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683  2016-08-2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83]
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试题
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第二次调研联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不知何时,惊人的景象和声响已出现在眼前。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幅巨大的银帘(奔涌/奔腾)而下,气势之雄,恰似长江黄河倒挂。但是,猛地一下,_______,轰然振耳,溅水成雾。它怒吼一声,更加狂暴地冲将下来,没想到半道上又撞到了第二道石嶂。它再也压抑不住,狂呼乱跳一阵,拼将老命再度冲下,这时它已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亡命徒的队伍,决意要与山崖作一次最后的冲杀。它挟带着雷霆窜下去了,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峡谷,(究竟/到底)冲杀得如何,看不见了。它的最后归宿如何,无人知晓,但它绝对不会(消亡/消逝),因为我们已经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都没有吐出一声呜咽,只有怒吼,只有咆哮。
1.中文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倒挂 轰然振耳 B.石嶂 狂呼乱跳
C.再度 浩浩荡荡 D.决意 深不可测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奔涌 到底 消逝 B.奔腾 到底 消亡
C.奔腾 究竟 消逝 D.奔涌 究竟 消亡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 哪怕它接二连三地被阻遏、被撞击
B.半山的巨岩撞到了它 哪怕它接二连三地被阻遏、被撞击
C.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 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
D.半山的巨岩撞到了它 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B.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愿景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图的实施不约而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精诚合作。
C.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文学家勒•克莱齐奥先生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做客山东大学文学大讲堂,娓娓而谈“文学与人生”。
D.“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整治气候不能一挥而就,要做长期打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中的科技迷越来越多,这说明中国的创新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创新教育的快速发展将决定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快速发展。
B.10月份以来,济南楼市趋于平稳且稍有回升,利率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降等措施,对拉动售房有明显作用,并对市场的“恐慌性心理”有积极作用。
C.新农村建设攸关到亿万农民的生活质量。要想提高中国的国民素养,首先要提高中国农民的素养;要想提高中国民众的生活质量,首要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浏览完整试题D.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规模地实施了扶贫开发工程,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初期的书法只是作为一种记事手段,但古代许多信札、碑文、书稿等,现在看来大都是很好的书法作品。我们今天考察茶的起源、发展等情况,除了从茶的物种、历史和社会学等角度出发外,历史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也可作为难得的一手资料。
一般认为,唐代之前均以“荼”字表示茶,所以对“荼”字,茶文化研究者总是抱着浓厚的兴趣去探讨、研究。目前看来,“荼”字字形的较早遗迹,是在古玺印中。唐代是书法艺术盛行时期,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书法中有关茶的记载也逐渐增多,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家怀素和尚的《苦笋帖》。这是一幅信札,上曰:“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全帖虽只十四字,但通篇章法气韵生动,从中可以看出怀素对茶的渴望。茶文化的杰出贡献者“茶圣”陆羽所作的《僧怀素传》,有几段是记述怀素、颜真卿等讨论书法艺术的言语。其中颜真卿与怀素所言“屋漏痕”“壁折之路”等比喻,启迪了后来书家对运笔妙法的领悟,至今为书法家津津乐道,对书法创作和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陆羽在另一篇《论徐颜二家书》,认为学书应重神似,而不应为外表形态所囿,持论颇有见地。纵观陆羽一生的成就当推《茶经》为首,我们也可认为陆羽还是一位有造诣的书论家。
在中国茶文化和书法史上,宋代都是极为重要的时代,可谓茶人迭出,书家群起。茶叶饮用由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不少茶叶专家也是书法名家,有代表性的是“宋四家”之一的蔡襄。他一生好茶,作书必以茶为伴,任福建路转运使时,改进了制茶工艺,采用更为细嫩的原料,制成精美细巧、价值黄金的小龙团。欧阳修在《龙茶录后序》中说:“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蔡襄不仅在制茶实践上有独到之处,而且有一部影响甚大的理论著作《茶录》。《茶录》是对《茶经》的发展,且是一幅有名的书迹佳作,历代书家多有妙赞。此外,蔡襄还有《北苑十咏》《精茶贴》等有关茶的书迹传世。
