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496 2016-10-18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6]
2016~2017学年(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 文 试 题
2016~2017学年(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处涂黑。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所有试题都要答在答题卡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灾异与人事
葛剑雄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加上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相当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即“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时下流行的看法都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反映了时人的愿望,是对传统观念一种积极的但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尽管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了这样的内容,却并不是它的主体。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正因为如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和灾异都是不可或缺的记载。“二十四史”中大多有《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但所记内容无不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吉星高照;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
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食、太阳黑子、流星、陨石、星宿异位、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皇帝就要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有的皇帝还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弦更张的政策。有的虽没有具体措施,却会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与天下百姓为难,一切罪责由自己担当。为了通达上天,感动诸神,往往还要在正常的祭祀典礼以外,按需要举办各类额外的祭祀或祈祷仪式。
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臣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在专制集权体制下,只有这样的机会才能给最高统治者一点警诫。何况举办这些活动一般花不了多少人力物力,一旦渡过难关,就能博得万民称颂,名垂史册。万一无效,也是天威莫测,天意难违,君臣都已尽了人事。这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无积极作用,因为人能敬畏天命天意,总会格外小心谨慎。
不过“天人合一”也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也能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因为对天象的解释在人,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所以大权在握的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将矛头指向政敌异己,或者趁机按自己的意愿改变政策。正人君子和书呆子往往泥古不化,只知援引古代圣君贤臣的先例,只会侈谈修身进德,不屑采取具体措施,或者不知如何应对灾情。极端的做法就是听天由命,毫无作为,以为只要绝对敬畏,专修人事,灾害不除自灭。如唐玄宗时发生严重蝗灾,一部分大臣的意见竟然是不应消灭,只能听任蝗虫自生自灭,才符合天意,皇帝只要深刻自省,定能得到上天的宽恕。幸而唐玄宗听从宰相姚崇的建议,下令灭蝗,才没有造成更大的灾情。
浏览完整试题
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以农立国的特点,使中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
B.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积极的,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
这一解释反映了人们的愿望。
C.天象和灾异在中国的古代史书里都有所记载,如“二十四史”中《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所记内容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
D.天人合一的观念,使得皇帝在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时,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中国“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的观念的形成,是因为中国以农立国,大小灾害频繁,需要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
B.天象或灾异显示天意,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也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
C.在专制集权体制下,君主举行的祭祀或祈祷仪式能够给臣民们一些说话的机会,他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
D.皇帝举办一些活动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会有积极作用,因为人能敬畏天命天意,
总会格外小心谨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天意决定人事是天人合一的基本意思,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食、流星、
陨石、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都是天意对人的惩戒。
