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546  2016-10-0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6]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霍邱二中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
李泽厚
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在对日常人事的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被钟嵘推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 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这种感喟,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与其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密不可分。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于是,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
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其间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为中介。 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成了重点所在。“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双眸闪闪若岩下电”“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无不要求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
“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是毫不偶然了。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而不在外在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铺张描述。“以形写神”也是这个意思。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即是说,“传神”要靠人的眼睛,而并不靠人的形体或在干什么;眼睛才是灵魂的窗子。这种美学趣味和标准,与前述人物品评一致,它们共同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魏晋风度。
(节选自《美的历程》,有改动)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魏晋风度”出现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祸不已,原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经学解体,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兴起。
B.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原因,人生短促而多苦难,但一些人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努力思考把握人生的方法,这种探寻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


浏览完整试题C.当时对人的评议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九品中正制度为代表,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导致那个时代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
D.“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它与“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等表达出的内在人格,共同体现了魏晋风度。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的觉醒是魏晋时期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特征,它突出地表现在把握住短促而苦难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精彩。
B.正因为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死亡枕藉,当时的文人才写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等诗句,表达积极向上的情绪。
C.《古诗十九首》中,人生无常的慨叹与友情、离别、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等结合糅杂在一起形成的感喟,成为从建安直到晋宋时期的典型音调。
D.魏晋时期对人的评价实现了从关注人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到关注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的转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可见,他也认为《古诗十九首》常常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
B.顾恺之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要从眼睛去表现一个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等,这与“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的说法异曲同工。
C.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交融在一起,正是人生短暂才更想建功立业,正是希望建功立业才更觉人生短暂,二者互为因果。
D.魏晋风度的形成源于当时的社会变迁,它不仅表现为人物品评中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而且表现为其他领域中对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强调。
二、(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父勰,梁湘东王萧绎镇西府谘议参军。之推早传家业,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①,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绎以为其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绎遣世子方诸出镇郢州,以之推掌管记。值侯景陷郢州,频欲杀之,赖其行台郎中王则以获免,被囚送建业。景平,还江陵。时绎已自立,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后为周军所破。大将军李显庆重之,荐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书翰。值河水暴长,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显祖见而悦之,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中,侍从左右,颇被顾眄。天保末,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将敕书出示之推。之推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显祖乃曰:且停。由是遂寝。
寻迁中书舍人。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所进文章,皆是其封署,于进贤门奏之,待报方出。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勤敏,号为称职。帝甚加恩接,顾遇逾厚,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崔季舒等将谏也,之推取急还宅,故不连署。及召集谏人,之推亦被唤入,勘无其名,方得免祸。
及周兵陷晋阳,帝轻骑还邺,窘急计无所从,之推因宦者侍中邓长颙进奔陈之策,仍劝募吴士千余人以为左右,取青、徐路共投陈国。帝甚纳之,以告丞相高阿那肱等。阿那肱不愿入陈,劝帝送珍宝累重向青州。虽不从之推计策,然犹以为平原太守,令守河津。齐亡,入周,大象末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甚见礼重。寻以疾终。有文三十卷,撰《家训》二十篇,并行于世。
(节选自《北齐书•颜之推》)
注:①该洽:博通,广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李显庆重之 重:器重
B.由是遂寝 寝:停止、结束
C.即除奉朝请 除:授官
D.孝信还以状言 状:状告
5.以下各组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
B.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
C.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
D.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之推很早就继承了家传的学业,十二岁就以门徒身份听萧绎讲授《庄》《老》,但他不喜欢这种虚谈,回到家里读书。
B.侯景攻陷郢州时,曾经多次想杀掉颜之推,因为颜之推做过行台郎中王则才将其赦免,把他囚禁送至建业,后来颜之推回到江陵。
C.皇帝对颜之推恩宠很重,待遇越来越优厚,这种情况遭到了功勋卓著官居要职的人的嫉妒,甚至有了加害颜之推的企图。
D.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进入北周的朝廷做官,先是被任命为御史上士,后来又被隋太子召为学士,受到了隋太子的礼待和重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2)值河水暴长,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
阅读下面这词,回答问题。(11分)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8、作者之“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触目之伤”的。(5分)
9、这首词的结尾,历来被词家公认为经典。请谈谈它为人称道的原因。(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 ,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 , ”两句表现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收复失地时的英雄气概。
三、(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长 凳
周海亮
乡下的雨比城里的雨大,我这样认为。
逢夏季,逢大雨,雨便把乡村浇得亮晃晃的,呈现一种模糊和扭曲的景致。于是河水暴涨,黄浊,湍急,直冲而下,村人就跑出来,急匆匆的,却不是为了看景,村人没那个雅兴和时间,他们出来,为了捞东西。


展开余下试题总会有可捞的东西。河的上游连着很多村落。河水里飘来垃圾、南瓜、巨木、甚至家具,当然,更多的时候,只会飘来一些碎草。碎草被河边裸露的树根挡住,就有村妇拿了粪叉,捞半天,捆紧,带回家,晒干,可以煮五六碗的稀饭。方言里,这叫捞浮,几乎每一个村人,都干过这事。
宝田与三麻同龄,论辈份,宝田管三麻叫“叔”,但从不叫,亲哥俩似的友谊。那时三麻正跟一条鲢鱼搏斗,三斤多重的鲢鱼自己蹦上岸,三麻扑过去,手一滑,鲢鱼又蹦回到水里。三麻骂,成心逗老子呢你。这时他听到宝田的声音,凳子!
