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504 2016-10-07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4]
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定州二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命题人:高凤
卷Ⅰ(18分)
一、文言文基础检测 (共6小题)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共其乏困 B.毋内诸侯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竖子不足与之谋
2.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B.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邻之厚,君之薄也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失其所与,不知
3.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太子丹恐惧
D.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身翼蔽沛公
②群臣怪之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越国以鄙远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⑥素善留侯张良
⑦吾得兄事之
⑧项伯杀人,臣活之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
B.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
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6.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项羽没做皇帝,但司马迁认为他实际上有着和天子等同的地位和作用,故将其列入本纪。
B.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现在是不同的,如关中,它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C.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又称车右,“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为此义。
D.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室内最尊的座次是东面,“项王、项伯东向坐”,体现了项羽、项伯尊贵的地位。
卷Ⅱ(42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在文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
A.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C.唯君图之 图:考虑。
D.晋军函陵 军:军队。
8.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
9.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画横线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东封郑 ②又欲肆其西封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A. 两个“封”不同,两个“微”相同
B. 两个“封”不同,两个“微”不同
C. 两个“封”相同,两个“微”相同
D. 两个“封”相同,两个“微”不同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约为婚姻
C.若亡郑有益于君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理于晋 以:因为,表原因的连词;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哪里、怎么,表反问的语气词;
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这样,代指上文的事;
D.吾其还也 其:还是,表商榷的语气词。
12.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秦伯 B(郑伯)许君焦、瑕
C.(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14.根据文意,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
A.“……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许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代灭亡郑国)烦执事。
C.若舍郑以为(之,代郑国)东道主
D.晋军函陵,秦军(于)氾南
1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下臣虽强壮,但是不如别人。
B.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的办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得到过晋君的赏赐啊!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而保护自己,不仁义。
1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来来往往,(我们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现在危急,请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17.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就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对秦实在是非常不利的。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秦国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修筑防御工事拒守。
D.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1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不仅撤了兵,而且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都城。
B.秦退兵后,晋臣子犯请求晋文公赶快攻打郑国,但晋文公认为不可。
C.晋文公认为,没有郑文公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国为君的,借人之力反而去蒙蔽欺骗人家是不讲仁义的。
D.晋文公还认为,丧失了人家所给与的恩赐是不明智的,用分裂代替和好,这也不算是武勇。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9(1)在《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 ”。这两句词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博大的革命者胸怀。
(2)《雨巷》一诗中,诗人独自走在悠长寂寥的 雨巷,希望逢着“ , ”。
(3)在《荆轲刺秦王》中,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歌着“ , ”。慷慨赴秦。
卷Ⅲ(60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渔歌子•荻花秋
[五代]李殉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20、情随事迁,景因人异。同样是描写湘江秋景图,本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描写景物上有何不同?请赏析比较。(6分)
