诚实的印象,也怕乔不会再让自己出去干重活,无法成就乔的事业。
E.为了使对方安心,迪莉娅编造谎话,乔无中生有,在情节设计上略有雷同,但却折射出了他们处境的艰难,体现了这对青年夫妻的相濡以沫,心心相印。
(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哪些巧合?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6分)
(3)迪莉娅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最后以两个年轻人的大笑结束,你认为他们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包含着怎样的意蕴?(8分)
四、实用类文章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战胜自我
1888年11月24日,戴尔•卡耐基诞生于密苏里州玛丽维尔附近的一个小市镇。父亲经营一个小小的农场,家里非常穷。
卡耐基的忧郁性格与生俱来。儿时,下雷雨时,他担心会不会被雷打死;年景不好时他担心以后有没有食物充饥;还担心死后自己会不会下地狱。稍大一些后他担心自己的衣着、举止会不会被女孩子取笑,担心没有女孩子愿意嫁给他。但后来发现,他曾经非常担心的那些事,99%都没有发生。
  一个如此没有自信,几乎被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忧虑缠绕的小伙子,最终成为给别人自信、让人们乐观的心理激励大师,这中间需要经历多少磨砺,就可想而知了。
  在学校里,瘦弱、苍白的卡耐基永远穿着一件破旧而不合身的夹克,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一次卡耐基到黑板前解答问题。他刚走上讲台,就听见身后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下课后才明白同学们笑话他的原因。班上一名捣蛋鬼坐在他背后,在他的破夹克的裂缝处插了一朵玫瑰花,还在旁边贴了一张字条,写着:“我爱你,瑞德•杰克先生。”在英语中,瑞德•杰克与破夹克是谐音词。回家后他向母亲诉苦,母亲却说:“你为什么不想办法让他们因佩服你而尊敬你呢?”卡耐基在童年时代受到母亲很大影响。母亲生性乐观,百折不挠。一次大水灾,洪水冲出了河堤,把农场的所有农作物冲得不见踪影。父亲用绝望的声音喊道:“上帝,你为什么老是和我过不去?”而母亲却十分镇静,哼唱着歌,将家园重新收拾好。母亲对卡耐基寄予厚望,一直鼓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做一名传教士,或做一名教员。
  1904年,卡耐基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这时,家里已把农场卖掉,迁到学院附近。卡耐基负担不起市镇上的生活费用,就住在家里,每天骑马到学校去上课。他是全校600名学生中五六个住不起市镇的学生之一。他虽然得到全额奖学金,但还必须四处打工,以弥补学费的不足。
  卡耐基发现,学院辩论会及演说赛非常吸引人,优胜者的名字不但广为人知,而且还被视为学院的英雄人物。这是一个成名和成功的最好机会。
  但他没有演说的天赋,参加了12次比赛,屡战屡败。三十年后,卡耐基谈及第一次演说失败时,还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虽然我没有找出旧猎枪和与之相类似的致命东西来,但当时我的确想到过自杀……”经历失败后,卡耐基发奋振作,重新挑战自我。
  1906年,戴尔•卡耐基一篇以《童年的记忆》为题的演说,获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说家奖。这是他第一次成功,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非同小可的影响。
  他在后来的回忆中不无自豪地说:“我虽然经历了12次失败,但最后终于赢得了辩论比赛。更为激励我的是,我训练出来学生赢了公众演说赛,获得了朗读比赛的冠军。从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我该走怎样的路了……”1908年,卡耐基仍旧很贫穷,但与两年前进入师范学院时已有天壤之别了。他成了全院的风云人物,在各种场合的演讲赛中大出风头。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开始走出学院去扩大自己演讲的影响了。
  他原先的目标,是想在学校里获得学位,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但在快毕业的那年,他发现同班的一个同学在暑假为国际函授学校推销函授课,每周所得的钱,比他父亲的辛勤所得还高出四倍。因此,他在1908年毕业后,便赶到国际函授学校总部所在地的丹佛市,受雇做了一名推销员,后来他又到南奥马哈,为阿摩尔公司贩卖火腿、肥皂和猪油。他的推销工作虽然很成功,但在1911年,他却到纽约“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学习演戏。一年以后,他感到自己并不具备演戏的天才,于是又回到推销的行业里,为一家汽车公司当推销员。


展开余下试题  但这些工作都不合他的理想。他认为实现梦想比赚钱更重要。他决心白天写书,晚间去夜校教书,以赚取生活费。他想为夜校教公开演讲课,因为他认为,大学时代他在公开演说方面受过训练,积累了经验。这些训练和经验,扫除了他的怯懦和自卑,让他有勇气和信心跟人打交道,增长了做人处世的才能。于是他说服了纽约一个基督教青年会的会长,同意他晚间为商业界人士开设一个公开演讲班。从此,他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成人教育事业。(摘编自《卡耐基成功全集》)
(1)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贫穷的家境,忧郁的性格,使卡耐基从小就缺乏自信,但在他确知自己担心的事99%都没有发生后,他开始乐观起来,最终成为给别人自信的心理激励大师。
