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97  2016-06-0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7]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临川一中5月月考卷
命题人:粟清芳 审题人:陈亮亮 黄列平
第I卷(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史 记
吴智勇
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历代文人墨客多如星云,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一代文豪万世钦仰!司马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巨著《史记》,以及他的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都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浇铸在了《史记》之中,在二十五史里,这样的作品,唯此一部。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广阔的生活画面。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叱咤风云、有古之勇士气概的项羽;不畏强暴、机智谦逊的蔺相如;爱国仗义、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阔,人物形象之丰富,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凭借一部《史记》足以傲世,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而《史记》这部经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成为这些高尚人格的再现,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司马迁已远去两千年了,却以一部《史记》而永久。两千年来,万千读者与长眠的司马迁“相看两不厌”,交合注入着一股股历史血脉。
司马迁的《史记》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具有完整体系的史学著作。不但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开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为中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近人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
(选自哈尔滨出版社《中国城市口水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凭借他的渊博学识、深邃思想、不朽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让后世文人仰慕不已。
B.《史记》开我国纪传体文学的先河,既“实录”历史,又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C.《史记》是司马迁一人的著作,因为它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
D.《史记》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与它所写的磅礴气势、壮阔场面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有关。
2.下列理解,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迁仅凭《史记》,就足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
B.《史记》融入了司马迁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在二十五史里,《史记》是唯一的一部。
C.司马迁尽管远去了两千年,但《史记》至今还依然存在,所以梁启超称赞其为“千古之绝作”。


浏览完整试题D.《史记》在艺术上的特点是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
3.根据选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作为史学著作,具有完整体系;作为文学著作,其影响深远。
B.司马迁凭借其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创作了《史记》,这部书中蕴涵了他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
C.《史记》渗透着积极入世、自强不息、舍生取义、呼唤真情、义不受辱等人文精神。这些精神熔铸在作品刻画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中。
D.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人以鼓舞启迪。
评卷人 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陵论
白居易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
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 省其始终焉。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
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李陵策名上将 策名:出仕,为人之臣
B.罪逭于躬,祸移于母 逭:免除
C.酌其本末,事不相侔 酌:斟酌、考虑
D.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 爱:怜爱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直接表现李陵“失君子之道”的一组是(3分)
①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 ②深入虏庭,而能 以寡击众 ③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④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 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 ⑥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认为,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这不同于范蠡、曹沫的忍辱负重的行为,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对这种变节行为也没有进行应有的批判。
