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600 2016-05-17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0]
江苏省2016届高三高考冲刺卷(一)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6年高考冲刺卷(1)(江苏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获得幸福的关键不在于 某些标准或者避免某些问题,而在于保持着一种谦卑而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痛苦和希望。
②乐伎俑眉目刻画清晰,姿态各异,神情专注。特别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像是陶醉于那美妙的音乐中,给人以 的感觉。
③对于学生 大众而言,生僻字虽然不是汉字学习的重点,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掌握一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A.遵循 呼之欲出 甚至 B.遵守 呼之欲出 乃至
C.遵循 栩栩如生 乃至 D.遵守 栩栩如生 甚至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国和中国的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基本达成一致。
B.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C.李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因发热患者增多,安徽省省立儿童医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3.下列各句中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B.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
C.我和村里的伙伴们跳入清澈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D.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莫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定义作品的“深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造成苦难的原因,才可能写出深刻的苦难,写出真正的悲剧和命运。
①只有正视人心中的恶
②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动物性的一面
③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④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⑤有一些难以克制的个人欲望
⑥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
A.①④⑥③②⑤ B.①⑤②⑥④③ C.④⑥①②⑤③ D.④⑥③②⑤①
5.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了去年对日美中3国7233名高中生进行的调查结果,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问卷调查问题 回答 日本 美国 中国
1.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是 7.5% 57.2% 42.2%
2.觉得自己优秀 否 83.2% 11.2% 32.7%
3.学校里有能理解我的老师 是 52.7% 74.4% 62.3%
4.父母非常了解我 是 68.0% 82% 85%
A.日本学生普遍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B.高中生大多觉得父母师长懂得自己
C.美国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认同度高 D.高中生不要妄自菲薄,要树立奋斗目标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给季弟书
浏览完整试题
魏 禧
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念吾弟介然不苟 介:耿直
B.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 坐:因为
C.谏而不听,遂薄其人 薄:接近
D.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婉:和顺
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颇以远大相期 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B.往时我之督弟甚严 句读之不知
C.欲归为弟畅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岂其无乐爱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②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
9.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1)首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3分)
(2)这首诗的第三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3)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题文】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庄子《逍遥游》)
(2) ▲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3)连峰去天不盈尺, ▲ 。(李白《蜀道难》)
(4)夜深忽梦少年事, ▲ 。(白居易《琵琶行》)
(5)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宫赋》)
(6)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叶倾城
我是“外地来京人员”,初到北京,一切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狂喜。在车上一直凭窗张望,一会儿看一大堆金发外国人,一会儿又留意遥遥的过山车,突然我大叫:“马,马,活的马,马在走路。”满车人大笑。
的确,我是来了北京,才能想象城市里还有马车。时常是卖水果的,夏天是西瓜香瓜,其他季节什么都有,但都是廉贱的,绝对没有卖火龙果的。摊主不怎么吆喝,只是坐在车帮上,手里玩弄着一根系了很多七彩化纤绳子的鞭子。而他的马,就在车前站着,有时候啃一点儿干草。我观察了很久,才确定马不能像骆驼或者大象那样跪下来,草在地上,它就把双腿分开,脖子探得长长的,头控得低低地,默默咀嚼,默默反刍。人和马,都很安静。
我喜欢马,觉得它美丽,颈背的线条既柔和又矫健。拉车的马大概没什么名种,灰白、黄褐、泥色,杂色斑驳,马尾偶尔摆荡一下——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因为有个执著的知识分子,不管其他人如何打扰他,都要讲完“马尾巴的功能”。马儿们都有明亮的大眼睛,眼皮垂着,有一种良人处子般的温驯。我想去轻触它的鬃毛,但我不敢。
“马,咬人吗?”我终于忍不住问。摊主哗地笑开:“不咬,它可听话呢。”“那,我能喂它点东西吃吗?”
