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560  2016-09-1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60]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
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
目标明讲
1.了解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方法,准确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考点详讲
◇考点一:修辞手法
【真题回放】
1.【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8分)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2)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2.【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
【规律探秘】
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真、设问、反问等。2016年高考上海卷和山东卷涉及到了对修辞手法的考查,题型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2016年高考仍会沿袭2015年高考命题特点。
【知识梳理】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
(1 )比喻 :比喻就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象生动的作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比拟 :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叫拟物。
表达效果: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描写的物更形象、生动。
(3)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


浏览完整试题表达效果: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可使语言含蓄、简练,引发读者联想。
(4)夸张 : 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表达效果: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更强烈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 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表达效果: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表达效果: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6)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表达效果:增强语势,强化感情。如:“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表达效果: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表达效果: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9)反复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等。
表达效果: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10)顶真: 用上一句的结尾部分做下一句的开头部分,使前后两句首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
表达效果:回环跌宕,有旋律美。
(11)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语简而意丰,有强调作用。
(12)通感 :利用诸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表达效果:感觉互换,化抽象为具体,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能充实诗文的意境 ,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方法指导】
1.立足课本积累常用修辞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到的常用修辞手法都是学生在课内诗歌学习中接触过的, 所以备考中可以通过对课内诗词的复习,积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2.研究高考修辞手法类试题,把握命题规律。
历年高考修辞手法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修辞手法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考查频率,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3.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如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借喻的本质是“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本质是“代”,即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 要洞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解答时适当加入,从而增强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回答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
5.了解修辞类题目提问方式:
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首诗(词)运用了ⅩⅩ(修辞术语),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诗(词)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诗(词)中某句抒发情感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加以赏析诗歌ⅩⅩ句。
6.掌握答题思路和模式: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明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这种修辞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阐运用】
第三步指出此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析效果】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注意:这三个步骤不是固定的,答到哪一层,要根据题干要求灵活处理。若修辞手法不止一种,则要由主(最典型突出的)到次,分条作答。
【训练提升】
1.(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11分)
好事近
刘子寰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①先占。应念金英②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③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
[注]①露红:红色的菊花。②金英:精英,大自然精华英秀。③何事:为什么从事。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中的“念”“摘”两字。(5分)
(2)词的结尾两句(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表达了词人矛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2.(2016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5分)
3.(2016届山西省忻州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四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夜归临皋①
苏轼
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 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江边,苏轼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与家眷共居于此。②东坡,元丰五年春,苏轼在东坡构筑雪堂,家属仍住临皋亭,因此常往来于雪堂临皋间。
(1) 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 诗句,就其中的两种手法进行分析。(5分)
(2)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联系诗句作答。(6分)
4.(2016届天津市天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作答。〔8分)
舟中二首(其一)【注】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1)颔联(第二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展开余下试题(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考点二:表现手法
【真题回放】
1.(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1)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
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2.(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摇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摇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冶的原因。(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规律探秘】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是指准确判断诗词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偶有客观题。近年高考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与描写手法结合起来考查,这也体现出表达技巧类试题命题的综合性趋势。2017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高考命题特点,突出命题综合性。
【知识梳理】
狭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赋比兴、象征、抑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等。但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手法的时候,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与描写方式也纳入其中,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等)等,这就是广义的表现手法。而以下所讲的表现手法则是狭义的,是除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外的常用的诗歌表现技巧。
赋比兴 :“赋者,敷陈其事 而直言之者也”(铺陈直叙,对事物作直接的陈述或描写);“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起,先用别的事物发端,引出所要歌咏的事物)。运用比兴手法,能引起读者的联想想象,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的作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形象)而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
