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510 2016-10-10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0]
山西大同矿区十二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默写(1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石壕吏》)
(5)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
(6) 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7)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8)《答谢中中书》 中 “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写出了晨昏景物变化之美。
(9)中国古诗词中关于清明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名句很多,请写出有关其中某个节日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随平野尽(2)征蓬出汉塞(3)萧萧暮雨子规啼(4)如闻泣幽咽(5)焜黄华叶衰(6)自古逢秋悲寂寥(7)濯清涟而不妖(8)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蓬、萧、暮、啼、泣、幽、咽、焜、寂寥、濯、涟、妖、歇、颓,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愧怍(zuò) 烦躁 (zào) (qiáo)翘首以待
B.罗绮(qǐ) 荒秽(huì) 情郁(yù)于中
C.归咎(jìu) 额枋(fǎng) 属(zhǔ)引凄异
D.蟾(chán)蜍 分泌(mì) 铸(zhù)剑为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判断汉字注音的正误,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 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判断字形正误,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来判断,C“咎”读ji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 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划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3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①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②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③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们很重要!
(1)第 处搭配不当,改为
(2)第 处语序不当,改为
(3)第 处成分残缺,改为
【答案】(3分)(1)②;你的人生才会翻开新的一页;(2)③;对着我们这颗美丽星球上的无数生灵。(3)①;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的对象。(句通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按各小题病因的提示分析语句修改即可。
浏览完整试题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C.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又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D.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不会出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文体知识,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所学积累,比较判断正误。D说明文中也会有描写和议论的语句。
考点:理解语文语法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你班对“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辩论,下面是正方辩手的观点和辩词,如果你是反方,请把你的观点和辩词写在下面。 (3分)
正方: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1+1=2.难道还有其他答案吗?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难道会改变吗?一本书的好坏,可以见仁见智,但总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也有什么疑问吗?
反方: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一观点是说要多角度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这里的“事物”并不是概括“所有”,从这个角度来反驳“正方”所举的“具体”的事例。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 某出版社 要出版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 (2分)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朝花夕拾》
推荐的篇目及理由: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选择自己熟悉的作品,从情节内容、思想表达、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方面选其一来介绍,并作一评价,说明推荐的理由。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 、阅读与欣赏(37分)
(一)7.下列对古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诗是所学诗歌,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歌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比较判断正误。C错,“烽火”不是“大火”,是借指战争。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共11分)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 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A.虽乘奔御风( ) B.沿溯阻绝 ( )
C.略无阙处( ) D.余拏一小舟(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0.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多山高的特点。
B.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
11.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甲、乙两文写景精妙纷呈,但抒情各有千秋,请分别谈谈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8.A.即使B.逆流而上C.阙,通缺,(就是缺口的意思)D.撑(船)(每题0.5分,计2分)
9 、略(4分)
10.A(2分)
11.(3分)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壮丽风光的热爱和赞美,对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的同情。(1.5分)乙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1.5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关键是要根据所学所记,把“清荣峻茂”“雾凇沆砀”理解清楚,其中哪是景物,哪是景物的状态,要搞清楚。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本文是所学课文,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文章内容,抓住各题表述的要点,与文章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错,所引句子是对山的直接描写。
展开余下试题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景语皆情语”的提示,分析两文中景物描写的内容,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作者情感。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 阅读下面文段。(共13分)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人们 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低下头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当下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低头族”:他们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 过 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43%。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 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一再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 态。
12.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13.文中第6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次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呢,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15.读过文章,你觉得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2分)
1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答案】
12. (2分) 作用:一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引出本文说明对象——低头族。
13. (3分)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分,答对一种得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明显上升。
14. (2分)加点词不能删掉。“几乎”一词表限制(1分),若删去,句子的意思变成了人们离开屏幕就完全无法生存,过于绝对。“几乎”用在这里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5. (2分)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过度专注于智能手机或网络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和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醒人们思考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关系的问题。
16. (4分).本文采用逻辑顺序(1分),由好莱坞动画大片,引出说明对象,并说明“低头族”的种种表现(1分);再说明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身体造成的伤害(1分),最后说明长时间使用手机还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影响(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开篇一般有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的作用。根据本文内容作具体分析,即此处引出说明对象,表明手机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点。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什么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地位、影响等)。本题根据语句结合语段内容作答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作者对“低头族”行为的态度,从作者所说明的“低头族”的危害来看,作者写作的目的是明确的,即提醒人们在使用现代科技产品时要注意避免对自己对社会的产生不良影响。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具体事物的一般用时间或空间顺序,说明抽象事物如本文先摆现象,再分析原因一般用逻辑顺序。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阅读下面文段。(共11分)
总有一刻,不同寻常
马德
①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不走。
②这是一个六七岁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里出来,又撞在花花绿绿的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他顺手指了下那充满诱惑的冰激凌。
③“不,咱们不吃这个,咱们走!”旁边那个推着自行车的女人,可能是孩子的妈妈。她一边说,一边拽住孩子的手就要走。
④“不,我不走,我要!”孩子反扯着妈妈的手,僵持着。
⑤“那个东西凉,吃了会肚子疼。”
⑥“不,妈妈,我不怕凉,我不怕疼!”
⑦“那也得等你爸爸回来再买。”
⑧“不,爸爸到老远老远的地方挣钱去了,我就现在要!”
