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750 2016-05-20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50]
2016年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2016年中招模拟考试试卷
(一)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 页,四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用2B铅笔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卷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A.倔强/崛起 造诣/颐指气使 设身处地/锥处囊中
B.熟稔/荏苒 绦带/韬光养晦 怒不可遏/阿谀奉承
C.点缀/辍学 缜密/三缄其口 九曲连环/曲高和寡
D.荣膺/缨络 茁壮/拙嘴笨舌 踌躇满志/运筹帷幄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 分)
A.沉湎 擎天柱 醒胡灌顶 胜券在握
B.塑料 引力波 不胫而走 严惩不贷
C.甲胄 滔宝网 禁若寒蝉 隐约其辞
D.剽悍 方寸地 无稽之谈 浮想联篇
3.古诗文默写。(共8 分)
( 1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 2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3 )杜甫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渲染秋天凄凉、暗淡的氛围,烘托诗人愁苦心情的诗句是: , 。
( 4 )唐朝诗人常常借助于描写景象,抒发内心的情愫。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 中,用“ , ”的诗句,描绘了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动人景象,表达了早春美景给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 ”的诗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为饯别场面酝酿气氛。
4.下面是小说《骆驼祥子》和《西游记》中的两个情节,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任选一题作答)(共4分)
①怒辞杨宅 ②车迟国赌赛求雨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 分)
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绘画者处理的手法,或表现的风格,或题意的选择等等,而主要在于绘画者 ① 。我们绝不能因为一位画家笔力的粗犷或者细腻,手法的概括或者具体,以及他对细节的爱好或者排斥等等,来判定他是否伟大。如果他能向世人通过作品提示出他个人的崇高目标,那么 ② ,他都同样是伟大的。
① ②
6.阅读下面新闻,回答问题。(共6 分)
①河南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日前,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推介项目指南,拟对全省39个文化产业投资项目进行招商。曹操高陵遗址公园项目也在其中。根据项目介绍,该遗址公园包括曹操高陵博物馆、遗址公园和三国文化影视城三部分。据悉,目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在制定曹操高陵保护规划,最终将曹操高陵打造成集保护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②由文化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4 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4月10 日晚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广场隆重开幕。本扁牡丹文化节以“国色天香、世界绽放”为主题,结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节会举办机制,拉长节会产业链条,统筹安排了11项主体活动和27项专项活动,为海内外宾朋奉献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旅游、经贸大餐。
浏览完整试题
(l)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2)下图是安阳旅游的宣传徽标,请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及涵义。(4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 题。(共16分)
嘿,老头
① 从大四开始考研,却连续两年失利,北京的那所著名的大学是不大好考的。我没有放弃的理由是赵磊在那所大学读研,他是我在大学交的男朋友,第一年考研就成功了,我一直坚信自己可以考上,就像我坚信和赵磊一定可以走进婚姻的殿堂。
② 就在我第三次考研的前一个星期,一个女生找上了我,后面的情节是影视剧常见的桥段,我被抛弃了。
③ 考研结束的那天晚上,我家老头陪我在院前的石阶上坐了一夜。
④ 老头,是我的爸爸。
⑤我说:“你回去吧,没事,我就呆一会儿。”老头塞给我个暖宝宝:“这是你妈给你充的,说要是凉了就叫你回去。”说完就在我身后的石阶上坐下,用老树皮似的手指头抖着烟灰,没再说话,他知道我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无声的陪伴。
⑥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在手上,被寒风吹成锐利的冰刀,刺破皮肤,进而冻结我的每根神经。过了根久。久到天空微亮,久到暖宝宝冰凉了老头也不记得提醒我回家。
⑦我回过头,盯着老头脚下一地的烟头,说:“爸,我决定去找工作。”“不考啦? 抽了一夜的烟,老头的声音比平时更加沙哑。“不考了。”我淡淡地答道,或许是太冷了,嘴唇竟然有些抖。
⑧之后的几天里,老头开始忙前忙后为我置办行李。终于到了老头送我赶往机场的日子。一大早,老头换掉平日里劳作的衣服,干净清爽地站在我眼前:一件压箱底的黑色棉袄,带着折痕的深蓝色西装长裤,一双棕色皮鞋。不知怎的,老头的这身装扮让我想起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人要活出个精气神!”当我的目光停留在老头脖子上戴着的那条颜色发旧、样式过时的围巾时,我的眼眶湿润了。
⑨ 那条墨绿色毛线围巾是我五年前送他的,做工很粗糙,没有任何样式可言、那时我正在热恋,周围的女孩子很流行帮男朋友织围巾,我也追随潮流,但因为从没织过,所以有很多失败产品,老头围着的那条残次品就是被我随意丢在家里又顺口说出送给老头的。这些年,理即便我给老头买过很多做工精致的围巾,但他一直不舍得扔掉这条,他说这是女儿亲手编织的又是第一次送他的礼物,坚决要留着。不管过年过节穿什么新衣服,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拿出来戴上,还逢人就说,这是我女儿织给我的,好看,保暖。
