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692  2016-09-1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2]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检测
综合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我们所说的姓氏,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了氏族血统,最早来源于氏族的图腾。氏族在交往中通过展示氏族图腾的徽记来表明其身份,区别不同的氏族和方位,氏族徽记就是姓的最早雏形。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 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种产物,表示功勋和地位。
一般认为中国人是先有姓,后有氏。事实上,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关系也在互 相转变。在夏朝之前,氏为大氏族、部落、国家、氏族联盟的称呼,这时姓是氏的分支。比如: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期,伏羲氏的后代姓风,是中国第一个姓。夏朝时,氏的本意发生了变化,氏可以代表姓族中重要的分支。
周武王灭商后,重新确立了姓、氏的关系: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辨贵贱,随时更移。由于分封制分出的诸侯都有自己的氏,而姓不变,导致先秦时保留下来的姓仅仅在三十个左右,而保留下来的氏却有近千个。到秦并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政权,姓、氏也混而为一,汉朝以后姓和氏也就不再进行严格区分了。
考察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少以及分布的集中程度如何,可以用同姓率这个量来表示。一个地区的同姓率就是在这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这个值的大小能大致反映一个地区姓氏多样性的状况。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说明姓氏的多样性好。
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同姓率最低的地区。这是因为在南北宋时期,特别是在南宋,由于蒙古人入侵,人们向南迁移,以躲避战争,逃至长江受到阻隔,而长江流域又很适合人类生活,便定居下来,与原有的居民混居在一起;同时,长江以南的人也经常会往北方迁移,最终导致这些地区的人口比较混杂,姓氏的多样性比较好。相反,在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姓氏比较单一,又和外 界比较隔绝,导致这些地区的同姓率很大。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并不总是有较高的同姓率。甘肃的嘉峪关等就是例外。嘉峪关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城市,历史上周边民族不断进入,外来人口很多,姓氏也很多。因此,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不同地区之间也可以定义同姓率。两个地区的同姓率就是两个地区各取一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显然,两个地区姓氏分布越接近,同姓率就越大。因此,地区间的同姓率能衡量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的相似性。对同姓率做简单变换就能得到衡量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的姓氏距离,也可以叫遗传距离。
一般来说,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越远,遗传距离越大。这是因为空间的隔离使得人们不能充分混杂,姓氏分布的差异就越大。通过计算两个地区的遗传距离,我们再次印证了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现象。东北三省和山东虽然隔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但是他们的遗传距离却是最小的。事实上,清朝中晚期以后,大约有两千万人从山东、河南等地迁移到了东北地区。所以,研究不同地区间的同姓率能发现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事件。
(选自《百科知识》)
1.下列对“姓氏”的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氏中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民族血统,来源于氏族徽记。氏,始终是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浏览完整试题B.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关系也在相互转变。在夏朝之前,姓是氏的分支,夏朝时,氏就成了姓的分支。
C.周朝建立后,重新明确了姓氏关系:姓明婚姻,氏辨贵贱。由此可知在当时,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姓同氏不同者,不可通婚。
D.到秦汉以后,由于中央集权取代了分封制,这时用来区分不同封地诸侯的“氏”,也就失去了它的历史价值而与代表血缘关系的姓渐渐混为一谈了。
解析:A项,“始终”的说法不正确。见原文第1段。
答案:A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同姓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寡,它是一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
B.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比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说明该地区姓氏分布的多样性好。