抑扬: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否定或褒扬肯定,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有先扬后抑(欲抑先扬)和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之分。其作用是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联想 :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 :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 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渲染 :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对比 :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衬托 :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
【方法指导】
1.用好课本,积累相关的术语。
高考诗歌鉴赏命题取材于课外的材料,不直接取材于课内,但其解题的依据、方法,乃至于技巧都存在于课内,所以课本古诗词复习也很重要,一方面通过对课内诗词的复习,积累相关术语,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是对文明的吸纳。惟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
2.熟悉高考,把握规律。
历年高考表达技巧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表达技巧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考查频率,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3.注意表现 手法的广义与狭义之分,区分容易混淆的表达技巧。
一般用“艺术手法”“艺术技巧”“手法”等概念通常就是广义的表现手法;还要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表达技巧,如衬托和对比的区别。(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 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点。二者的区别主要是:(1)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2)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4.认真审题,如果没有规定答题角度,应选择最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尽量多答。
5.注意必须和具体的诗歌形象、语言和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分析。
6.答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分析。
7.掌握常见提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1)提问方式:
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这首诗(词)运用了ⅩⅩ(表现手法术语),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是怎样抒发诗(词)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诗(词)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答题思路和模式: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明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这种表现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阐运用】
第三步指出此种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析效果】
(3)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注意:这三个步骤不是固定的,答到哪一层,要根据题干要求灵活处理。有时,可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糅合在一起。若手法不止一种,则要由主(最典型突出的)到次,分条作答。
【训练提升】
1.(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11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词的上片写梦中情景,有什么作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向往?请简要说明。(5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技巧?并选出两种简要分析。(6分)
2.(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戴复古①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②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作者是南宋爱国词人。②浪说:漫说,别说。
(1)这首词的上片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2)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 析。(5分)
3.(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 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 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①桃花红似锦, 生憎②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 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①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②生憎:犹言偏憎、最憎。③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
(1)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 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又不单单抒发离别之情,结合诗歌一,二联,分析这首诗都抒发了哪些情感。(6分)
4.(2016届山东省日照市 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问题。(8分)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①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着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②南楼,在武昌黄鹤山上,一名安远楼。南宋时“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蓼园词选》),很多词人登临黄鹤楼时都留下了 深沉的作品。
(1)作者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2)请赏析这首词中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4分)
◇考点三:表达方式
【真题回放】
1.【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2.(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规律探秘】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在高考试题中往往综合出现,抒情、描写方式是考查的重点,题型多为主观题, 2017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突出命题综合性。
【知识梳理】
表达方式是指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是指准确判断诗词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并赏析其表达效果。在诗歌创作中用到的主要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尤其是描写和抒情,用得最为普遍。
1.抒情方式。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
(2)间接抒情。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其他事物来表达的。
①借景抒情
就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就是作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
③叙事抒情。
就是指诗人将自己的感情熔化于对具体事件的叙述中,借叙述来抒发自己难以遏止的感情。
④用典抒情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来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以抒发某种思想与情感 。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⑤借古讽今。
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凭吊古迹来达到感慨盛衰、托古讽今的目的。这在咏史诗中很常见。
2.描写方式。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
(2)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看似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诗人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
(3)白描。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实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
【方法指导】
1.熟悉高考,把握规律。
历年高考表达方式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表达方式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考查频率,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立足课本,积累术语。
高考诗歌鉴赏命题不直接取材于课内,但其解题的依据、方法,乃至于技巧都存在于课内,所以课本古诗词中的复习很重要,一方面通过对 课内诗词的复习,积累相关的术语,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表达方式。如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对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景物之中,并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来表明心迹、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借景抒情的“情”指热爱、愤怒、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的“志”指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人生态度。借景抒情一般要借众多景物来抒情,托物言志一般是聚焦于一个主体事物之中。)另一方面, 这也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是对文明的吸纳。惟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
3.多读勤练,拓宽知识面。
中国古典诗歌量多面广,而学生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所接触到的诗歌数量却是有限的,因此在要平时复习中多读勤练,一方面增加对古典诗歌知识的储备,一方面提升应试能力。
4.注意认真审题,读懂暗示,选取具体技巧作答,找准典型特色,突出分析重点。
5.注意必须和具体的诗歌形象、语言和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分析。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7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