⑩生活有时就是这样,残次品被视若珍宝,全心全意织出的成功品却已蒙尘。
⑪到了机场,不知不觉地过了安检,一回头看到老头还站在那里,就对他喊:“老头,你回去吧,我要走了。”
⑫老头红着眼说:“你走吧,我看你进去了我就回去。”我走到一个拐角处侧身藏了起来,偷偷往外看,老头还站在那里,黑色棉袄包裹着他单薄的身躯显得过于宽松,背有些驼,在一群年轻人中间显得格外瘦小干瘪。
⑬唉!老头真的老了!那个曾经在人流中总是可以让我轻易找到的高大男人,变老了。
⑭老头抿着嘴,颧骨高高耸起,伸着脖子向里张望,像沙漠一匹孤独的骆驼,显得有些呆傻。后面排队的人时不时请求他让路,看了很久,大概觉得我是真的进去了,才叹了口气回身走出机场大厅,转身的一瞬,他抬手擦着眼睛。
⑮我怔住了:这么多年,生活的艰辛繁重的劳作累不倒压不垮的老头竟然哭了!老头啊,为了你至爱的女儿,你落泪了!
⑯飞机关闭舱门准备起飞的时候,我想起那天晚上你跟我说的话。你说,要是你还想考,就再考一次吧,人是为自己活的,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⑰老头,你都不知道,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有多帅气,你也不知道,我以前那种一往无前视死如归志在必得考取那所大学的劲儿没有了,我不想面对任何跟他有关的事物,我只在那所著名高校的考研题上写了自己的姓名。
⑱既然以一张空白的考卷结束,那就再从一张空白的考卷开始。
⑲“女士们,先生们,飞机即将起飞,请系好安全带,关闭手机……”我从口袋中摸出手机,关闭,牢牢握在手中。
⑳飞机落地的一瞬,我从未如此急切地拨通了那个电话……
(作者:何夕。有删改)
7.文章主要讲述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8.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第⑩段的作用。(3分)
9.第⑭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3 分)
10.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 分)
11.第⑳段“我”在电话中会对父亲怎样说?请根据文意,补写一个结尾。(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共14分)
泥土的歌唱
①在中国的八音(根据材质的不同,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中,有一音曰土。
② 土——顾名思义,就是由泥土发出的声音,泥土本身是发不出声音的,即使一定要它发音也要伴随着尘土飞扬的壮观场景。但是人类大约在1万到1 . 5 万年前获得了一项革命性的技艺,那就是借助水和火将土重新幻化为一种全新的形态,也就是陶。
③ 经过这一神奇的转化过程,泥土不仅拥有了全新的样貌,而且也被赋予了全新的质地与功用。毫无疑问,这项技艺是古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当然作为早期文明的先锋的中国先民,在这方面也拥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甲骨文中的陶字,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至少在4000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陶轮制陶了。陶轮的使用,或者说借助陶轮的转动,人们就可以制造出比较标准的圆形器皿。
④ 土本身是不发声的,但是由土制成的陶器,则既可以作为吹奏乐器,又可以作为打击乐器。尤其是那些比较标准的圆形器,在发音的原理上,与葫芦完全一样,所以很容易让古人通过自然的联想,而发现它们拥有的音乐天赋。这里面,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埙。
⑤ 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展开余下试题
⑥作为一种在民间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充满了草根气息的乐器的埙,经历了漫长阶段,最初的埙只有最上面的一个孔,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又过了大约1000年,也就是3500 前,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了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1000 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上一、前三、后二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⑦ 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曲调呈现哀哀切切,如泣如诉的悲怆感,时缓时急,时愤时悲。
⑧ 还有一种比较著名的陶制乐器,虽然在古代的名声并不很好,但是在最近突然时来运转了。这种乐器就是缶。缶本来是一种实用器皿,具体的说就是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和咱们现在看到的泡菜坛子差不多。后来,随着青铜时代的来临,逐渐被青铜器所取代,至少在贵族的生活中是这样的。
⑨ 像这样的一个器物,要想作为乐器来使用,毫无疑问只能充当打击乐器了。
⑩ 用装酒的坛子当乐器,一边拍打着这个装酒的坛子,一边唱歌,通常来说给人的联想都是醉鬼,或者性情豪放的经不起任何酒精催动的野蛮人的形象。
⑪事实上,李斯在他的那篇著名的《谏逐客今》的文章中,就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的句子,意思就是,秦国饮宴时,贵族士大夫们往往在喝到半醉时,以击瓦缶、拍大腿来打拍子而歌。就是以此为例,来说明秦国当时文化的落后。也就是说,在古代击缶而歌并不是什么文明的象征,恰恰相反,那是文化落后粗俗的标志。
⑫但是击缶这种乐器,在2008年突然时来运转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击缶而歌,让这种古老的乐器,不仅突然以一个完全正面的新形象获得了一瞬但足以永恒的新生。
(作者:朱东。有删改)
12.作为两种著名的陶制乐器,埙和缶各有什么特点?(4分)
13.文章对埙和缶这两种乐器的介绍,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述使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原因。(3分)
14.文中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5.请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