C.不同地区的同姓率有高有低,比如甘肃嘉峪关地区的同姓率较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同姓率较高,这和这些地区的文化历史有着密切关系。
D.研究两个地区的同姓率,如果这两个地区的同姓率比较接近,就说明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小,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小。
解析:D项,不是两个地区的同姓率而是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另外,根据原文第7段信息可得出结论“两个地区同姓率越大,那么这两个地区的姓氏分布差异就越小,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小”。因为原文中的“同姓率越大”与选项表述的“同姓率比较接近”不能完全等同。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代,伏羲氏的后代姓风,是中国第一个姓,这说明在夏朝之前,姓是氏的分支。
B.秦并六国之前,帝王分封诸侯,姓是他们的血统,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氏。由此可见,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C.遗传距离是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是反映不同地区的姓氏分布相似性的主要参数,一般来说,空间距离越大,遗传距离越大。
D.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而两个地区之间的同姓率是研究人口迁移的手段之一,不能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
解析:D项,“不能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错,根据文意,不同地区之间的同姓率能够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
答案:D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导学号50690037
刘纶,字眘涵,江苏武进人。少隽颖,六岁,能缀文。乾隆元年,以廪生举博学鸿词,试第一,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迁侍讲,进太常寺少卿。
十六年,贝子不按原议年限驱种地流民,命纶往勘。疏言:“民价典旗地,应遵原议三年、五年限外撤还原主。其领地耕种为佃户,受雇力作为佣工,皆浮 寄谋生,初无占地意,应许力耕糊口。至领地垦荒,积累辛勤,始得成熟,不同价典,年满先还原主。所需自种地有赢,仍给种以偿前劳。”诏从其议。
父忧归,服阕,除户部侍郎,兼顺天府尹。故事,顺天府公牍,治中、通判不署名。纶请以钱谷属治中,狱讼属通判,先署牍呈尹可否之。浙江按察使富勒浑劾巡抚鄂乐舜授意布政使同德勒派商银,命纶如浙江偕两江总督尹继善等会讯。覆奏鄂乐舜受银属实,拟绞候;同德未知情;富勒浑诬劾,拟杖流。上以富勒浑参款已实,不应议罪,责纶等失当。部议夺官,有旨从宽留任。偕侍郎伊禄顺赴西安勘将军嵩阿礼克兵粮、勒馈送等款,得实,论如律。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三十八年,卒,命皇子临其丧,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谥文定。
纶性至孝,亲丧三年不御酒肉。直军机处十年,与大学士刘统勋同辅政,有“南刘东刘”之称。器度端凝,不见有喜愠色。出入殿门,进止有恒处。自工部侍郎归,买宅数楹。后服官二十年,未尝益一椽半甓①。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操笔点定。寒甚,呼家人具酒脯,而厨传已空,仅得白枣十数枚侑酒。其清俭类此。校士尤矜慎,尝曰:“衡文始难在取,继难在去。文佳劣相近,一去取间于我甚易,独不为士子计乎?”较量分寸,辄至夜分。为文法六朝,根柢汉、魏;于诗喜明高启,谓能入唐人门阈。
(选自《清史稿》,有删节)
注①甓:pì,砖。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博学鸿词,又称博学宏词,也称宏词或宏博,是科举考试制科的一种。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
B.父忧,父丧的婉辞。忧,特指父亲的丧事。
C.祠即祠堂,是古代用以供奉祖先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间。
D.六朝,一般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文风绮丽。
解析:B项,“忧”指父母的丧事。
答案:B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
B.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
C.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
D.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
解析:先通读文段,了解文意,理解“章京”等关键词的含义,再看标志性词语,如句中“曰”“也”后一般断开。
答案:B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刘纶改革办事程序,让治中、通判对分管的工作签字负责,署名上报府尹,由府尹最终决定。
B.刘纶认为流民在旗人领地垦荒,经过辛勤劳作,荒 地变良田,旗人不能用过去的价钱换回。
C.刘纶认为在家可以穿破旧衣服,但上朝一定要穿盛装,自认为因为不能亵渎朝廷的法度。
D.刘纶写文章效仿六朝,大有汉魏风范;喜欢高启的诗歌,自以为作诗的水平能进入唐代诗人行列。
解析:D项,“自以为作诗的水平能进入唐代诗人行列”错,由最后一段可知,诗歌方面的造诣不是刘纶自己的评论。
答案:D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勘将军嵩阿礼克兵粮、勒馈送等款,得实,论如律。(5分)
(2)文佳劣相近,一去取间于我甚易,独不为士子计乎?(5分)
参考答案:(1)审查将军嵩阿礼克扣军粮、勒索贿赂等款项,获得财物,按照法律判罪。
(2)文章优劣水平十分接近,或者淘汰或者录取,对于我十分容易,(但是)难道不为学子考虑吗?