是长凳,放在堂屋,一次可以坐三四人的那种。凳子从上游飘下来,被雨后的阳光照着,闪着木质的暗黄。等凳子靠近,宝田便拿一根粪叉,看准了,猛地向岸边一划。凳子在水中打一个旋儿,飘到叉子所不能及的地方。
宝田急了,凳子,飘了!凳子,飘了!他向着凳子喊,很无助的样子,却并不看三麻。凳子飘出很远,颜色开始暗淡。宝田向回跑,寻着更长的粪叉,或者棍子。三麻正是这个时候,跳下水的。
三麻是村里水性最好的一个,没费多大劲儿,就把凳子救回。他把凳子坐在屁股下,一边哆嗦,一边拿手抚摸。三麻说,多好的凳子啊!
三麻把凳子带回家,三个孩子争抢着坐。一个孩子跛脚,很严重,吃饭时,几乎趴在地上。三麻的女人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三麻说,好个屁,那是宝田的凳子。女人便看着他,尽是不满。
宝田常来。他对三麻说,这凳子,是我先看见的。三麻说,是。宝田说,我的叉子,没捅准。三麻看一眼正在凳子上玩得起劲的跛脚儿子,说,是。宝田就不再说话,有时喝一碗三麻家的玉米粥,把嘴巴咂得夸张地响。
有时三麻去找宝田。三麻对宝田女人说,要是我不去捞那个凳子,凳子就冲远了。宝田女人说,知道。三麻对宝田女人说,家里孩子,腿不好。宝田女人说,知道。三麻对宝田女人说,下次再捞浮,如果有凳子,我拼了命也为你家捞一条。宝田女人的嘴就撅起老高。不会那么巧,她说,捞了这么多年,头一次看见你捞到凳子。宝田火了,丢了手中的筷子,大骂他的女人。女人就哭,数落着宝田的窝囊。
凳子就放在三麻家的堂屋。宝田来了,常常坐在上面。一边用手摸着,一边说,多好的凳子啊!
