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72  2016-05-2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2]
重庆市十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
2.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 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特殊的筋肉技巧。例如写字、作画、弹琴等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
巧。要想学一门艺术,就要先学它特殊的筋肉技巧。
学一门艺术特殊的筋肉技巧,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学习”本来不是两件事。
姑且拿写字做例来说。小儿学写字,最初是描红,其次是写印本,再其次是临帖。这些
方法都是借旁人所写的字做榜样,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
学写字最得益的方法是站在书家的身旁,看他如何提笔,如何运用手腕,如何使全身筋
肉力量贯注在手腕上。他的筋肉习惯已养成了,在实地观察他的筋肉如何动作时,我可
以讨一点诀窍来,免得自己去暗中摸索,尤其重要的是免得自己养成不良的筋肉习惯。
推广一点说,一切艺术上的模仿都可以作如是观。诗文上也并不是例外。诗人和文
人常欢喜说“思路”,所谓“思路”并无玄妙,也不过是筋肉活动所走的特殊方向而已。
中国诗人和文人向来着重“气”字,我们现在来把这个“气”字研究一番,就可以知道
模仿筋肉活动的道理。曾国藩在《家训》里说过一段话:“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
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
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
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 从这段话看,可知“气”与声调有关,而声调又与喉舌
运动有关。声本于气,所以想得古人之气,不得不求之于声;求之于声,即不能不朗诵。
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到我自己下笔时,喉舌也自
然顺这个痕迹而活动,所谓“必有句调奔赴腕下”。从此可知从前人所谓“气”也就是
一种筋肉技巧了。
诗文都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做诗文的人一要懂得字义,二要懂得字音,三要懂得字
句的排列法,四要懂得某字某句的音义对于读者所产生的影响。这四样都是专门的学问。
前人对于这些学问已逐渐蓄积起许多经验和成绩,而不是任何人只手空拳、毫无凭借地
在一生之内所可得到的。自己既不能件件去发明,就不得不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成绩。各种艺术都同时是一种学问,都有无数年代所积成的技巧。学一门艺术,就要学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这种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
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这是最显著的例子。中国诗人中最不像用过功夫的莫过于李太白,但是他的集中摹拟古人的作品也极多。
艺术家从模仿入手,这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分低,但亦绝不可少。


浏览完整试题(节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下面关于“模仿”的表述,不符文意的一项是 ( )
A.模仿是学习艺术的初级阶段,学习书、画等各种艺术都是从模仿各自特殊的筋肉技巧开始,以前人为榜样,可以避免自己走弯路。
B.诗文艺术也需要模仿。中国诗人注重的“气”可以模仿,语言文字的运用可以模仿,其实这种模仿也是一种学习。
C.艺术家从模仿入手,但如果要谈创造,就不能只做到这一步就停止,因为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D.匠人是艺术家的前期,能够惟妙惟肖的模仿是匠人必有的本领,有了这样的本领,再加上一定的妙悟,就能成为艺术家。
2.下面解释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学习艺术特殊的筋肉技巧,起初都要模仿。练书法时,只有站在书家的身旁,模仿他如何提笔、用腕,如何养成筋肉习惯,才能学得诀窍,练好书法。
B.朗诵能让古人之声在我们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待到我们写作时,喉舌也自然顺这个痕迹而活动,必有句调奔赴腕下。
C.前人在字义、字音、字句的排列等方面都有了专门的研究,并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成绩,我们用一生的时间都难以学完这些经验。
D.我们对艺术家的模仿,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一样,并不玄妙,也不荒唐,李白也曾集中摹拟过古人的许多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想学到一门艺术,就应该了解并学习它的特殊的筋肉技巧,若能很好地模仿和借鉴他人,就会逐渐养成好习惯。
B.每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学问,因此在学习某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时,我们应利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吸收已有文化。
C.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这也可说明,模仿是创造的始基。
D.艺术家要有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妙悟可让人有所创作,手腕可让创作尽善尽美;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元和初,召为国子博士,迁都官员外郎。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丈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疏奏,宪宗怒甚,乃贬为潮州刺史。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故愈所为丈,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日文。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B.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C.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D.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谥,指封建时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带有褒贬的称号。
B.登进士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殿试时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称号。
C.孤,指幼年丧母,也指幼年丧母或父母双亡的人。此外,“孤”还可用为古代王侯的自称。
D.宫市,指唐德宗时派宦官在长安购买民间货物。宦官在采买时,付价甚少,或竟不付价,极为扰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与人交往并不以对方身份地位的穷达为标准,他不仅称赞推荐与奖掖鼓励后辈,而且开馆授学,把振兴礼教和劝勉人们行仁义之事作为自己的职责。
B.在文章写作上,韩愈极力反对当时流行的拘泥于声律、对偶的骈体文风,惋惜经典古籍精义与司马迁、扬雄气韵风格的衰落。
C.唐德宗晚年,宰相随意颁布法令,流弊甚多。韩愈上书极力劝谏,皇帝非但没有听从其意见,反而一气之下把他贬谪为连州山阳令。
D.鉴于人们对凤翔法门寺中护国真身塔内释迦牟尼手指骨的施舍与供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加之自己不喜佛教,韩愈便上书进谏,却遭贬谪。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展开余下试题(2)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公元763年正月,安史之乱平定。十月吐蕃攻陷长安,不久郭子仪收复京师。年底,吐蕃又攻破松、维、保等州,继而再陷剑南、西山诸州。同时,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也危及朝廷政权。这首诗是诗人客蜀第五个年头时所写。
8、“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在写法上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 , 写出了宇宙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限,也写出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永远的惊叹、震撼和领悟。
(3)《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场景的句子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点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 ……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据郝运译文删改)