参考译文刘纶,字眘涵,江苏武进人。小时俊美聪颖,六岁就能写文章。乾隆元年,凭借廪生身份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获得第一等,被授予编修职位。准备编纂世宗实录,升为侍讲,任太常寺少卿。


展开余下试题乾隆十六年,贝子不按照原来议定的年限驱赶种地的流民,皇帝命刘纶前往审查。刘纶上疏道:“百姓以价交换旗人领地,应该遵照原来议定的三年、五年期限后撤出交还原主。那些在领地耕种的是佃户,受雇出力耕作的是佣工,都是漂泊在外寄人篱下谋生的,最初没有占地的意思,答应凭力气耕种糊口。到了领地进行垦荒,辛勤劳作,荒地开始变成良田,应该用与原来不同的价值换回,时间到了先归还原主。生活所需要的从种地结余中获得,仍然给他们耕种来补偿前期的辛勤劳作。”皇帝下诏听从了他的提议。
父亲逝世,回家守孝,期满,授予户部侍郎,兼顺天府尹。按照过去的做法,顺天府公文,治中、通判不签名。刘纶请求让治中管钱谷,通判管狱讼,签名后把公文呈给府尹,府尹确定可以不可以。浙江按察使富勒浑弹劾巡抚鄂乐舜指使布政使同德勒索分派商户银两,(皇帝)命令刘纶到浙江偕同两江总督尹继善等一起审问。回复上奏鄂乐舜收受贿银属实,初步判为缓期绞刑;同德不知情;富勒浑诬陷弹劾,初步判为杖刑流放。皇上认为富勒浑参奏的款项已经落实,不应当判罪,责备刘纶等人判罪失当。吏部决定免去刘纶的官职,皇帝下旨从宽处理留任。刘纶带领侍郎伊禄顺到西安,审查将军嵩阿 礼克扣军粮、勒索贿赂等款项,获得实情,按照法律判罪。授予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乾隆三十八年去世,皇帝命皇子亲临丧礼,封太子太傅,在贤良祠祭祀,谥号文定。
刘纶性情孝顺,双亲去世三年内不饮酒吃肉。主持军机处十年,跟大学士刘统勋共同辅佐政务,有“南刘东刘”称呼。风度端庄稳重,喜怒不表现在脸上。出入宫殿,进退举止,固定不变。从工部侍郎的职位上回来后,买了几间房屋。以后做官二十年,不曾增加一点房产。刘纶衣服和鞋脏了破了也不重新做一套,但一定盛装上朝,说:“不敢亵渎朝廷制度。”侍郎王昶任军机处章京,曾经在寒冬有紧急的奏章起草,半夜找刘纶,刘纶起来点上蜡烛,执笔写好。因为十分寒冷,就喊家人准备酒菜,但是厨房已经没有东西了,仅用十几个干净的枣子劝酒。他清廉俭朴就到这个样子。(他)选拔官员尤其谨慎,曾经说:“权衡文章开始时难在选取,然后难在筛除。文章优劣水平十分接近,或者淘汰或者录取,对于我十分容易,(但是)难道不为学子考虑吗?”一点一点比较,动不动就到半夜。他的文章(方法上)效仿六朝,(内容上)学习汉、魏;在诗歌方面,喜欢明代高启,(人们)认为他能达到唐代诗人的水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8~9题。导学号50690038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①
杜 甫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
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
注①杜甫坐船停靠夔州岸边,准备告别朋友王十二判官,因雨不得。
8.“晨钟云外湿”中的“湿”字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5分)
解析:赏析某字的表达效果,首先要理解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风忽起,灯影飘摇,雨落江鸣,势如悬瀑,诗人听到了云外传来的钟声,雨后江面的湿气显得远处传来的钟声也湿漉漉的。“湿”字沟通了人的触觉和听觉,可判断运用的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再展开联想,描述画面内容,最后点出“湿”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湿”字运用通感的手法,沟通了人的触觉和听觉,传神地写出了夜雨过后,晨钟声音重浊的特点,暗示了诗人沉重惆怅的心绪,极富表现力。
9.“含凄觉汝贤”中的“汝贤”,有人认为说的是王十二判官,有人认为说的是鸥鸟,你赞成哪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解析:“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前句为虚景,是诗人听见了远处的摇桨声及鸥鸟的鸣叫声所生之景。本题考查对后句“含凄觉汝贤”中“汝贤”的理解。这类题的解答,首先要明确赞成哪一种说法,其次联系全诗来说明理由,要言之有理,不能脱离诗歌内容进行表述。
参考答案:王十二判官:诗人因雨不能拜别朋友而心生怅然,想见而不能见,因而倍感朋友之贤。
鸥鸟:诗人因雨不能拜别朋友而心生怅然,见鸥鸟轻快飞翔而羡慕其来去自由,觉鸥鸟胜于自己。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        ?        。”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老瞎子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无道君王害黎民。轻轻弹响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心。”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莲。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他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待众人的吵嚷声鼎沸,便把琴弦一阵紧拨,唱道:“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小罗成。”或者:“茶也喝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满场立刻鸦雀无声。