B.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察李陵“不能死战”的苦衷,反而听信流言,对李陵宗族施以重罚。白居易对此也深表同情,认为李陵功大于过。
C.白居易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出发,批评了《史记》《汉书》对李陵变节没有“明讥”的做法,他觉得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李陵一个都不符合。
D.在白居易看来,李陵如能舍命取信、忘身守死,这是死得其所,必能死且不朽;可惜李陵不死,结果自毁声名,移祸亲人。
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3分)
(2)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4分)
(3)意者但患 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4分)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杨子
李 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8.李白“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请赏析这两联诗句,比较其所运用的手法、所描写的对象、所创造的情境的异同。(6分)
9.本诗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5分)
评卷人 得分

五、默写(10分)
10.(1)《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年轻时生活奢侈放纵的句子: , 。
(2)《兰亭集序》中表现作者否定庄子生死观的两句话是: , 。
(3)《登高》中作者运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手法写峡江苍凉壮阔景色的两句是 , 。
(4)《锦瑟》中表达诗人对美好华年如梦如寄的感受两句是: , 。
(5)《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避让廉将军不与争列的最主要目的是: , 。
六、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断魂枪
老 舍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枣红色多穗的镖旗,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
这是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
  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展开余下试题在他手下创练起来的少年们还时常来找他。他们都有点武艺,可是没地方去用。有的在庙会上去卖艺,还时常去走会。虽然算不了什么,他们打扮得像个样儿,他们是神枪沙子龙的徒弟——虽然沙子龙并不承认—— 得到处露脸。没钱,上沙老师那里去求。沙老师不含糊,不让他们空着手儿走。可是,为打架或献技去讨教一个招数,沙老师有时说句笑话,马虎过去,有时直接把他们赶出去。
  王三胜——沙子龙的大伙计——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摆好了家伙。抹了一鼻子茶叶末色的鼻烟,他抡了几下竹节钢鞭,把场子打大一些。放下鞭,没向四围作揖,叉着腰念了两句: “脚踢天下好汉,拳打五路英雄!”向四围扫了一眼:“乡亲们,王三胜不是卖艺的。有爱练的尽管下来,王三胜以武会友,有赏脸的,我陪着。神枪沙子龙是我的师傅;玩艺地道!诸位,有愿下来的没有?”他看着,准知道没人敢下来,他的话硬,可是那条钢鞭更硬,十八斤重。
大刀靠了身,眼珠努出多高,脸上绷紧,胸脯子鼓出,像两块老桦木根子。削砍劈拨。蹲越闪转,手起风生,忽忽直响。刀顺过来,猛的一个“踩泥”,身子直挺,比众人高着一头,黑塔似的,收了势:“诸位!”一手持刀,一手叉腰,看着四围。稀稀的扔下几个铜钱,他点点头。“诸位!”他等着,等着,地上依旧是那几个亮而削薄的铜钱。他咽了口气:“没人懂!”他低声地说,可是大家全听见了。
  “有功夫!”西北角上一个黄胡子老头儿答了话。
  “下来玩玩,大叔!”王三胜说得很得体。
  点点头,老头儿往里走。这一走,四处全笑了。他的胳臂不大动;左脚往前迈,右脚随着拉上来,一步步地往前拉扯,像是患过瘫痪病。蹭到场中,一点没理会四围怎样笑他。
  “神枪沙子龙的徒弟,好,让你使枪吧,我呢?”。
  “三截棍进枪吧?”王三胜要看老头 子一手,三截棍不是随便就拿得起来的家伙。
  老头子又点点头,拾起家伙来。王三胜努着眼,抖着枪,脸上十分难看。
  老头子的黄胡子一动:“请!”王三胜一扣枪,向前躬步,枪尖奔了老头子的喉头去,枪缨打了一个红旋。老人的身子忽然活展了,将身微偏,让过枪尖,前把一挂,后把撩王三胜的手。拍,拍,两响,王三胜的枪撒了手。老头子的眼亮得发着黑光;腿轻轻一屈,上把打着刚要抽回的枪杆;拍,枪又落在地上。
 “别走!”王三胜擦着汗:“你不离,姓王的服了!可有一样,你敢会会沙老师?”
  “就是为会他才来的!”老头子的干巴脸上皱起点来,似乎是笑呢。
  “你老贵姓?”他问。
  “姓孙哪,”老头子的话与人一样,都那么干巴。“爱练,久想会会沙子龙。”
  沙子龙不把你打扁了!王三胜心里说。他脚底下加了劲,可是没把孙老头落下。但是,沙子龙是没对手的。准知道孙老头要吃亏,他心中痛快了些,放慢了些脚步。
  到了客栈,他心中直跳,惟恐沙老师不在家,他急于报仇。他知道老师不爱管这种事,可是他相信这回必定行,他是大伙计,不比那些毛孩子;再说,人家在庙会上点名叫阵,沙老师还能丢这个脸吗?
 “三胜,”沙子龙正在床上看着本《封神榜》,“有事吗?”
  “栽了跟头!”
  只打了个不甚长的哈欠,沙老师没别的表示。
王三胜心中不平,但是不敢发作;他得激动老师:“姓孙的一个老头儿,门外等着老师呢;把我的枪,枪,打掉了两次!”他知道“枪”字在老师心中有多大分量。
客人进来,沙子龙在外间屋等着呢。彼此拱手坐下,他叫三胜去泡茶。三胜希望两个老人立刻交了手,可是不能不沏茶去。孙老者没话讲,用深藏着的眼睛打量沙子龙。
  沙子龙很客气:“要是三胜得罪了你,不用理他,年纪还轻。”
  “教徒弟不易!”孙老者说。
  “我没收过徒弟。走吧,这个水不开!茶馆去喝,喝饿了就吃。”沙予龙从桌子上拿起缎子褡裢,一头装着鼻烟壶,一头装着点钱,挂在腰带上。
  “我来为领教领教枪法。”
  “五虎断魂枪?”沙子龙笑了:“早忘干净了!早忘干净了!告诉你,在我这儿住几天,咱们各处逛逛,临走,多少送点盘缠。”
  “教给我那趟枪!”孙老者抱了抱拳。
  沙子龙下了台阶,也抱着拳:“孙老者,说真的吧;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
  孙老者的胡子嘴动了半天,没说出什么来。到屋里抄起蓝布大衫:“打搅了,再会!”