答:
21、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7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志摩纪念
周作人
面前书桌上放着九册新旧的书,这都是志摩的创作,有诗,文,小说,戏剧。志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志摩死了,这样精妙的文章再也没有人能做了,但是,这几册书遗留在世间,志摩在文学上的功绩也仍长久存在。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他前后苦心地创办诗刊,助成新诗的生长 ,这个劳绩是很可纪念的,他自己又孜孜矻矻地从事于创作,自《志摩的诗》以至《猛虎集》,进步很是显然,便是像我这样外行也觉得这是显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据我个人的愚见,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清脆,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贡献了。
但是,我们对于志摩之死所更觉得可惜的是人的损失。文学的损失是公的,公摊了时个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损失却是私的,就是分担也总是人数不会太多而分量也就较重了。适之说,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他的派路,或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凡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小缺点也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只令人微笑点头,并没有嫌憎之感。就是有派别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适之又说志 摩是诚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觉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在这时候有一两个人能够诚实不欺地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无论这是哪一种主张,总是很值得我们的尊重的了。关于志摩的私德,适之有代为辩明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为爱惜私人名誉起见,辩明也可以说是朋友的义务。
展开余下试题
志摩死后已是二十几天了,我早想写小文纪念他,可是这从哪里去着笔呢?我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只能写可有可无的文 章,而纪念亡友又不是可以用这种文章来敷衍的,而纪念刊的收稿期限又迫切了,不得已还得写,结果还只能写出一篇可有可无的文章,这使我不得不重又叹息。这篇小文的次序和内容差不多是套适之在追悼会所发表的演辞的,不过我的话说得很是素朴粗笨,想起志摩平素是爱说老实话的,那么我这种老实的说法或者是志摩的最好纪念亦未可知,至于别的一无足取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北平。
(1)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流丽清脆,意思是他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了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白话文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B.在中国新诗发展的最初十五六年,努力于新诗创作的徐志摩,可以说对新诗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
C.由于当时人们对徐的人品有所怨恨,所以作者对徐的人品不是避而不谈,而是大写特写,以正视听,以让人们对徐的为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D.徐志摩的离去,在感情上给作者很大的打击,作为老朋友的周作人,很长时间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所以拖了很长时间,才写了这篇纪念文章。
E.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令人称道。比如第二段一个“但是”,便由上段写徐志摩在文学上的贡献,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写徐的为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2)徐志摩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吗?如果不是,作者缘何又说他这人很可爱?(6分)
答:
(3)阅读下面的句子后,谈一谈你的理解。 (6分)
就是有派别的作家(对志摩)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
答:
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
答:
(4)回答问题。
简述徐志摩在文学方面的贡献。(6分)
答:
周作人是怎样写徐志摩的人品的?(4分)
答:
六、语言文字运用
2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走基层活动的展开,我跟从这支记者小分队来到了革命老区阜平进行深入采访,小分队所到之处,不惊民,不扰民,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
B.有分析者认为,美国在西亚所采取的行动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明里是推进民主政治,而实际是为了控制海湾石油,以打压伊朗,遏制俄罗斯。
C.自去年以来,某些大国秉持冷战思维,频频把矛头指向中国,须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已不会再屈服于任何压力。
D.袁隆平,这位泥腿子科学家,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培育优良稻种,他为中国、为世界每年增加几十亿斤稻米,可谓劳苦功高;而他却从不以此居功。
2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是极具概括力的隽永的语言,匆匆一生的徐志摩,似乎也预示在这谶语般的诗句里。
B.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切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来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
C.目前,诗歌的命运空前引人关注,在一些忧心者看来,诗歌已经濒临灭亡,诗人已经集体逃亡,必须挽救诗歌,拯救诗人。
D.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2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孩子同父亲的关系与同母亲的关系完全不同。 。 。 , 。 ,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而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④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⑥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A.③⑥⑤④①② B.⑥④⑤③①②
C.①②⑥④⑤③ D.⑤①②③⑥④
26.下面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名为“月亮之上”,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少于80个字。(6分)
27.以下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郎平的颁奖词。请参照其表达方式,以荆轲为颁奖对象,写一则颁奖词,要求抓住人物特点,能 从正反两方面对人物加以评说,表述上要有文采,100字左右。 (7分)
