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1087 2016-06-23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7]
2016年杭州市中考模拟试卷
2016年杭州市中考模拟试卷
语 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基础及运用(30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拼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6年初春的湘湖,乍暖还寒。节气已过,冬天却还想把春天紧攥在手里。但四季轮回、万物荣枯,乃亘古不变的铁则。可笑冬天使出浑身解数,终究扼杀不了报春花殷红的笑脸。
A.zhuàn gèn jiě yān B.zuàn gèn xiè yān
C.zuàn gèn xiè yīn D.zhuàn gèn jiě yīn
2.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3分)
A、在细密的雨雾中我们沿着山道徐行,一丘一塅,形状各异,如村姑青翠的裙摆,在斜风细雨中飘拽。
B、远远望去,临山脚的田里已经插上点点秧苗,近处梯田却仍是一汪清水。靠近山顶处,有披着蓑衣的老农在那窄小的梯田里劳作。
C、田埂旁是客家风格的老屋,灰瓦泥墙,墙边放着一摞摞干柴,柴堆前斜躺着竹编的鸡茏。
D、一群雏鸡,摇摇摆摆穿过菜地和长满薄荷叶的小院。一切是那么的闲适和安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错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益于他高超的写作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体味。
B.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目前同时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终止垄断调查的申请,承认企业在互联互通及价格上存在不合理的行为,同时承诺全力整改。
C.星爷的《美人鱼》能在一众商业大片中脱颖而出,这与其精良的制作、高调的宣传、巧妙的发行是分不开的。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人们若去过已知存在埃博拉病毒的地区,或者与已知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接触过,就应该立即就医是当务之急。
B.为防止校车不发生安全事故,最近有关部门对相关学校开展了一次安全大检查。
C.自本月11日启动以来,“迷马挑战”迅速席卷全国各承办高校校园,掀起了一股“为公益,跑起来”的风尚。
D.炫动青春、秀色国粹、美丽家园、中华神韵,金陵畅想等11场文艺演出,以“拥抱青春”为主题,将古城南京独具匠心的创意风情一一展现。
5.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⑴持节云中, ▲ ?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⑵四面边声连角起, ▲ ,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⑶《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句子是 ▲ , ▲ 。
⑷与成语“嗟来之食”相一致的在《鱼,我所欲也》中的句子是 ▲ ,
▲ 。
⑸韩德智在单位得不到提拔,受不了重用,苦闷之余,他想起了他在千年前唐朝的本家韩愈《马说》里论述过像他这样的“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
⑹唐伯虎进相府为奴,真实的目的是为了秋香,真是应了《醉翁亭记》那句 ▲ 。
6.文学常识和名著导读(7分)
(1)阅读下面文字,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5分)
成长不可无书,走近名著,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与高贵的精神同行,其乐无穷。请完成下面的读书卡。
书名 《简爱》 作者 ▲ 国籍 英国
浏览完整试题
主人公(男) ▲
读了《简爱》,我感慨颇多:首先,欧洲文坛群星璀璨,名家、名著层出不群。莎士比亚喜剧《▲ 》塑造了一个最不像吝啬鬼的“吝啬鬼”夏洛克,莫迫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虽然势利但生活艰难的菲利普夫妇,契诃夫《变色龙》中多变的警官……其次,贫贱的简爱的富于幻想和反抗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中华悠久的文学史这样的情况也是比比皆是。曹雪芹《红楼梦》中孜孜 ▲ (行为)的香菱,为天下大义奔走强调“非攻、兼爱”的 ▲ (学派)创始人墨子。
(2)语文课上就议论文写作展开话题“探索尝试”的讨论,下面哪个选项可以入选(2分)
A.毛泽东《沁园春 雪》 B.司马迁《史记》 C.杨绛《老王》 D.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
故乡的牛
山 韵
故乡位于山区,一个小小的村庄浓缩了我童年的时光。时光中的主角是在故乡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牛群。那时,村庄周围广袤的土地全靠牛来完成耕耘,村庄里所有人家都养着牛,有的母牛还带着一个或者两个牛崽。牛群就这样在村庄中和人生活在一起,它们一直活得很踏实,很悠闲,也很有尊严。
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奶奶曾对我说:“远古时期,牛是天上的神兽,王母娘娘派它给人间传达旨意,说人在一天需要三次打扮而只需吃一顿饭。牛到人间之后,把旨意误传,说人在一天之中只要一次打扮却需要吃三顿饭。看着人在世间忽视了美丽容颜而为吃饭不停忙碌的场景,王母娘娘十分震怒,为了惩罚牛,便罚它到人间做苦力。”
美丽的神话故事,暗藏着梦一般的神秘,引出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在我眼中,故事总与现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开历史发黄的纸页,我们可以发现,一部人类劳作史,就是牛的勤劳累积起来的历史,它们拖着犁铧,弯着腰,缓慢行走在时光中,流淌出来的汗水,一滴滴落入丰腴的土地之中。于是,在我眼前,自然形成一幅固定不变的画面:农忙时节,以晨曦中的雾气或阳光作为背景,牛总会在田间地头出场,它肩上架着沉重枷锁,枷锁上系着的两根绳索被它绷得钢丝般的直。身后,是块块新翻出来的土地,在朝阳的照耀之下,飘散出阵阵白色雾气。淡淡的泥土清香,在那个清晨飘散出来,荡出山野间一派纯净的和美。
农忙时节一过,牛就该歇息了。村庄里的人家很看重这个极好的劳力,他们大多将牛放至水草丰美的地方,将它们养得膘肥体壮,以备来年再次耕耘。
寒暑假,满脸纯朴的孩子们主要事务就是看牛。为防止耕牛走失,父母们便花几块钱从市场上买回拳头般大小的铜铃,用一根麻绳拴在牛脖子上。孩子赶着出门前,家长总是百般叮嘱,要把牛放在山草肥嫩靠近水源的地方,让牛吃饱饮足后才能回家。