  沙子龙把客人送到小门,然后回到屋中,对着墙角立着的大枪点了点头。
  王三胜和小顺们都不敢再到土地庙去卖艺,大家谁也不再为沙子龙吹腾。“神枪沙子龙”慢慢似乎被人们忘了。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利用传统的第三者叙述方式围绕沙子龙的“五虎断魂枪”进行相关事件的描写,达到通俗、易为人们所理解和引起读者共鸣的效果。
B.沙子龙白天不大谈武艺与往事是因为他的武艺已经不能在当代起到任何作用,经营客栈,忙于生计,他是一位知进退、识时务的投机分子。
C.沙子龙的徒弟们热爱中国传统,对过去时代有着无限留恋、眷念、欣赏,所以依然固守着江湖本性,保有对于武学的迷恋和热情。
D.断魂枪不仅是一种武艺,更是沙子龙英雄人生的的折射,记录着沙子龙的全部辉煌,已经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而面对巨大而急速的社会变迁,他对时代变化充满伤感和无奈,心中充满了英雄末世的落寞与悲哀。
E.文章主要通过肖像、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形象鲜明。
12.文章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13.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但对沙子龙他学武的要求一直回避,对外也不承认他们的师徒关系。请概括王三胜的人物形象。(6分)
14.有人将沙子龙看成是时代悲剧的孤独英雄,而有人认为沙子龙在时代变革中心态保守。沙子龙始终不传“断魂枪”,请依据文本,简要分析沙子龙不传“断魂枪”的原因,并谈谈你对他不传“断魂枪”的看法。(8分)
第II卷
评卷人 得分

七、选择题(15分)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答:回答
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均:比较
C、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车马
D、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 谢:告辞
1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现乎 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1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B.空以身膏草野 膏:名词的意动用法,以……肥沃。
C.且庸人尚羞之 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
1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A.缪贤(miào) 渑池(miǎn)睨柱(mì) 汤镬(huò)
B.牦节(máo) 啮雪(chǐ) 纺缴(zhuó) 斧钺(yuè)
C.蟾蜍(chán) 鼓瑟(sè) 蛮夷(mán) 喟叹(kuì)
D.弹劾(hái) 傅会(fù) 璇玑(xuán) 骸骨(hé)
19.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三次力挽狂澜,将会议一步一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精神的胜利,堪称竹帛之功。
B.83岁的共产党员郭口顺为学子筹资建图书馆修桌椅,筹款300多万元帮助180多户困难家庭,苦口婆心规劝失足少年走上人生正途,可谓白发丹心哺新苗。
C.时代前进了,措施也得跟上去,胶柱鼓瑟是不行的。
D.受到父亲的严厉呵斥后,小明被迫向小军负荆请罪——不该辱骂小军。
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2月28日,著名新闻记者柴静自费百万历时一年拍摄的公益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在网络播出。在这段长达103分钟的视频中,柴静告诉公众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以及我们怎么做。视频最后,她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身。”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5-2016学年度临川一中5月月考卷
命题人:粟清芳 审题人:陈亮亮 黄列平
第I卷(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史 记
吴智勇
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历代文人墨客多如星云,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一代文豪万世钦仰!司马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巨著《史记》,以及他的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都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浇铸在了《史记》之中,在二十五史里,这样的作品,唯此一部。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广阔的生活画面。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叱咤风云、有古之勇士气概的项羽;不畏强暴、机智谦逊的蔺相如;爱国仗义、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阔,人物形象之丰富,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凭借一部《史记》足以傲世,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而《史记》这部经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成为这些高尚人格的再现,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司马迁已远去两千年了,却以一部《史记》而永久。两千年来,万千读者与长眠的司马迁“相看两不厌”,交合注入着一股股历史血脉。
司马迁的《史记》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具有完整体系的史学著作。不但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开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为中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近人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
(选自哈尔滨出版社《中国城市口水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凭借他的渊博学识、深邃思想、不朽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让后世文人仰慕不已。
B.《史记》开我国纪传体文学的先河,既“实录”历史,又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C.《史记》是司马迁一人的著作,因为它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
D.《史记》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与它所写的磅礴气势、壮阔场面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有关。
1.C项,分析错误,《史记》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尽管血肉丰满,但它不是纯文学作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迁仅凭《史记》,就足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
B.《史记》融入了司马迁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在二十五史里,《史记》是唯一的一部。
C.司马迁尽管远去了两千年,但《史记》至今还依然存在,所以梁启超称赞其为“千古之绝作”。
D.《史记》在艺术上的特点是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
2.C项,理解错误,不是因为这部书的存在,才赢得“千古之绝作”的称赞,而是因为其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价值。
3.根据选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作为史学著作,具有完整体系;作为文学著作,其影响深远。
B.司马迁凭借其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创作了《史记》,这部书中蕴涵了他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
C.《史记》渗透着积极入世、自强不息、舍生取义、呼唤真情、义不受辱等人文精神。这些精神熔铸在作品刻画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中。
D.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人以鼓舞启迪。
3.D项,分析错误,“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的不是司马迁,而是其作品中的人物。
评卷人 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陵论
白居易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
《论》说:“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是做臣子、做儿子最珍贵的东西。”所以古代的君子,奉行并不断追寻着这四个方面,如果一旦失去了它们,就不配做君王的臣子、父母的儿子了。汉代的李陵出任上将,出兵征讨匈奴,我私下认为,他不为国家的事业而牺牲是不忠,活着投降匈奴是勇,放弃先前的功绩是不智,招致后来的祸患是不孝,四个方面没有一个是可以的,因而使自己的宗族灭亡了,可悲啊!
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临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