16.下面材料放到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 2分)
2004年,河北邢台的侯义敏,对传统的埙进行改良,设计出了10孔的低音埙,这种埙与古代的埙相比,音域宽广,音色低沉深厚,空灵柔美。
A.第④段后 B.第⑤段后 C.第⑥段后 D.第⑦段后
三、古诗文阅读(共14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 题。(共10分)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 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选自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二)宁越,中牟①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②:“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其友曰:“莫如学口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③ 。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④ ,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⑤ ,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选自《 吕氏春秋• 不苟论• 傅志》 )
【注释】
① 中牟:地名。在今河南南乐、河北大名、山东聊城之间。鄙人:指居住在郊野的人。② 谓:此处有问义。③ 请:本义是请求。这里有请让我试一试的意思。④ 矢:射出的箭。⑤ 舍:古代度量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17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同“肢”,肢体
B .略无慕艳意 略无:毫无
C .流辈甚称其贤 流辈:同辈的人
D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道:道理
18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9 .语段(一)中对老师严厉的描写和对同舍生衣着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3分)
20 .语段(一)、(二)在正确的求学态度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概括。(2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21——22 题。(共4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1. “可怜”一词,使整首词的风格发生怎样的变化?( 2 分)
22.本首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结合作品内容、风格,说说豪放词的特点。(2 分)
四、作文(50 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 分)
( 1)题目:这也是取暖
要求: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②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玫瑰说:“我只有在春天开花! 日日春说:“我开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要求:① 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6年中招模拟考试试卷(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C(2分)
A.jué jiànɡ/jué qǐ zào yì/yí zhǐ qì shǐ shè shēn chǔ dì/zhuī chǔ nánɡ zhōnɡ
B.shú rěn/rěn rǎn tāo dài/tāo ɡuānɡ yǎnɡ huì nù bù kě è/ē yú fènɡ chénɡ
C.diǎn zhuì/chuò xué zhěn mì/sān jiān qí kǒu jiǔ qū lián huán/qǔ ɡāo hè ɡuǎ D.rónɡ yīnɡ/yīnɡ luò zhuó zhuànɡ/zhuō zuǐ bèn shé chóu chú mǎn zhì/yùn chóu wéi wò
2.B(2分) (A.醍醐灌顶 C.淘宝网 噤若寒蝉 D.浮想联翩)
3.(共8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4)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4.示例:①怒辞杨宅:祥子在杨先生家拉车包月。祥子每天要去伺候杨先生一大家子,同时还要干杂活。(2分)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食宿很差。有一天,因为女主人的无理,祥子一怒之下,辞去了这份工作。(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展开余下试题
②车迟国赌赛求雨:车迟国国王命唐僧等与虎力、鹿力、羊力三大仙赌赛求雨。(1分)虎力大仙先登场做法,召来风、云、雾诸神和四海龙王,被悟空使法力阻住,无雨降下。(2分)悟空登坛,风雷大作,暴雨倾盆。(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5.①奋斗的目标是否崇高 ②不管他用上了上面哪种手段(手法)(一句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1)河南各地纷纷以历史文化为载体发展旅游业。(意对即可。2分)
(2)徽标设计整体以一片甲骨为创意,由图案和文字两部分构成。(1分)甲骨上半部分是甲骨文字“安阳”的“安”字,凸显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1分)甲骨下半部分是两个手拉手的游客,他们举着旗子在快乐旅游;(1分)图案的下方标有“安阳旅游”四个字,揭示了宣传徽标的主题。(1分)(每点1分,共4分。其中游客“手拉手”和“举着旗子”说出一点即可。)
(共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共16分)
7.①父亲在我考研失利时陪伴安慰我,鼓励我再考。②父亲珍惜我原本织给男友的围巾,节日必戴,逢人便夸 。③父亲送我乘飞机,不舍流泪。(1点1分,共3分,意对即可。)
8.①结构:用简短的议论总结上文有关围巾的叙述。(结合内容谈结构的一般作用,1分;只谈结构作用不得分。)②内容:表达对父亲深爱我、珍惜我送的围巾的感激之情;对男友不懂得珍惜我的礼物和情感进行批评。(从对父亲、男友两个角度谈,一个角度1分,共2分。)(共3分,意对即可。)