走出村庄,阳光明媚,白云悠悠,如今想来,那是一种极其容易感动人的画面。尤为珍贵的是,画面中崎岖的山路上,牛群缓慢移动着,清脆的铃音,夹着孩子们的欢笑和牛的哞叫,飘荡出老远,将寂静的田野装扮得格外热闹生动。
同牛长时间单独相处,年幼的我就多多少少地了解了牛的脾气。眼前的牛,你优待它,它便看重你;你不把它放在心上,它的眼中也便没有你。倘若将它随意放置在浅草区,没有吃饱肚子,回家时它会漫山遍野乱跑,根本不听从招呼。遇到那种情景,我时常手拿鞭子,一边叫骂一边不停抽打。人变得疯了一般,牛更疯了,撒开四蹄,四处奔跑,将我抛下老远。回到家告知父母,他们总会训斥我:“牛打生,马打熟,孩子打了不归屋。”
父母质朴的言辞,让我很直接就懂得,牛除了具有倔强的脾气之外,还有思维有感情。
村庄里的人同牛相处的时间久了,一些与牛相关的词语便大批出现。母亲说我“牛脾气”,大爷叫我“牛蛋子”,叔叔称我“黄牯子”——这些与牛相关的词语大多用在了村庄男人和男孩子的身上,赋予它们特定含义和亲热劲。这个过程,来得那般自然那般随意。我想,不是有人刻意去做,而只是隐含着人对牛的了解与喜爱,显示着牛与人之间存在着真挚情意。
时间流逝,几十年的光景转眼就失去了。喝汽油的现代农机大量涌入田间地头,取代了在田野间慢吞吞移动的牛,快速地在田间奔跑。成群的牛影隐去了,6000多年的牛耕时光也只能黯淡退场。
(本文有删改)
9. 文中说故乡的牛“一直活得很踏实,很悠闲,也很有尊严”。这些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分点简要回答。(4分)
10.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①淡淡的泥土清香,在那个清晨飘散出来,荡出山野间一派纯净的和美。
②成群的牛影隐去了,6000多年的牛耕时光也只能黯淡退场。
11.第二段所写的神话故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2.文末说“喝汽油的现代农机大量涌入田间地头,取代了在田野间慢吞吞移动的牛,快速地在田间奔跑”。请结合文意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链接材料】
我国农业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历来重视农耕技术,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中的精粹。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二)
保卫城市的“中国味道”
王 澍
徜徉于杭州的大街小巷,不时会有用夯土技术造的土房子映入眼帘,南宋御街旁的小巷子就保留了很多土房子,这座南方富庶的大城拥有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回顾二十多年的历史,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忙于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相比也要短得多。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求新,却忽略了“中国味道”。
展开余下试题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技术而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不是简单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很多“闪光点”。其实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层次分明,保留着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拥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但是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面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竟然是“不是文物、名人故居和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真正的中国建筑文明根基是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有价值的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应该是“文化之差异”,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本文有删改)
13.第1段写杭州用夯土技术建造的房子,其作用是什么?(3分)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4分)
①文章第4段以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与西方的建筑方式作对比,论证了作者提倡在城市建设时全面恢复传统技术的观点。
②文章第6段举“拆除中国美术馆后面一个四合院”的例子,是作为论据直接论证“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
15.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浓郁的“中国味道”,请结合全文概括其特点。(4分)
16.该如何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贞元十九年,子厚又例①谪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深博无涯涘。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②钱,约不时赎,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③,足相当,则使归。观察使④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⑤,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者,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
【注】①子厚:柳宗元的字。例:依照惯例。②质:典当,抵押。 ③佣:受雇佣所得。④观察使:官名。
⑤拜疏:向皇帝上奏章。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悉令赎归(都) B.比一岁 (等到)
C.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报告) D.士穷乃见节义(贫穷)
18.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