⑨这个超市位于小城的繁华地带,穿梭出入超市的有好多人,有人好奇地往母子这里瞅上一眼,有人连瞅也不瞅,就径直走开了。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也独自安详地做着他的冰激凌,并不朝母子这里瞅上一眼。
⑩“妈,我就是想尝尝,那个东西是什么味儿。”
⑾“是……你管它是什么味儿!”母亲见孩子仍然扭着不走,有些急“啪”一巴掌拍在孩子的屁股上。孩子“哇”地一声哭了,猛烈地抽泣着,样子委屈极了。
⑿好多双眼睛一下子聚拢了过来,带着惊愕、疑惑、责怪、怜悯、 叹息,或者其他别样的神色。这仿佛又是一场热闹,这些人聚拢着,不肯离去。
展开余下试题
⒀这时一位衣着光鲜的妇人,走到卖冰激凌的面前,要了两支冰激凌。她把其中的一支给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快步走到哭泣的孩子面前,蹲了下来,把剩在手中的那支冰激凌递给了他。
⒁“给,亮亮,别哭了,妈妈不愿给你买,阿姨给你买。”她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接着说,“几个月不见,亮亮又长高了!”说完后,她站起来,朝孩子的妈妈微微点了点头,笑了笑,便领着她的孩子走开了。
⒂孩子不哭了,手里举着那支冰激凌愣在那里。一样愣在那的, 还有孩子的妈妈。
⒃走出人群后,那位妇人的儿子有些不解,他扯住妈妈 的衣襟问:“妈妈,你认识亮亮?” ⒄妇人说:“不,孩子,妈妈也不认识。”
⒅“那你怎么知道他叫亮亮?为什么要买冰激凌给他?”孩子依旧寻根究底,想要弄个明白。
⒆妇人笑了,说:“孩子,不要问这么多了,等你长大后,妈妈再告诉你。” (也许, 若干年之后,妇人早已忘了这件事情,而她的儿子也忘记了问母亲答案。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妇人用智慧为那个陌生的孩子付出爱的时候,这个世界早已因为她的这个举动而变得不同寻常。)
17.本篇小小说主要是通过人物的 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1分)
18.小说第②小节加点的“那个”能否换成“冰激凌”?第⑾节加点处作者为什么用“拍”不用“打”?请分别说出理由。(4分)
19.第⑨节和第⑿节中都写到了周围人的反应,这些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0.请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说说这篇小说结尾的作用。(2分)
21.当今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但还有许多弱势群体有待关注和帮助。文中这位妇人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 (不少于30字)(2分)
【答案】
17.(1分)语言
18.(4分)都不能。“那个”表明孩子不知道他想要吃的是什么,也就表明他从来没有吃过冰激凌,更符合他家的情况。“拍”和“打”表意程度不一样,“打”比“拍”程度更重,所以用“拍”才能恰当表现母亲既生气但又不忍过分责罚孩子的矛盾与无奈之情。
19.(2分)不能。周围人的反应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用这些人的自私与冷漠来反衬那位“衣着光艳”的妇人的仁慈与善良。
20.(2分)结尾在形式上使作品结构更完整;内容上能起到以小见大,揭示并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的作用。
21.(2分)联系生活实际,能围绕“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回答即可。
【解析】
试题分 析:根据题中的提示“人物的 描写”即可知本题要从人物描写的方法方面解答,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人物描写有四种方法,从 文中内容来看明显是“语言描写”。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语句的位置,根据具体的情节内容分析问题。第一题,要根据孩子对“那个”事物(冰激凌)的认知情况来分析孩子说“那个”;第二题,从“拍”与“打”两个动词表达行为程度来比较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了解作者写了“周围人”什么行为表现,思考作者所写“周围人”与写那位“衣着光艳”的妇人有什么关系,不能理解在人物塑造上的反衬对比的作用,还有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叙事作品的结尾段其作用,一般可以从结构上的总结全文和内容上的交代故事的结局、表达作者情感、突出文章主旨、引人思索等方面来思考解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所要感想的问题在题目中提示很明确“但还有许多弱势群体有待关注和帮助”,本题要求结合文中的“妇人”行为来谈怎么去关心弱势群体。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作文(40分)
在生活中,人们总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探险家为了彰显勇气攀上了悬崖峭壁,却意外地收获了 险峰的无限风光;《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迷失了路途,却意外地发现了“桃花源”;还有人在生活中遭遇重大挫折,却意外地收获了个人的成长与新的机遇……你一定也有过“意外的收获”。请以“意外的收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意外的收获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很多的意外,那些意想不到的事,意想不到的人会为你带来悲伤,快乐,亦或是收获。
但是,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这句话是错不了的。
“下午有空,再和他们练一下。”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嗯?再说吧,今天下午有数学爱心,作业也很多,改天吧!”我烦躁地应道。作业永远是那么的繁忙,时间像是干海绵,怎么都挤不出水来,我哪还有空管什么发明比赛。
时间飞快,晃一晃就到了比赛的那天。也是那天,我才知道什么是军临城下。
舞台上的追光灯是那么的刺眼,追的我无处可逃,台下的观众是那么的寂静,黑压压的一片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望了望身旁的队友,他们也以同一种眼神望了望我。评委的眼神是那么的犀利,咄咄逼人……
比赛结果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管怎么样,都没想到我们就那么轻易地被淘汰了。人靠衣装马靠鞍,作品本来就很好,只是因为我们的原因——我们没有花时间在这件事上,我们在这件事上没有用心,我们……我好像明白了当时的眼神代表着什么。其实,我们并不是在比赛后才后悔的,早在我们登上赛台,全场的焦点聚集在我们的身上时,我们就后悔了,就知道时间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就知道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其实,你们还是有收获的。”一直静默的老师突然开口道。
“收获?”我们异口同声。
“一个意外的收获。”
“嗯?什么?”
“你们现在后悔了吗?”
哦,我们付出了与胜利失之交臂的机会,意外的收获了一个生活的真理。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0.180.1.246)
上一篇:
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联合体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江苏南通海安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山西大同矿”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