1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B.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C.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
E.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望着被水浸透的纸片上___________的字迹,他打了一通又一通错误的电话,仍然联系不上给他留电话号码的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②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___________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③鲍某某和朋友一起庆祝跨年,喝醉后还敢开车,却____________将车开到了派出所,当夜,公安局交警大队牛场中队民警将这名“自投罗网”的酒驾司机逮个正着。
A.迷迷糊糊 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 B.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隐隐约约
C.模模糊糊 隐隐约约 迷迷糊糊 D.模模糊糊 迷迷糊糊 隐隐约约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七十九年前的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
B.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项整治,使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钱权交易行为得到有效有遏制,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展开余下试题C.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 1000 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 2300 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
D.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大足石刻始创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绵延明清。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北山、宝顶山)。 堪称碑刻经典。
①特别是此窟中的普贤菩萨,具有东方女性美的特征
②另外,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称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③此窟众多石刻造像秀美、雕刻精细、整体布局和谐协调、保存完好无损
④北山石刻中的“转轮经藏窟”被许多艺术家誉为宋代石刻之精华和代表
⑤堪称东方美神之大荟萃
⑥表情温柔娴静、典雅大方,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A.④③⑤①⑥② B.③⑤①⑥④② C.④③⑥①②⑤ D.③⑤①⑥②④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也(1) 。因为越是离奇的想法,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公众常常只记住那些最后被证明有用,而且还有点离奇的想法。于是人们误以为(2) 。人们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各种离奇的想法。再加上小孩经常喜欢问一些不怎么合逻辑的问题,公众据此进一步以为(3) ¬,所以我们应该向孩子学习创新是有问题的。
16.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请简要描述画面内容(不超过60字),并说明寓意(不超过30个字)。(5分)
内容:
寓意:
六、写作(本大题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今日,四川大凉山老师分享的世界上最悲伤小学生作文《泪》在网络上流传。“爸爸四年前死了。”
这是作文《泪》的第一句话,而后文讲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与妈妈相依为命,最终却目睹母亲因病去世的情景。短短300余字,无数网友感叹这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作文的作者是四川大凉山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今年12岁的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
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木苦依五木、老师或者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5—2016 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1.D(“能够惟妙惟肖的模仿是匠人必有的本领”无中生有,原文无此信息)
2.B(A.“只有……才……”绝对化,所说之法只是作者的个人经验。C.“用一生的时间
都难以学完这些经验”理解错误。D.“我们对艺术家的模仿,正如……”不合文意)
3.B(“自己过去的经验”不合文意
4、D
5、C(“孤”在古文中多指幼年丧父,也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
6、C(“宰相随意颁布法令,流弊甚多”错,“随意颁布法令”的不是宰相)
7、答案:
  (1)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洎”、“投文”、“延誉”、两处状语后置、句意各1分)
  (2)而他还很能奖掖鼓励后辈,登门受教者十有六七人,虽然有时候连家里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他也还是自得其乐,毫不介意。(“诱厉”、“馆”、“虽”、“介意”、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因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学,不需要等待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不久就考中了进士。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向皇上述说议论了这一弊端,但德宗并未听取建议。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章疏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元和初年,召韩愈去做国子博士,后来又任命为都官员外郎。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黜,创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其饯行,还亲切地称呼他的名字。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此韩愈改任太子右庶子。
  凤翔法门寺中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珍藏了释迦牟尼的一节手指骨,每三十年开启一次,每次开启会保佑五谷丰登、百姓安泰。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跑去施舍,唯恐落在后面。老百姓就有因此而废业破产的,甚至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祖。韩愈一向不喜欢佛教,就上疏进谏。宪宗看了奏折十分生气,于是把韩愈贬职为潮州刺史。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人交往,不会因为对方的显达或穷困而改变。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当时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因而张籍最终考中进士科,荣显于仕宦之途。后来韩愈虽然通达显贵,但每遇公事之闲暇,就和他们聚会宴饮,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然而他对待那些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还很能奖掖鼓励后辈,登门受教者十有六七人,虽然有时候连家里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他也还是自得其乐,毫不介意。他大都把振兴礼教和劝勉鼓励人们行仁义之事作为自己的职责,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由他主婚出嫁的将近十人。
  韩愈常常认为魏晋以来,写文章的人多拘泥于声律、对偶,而经典古籍的精义,司马迁、扬雄的气韵风格,不再发扬光大。所以韩愈写作文章,专力反对当时流行的骈体文风,抒发感情,立言说理,自成一派新的文风。后来的文人,多学习韩愈的做法。当时写作的人很多,没有人能够超越他,所以世人都称之为“韩文”。
  长庆四年十二月,韩愈逝世,时年五十七岁,朝廷追认韩愈为礼部尚书,谥号为“文”。
8答案:都运用了移情和反衬。花本无情,诗人却说花伤客心,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繁花之上,以乐景衬哀情,表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重庆市十八”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