B.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它的积极作用,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C.“天人合一”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可以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而泥古不化的正人君子和书呆子往往在灾异面前不屑采取具体措施,或者不知如何应对灾情。
D.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作者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缵字伯绪。起家秘书郎,时年十七。好学,兄缅有书万余卷,昼夜披读,殆不辍手。秘书郎有四员,宋、齐以来,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其居职例数十百日便迁任缵固求不徙欲遍观阁内图籍。尝执四部书目曰:“若读此毕,乃可言优仕矣。”如此数载,方迁任太子舍人。普通初,魏遣彭城人刘善明诣京师请和,求识缵。缵时年二十三,善明见而嗟服。累迁长史兼侍中,时人以为早达。河东裴子野曰:“张吏部在喉舌之任,已恨其晚矣。”子野初未与缵遇,便虚相推重,因为忘年之交。 大通三年,入为度支尚书,母忧去职。服阕,出为吴兴大守。缵治郡,省烦苛,务清静,民吏便之。大同二年,征为吏部尚书。缵居选,其后门寒素,有一介皆见引拔,不为贵要屈意,人士翕然称之。 九年,迁宣惠将军、丹阳尹,未拜,改为使持节、都督湘、桂、东宁三州诸军事、湘州刺史。缵至州,停遣十郡慰劳,解放老疾吏役及关市戍逻先所防人,一皆省并。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因此向化。缵在政四年,流人自归,户口增益十余万,州境大安。太清二年,征为领军,俄改授宁蛮校尉。缵初闻邵陵王纶当代己为湘州,其后定用河东王誉,缵素轻少王,州府候迎及资待甚薄,誉深衔之。及至州,遂托疾不见缵,仍检括州府庶事,留缵不遣。会闻侯景寇京师,缵寻弃其部伍,单舸赴江陵。既至,前刺史岳阳王詧闻贼陷京师,因不受代。州助防杜岸绐缵,缵信之,与结盟约,因夜遁入山。岸反以告詧,仍遣岸帅军追缵。俘送之。其年,詧举兵袭江陵,常载缵随后。及军退败,行至湕水南,防守缵者虑追兵至,遂害之,弃尸而去,时年五十一。谥简宪公。
(选自《梁书•张缵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其居职/例数十百日便迁/任缵固求不徙/欲遍观
阁内图籍。
B.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其居职/例数十百日便迁任缵/固求不徙欲/遍观阁内图籍。
C.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其居职/例数十百日便迁任/缵固求不徙/欲遍观阁内图籍。
D.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其居职/例数十百日/便迁任缵/固求不徙欲/遍观
阁内图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秘书郎,三国魏始置,属秘书省,专为朝臣写奏章或为皇帝起草诏令。
B.四部书,中国古代书籍的四大类,隋唐后指经、史、子、集,后用以泛指群书。
C.“母忧去职”在文中的意思是张缵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为母亲守孝。
D.后门、寒素的意思相同,都是比喻寒微的门第,文中指出身家世清贫低微的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缵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张缵特别热爱学习,他的兄长张缅有藏书一万多卷,
张缵夜以继日阅读书籍,几乎达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
B.张缵年少显达,备受推崇。张缵担任秘书郎时才十七岁,二十三岁时就深受魏朝刘善明的敬佩,河东裴子野在没见到张缵时就很推崇他。
C.张缵为政清简,百姓感戴。张缵在任吴兴太守时减去烦琐事物,百姓、官吏都感
到便利;在任相州刺史时政治清明,很多流亡外地的人都回来了。
D.张缵不畏权贵,最终被害。张缵看不起河东王誉,对他十分冷淡,誉也因此没有让张缵离任,最终因这个原因张缵被河东王誉的手下杀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野初未与缵遇,便虚相推重,因为忘年之交。(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州助防杜岸绐缵,缵信之,与结盟约,因夜遁入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8~9题。
沉醉东风 对酒
卢 挚
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炼成腹内丹①,泼煞②心头火。葫芦提③醉中闲过。万里云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
[注]①内丹:宋元之际的道教主张以体内的“精”“气”为药物,用“神”去烧炼,使精、气、神凝聚成“内丹”。这里借指修养性情。②泼煞:扑灭。③葫芦提:当时的俗语,指稀里糊涂。
8.与曹操的《短歌行》相比,虽然都有“人生几何”的提问,本曲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散曲的最后两句“万里云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对全曲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描述他感觉自己“浩浩乎”“飘飘乎”时与客在“水光接天”的环境下的具体做法。
(2)荀子在《劝学》中,用“思”“学”的关系来证明“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从看到的事物的角度来证明相同的观点。
(3)《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上的管弦之盛和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选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裱 画 徐
马 辑
裱画是一门传统手艺,淮城自古多文人墨客,裱画的地儿也就不缺乏了。说是裱画,其实字也裱。
本土出产的画,外地的画,还有那些需要修缮的旧藏,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但后来,有些作坊后继无人,有些作坊不再经营这老手艺,还有些作坊改成了机裱。
不管别人怎样,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一直坚持手工装裱。
