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00  2016-10-1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0]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第Ⅰ卷为阅读题,共70分;第Ⅱ卷为表达题,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作“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 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作“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 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浏览完整试题(节选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1 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C.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 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7题。(19分)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
鞠武谏曰:“不可。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出见田先生,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田光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
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
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哉!”
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使得至前,敢有所道,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4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受而舍之 舍:舍弃。
B.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 图:谋划。
C.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道:谈论。
D.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逮:到,及。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田光“智深而勇沉”和太子“重视人才”的一组是( )
A.①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 ②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B.①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②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C.①欲自杀以激荆卿 ②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
D.①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②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光是燕国的隐士,太子丹收留了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国,因此决定请田光出来商议抵抗秦国。
B.太傅鞠武请来了田光,太子丹上前迎接,倒退着走为田光引路,跪下来拂拭座位给田光让座。
C.其时田光早已身染重症,知道自己在世上活不长了,于是想用自杀来激励荆卿,最后自刎身亡。
D.太子丹说国家大事,希望田光不要泄露出去,其本意本不是怀疑田光,而是想保守秘密成就大事。
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
(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①

[宋]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沭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8.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9.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既窈窕以寻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展开余下试题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母亲的手艺
侯发山
那年她十四岁,要过年了,村里的伙伴们大都穿上了新衣服,聚在一起捉迷藏、放鞭炮,一个个兴高采烈得跟找到食儿的麻雀似的。她因为没有新衣服,就猫在家里不愿出去。她从未穿过新衣服,平时都是穿姐姐的旧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不合体不说,衣服上净是补丁摞补丁,烂了补,补了穿……她觉得特没面子。听着外面不时炸响的炮仗,以及伙伴们的欢声笑语,她就斗胆对母亲说,娘,我要新衣裳。母亲就沉下脸,瘦削额头上的皱纹簇成了结,满是厚茧的手轻轻摩挲着她的头,长叹了一声。母亲沉默了许久,才一字一顿地说,好,娘给妮儿缝条裤子。这时,她苦巴巴的脸上才绽出灿烂的笑容。母亲拍了拍她的肩膀,哑着声音说,妮儿,你要好好学习。她使劲点点头,说,放心吧娘,我会的。
第二天,母亲就把攒下的一罐鸡蛋带到集上换回了一块布。母亲给她量了尺寸后,每天 晚上就到隔壁二婶家去做裤子,二婶家有缝纫机。
大年三十早上,她还在被窝里赖着,母亲就掂着一条裤子站在床前,笑吟吟地催她起来。那是一条用帆布(以前厂矿里的工作服布料,俗称劳动布)做的裤子,这种布料耐磨,而且在农村比较少见,当时谁穿有这种布料的衣服就跟现在拥有一部手机一样趾高气扬。因此,她兴奋地嘿嘿直笑,忙从被窝钻出来去穿棉裤棉祅,最后在娘的帮助下套上了那条裤子。
嘿,两条裤腿上绣着四五朵向日葵的图案。图案的布料是用褪了色的蓝布做成的,显然是从旧衣服上裁下来的,但图案很好看。图案的边沿给剪成一缕一缕的,像是向日葵盘的叶子,十分逼真。她就一派喜气在脸、滋润在心的感觉,觉得娘真行,娘不但会缝补丁,还会绣花。母亲原以为她不满意,见她如此高兴,也就松了一口气,满是皱纹的脸上也开出了花。
她匆匆扒了口饭,就像只出笼的小鸟一样跑了出去,她 要出去跟伙伴们玩,同时还要炫耀一下她的“时髦”裤子。
果然,伙伴们看到她的新裤子,眼睛为之一亮,她们想不到,一向打扮得跟叫花子似的她,也有光彩照人的时候。特别是裤子上绣的花,把伙伴们都羡慕得不得了,纷纷围过来观看,有的还用手去摸裤子上的“向日葵”。不曾想,一个伙伴用力过猛,把一朵“向日葵”图案边沿的“叶子”给拽掉了,露出了里面脏乎乎的棉裤——原来,那一朵朵“向日葵”是变了花样的“补丁”!她耳根一阵发热,脸腾地红了。大家轰地笑了,都看着她,眼里满是讥讽和嘲弄。被人家窥见了隐私的那种既害羞又惶恐的心情害得她直想哭,她努力不让满积在眼眶里的泪珠往下掉,转身便跑回了家。
她狠狠地瞪了母亲一眼,麻利地脱下新裤子,揉成一团甩到母亲面前,撅着嘴说,啥狗屁裤子?