B.卡耐基被同学捉弄,受到欺辱后,母亲并没有同情她的遭遇,而是激励他做出让同学佩服的事,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对卡耐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C.卡耐基没有演说天赋,却不服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经过十二次失败后,终于获取了“伯第青年演说家奖”,找回了自信。
D.发现做推销员挣钱更多后,卡耐基放弃了当教师的想法,一心一意干起了推销工作,而这一工作使他获得了又一次成功。
E.丰富的阅历,成功的经验,都成了卡耐基人生的巨大财富,为他最终实现理想,获取成功奠定了基础。
(2)在通向终极目标的道路上卡耐基还获取过哪些成功?分别对他产生过哪些积极的影响?(6分)
(3)卡耐基的性格中有对他成长极为不利的因素,请指出来,并分析他是如何战胜自我的?(6分)
(4)卡耐基的“忧郁”对他的影响是完全负面的还是也有正面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B.期待已久的《华尔街2》终于上映了,观众们拍手称快,既被电影史诗般的气质所征服,又对演员的演技赞不绝口。
C.学历造假历来受到千夫所指,而有人却偏偏跳出来为其辩护,声称只要事业成功了,学历造假不重要。这是赤裸裸地宣扬资本霸权,蔑视知识技术和劳动的不刊之论。
D.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学贯古今,融汇中西,真可谓学富五车,汗牛充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B.部分学者认为:出现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信号灯设置较多地考虑到车辆而忽视了行人造成的。
C.美联社认为,美国派航母通行南海的做法会引发中国的不满,但同时会对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菲律宾和越南起到支持与安抚作用。
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继承。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曾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两个人生驿站, 。
, 。 ,
, , 。这就是“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中国文人的人格特点。
①两者相互补充,一退一进
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③而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对有限人生的超越
④他们就会转入精神驿站,通过与自然为伍的精神张扬
⑤如果在现实世界中积极入世之路滞涩难通
⑥共同影响了中国文人的人格
⑦实现与天地精神共舞的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A.③①②⑥⑦④⑤ B.①④②⑤⑥③⑦
C.③①⑥⑤④②⑦ D.①③⑥⑦④⑤②
16仿照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另写两句话,要求话题保持一致,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生命之鱼,游于良知之水,才能使短暂人生星空灿烂,无论穷达荣辱都能尽显人格的力量。楚大夫沉吟泽畔,坚守对振兴国家的良知,九死不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画,用简要的文字说说漫画内容,并分析其寓意。(6分)

漫画内容:
寓意: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就算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6、BCA BCA 13-15、 ACC
1.B A项,“这里面有些情况”有误,上述情况均属于在正常范围内理性消费莫言;C项,“只能指望”与原文所表述非理性消费莫言不符;D项,“到那时莫言真正就会消费殆尽”是对“消费莫言”内涵的错误理解。
2.C A项,在原文第一段中作者说“这给人一种错觉”;B项,“不再单纯是……这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自豪感”与原文表述不符;D项,对这种非理性地消费莫言的方式作者持否定态度。
3.A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这种无视别人尊严的说法令作者感到愤慨”与原文中要表达的观点不符,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要对夸张的、过度的、带有魔幻色彩的消费行为进行批判。
4.B(A项“间,秘秘地,悄悄地;间行,从小路走;C项“拟”为“效法”之意;D项“逆”意违背公理。)
5.C(②③⑤都不能表现他“忽于荣利”。
6.A A中无张范之事。
7.(1)太傅袁隗想要把女儿嫁给张范,张范推辞没有接受。(3分)(“妻”“辞”各1分,翻译通顺1分)
(2)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3分)(“悉”“义” 各1分,翻译成被动句1分)
(3)(张范)救济抚恤贫困的人,(以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本地和外地的孤儿寡母都来投靠他。(4分)(“穷乏”“中外”“所余”各1分,翻译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太傅袁隗想把女儿嫁给张范,范推辞不接受。他性格恬静,乐于道义,淡泊名利,从不接受公荐。其弟名承,字公先,也是知名人士,由于做人方正而被征召,任命为议郎,又升任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想聚合亲信与天下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庄浪”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