徐家的裱画史不短。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寿民,后也常给边氏裱画,与其交流,向其取经,渐渐地,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
边寿民,工诗书画,与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尤善画芦雁,人称“边芦雁”。他居于淮城天妃宫的芦苇畔,号苇间居士。裱画徐的祖上当时就给裱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
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不难看出,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裱画的程序复杂烦琐,讲究颇多,对裱画师傅的综合素养要求极高。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高低调价。
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抑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群体。有一回,南门靠西的一户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裱画徐仔细看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
此画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亦善写意,尤以花卉见长。他能模仿个九分像,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差别。但裱画徐除了欣赏时间稍长一些,像裱普通的画作一样,平静地按工艺走。裱完后,他在卷轴旁不起眼的地方钤印,此印极小,表明是裱画徐裱的,以防日后起争议纠纷。在约定好的日子,画主交完钱取走了画。此事成了行业里的段子,用来形容裱画的人诚实。
裱画有原裱和揭裱之分。原裱是裱初次待裱的画;揭裱是重裱已经裱过的画,揭裱最难,很少有人敢接这个活。但揭裱也给部分技艺高超却无良的人有了作伪的机会。一张宣纸可揭出几层,裱画人如存贪念,就会将老旧的名画揭成几幅,这些作品的色彩较原作淡很多,裱画人就上手补救,然后再做旧。一幅变多幅,倒卖给黑市。
淮城藏家多,很多古画因年代久远,受潮被虫蛀在所难免,对于这些作品而言,每年的梅雨季节更是火上浇油。淮城几乎所有的揭裱都会送到念芦斋,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就是把顾恺之、展子虔的画送到念芦斋,画主也可安心回家,按日子去取。不会出意外。
可惜的是,裱画徐后继无人,孩子们都已迁居国外。晚年,裱画徐独自生活,雇了个人做饭,他仍坚持对外裱画。他不想在有生之年放下祖传的手艺。
本想平静地过完一生,哪知晚年并不平静。改革开放后,淮城有几个去南方下海的人,禁不起物质诱惑,垂涎于逐渐兴盛的书画市场,而且看中了倒卖赝品这行。他们第一时间想起家乡的裱画徐,他们知道徐老爹裱画、绘画的技艺都很高超。他们或者通过私密渠道搞来原作,请裱画徐借揭裱制假;或者直接报上画名,逼着裱画徐画。
裱画徐不从,这些人就动粗,见裱画徐想寻死,这些人就留下狠话:“不老实做,我们迟早去海外找你孩子的麻烦。”
与他们纠缠不起,裱画徐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赝品。这些人拿着这批赝品再次南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骂裱画徐早年清高不做假,晚年糊涂,晚节不保。
不久,裱画徐生了场大病去世了。不久,这几个倒卖赝品的人被抓获。淮城人惊叹不已。
警察通过地方报纸透露了案情。原来,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他的仿作在画轴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从裱画作为一门传统手艺的传承状况写起,这样既交代了写作背景,也将淮
城的裱画行业经营不善与“裱画徐”的善于经营形成对比。
B.边寿民是和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的大画家,裱画徐在给边寿民裱画的同时,也
向他学习,于是裱画徐做到了善裱、能画、工篆刻。
C.小说中有几处介绍裱画技术的文字,这是因为多数人并不很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
这样的补充介绍,有利于对裱画徐技术的认识。
D.小说在情节展开时,巧设背景,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淮城的制贩赝品的情况的背
景,更能表现小说颂扬诚信为人的主旨。
E.小说文字不急不缓,运用叙述和议论结合、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结合等多种手段,
非常鲜明地塑造了裱画徐这个人物。
(2)“裱画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题目是“裱画徐”,文中比较集中具体地写了有关他的哪些事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不是以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但在不多的文字里仍能靠伏笔和照应使小说有很强的可读性。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8分)
展开余下试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家国情怀 火箭人生
李艳
梁思礼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知是因他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是近代中国有名的大家梁启超,他的兄长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然而对了解航天的人们来说,梁思礼的大名同样是“如雷贯耳”。他是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他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
1924年,51岁的梁启超迎来了他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在后来的许多年里,粱思礼每每回忆他与父亲的相处,总是充满了怀念和温情。“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你父亲那里继承下了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回答说‘爱国’,”梁思礼说,“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话支撑了我一生的追求。”
梁思礼1949年从美国回国,在最艰难的岁月他一心为国,投身航天。“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梁思礼说。梁启超曾著《少年中国说》,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奋进,梁思礼用了一生始终践行。