母亲气得整个身子颤抖个不停,伸出抖抖索索的手,想打她,高高扬起的巴掌却在空中停住了,最后落在自己脸上,旋即便有晶莹的东西在她的眸子里闪动。
她不知所措地低下头,准备迎接母亲的责骂。
“扯的布不够尺寸 ,只有那样了……我这当娘的无能啊。”母亲的声音涩住了。她的眼泪涌了出来,紧接着,就像断了线的珍珠簌簌地滚下脸颊,终于欷歔 地哭了起来。
自此以后,本来话就不多的母亲变得更加寡言少语了,一天到晚忙碌个不停,做 饭、洗衣、缝补、养鸡……没过多久,母亲就病倒了,再也没有站起来……母亲去世后,她才从姐姐那里得知,为了给她做那条裤子,一直吃着药的母亲停 了药!她愈发内疚,扑在母亲的坟头追悔莫及,号啕不已。
人穷志不短,马瘦有雄心。她发愤读书,考上了大学,留在了城里,生活得有滋有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有一次,她特意参加了一个服装博览会。她准备买一套高档衣服,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博览会上的服装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忽然,她看到一位模特穿了一套牛仔服装,那裤子的式样跟当年母亲给她做得一模一样!
她木木地呆了许久,眼里的泪悄悄爬满了脸庞。在场的人都诧异不解,她便哽咽着讲了当年的故事,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最后,一位满头银发的服装设计大师感慨地说:“其实,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艺术家。”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中“她就斗胆对母亲说”,从“斗胆”一词来看,母亲平时虽疼爱孩子,却是个非常严厉的人。
B.娘答应给她缝条裤子,并嘱咐她努力学习,为以后“她发愤读书,考上了大学,留在了城里”埋下了伏笔。
C.文中的母亲虽身体不好,生活清苦,却是一个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心灵手巧、富于创新、疼爱孩子的高尚母亲。
D.母亲去世后,她从姐姐那里得知事情的真相,扑在母亲的坟头追悔莫及,号啕痛哭不已,把小说的情节推向了高潮。
E.这篇小说感情真挚,文笔细腻,娓娓的叙述中饱含深情,服装大师的话道出了人们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2)小说一开始写“母亲沉默了许久,才一字一顿地说,好,娘给妮儿缝条裤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请作简要分析。
(4)小说的结尾有人认为只保留“她木木地呆了许久,眼里的泪悄悄爬满了脸庞”就可以了,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 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展开余下试题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 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2)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3)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
(4)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 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面四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_______,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②日本安倍政府近期的荒唐行径,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________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
③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________的那一天。
④时间真如________,刚刚迈进高中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我们距离高考已经只剩一百多天了。
A.休戚与共  东山再起  另眼相看  白驹过隙
B.休戚相关  死灰复燃  刮目相看  行云流水
C.休戚与共  死灰复燃  刮目相看  白驹过隙
D.休戚相关  东山再起  另眼相看  行云流水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战后几十年来,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正是建立在本地区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和国际环境基础之上的。
B.近日,深圳一名年仅35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阶上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职场白领健康状况的关注。
C.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一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D.即使生活艰辛,但只要还有爱我的父母,还有我疼爱的妹妹,幸福就不会消失,希望就还会存在,我就还会顽强地奋斗着。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 ,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17.在外地出差的班主任汪老师得知学校要组织学生打甲流疫苗,给班长晓蓉打电话说:“晓蓉,张强请假在家,我现在跟他联系不上,你放学回家的时候顺道去他家把《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交给他,并告诉他明天上午8点带上签好的同意书到学校交给赵兰老师。如果他不打算注射疫苗,就不用了。”晓蓉放学到张强家时他不在,就写了一张留言条给张强。
请你根据汪老师的电 话内容,代晓蓉拟写这张留言条。
要求:措辞得当,语言简洁,不超过50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类要面对自然,个人要面对社会、政府要面对群众。古往今来,诸如成功、荣誉,挫折、困难,乃至灾祸等等,无一不要人们面对。其时总会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镇定,有人慌乱;有人理智,有人糊涂。回顾成长历程,瞻望人生前途,我们也必将面对许许多多事情。
请以“面对”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800字左右;④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C 2.B 3.B
解析:1.本题考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故城”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