示例: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答:
定州二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1.D A.共——供B.内——纳C.振——震。
2.C C项“之”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项,连词,来/介词,按照;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D 项,介词,和/动词,结交,亲附。
3.C A露出肩膀,B非同寻常,D小人 的谗言。
4.C ①⑦⑩名词作状语;②⑤意动用法;③④形容词做名词;⑥形容词作动词;⑧⑨使动用法。
5.A A项与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B项为被动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判断句。
6.D 室内最尊的座次应是坐西面东,“项王、项伯东向坐”是说项羽、项伯面朝东而坐。
7.D 军:驻扎。
8.C 济:渡河。
9.A
“既东封郑”中“封”意为“把……当作边境”,“又欲肆其西封”中“封”意为“疆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两句中“微”均意为(如果)没有。
10.C A夫人:古义,那人; 今义,一般人的妻子。B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认可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D行李: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1.C 然:然而。表转折。
12.D D.与例句都是助词,的。A.主谓之间,取独。B.主谓之间,取独。C.宾语前置的标志。
展开余下试题
13.C A.烛之武,B晋惠公,D.秦伯。
14.C C项应为“若舍郑以(之,代郑国)为东道主”,省略的是“以”的宾语,“为”后没有省略。
15.B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D.因人之力 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16.B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秦国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17.D D项原文意思是,秦军欲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18.A B.秦退兵后,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C.晋文公认为,没有秦伯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国为君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是不讲仁义的。D.晋文公还认为,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9、(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0、景物的内容不同:本词写秋日湘江夜晚之景;《沁园春•长沙》写秋日湘江白天之景。景物的特点不同:本词中有荻花、碧烟、明月、小艇等景物,显得精致秀雅,意境清朗明丽;《沁园春•长沙》中有漫江、百舸、鹰、长空、霜天、层林等景物,显得大气而富有活力,意境辽阔苍茫。(6分)
21、表达了作者对潇湘自然风物和恬淡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淡薄名利、怡情山水的隐逸情怀。(5分)
22(1)A、E B项,徐志摩“对新诗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于文无据。D项,徐志摩去世很长时间后作者才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作者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说是他陷入悲痛中不能自拔之故,不正确。C项,文中说“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
22(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徐志摩也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但他对人和蔼真率,天真烂漫,诚实。而这些品质都是当今伪善的世上最为缺少的东西。这样,人们爱屋及乌,志摩即使有些小缺点,也就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成为了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
22(3)(1)徐志摩的人品是值得称道的。(2)指有些人心口不一。
22(4)(1)苦心地创办诗刊,孜孜矻矻地从事于新诗创作,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诗集;在散文方面,对文体变迁有很大贡献,具体说就是,其散文的语言,是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而形成的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就是流丽清脆的语言;小说戏剧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2)放在一个大的背景里,用比较的方法来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3.A 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对人民的利益一点儿也不侵犯。此处张冠李戴。
24.C A项,“匆匆一生的徐志摩”应为“徐志摩匆匆的一生”,语序不当。
B项,成分残缺,在“诗人魏尔伦”之后加“的诗”;B项,“担当”与“文化精神”搭配不当,可在“文化”前加入“传承”;D项,最后一句缺少主语,可删掉“使读者”。
25.B 从横线前面的内容来看,文段讲的应该是“孩子同父亲的关系”与“孩子同母亲的关系”的不同。由最后一句话可知,整体思路应是先谈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再谈与父亲的关系,所以⑥句应在前面;又由最后一句话可知,最后的横线处应谈父亲在孩子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等相关内容,即①②。答案为B。
26.以书法的笔触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探月的终极梦想是登月。圆弧的起笔处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飞。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简洁明朗,中国味十足,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两点:题干的提示,注意图标中的文字——中国探月;挖掘变形图标“月”的内涵。通过认真观察可知,该图标由图形、文字和字母组成,主体部分是一双脚印图形镶嵌在“月”形图案中,预示着中国人登月的梦想。答题时从三个层次来回答,构图要素——月、脚印;寓意——圆弧的起笔处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飞,象征探月的开始;图案评价——简洁明朗的笔调将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展现出中国人的追月梦。
27.参考示例:一剑,承载国之重负;一歌,咏尽生死别离;一笑,彰显英雄本色。他有勇有谋,重诺守信;他睿智沉着,用大智应大局;他忠义刚直,视死如归。然而纵使他豪情万丈,仍逆不过历史潮流,大势所迫。时势造英雄,亦能亡英雄。 (223.155.91.197)
上一篇:
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河南省叶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河北省定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