我找到一颗巧克力,手欲伸不敢伸地,给它。马是闻到了食物的味道吗或者出于本能判断,知道这是一个喂食动作?它低头来俯就,滚热的鼻息喷在我手心,像火车的汽笛。我害怕,手越压越低,马突然一个猛低头,卷走了巧克力,它的舌头,粗糙而热湿,令人印象深刻。
因为有一匹马吃过我的糖,我觉得我与全世界的马,都交上了朋友。每次在路上遇到马,我都会多看几眼。夏天时,马的鬃毛被剪得极短,齐齐整整,像时髦男孩子的板寸。我看着就想笑,也觉得心里很暖,农业社会人与牲口的情,还留存着。
下午时分,我在三环上,车少人稀,对面车道却突发混乱,几辆车紧急刹车、避让,带出一片刺耳的摩擦声。而一辆马车,正逆行疾驰,车主策马扬鞭,马蹄在柏油路上打出一片“答答”。我正错愕,身边的的士司机说:“得,遇到城管的了。”我忧心忡忡地问:“抓到会罚多少呀?”“咳,这一车果子,都不够罚的。”
很久我都忘不掉那在三环上逆向狂跑的马,四蹄如此惊惶。我问老公:“如果一辆车和一匹马撞上了,谁会赢?”他大笑不已:“你居然还是理工科出身,”然后才说,“你忘了马力这个词吗?捷达的马力最高可以达到300多。”那么这场PK,一旦发生,车会完胜!霎时间我想到了悲嘶、血肉横飞、粉身碎骨……
我当然知道北京是一所城市,而马属于乡村。我完全承认马不应该进来,但是,谁有头发愿意装秃子?谁开得起宝马会自驾一辆马车?报上有这样的新闻,为了躲避城管的追捕——他们一定是开着车的,咆哮的机器怪兽,着急的马车主用小刀刺马:马儿你快点跑呀快点跑……血,点点滴滴,洒了一路。那是同一只手,同一把刀,为它剪鬃的,以及刺向它身体的。
展开余下试题
我想起很多年前,尼采在路上,看到一个农夫在鞭打自己的驴,尼采不顾一切上前救护,抱着驴头失声痛哭: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12.文章开头一句“我是‘外地来京人员’”有什么作用?(4分)
13.文章着力叙写给马喂巧克力和马车逆行疾驰这两件事的意图是什么?(6分)
1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马车进城”有怎样的观点?(4分)
15.本文曾以“马在走路”为题发表。你认为原来的题目和现在的题目哪一个更好一些?请说明理由。(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题文】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千古兰亭
祝 勇
王羲之不会想到,他的《兰亭序》,居然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其后1600多年的漫长岁月。自那真迹被隐匿起来,后人一直苦心孤诣地复原着它原初的形状。这些后人包括: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米芾、赵孟頫、董其昌、八大山人、陈邦彦……几乎书法史上所有重要的书法家都临摹过《兰亭序》。
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们已无法辨识究竟哪一张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迹,但这已经不重要了,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晴日,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放大了,它容纳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岁月,变得浩荡无边,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在漫长的时光里,这些摹本、刻本、拓本,都被编入一个紧密相连的互动结构中。白纸黑字的纸本,与黑纸白字的拓本的关系,犹如昼与夜、阴与阳,互相推动,互相派生和滋长,轮转不已,永无止境。中国的文字和图像,就这样在不同的材质之间辗转翻飞,摇曳生姿。如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而复始,衍生不息。
中国文化一开始往往依托于巨大的青铜器和建筑(比如长城),通过外在的宏观控制人们的视线,让文字附着在青铜礼器之上,通过物质的不朽实现自身的不朽,文字因此具有了神一般的地位,最早的语言——铭文,也借助于器物,与权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但纸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它使文字摆脱了权力的控制,与每个人的生命相吻合,书写也变成均等的权力。自从纸张发明的那一天,它就取代了青铜与石头,成为文字最主要的载体,汉字的优美形体,在纸页上自由地伸展腾挪。在纸页上,中国文字不再带有刀凿斧刻的硬度,而是与水相结合,具有了无限舒展的柔韧性,成了真正的活物,像水一样,自由、潇洒和率性。它放开了手脚,可舞蹈,可奔走,也可以生儿育女。它们血脉相承的族谱,像一株枝桠纵横的大树,清晰如画。王羲之或许还不会想到,他对良辰美景的流连与哀悼,对生命流逝、死亡降临的愁绪,能借助一纸《兰亭序》从时间的囚禁中逃亡,获得了自由和永生。所有浩荡无边的岁月,被压缩、压缩,变得只有一张纸那么大,那么的轻盈可感,轻得像蝉的透明翅膀,中国人的文化与生命,就是在这份轻灵中获得了自由。
当这十几个世纪里的字画卷轴排列在一起时,我们才能感觉到文字水滴石穿一般的强大力量。文字它以临摹、刻拓的方式,从死亡的控制下胜利大逃亡,一步步完成跨越千年的长旅。从物质性上讲,纸的坚固度远远比不上青铜,但它使复制和流传变得容易,文字也因为纸的这种属性而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永恒。当那些纪念碑式的建筑化作了废墟,它们仍在。它们以自己的轻,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重。
(选自《十月》,有删改)
16.第二段中引用老子的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简要概括本文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结合对文末“它们以自己的轻,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重”的理解,阐释本文标题“千古兰亭”的内涵。(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种只生长在中国最东边的竹子“毛竹”,那里的农民到处播种,每天精心培养。种子萌芽后,即使农民们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毛竹四年也只不过长了3cm。别的地方的人看到这种情景,摇着头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但是,竹子五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着。这样只用六周就可以长到15米,这里瞬间就可以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虽然四年间只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了暴风成长。或许看起来六周间好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但之前的四年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附加题)
一、【题文】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秦始皇帝时,赵高有罪,蒙毅案之,当死,始皇赦而用之。……然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圣人为天下不恃智以防乱恃吾无致乱之道耳始皇致乱之道在用赵高。(节选自《东坡志林》)
21.苏轼在文学、艺术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请说出两个方面。(2分)
22.这段文字阐明了什么道理?(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是全书的总纲。