9.示例:比喻,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年迈的父亲张望女儿离去方向时殷切专注的情态,表现父亲对女儿的关切和牵挂,凸显出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修辞手法,1分;分析,2分。共3分,意对即可。)
10.示例:①爱女殷切:父亲支持“我”找工作的决定,忙前忙后为“我”置办行李,在送别张望女儿的背影时落泪。②善解人意:在“我”遭受挫败时父亲“塞给我暖宝宝”,并无声的陪伴“我”度过寒夜。③沉默寡言:“父亲在我身后的石阶上坐下,用老树皮似的手指头抖着烟灰,没再说话,他知道我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无声的陪伴。”④坚强乐观:送“我”去机场时换上干净清爽的衣服,以及父亲“人要活出个精气神”“人是为自己活的”等话语。⑤吃苦耐劳:“老树皮似的手指头”“高高耸起的颧骨”“单薄的身躯”、朴素的衣着等可见父亲生活艰辛劳作繁重但却肩挑家庭的责任。
(一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写出两个方面且意对即可,共4分。)
11. 示例:“嘿,老头!我到了,你放心。感谢您对我的陪伴,我已结束一段失败的感情,我会勇敢地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补写时要注意下飞机打电话的语境,所以要有称呼1分,报平安1分;补写还要注意考虑作为文章结尾的作用,点题目,升华主旨,抒发情感等1分。符合语境,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
(二)(共14分)
12.埙:形状有多种,以梨形最为普遍;音孔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多个音孔;是一种吹奏乐器。(形状或音孔两个方面,写出一个方面即可得1分,本质特征1分,共2分。)
缶: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是一种打击乐器。(外形特点1分,本质特征1分,共2分。)
(答题时注意整合相关语句,语言表述力求准确,意对即可。共4分)
13. 逻辑顺序(或由主到次的顺序)(1分)
首先,埙比较著名,而且历史悠久。(1分)其次,和上文提到“由土制成的陶器,则既可以作为吹奏乐器,又可以作为打击乐器”的内容前后一致。(1分)
(说明顺序,1分;结合文章内容、提炼关键信息进行分析,2分。意对即可,共3分。)
14.列数字,(1分)列举了“3000多年”等数字具体准确地(1分)说明了缶的发展历程之长、历史悠久的特点(1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分析2分,意对即可,共3分。)
15.生动形象、准确严密地(1分)说明了古埙的声音特点。(1分)(共2分)
16. D (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7.D(2分)
18.(我)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可以交往求教,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重点字词“患”、 “趋”、“叩”未翻译,一个扣1分。共3分,意对即可。)
19.①既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难,又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1分)②与“同舍生”作比较,说明作者一心向学,不追求“口体之奉”。(2分)(共3分,意对即可。)
20.示例:①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需要勤奋刻苦,专心致志。②求学者应该不畏艰难,有恒心有毅力,最终才能学有所成。(写出一个方面且意对即可,共2分。)
【译文】
宁越,是中牟郊野的人。他怕种田谋生的辛苦,问他的朋友说:“怎样做才能免掉这种劳苦呢?”他的朋友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了。读书三十年,就可以成功了。”宁越说:“让我试着用十五年来完成吧。别人休息时,我不休息,别人睡觉时,我不去睡。”后来他苦读十五年而成了周威王的国师。箭的速度很快,但只不过二里,就停下了。走路是很慢的,但是能走很远,因为他不停止。现在凭宁越的才能(未必能有很大成就),但是他能持久坚持不懈,他成为诸侯的老师,难道不合适吗?
21. 由雄壮变得悲壮(意对即可。2分)
22. 示例:内容:①本词写的是军中的生活情景,骑马狂奔,沙场点兵都是豪壮之举;②风格:雄浑、豪放。 (每点1分,共2分,言之有理即可。)
四、作文(50分)
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
项目类别 A内容 B语言 C结构 D书写 E评分细则
一类(46—50分) 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好 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以4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4项条件的,评为一类上(49—50分);②具有其中三项条件的,评一类中(47—48分);③具有其中两项条件的,评一类下(46—47分)。
二类(40—45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表达较好 结构完整,层次比较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以4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B项和另两项条件,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
②具备ABCD四项条件的,酌情加分;
③具备B项条件,而另外三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35—39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病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 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少量涂改 以3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基本具备ABCD四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②其中B、D项比较好的,酌情加分;
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30—34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
上一篇:
2016年无锡市滨湖区初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16年中招”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