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大胆苏烈又兴兵。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好似海中龙吊宝,犹如深山虎争林。又战七日并七夜,罗成清茶无点唇”。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
野羊岭上有一座小庙,离野羊坳村二里地,师徒二人就在这里住下。小瞎子撅着屁股烧火。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凭着听觉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捡出。老瞎子终于开了腔:“听我一句话,保准对你没坏处。以后离那妮子远点儿。”
一早起小瞎子病了。一连好几天,老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还是给小瞎子挖药、煎药,总想着那张药方和琴弦。弹断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心里总在说:“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晚上仍一个人到野羊坳去说书。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岭,回到小庙里。
“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
蛇皮剥开了,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
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展开余下试题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小瞎子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一千二?”“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节选自史铁生的《命若琴弦》)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在第4段写老瞎子的听觉,意蕴丰富。既说淘米,也说管教徒弟,还在结构上暗联着小说前后的情节。
B.小说详细描写老瞎子弹断最后一根琴弦前的心理活动,目的是用来刻画老瞎子的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C.琴槽里的纸条,本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可是瞎子师徒却认为是可以医好瞎眼的奇方,还代代相传,流毒深远。
D.小说末段,运用了概括和象征的手法,高度浓缩了瞎子艺人们的生命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探索。
E.这篇小说,以瞎子艺人追求睁眼看到光明为内容,倾诉了残疾艺人们内心对命运不公的愤慨和不平之气。
解析:B项,对心理活动的作用表述不全面,较为重要的内容没有表达出来。一是表达了老瞎子渴望见到光明的急切心情,二是与后文得知白低后的失落乃至绝望形成对比和反差。C项,错解了白纸的寓意和师傅们的坚毅与慈悲。E项,对小说的主旨的理解是错误的,瞎子艺人没有对命运的不公的愤慨和不平之气,他们努力争取,说明了他们对眼瞎的接受并积极奋斗。
答案:选D项给3分,选A项给2分,选B项给1分。选C、E两项不给分。
(2)小说的第2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小说中某一情节的作用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内容上,主要是老瞎子说书的开场场面;结构上,是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参考答案:①描述老瞎子说书精彩的开场场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正侧两面突显了老瞎子的说书艺人的形象。③为后文说唱罗成一书及弹断最后一根琴弦做铺垫。
(3)小说中的“老瞎子”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时要找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句子,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文中老瞎子的动作如“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把琴弦一阵紧拨”等表现其技艺的精彩,语言如“以后离那妮子远点儿”“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等说明他细心、慈悲、传承大爱,心理描写如“弹断一千根琴弦”“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等来表现其努力争取、坚毅顽强的性格。
参考答案:①努力进取,坚毅顽强。虽然眼瞎了,但心存希望,渴望弹断一千根琴弦后见到光明,并一直努力争取。天越热,越拼命,不愿失去说书的好时候。②慈善悲悯,传承大爱。当他得知药方只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后,并不把真相告诉徒弟,仍鼓励徒弟继续努力,留给后人以希望。③技艺精彩,细心严管。其说书深受大家喜爱,观察仔细,眼瞎心亮,严格管教徒弟。
(4)这篇小说的题目叫“命若琴弦”,结合小说的主旨与情节等方面,联系现实,谈谈你对题目“命若琴弦”意蕴的理解。(8分)
解析:答题时应从题目与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意蕴等方面进行分析。文本已对小说的主旨做了暗示,找到这些暗示性的句子,联系现实,体会其内涵。