B.“司徒妙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毛宗岗评本第八回总评),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只是巧用了一条美人计,就促使吕布下决心为夺貂婵而反董。
C.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这情节常被人称作“刘备长厚似伪”。
D.刘备行韬晦之策后园种菜。曹操请刘备煮青梅喝酒。操问刘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大惊,手中筷子落地。刚好雷声大作,刘备托辞害怕打雷,巧妙遮掩过去。
E.《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一个悲剧人物,一是她的聪明才智在封建社会不能施展,二是她虽然取得了“宝二奶奶”的地位,但宝玉始终恨她抢夺了黛玉的位置,并最终出走。
24.简答题(10分)
(1)请简述“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5分)
(2)“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财产公开新任先行”让制度运转起来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一直是舆论吁求的焦点,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成为公众观察政府改革诚意和反腐决心的试金石。中央纪委最新的举措,让公众看到了高层在推进这一制度上的努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指出:要着力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建立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制度。
让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在财产公开上先行,这一制度并非新事物,前几年就有地方试行过。不过,就各地情况来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
面对财产公示制度巨大的改革阻力,中央党校专家曾提出过“新提拔干部先行公示”的设想,建议应以“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为契机,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推进一步。从当时的舆论反应看,公众并不满意这样的妥协和退让,因为选择性地财产公示,会让被公示者心不甘情不愿,地方官员也很难有底气和动力去监督执行这一制度。
展开余下试题
这些质疑有一定道理,但可能忽略了现实。财产公开制度遇到了巨大的利益阻力,这种阻力会让改革陷入僵局,当务之急是寻求突破口,最务实的选择是尽可能地先让这一制度运转起来,也许行动起来了,阻力就能慢慢减弱。与“领导干部全部公示”相比,“新提任领导干部先行”虽然作出了很大的妥协让步,但相比此前的停滞不前,还是前进了一大步。就像反腐败一样,当难以治本时,治标未必不可,为治本作制度准备。财产公示制度的推进,也许无法一蹴而就,却可以一步一步地走,先让制度运转起来。全国每年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并不少,这种改革对制度的推进是有益的。
在财产公示上,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是阻力最小的群体,选择这些人为改革突破口很务实。乐观地看,这种“新提任先行”的改革,也许会对全面的改革起到一种倒逼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同样,财产公示制度也是如此。与其陷入僵局去等待“全部公开”这个无法企及的理想结果,不如先行动起来,然后以“新提任先公开”去倒逼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节选自2013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
25.“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一句如何理解? (3分)
26.对“财产公开新任先行”的新规,公众和作者的态度或认识分别是什么?(6分)
27.作者认为选择新提任的干部实行财产公示制有什么好处?(6分)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卷01(江苏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答案】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本题中,“呼之欲出”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侧重“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遵守”一般与“规则”“纪律”这些规定行动,而“遵循”一般是跟“原则”“标准”等搭配。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
【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签署了备忘录”调换位置;C项表意不明“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D项宾语残缺,应改为“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比如A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签署了备忘录”调换位置。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修辞的辨析能力。A项,“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比喻不当。“脉搏”可以跳动不能流动,“小河”可以流动不能跳动,两者没有相似点,构不成比喻。B项,“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拟人不当,与人物心情不协调。C项,“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比喻不合语境,应改称“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易错警示】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对于修辞,很多同学只能了解其形,不能把握其神。对于比喻,很多考生只能注意到比喻词,却忽略本体和喻体之间应该有相似性。比如A项,考生光注意到“像”,再看到有本体“小河”,有喻体“脉搏”,就觉得应该是比喻,便认为正确了。却忽略了“流淌”这一修饰词,而后面的“脉搏”却是“跳动的”,两者没有相似点,故错误。B项,考生会看到“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却忽略了后面的心情“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显而易见景与情不一致,错误。C项,光注意到“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却没有注意到后面的“轻轻地抚摸”,两者之间显然没有相似性。
4.
【答案】D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5.
【答案】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C项,薄,轻视。故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
上一篇:
广东省中山市2016年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2016”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