1956年是梁思礼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入了党、走进婚姻殿堂,更重要的是,这一年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是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从此,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的发展事业之中。当时既无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了钱学森外,谁都没有见过导弹和火箭,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
如果说1956年是梁思礼人生的转折点,那么“东风”二号则是他事业的关键节点。1962年,“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导弹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头部还冒出白烟,最后落在了发射阵地前300米的地方,这次失败带给梁思礼极大的震撼。也是这次失败,成就了之后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工作,更成就了梁思礼开创的“可靠性工程学”。他提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统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不是试验出来的。”梁思礼一生得过无数奖项,有过很多头衔,但是他最珍视的便是火箭设计师。
此后梁思礼积极推行并领导实施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保证措施,使“长征”二号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稳居世界前列,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20世纪80年代后,梁思礼开始深入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又将可靠性的工作由硬件拓展到软件。
梁启超曾著有《学问之趣味》,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这种趣味主义被梁思礼视为父亲留给他的遗产之一。他说:“人的一生要有‘趣味’,没有趣味人生就没有意义。我先搞导弹控制、再扩展到计算机应用,都是趣味驱使。”
央视曾录制一期他的访谈,他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唱片,俨然音乐发烧友的架势。他留学期间曾是摔跤健将,在比赛中屡有佳绩。他还喜欢游泳,并学会了“水母式”泳姿,漂浮在泳池中,脚不着地,借着失重的状态想象着自己正在“太空出舱行走”。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未减少对体育的喜爱,2010年南非世界杯,他还像年轻人一样凌晨起来看比赛直播。
梁思礼经历过常人难以体会的跌宕——出身名门、投身航天、功勋卓著,可谓风光无限;也曾经历幼年丧父、亲人相继离世以及特殊年代的政治风波。但这“趣味”二字让梁思礼拥有了别样的人生。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49年,拿到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著名无线电公司RAC伸出了橄榄枝,但我选择了回国,我的好朋友林桦留在了美国。他搞的是美国洲际导弹,我搞的是中国洲际导弹,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他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里,我住在很普通的单元房子里。有人曾问我对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我们祖国的。(《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梁思礼院士自述》)
②梁启超一生写给子女的家书超过百万宇,字字都是满满的爱,对子女们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他既是孩子们的慈父,又是导师、亲密的朋友。梁思礼说:“其实,在我的记忆中,我只是觉得父亲很疼爱我,当时我年纪很小,认识的字不多,很多事情也是后来看到父亲书信集的时候了解到的。”(高深《从梁思礼成长看梁启超的家教》)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梁思礼虽然有着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中国有名的大家,但他能为
更多人所知的原因是他作为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的身份。
B.1949年回国后,梁思礼在最艰难的岁月将全部身心都融入我国导弹与火箭的发
展事业中,用一生来践行自己的追求,这是受到《少年中国说》的影响。
C.梁思礼在奖项和头衔中最珍视火箭设计师的称号,他参与了我国原子弹、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神舟飞船等诸多“首次”,也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
D.1956年,梁思礼入党、结婚并成为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导弹控制系统
研究室的副主任。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E.对国家,舍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工作;对父亲,充满怀念和温情;对个人,努
力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这就是梁思礼的“家国情怀”。
(2)为什么说“东风”二号是梁思礼事业的关键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认为“‘趣味’二字让梁思礼拥有了别样的人生”,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梁启超的“家教”对梁思礼的“人生”有什么作用?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中国共产党历经95年的峥嵘岁月,逐
上一篇:
河北望都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2016~2017”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