参考答案:(一)“命若琴弦”,在文中的意思是,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拉紧了,是指要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一个美好的目标,如弹够一千根琴弦,取出药方治眼,就可以见到光明。为了见到光明,这一生就好好弹够一千根琴弦。有了这目标或希望,瞎眼人才能活下去。弹好了就够了,是指即使希望落空,治不好眼睛,但只要活下去,就行了。师傅还有一个庄严的使命,即把这个希望传承给下一代。
(二)我们普通人也会遭遇另外的打击或灾难,在重大的危机灾难面前,也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美好的愿望或美好的目标,用这个希望或目标激励自己坚强地活下去,即使明知这个目标不能实现,也要给下一代人树立希望,让他们继续努力奋斗下去,勇敢坚强地活下去。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侯伯宇: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
1930年9月11日,侯伯宇生于天津。从少年时起,侯伯宇就在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下,立志“科学救国,做出更好的武器”。
新中国成立前夕,侯伯宇放弃了台湾大学的学业和出国的机会,辗转回到北京。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他,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志愿军,并将父亲给他的四年学费、生活费1 000美元全部捐出。1953年,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急需懂外语又有数理基础的人,侯伯宇放 弃了回清华继续深造的机会,赴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当了一名俄语翻译。1956年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他积极响应,考取了西北大学物理系。1973年,侯伯宇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并最终在西北大学扎根,一干就是37年。其间,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去工作,他都一一谢绝。他说:“西部更需要我,这里的学生更需要我。”
侯伯宇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后期,侯伯宇致力于群论在物理学中应用的研究,解决了苏联国际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理和量子化学权威未能提出的重要公式。1983年,侯伯宇与美国学者合作推导出一 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的结果,运用对偶变换找到了给出所有无穷多个守恒流生成元的办法。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侯氏理论”,是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名气很大,但他却从不接受新闻媒体对他的采访和宣传。有一次,他的学生在帮助他整理申报科学院士材料时,发现他居然舍弃了发表在影响非常大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反而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非常不解。他解释说,有些论文,虽然发表的期刊档次很高,但实际上的学术价值却不及另一些论文,我要选择那些更具生命力的文章。
20世纪80年代,侯伯宇一手创办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在教学过程中,侯伯宇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努力寻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法,非常注重创新和提高课程起点,把授课内容与研究课题密切结合,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讲授国际上正在发展的最新、最先进的内容。他认为“学生必须对本学科的全局有通盘的了解,这样才能判断学科生长点,选择能带动学科的课题”。
侯伯宇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千方百计送学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访学进修。在他的努力下,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1985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很多诺贝尔得主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相继前来访问,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为学生作报告、开讲座,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国际化的很好结合,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意识,有能力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前沿研究。
30多年来,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人教版高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