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074  2016-09-27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74]
小石潭记
第六单元
21 小石潭记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篁竹(  )   清liè(  )   为坻(  ) 翕忽(  ) 佁然(  )
下chè(  ) 俶尔(  ) 幽suì(  ) 为嵁(  ) 为yǔ(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俶尔远逝(    ) (2)佁然不动(    )
(3)日光下澈(    ) (4)闻水声(    )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如鸣佩环 ________________ 四面竹树环合 ________________
(2)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 ________________
(3)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______ 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 ________ ________
4.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的相应语句。
(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粗线勾勒时,寥寥数笔,就点出了小石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和“四面竹树环合”的主要特点。工笔细描时,近岸之石的奇形怪状,水中游鱼的怡然自得,溪流岸势的犬牙差互,整体环境的凄神寒骨,刻画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
(1)市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这一景点,想请班上每一个同学仿照示例为小石潭的景物设计一个景点名称,你所设计的景点名称是什么? 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示例:“小径通幽”,依据是:“隔篁竹,伐竹取道”。
(2)每一个景点都要有一段导游词,请你仿照示例,为你所设计的景点写一段导游词,要求抓住其特点,用富有激情、生动的语言进行介绍。
小径通幽——走入小径,你会体会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优美意境,会闻到沁人心脾的翠竹清香,会听到如鸣佩环的潺潺的流水声,也会欣赏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近观则竹树环合,清风徐来;远眺则群山连绵,雾霭苍茫。

阅读课文选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曰恕己,曰奉壹”,回答下列问题。
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2)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水尤清冽(清凉)
B.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表示能愿)
C.隶而从者(随从)
D.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
9.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10.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11.作者在文中 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浏览完整试题(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 ________________
(3)不可名状 ________________ (4)悉皆怪石 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乃记之而去
B.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C.潭西南而望 而置州以来
D.为之怅然 佁然不动
14.翻译下列 句子。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佳木异竹 ,垂阴相荫。
15.回答问题。
(1)【甲】【乙】两 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甲】文: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16.【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1.huáng 冽 chí xī yǐ 澈 chù 邃 kān 屿 
2.(1)忽然 (2)愣住的样子 (3)穿过,透 (4)听到 
3.(1)玉制的装饰品 环绕 (2)清澈 凄清,冷清 (3)表示估计数目 可以 能 
4.(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1)(四周)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3)顺着小潭 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4)周围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使我(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 去了。 
6.(1)示例:“听水轩”,依据是:“闻水声,如鸣佩环”。 
(2)示例:听水轩——大家一听到这个景点的名称,肯定会有耳目一新之感吧。正值盛夏,想必大家一路走来,也很辛苦了!下面让我们坐在这竹树环合的轩子里,一同来品味这独具神韵的美景吧!让我们的耳朵作一次惬意的休息,尽情去聆听这来自小石潭的潺潺水声吧! 7.(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B 
9.清澈;通过描写游鱼、日光、影子来侧面烘托了潭水的清澈。 
10.意在表达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11.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的孤寂悲凉的心境。 12.(1)停留 (2)像北斗七星那样 (3)说出 (4)都 
13.D 
14.(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岸边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树荫相互掩映。 
15.(1)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2)都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乙】文描写右溪的优美秀丽来抒发不被欣赏的惆怅之情。 
16.①都地处荒郊,少有人来。
②都能使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
附【乙】文参考译文: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 汇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便激起冲天的 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树荫相互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居住的;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 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喜欢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喜爱它;(我)在溪水边徘徊,为此惋惜! (60.180.7.181)
下一篇:答谢中书书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小石潭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