那年,没有为三麻和宝田再下一场大雨。天热得很,三麻的承诺,被太阳烤焦。
第二年夏天,终于下了一场大雨。好象所有的云彩都变成了雨,直接倒在了河里。河水再一次暴涨,更浑浊,更湍急,河面变得更宽。
雨还没有停,三麻就叫上宝田,要去捞浮。宝田说,等雨停了吧,会有凳子吗?三麻说,现在去,会有。
还没到河边,两人就发现河面上飘着一只凳子。尽管影影绰绰,看不确切。三麻说,是凳子吗?宝田说,像。三麻就狂奔起来,奇快,宝田在后面喊,三麻!三麻没有回答,依然狂奔。他跳下了河。
三麻就这样被河水冲走了。宝田还记得,三麻在河水中举起的那条“凳子”,不过是一个窄窄的硬木板。
尸体是在下游很远的地方发现的,三麻被泡得肿胀和惨白,象发过的笋。三麻的女人只看一眼,就昏过去;众人把她叫醒,她再看一眼,再昏过去;众人再把她叫醒,她就疯了。
她把跛脚儿子抓起来,扔到院子里。然后抱着凳子,去找宝田。她对宝田说,别再捞浮了,叫三麻回家吧。宝田嘿嘿笑,像哭。她再说,三麻水性好,但水太凉,别让他下水。宝田再嘿嘿笑,更像哭。她再说,三麻呢?宝田便不再笑了,抹一把泪说,对不住你,婶娘。宝田头一次叫三麻的女人婶娘,三麻女人感觉不是在叫她。
那以后,村人常常听到宝田在夜里,打她的女人。女人的惨叫,传出很远。
后来我知道,三麻家中曾经失火,那条被宝田送回来的凳子,早已化为一把清灰。
小的时候,在雨后,我也常常和大我十几岁的堂哥,跑去捞浮。我们捞到了碎草、葫芦、树枝、油桶、南瓜、竹篓、八仙桌。我们捞到了很多东西,但我们依然贫穷。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况,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周海亮的小说《长凳》选材小,立意却以小见大,给我们透视了那个贫穷的时代。
B.在洪水暴发时,一对同龄而且很要好的兄弟三麻与宝田去捞浮,宝田先看到长凳,但最后是水性好的三麻跳到河里把长凳捞上来拿回了家。
C.逢夏季大雨,河上游许多村落被暴雨冲垮受了灾,村里人们急匆匆的跑出来捞浮,从侧面反映了村民的觉悟不高,趁火打劫 。
D.三麻把长凳捞回家,一直心存愧疚,认为长凳本该是宝田的,自己夺人之美,这些描写体现了三麻做了亏心事。
E.“长凳”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他展开,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
(2).小说多次写到“雨”,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三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文章中的长凳虽只是一个小小物件,但在小说中发挥了极大能量。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8分)
第II卷(表达题 共80分)
四、(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事前有周密的准备,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 左右为难了。
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 的保守思想。
③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 ,而应该勇猛前进。
④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决不应 该 。
  A.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 畏缩不前 举棋不定
  B 举棋不定 畏首畏尾 畏缩不前 犹豫不决
  C 畏首畏尾 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 畏缩不前
  D.畏缩不前 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影响下,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以上,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B.据专家估算,目前全国失独家庭已超百万。与此同时,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一方面失独父母承受着失去子女的悲痛,另一方面面临着养老、医疗等难题。
C.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继续围绕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在推选出“最美乡村教师”的同时,特别增设一个团队奖,授予那些积极参与志愿支教的大学生团队。
D.李光耀是深谙东西方文化的政治家,他将东方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现代的法制、民主思想融合,创立了别具一格的新加坡发展模式。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_________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15.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鲁冰花的作用,不超过50个字。(6分)
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是豆科类草本植物。由于花朵色彩丰富、植株错落有序,鲁冰花经常被用于园林造景。很多植物也喜欢与鲁冰花为邻,因为鲁冰花能帮助其生长,比如在茶叶植株附近种上鲁冰花就可以帮助茶叶健康生长,并让茶叶芳香甜美。鲁冰花根部的小瘤子源源不断地把有机氮输送到土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所以欧洲许多国家还将鲁冰花种植在休耕的土地上,改良土壤,肥沃土地。经过多年努力,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将鲁冰花豆荚中的蛋白质与散发青草气味的成分进行了分离,从而制作出口感与肉制品和奶制品相似的高蛋白食品。鲁冰花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铁,可防止血管硬化,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展开余下试题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植物而言,土壤就像一个仓库, ① 。土壤的矿物质营养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水分太少引起干旱, ② ,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③ ,一些动物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农业上常用灌溉法来防治虫害。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 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 (“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等是魏晋风度的体现,不是原因。)
2.B (当时的文人能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中表达积极向上的情绪的原因是由于人的觉醒。)
3.A (钟嵘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着眼于艺术,推导不出钟嵘认为《古诗十九首》常常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的结论。)
二.