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有关茶叶内容的作品也日益增多。流传至今的佳品有苏东坡的《一夜帖》、米芾的《苕溪诗》、郑燮的《竹枝词》、汪巢林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等等。其中有的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的,近代的佳品则更多了。
(节选自《生活百科》岚韵的《茶与书法》,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可作为我们考察茶的起源、发展等情况的一手资料。
B.唐、宋是书法艺术盛行与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茶叶文化的发展与关键时期。
C.茶文化研究者对书法名家品茶之际创作书法作品,有浓厚的探讨、研究兴趣。
D.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茶叶专家同时是书法名家的日益增多。
7.根据文章,下列不属于中国“茶文化”体现的一项是
A.唐画《调琴啜茗图卷》中画有主人端坐倾听琴音、仆人送茶茗的内容,整个画面表现
出唐代贵族妇女悠闲自得的情态。
B.陆游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中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体现
了作者对茶与书法美的欣赏。
C.明朝禁止茶叶私自出关,用中原地区的茶叶来交换西蕃地区的马匹,驸马欧阳伦因“数
遣私人贩茶出境”牟利而被赐死。
D.清朝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人们边喝茶边听戏,其乐融融。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苦笋帖》章法气韵生动,表达了怀素对茶的渴望,是书法中有茶记载的代表作品。
B.《僧怀素传》中颜真卿与怀素所言“屋漏痕”等比喻,对书法创作和理论影响重大。
C.蔡襄在著作《茶录》中表达了“茶叶饮用从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的主张。
D.《一夜帖》《苕溪诗》《竹枝词》等有茶叶内容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了佳品。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少隐嵩山。父光嗣坐死,熙载来奔。时烈祖辅吴方修明法令,熙载年少放荡,不守名检,补和常滁三州从事。时人士自中原至者,多已擢用,熙载在京洛,早负才名,乃独落魄不偶,亦不以介意。烈祖受禅,召为秘书郎,使事元宗于东宫,谕之曰:“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辅吾儿也。”熙载亦不谢。在东宫,谈燕而已,不谙世务。
元宗即位,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始数言朝廷事所当施行者,尽无所回隐。 宋齐丘、冯延巳等皆侧目,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书命典雅。
契丹入汴,晋少帝北迁,熙载上疏曰:陛下有经营天下之志,今其时矣,若戎主遁归,中原有主,则不可图矣。”不省,陈觉福州丧师,初议置军法。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熙载不能饮酒,齐丘诬以酒狂,贬和州司士参军。 入为虞部郎中,迁中书舍人。周太祖有天下,用事者犹议北伐,熙载曰:“北伐,吾本意也,但今已不可耳。郭氏奸雄,虽有国日浅,守境已固,我兵妄动,岂止无功耶?”言虽切,而朝廷暗于机会,经营中原之意终不已。周人果以籍口,兵入淮南。齐王景达以兵马元帅临边,陈觉为监军使,熙载言:“出师,大事也,当先正名。莫信于亲王,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哉?”亦不从。
熙载才气逸发,多艺能,善谈笑,为当时风流之冠,尤长于碑碣。他国人不远数千里,辇金币求之。然性忽细谨,老而益甚。蓄妓四十辈,纵其出,物议哄然。熙载密语所亲曰:“吾为此以自污,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端坐托疾不朝,贬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斥诸妓。后主喜,欲大用之,而去妓悉还。后主叹曰:“孤亦无如之何矣?”宿直宫中,赐对多所弘益,后主手教褒之,进中书侍郎,卒年六十九。
后主谓侍臣曰:“吾竟不得相熙载,欲赠平章事,故有是否?”或对曰:“晋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即故事也。”乃赠右仆射同平章事。废朝三日,谥文靖,命葬梅岭冈谢安故墓侧。


展开余下试题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及太祖受禅,人服其识。
(节选自《南唐世家·韩熙载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谈燕而已,不谙世务 谙:熟习,熟知
B.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 嘉:赞美
C.他国人不远数千里,辇金币求之 辇:辇车
D.宿直宫中,赐对多所弘益 直:值班,值守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独落魄不偶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①今其时矣,若戎主遁归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C.①齐丘诬以酒狂,贬和州司士参军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①莫信于亲王,莫重于元帅 ②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11.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
B. 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
C. 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
D. 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熙载年轻时性格放旷。他曾隐居在嵩山,父亲韩光嗣犯罪被处死,来投奔南唐,不
注重守护名声,补任和常滁三州从事。
B.韩熙载早有才名。初到南唐先不受重用,他也不介意。烈祖继位,他被任命为秘书郎,
在东宫事奉元宗,韩熙载也不推辞。
C.韩熙载多才多能。他才气飘逸勃发,是当时儒雅风流之首,尤其擅长碑碣创作。性格
上在细谨事情上疏忽,年老更甚。
D.韩熙载很受后主信任。曾当面要任韩熙载为相,但因他托辞有病不去上朝而罢。他去