A.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B、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C、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D、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
②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20.文中的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5分)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 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 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⑴ 用自己的话概括首联中“水国”春天的特点。(2分)
⑵“草绿湖南万里情”一句中的“情”蕴含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3分)
四(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故事一:澳洲一场森林火灾后,那些房屋被烧毁的人不仅没有想象中的坐在废墟上号啕大哭,反而聚在废墟上开派对,庆祝劫后余生。
故事二:一位中国青年,突然半身瘫痪,却经常和8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做菜款待朋友,母子俩还经常旅游,侍弄花园,听音乐会。
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30分)
1、(1)B 2. 曳 笼 详 3、D 4、D
5 (1)何时谴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或者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在乎山水之间也。
6 (1)
书名 《简爱》 作者 夏洛蒂 勃朗特 国籍 英国
主人公(男) 罗切斯特
读了《简爱》,我感慨颇多: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塑造了一个最不像吝啬鬼的“吝啬鬼”。
曹雪芹《红楼梦》中孜孜 学诗 (行为)的香菱。
为天下大义奔走强调“非攻、兼爱”的 墨家 (学派)创始人墨子。
二(30分)[以下各题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9. 在村庄中和人生活在一起;农忙时辛勤翻土劳作;农闲时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养膘;被人看重优待,不会被随意打骂。(4分,每点1分)
10. ①写出了农忙时节人、牛和自然相互依存,纯净美好和谐,体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②现代机械取代了耕牛,和谐恬美的时光也随之消逝,体现了作者的惋惜不舍。
(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1.内容上,通过写牛误传旨意被罚人间做苦力的故事,/突出了牛的勤劳,/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神秘色彩 / 增加文章趣味)。
结构上,引出下文现实中牛的辛勤劳作。 (只写引出下文,不得分)
(4分,结构1分;内容3分,每点1分)
12.观点:(1)向往牛耕时代的纯净和美,人与自然的和谐;
(2)现代农机取代牛耕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我们在享受现代化农业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和美的生活、淳朴的人情为代价。 (4分,答出任一观点2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
展开余下试题
13. 突出了用夯土技术造的土房子稳固和长久,是城市的历史记忆;引出保卫我们城市传统的论题。 (3分,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
14.(1)作对比并不是为了论证作者提倡在城市建设时全面恢复传统技术的观点,而是 论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很多“闪光点”。
(2)例子不能直接论证“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只能论证城市保护工作不科学。 (4分,各2分)
15.(1)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2)建筑无城乡差别。 (3)是一个循环营造的科学体系(或,有许多奇妙的细节)。 (4)真正的中国建筑文明根基是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或保留城市记忆)。
(4分,每点1分)
16.(1)摒弃一味求新,追赶发达国家的心态。 (2)旧城改造时,拆迁与否以其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依据。 (3)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体现文化的差异性,弘扬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3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满分)
三(20分)
17. D(3分) 18. B D (4分,各2分)
19. (1)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
(2)柳宗元希望拿柳州换播州,即使再度获重罪,死也无憾。
(4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0.被贬为永州司马闲暇时刻苦写词章而且博大精深,表现了他勤奋学习;被贬为柳州刺史,制订了条例和禁令,解救人质,表现了他关心百姓;冒再次贬官的危险,也要与刘禹锡掉换任职地,表现了他重情重义。
(4分,答出两点并结合材料分析即满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1. ⑴春寒料峭,阴晴不定。 (2分,各1分)
⑵“细雨湿衣” “闲花落地”却浑然不觉,“日斜”却不愿分离,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依依不舍之情;“青袍今已误儒生”,一个“误”字,表明了读书人的失意、愤懑之情。
(3分,写出一点并分析2分,写出两点并分析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15.236.172.179)
上一篇:
2015年杭州市中考模拟卷
下一篇:
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16年杭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