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056 2016-09-27
标签:
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6]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专项复习(六)文言文基础训练
专项复习(六) 文言文基础训练
一、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
1.以:(1)全石以为底 ________________
(2)卷石底以出 __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 ________________
2.为:(1)全石以为底 ________________
(2)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________________
3.清:(1)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 ________________
4.可:(1)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______
(2)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
5.差:(1)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________
6.于:(1)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___________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__________
(3)征于色 ________________
(4)生于忧患 ________________
7.而:(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_ ___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
8.发:(1)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___________
(2)发于声 ________________
9.拂:(1)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
(2)入者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
10.从:(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________________
(2)隶而从者 ________________
11.乍:(1)波色乍 明 ________________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________________
12 .然:(1)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________________
(2)娟然如拭 __________ ______
13.信:(1)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
(2)小信未孚 ________________
14.故:(1)公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乃记之而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崔氏二小生
古义:_ 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3.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4.举于士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5.牺牲玉帛
古义:________ 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6.小大之狱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8.恶能无纪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9.可以一战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10.又何间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11.肉食者鄙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 _____________
三、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日光下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能不以游堕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门人然烛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潭西南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浏览完整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恒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公将鼓之/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心奇之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勿误樵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过早樵而暮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1)介词,用 (2)表承接的连词,不译 (3)介词,表原因
2.(1)动词,“作为” (2)动词,“成为”
3.(1)形容词,清澈 (2)形容词,冷清
4.(1)副词,大约 (2)助动词,能够
5. (1)形容词,长短不一 (2)动词,交错
6.(1)介词,从 (2)介词,到 (3)介词,在 (4)介词,由于
7.(1)表承接的连词 (2)表并列的连词
8.(1)起,被任用 (2)表现
9.(1)违反,阻挠 (2)同“弼”,辅弼,辅佐
10.(1)由 (2)跟随
11.(1)初,始 (2)突然
12.(1)连词,表示转折,但是 (2)……的样子
13.(1)形容词,诚实 (2)名词,信用
14.(1)名词,缘故 (2)连词,所以
二、
1.离开 前往,到某处
2.年轻人 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捣土用的杵 建筑,修路
4.狱官 士兵
5.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6.案件 监禁罪犯的地方
7.只是 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
8.疑问代词,安,哪 讨厌,憎恶
9.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 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10.参与 隔开,不连接
11.鄙陋,目光短浅 指品德低劣
三、
1.澈:通“彻”,照射。
2.2.堕:通“隳”,耽误、毁坏。
3.3.曾:通“增”,增加。
4.4.然:通“燃”,点燃。
四、
1.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南方。
2.名词用作状语。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
3.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4.名词用作动词。泉:用泉水。茗:喝茶。罍:端着酒杯。红装:穿着艳装。蹇:骑着驴子。 5.形容词用作动词。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穷困缺乏。拂乱:使……颠倒错乱。动:使……惊动。忍:使……坚忍。
6.名词用作动词。犯过错。
7.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8.形容词用作动词。长大。
9.名词用作动词。拜……为师。
10.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特。
11.名词用作动词。打柴割草。
12.名词用作动词。打柴。 (60.180.7.181)
上一篇: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下一篇: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专项复习(三)标点符号与病句
标签:
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语文版八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