世后,后主废朝三日,追封谥号给他。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 (5分)
⑵齐丘为之请,止削官,迁外郡,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5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送杨子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注】①作者一说为岑参,“杨叶”一作“杨柳”。
⑴从表达技巧上简要赏析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后两联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强调思考与学习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广纳贤才的心胸,希望贤才多多益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苏轼《赤壁赋》中写出了作者飘飘欲仙的神态,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2分)
16.一句熨帖得体恰到好处的话,可以化解心灵的寒霜,甚至可以化解一触即发的矛盾。如果你是艾威尔先生,在以下情景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4分)
某一豪华酒店内,艾威尔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大衣,于是他异常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说:“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艾威尔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艾威尔舒了一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17.下面是中国农业银行的标志(绿色),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4分)

18.为下面的这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25字)(4分)
中国新闻网 11月,在中国苏州太湖之滨,李克强将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一起,举行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就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深入交换意见,共同搭建起通往“1+16合作”未来的无数新通道。
此次会晤的主题是“新起点新领域新愿景”。据官方介绍,新起点是指中方首次举办领导人会晤,“1+16合作”也正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新领域是指此次会晤旨在推出新举措,打造新亮点,开辟新领域;新愿景是指此次会晤将重在顶层设计,规划未来五年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留住“活态”的村庄
①《光明日报》2015年6月23日李韵、杨杉报道  “传统村落绝不仅仅是个建筑景观,那里更有我们中华民族对传统家园的精神需要,是根性的、母体的需要。”日前,在河北省沙河市举行的“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
  ②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冯骥才认为,立档调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最终的问题还是要留得住人,如果没有人住,村规、民俗、村里的历史记忆就将消失,“乡愁”也就不复存在。
  ③“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对自己的传统村落进行认定。我们要为中国传统村落建立档案,要用标准化的手段记录传统村落,盘清我们的家底,将之以档案的形式留给后人,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工作。”2014年6月10日,“留住乡愁——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在京启动。作为该项目的发起人,冯骥才的话掷地有声。
  ④一年来,全国各地的摄影家、民间文艺工作者及众多志愿者走进传统村落,抢救记录着其中的各种原生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不仅完成了国家规定的39个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任务,还抢救发掘出160个传统村落。如今,河北在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中采录的文字资料已达500余万字,拍摄图片资料21万余张。以这些资料为基础,河北省举办了“可以触摸的‘乡愁’——河北省历史名村名镇名城风采展”,还编撰出版了《河北省传统村落图典》。
  ⑤冯骥才认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应该是“活态”的,必须让人住在里面才能保持村落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因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空巢村”越来越多,“留不住人”成为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没有人住的村庄是没有生命的。”他说。
  ⑥在河北省沙河市王硇村,一座座明清时期留下的古老石楼如同城堡一样,结构坚固。街巷、楼阁、雕刻、门楼都保存完好。很多石楼门口挂着抗日旧址的牌子,里面陈列着古老的家具、农具,变成了民俗博物馆。村子里多户人家将自家的老房子变成农家饭店、农家旅馆,开门营业。村党支部书记王现增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们种植的土特产品,用肩挑、驴驮到外面也卖不出去,现在每天到王硇参观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土特产不用出村,就有游客高价买去。经过这些年对古村的保护和利用,乡亲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尝到了好处,得到了实惠。”