4.D(状:情状,情况。)
5.A
6.B(侯景攻陷郢州时,曾经多次想杀掉颜之推,依靠行台郎中王则说情才将其赦免。)
7.⑴(颜之推)嗜好喝酒,过分任性放纵,不修边幅,当时的舆论因此轻视他。(“任纵” “以”“少”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⑵恰逢黄河水暴涨,(颜之推)就备办船只携带妻子儿女逃奔北齐,中间经历险要的砥柱山,当时人称赞他勇敢有决断。(“具”“将”“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颜之推,字介,是琅邪临沂人。父亲名勰,是梁湘东王萧绎的镇西府谘议参军。颜之推很早继承家传的学业,十二岁时,适逢萧绎亲自讲说《庄子》《老子》,他就参与到门生行列。他对清谈并不爱好,退学回家,自学《周礼》《左传》。他广泛地阅读各种书,无所不晓,文词典雅明丽,很受镇西府的人称赞。萧绎任他为湘东王国的左常侍,加授镇西府的墨曹参军。他嗜好喝酒,过分任性放纵,不修边幅,当时的舆论因此轻视他。萧绎派世子方诸出镇郢州,叫颜之推任管记。正赶上侯景攻陷郢州,多次想要杀死他,依靠他的行台郎中王则说情才得以豁免,被囚禁押送到建业。侯景被平定后,(颜之推)回到江陵。此时萧绎已经自立为王,任命颜之推为散骑侍郎,掌管舍人之事。后来萧绎被周军所击败,周大将军李显庆看重之推,推荐他去弘农,让之推在他的兄长阳平公李远处掌管书翰。正好黄河水暴涨,颜之推就备办船只带妻子儿女逃奔北齐,中间经历险要的砥柱山,当时人称赞他勇敢有决断。齐显祖见到颜之推很喜欢他,立即授他奉朝请,召请他到内馆里,随侍在自己身边,(颜之推)颇受重视。天保末年,随从至天池,准备任命颜之推为中书舍人,派中书郎段孝信带敕书给颜之推看。颜之推正在营外饮酒,段孝信回来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显祖,显祖就说:“暂且停下。”于是任命就停止了。
不久官职慢慢升至中书舍人。皇帝不时有索取,常叫中使传达旨意,颜之推遵守旨意宣布,馆中人都听他命令。馆里所进呈的文章,都由颜之推将文章封缄后复加印记,到进贤门奏上,等有了答复才出来。颜之推还擅长书法,监察校对抄写,办事勤快敏捷,可说是才能和职位相称。皇帝对他恩宠很重,待遇越来越优厚,被功勋卓著官居要职的人嫉妒,(这些人)常常想要加害他。崔季舒等人将向皇帝进谏,颜之推有急事回家,所以未能同其他人联合署名上书。等到(皇帝)召集进谏的人,颜之推也被叫进去,勘验奏书上没有他的名字,才得以逃过灾祸。
等到周兵攻陷晋阳,皇帝轻装骑马逃回邺地,困窘急迫不知道怎么办好,颜之推沿用宦官侍中邓长颙关于逃往陈国的计策,仍然劝皇帝招募一千多个吴地的人做自己的随从,取道青州、徐州一起投奔陈国。皇帝很想采用这个计策,把它告诉丞相阿那肱等人。阿那肱不愿意到陈国去,劝皇帝将珍宝辎重等物送到青州。皇帝虽然没有听从颜之推的计策,但是仍然任命他为平原太守,命令他把守河津。齐亡后,颜之推进入周朝,大象末年任御史上士。隋开皇年间,太子征召之推为学士,对他非常礼待。不久因病去世。一生著作三十卷文章,撰写二十篇《家训》,这些作品一起传播于世
8离愁别恨;(2分)怎样描写:融情于景,(1分)那白色的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令人心烦意乱。既写了时当春半,使人肠断的景致,也写了久立花下,离愁满怀的情绪。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1分)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伤情。(1分)
9. 作者怀着这“伤”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恰如”,正像的意思。“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3分)这个结句,比喻新颖,化抽象为具体,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3分)
10略
三.
1. AE (选对一项2分,全选对5分) .试题分析:B中两者关系非为兄弟,C侧面反映的是村民的贫穷D体现了三麻的善良。
2.①开头写夏季乡下的大雨是为引出几乎每个村人都干过捞浮,为下文宝田和三麻捞到长凳做铺垫;②行文中间写第二年夏天的一场雨,为三麻兑现承诺跳下河捞长凳丢性命,推动情节的发展;③结尾写夏季村庄的雨和与雨有关的捞浮,是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发人深省。(每点2分)
3.①友爱、善良:宝田与他叔侄关系,但从不叫,两人好的似亲哥两;捞到长凳后心存愧疚。②爱孩子、水性好:为跛脚儿子留下凳子忍受愧疚;没费劲就把长凳捞回。③讲信用:对朋友收到做到,拼了性命为宝田捞长凳。(每点2分)
4.同意,这个小物件却在小说中发挥了它的最大能量(明观点2分)①“长凳”即是小说标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六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