  ⑦后沟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如今,村民的收入来源与王硇村相似。三分之一以“农家乐”为生,其余的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地、农业采摘。同时,作为“传统村落科学保护的第一样板村”,这里民居和民俗都基本保留,还建起了一座两层楼的农耕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范宝儿对记者说,他家已经在后沟村住了26代,一直都靠农耕为生。近几年村子得到了保护利用,博物馆的工作成了他新的收入来源。记者了解到,由于该村有大量的就业机会,村里的年轻人很多选择在本村就业。


展开余下试题  ⑧6月3日,在后沟村举行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活动”中,冯骥才站在村里的古戏台上说:“保护文化遗产的道路,像一篇长长的、永远写不完的文章,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⑨竭尽全力保存下来的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主要是为生活于其中的人准备的,而不是“用来给我们看的”,冯骥才说。文化只有首先被它的拥有者热爱才会传承,要保护好传统村落,必须发挥村民的力量。但是记者了解到,全国多数地区的传统村落保护均“自上而下”,忽略了村民这一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主体。专家们在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传统村落保护不是违背社会发展的“复古”,而是要兼顾传统文化传承与村落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让他们享受到现代科技的便利,在当地能够获得生活来源,人们才会愿意继续留在村子里。当然在引入先进生活设施的同时,还要保证村落原有的结构基础不被破坏。
⑩资金不足一直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掣肘因素。从2014年起,中央财政在三年内投入百余亿元集中用于传统村落保护,这无疑为此项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支持。但冯骥才认为,资金的来源光依靠国家是不够的,而应该由多方面组成。
19.文章题目为“留住‘活态’的村庄”有什么好处?请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没有人住的村庄是没有生命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护文化遗产的道路,像一篇长长的、永远写不完的文章,只有逗号,没有句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全文,说说在传统村落保护中要注意哪些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有人认为本文是有关会议的新闻报道,但主体部分却过多写了与会议无关的情况,这些内容可以不要。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得良好的人,它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第二次调研联考参考答案
1. A
【解析】A项“轰然振耳”应为“轰然震耳”。
2. D【解析】本题分别从动词和副词角度考查。奔腾,跳跃着奔跑,如骏马奔腾,黄河奔腾而来;奔涌,急速地涌出,如大江奔涌;根据前文“银帘”来判定,只能用奔涌。究竟,含义与“到底”接近,多用于书面语言表示追究事情的真相,也有加重语气的作用。到底,表示深究,口语化;根据文义,应该选究竟。消逝,消失,有一个慢慢远去的意味,一般指时光、声音或事物,多指抽象事物;消亡,消失,灭亡。根据文章内容,这里是指水,应该选消亡。
3. C【解析】第一句的主语应该是 “它”而不是“巨岩”,第二句从后的“它都没有吐出一声呜咽”来看,“哪怕……都”这个关联词,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前,所以应该选“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如果选“哪怕它接二连三地被阻遏、被撞击”,后文“它都没有吐出一声呜咽”,主语一致,关联词应该放在“它”之后,并且语句重复啰嗦。
4. A【解析】A项,“曾几何时”是一个常常被误用的成语。这里的“曾”是“乃、才”之意,“曾几何时”也就是“才几何时”,也就是“没多久之前”的意思,但常被误解为“很久以前”或“不知何时”的意思。从历史长河中看,台海军事对峙确实是不久之前的事(1996年还发生过台海危机),两岸局势基本安定是2008年之后的事情,所以,习先生这个词语用得不仅没有问题,而且非常恰切。B项,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只能作状语。此处应为“不谋而合”。 C项,“娓娓而谈”指人说话时连续不断、生动地谈论,不能带宾语。D项,“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完成。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改为“一蹴而就”。
5. D【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B项,成分残缺,在“市场的‘恐慌性心理’”前加“缓解”。C项,成分赘余,“攸关到”应该改成“攸关”,“攸关”就是“关系到”。
6. A。【解析】B.局限于概括唐、宋时书法艺术与茶文化的关系,C.虽然说到书法艺术与茶文化的关系,但“有浓厚的探讨、研究兴趣”不是文章主旨所在。D.是说唐宋以后的情况。B.C.D.偏于一方面或不能概括中心。
7. C。【解析】A、B、D三项分别从绘画、诗歌、戏曲等方面体现了茶文化。C.体现了茶经济方面的政治管理。
8. C。【解析】“在著作《茶录》中表达了‘茶叶饮用从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的主张”与原文不符。
9. C。【解析】辇:用辇车载运。
10. D。【解析】A.①副词,却。②副词,才。B.①连词,假如; ②副词,似乎,仿佛。C.①介词,拿。②连词,因为。D.①介词,比。②介词,比。
11. A。【解析】断句首先要理解文段大意,然后根据意思进行判断,注意一些关键词,所选文段是叙事,应该根据事情的内容顺序来断句,根据意思可知选A。
12. D。【解析】“曾当面要任韩熙载为相,但因他托辞有病不去上朝而罢”有误。
13. 【解析】学生翻译时要注重根据语境,调动语言知识积累,推测重要实词的含义,理解语句中的活用与文言句式等现象。得分点:⑴句中的“奋”“更”“历”“用”“修饬”各1分;⑵句中的“请”“止”“无”“党与”“基”各1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部分”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