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442 2016-10-24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2]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试题
高二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
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现代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因此这两者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②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才有可能推到极致。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③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有零星保存,也已岌岌可危。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但到隋灭陈时将建康城彻底毁灭,将地区行政中心迁往别处,当地人口几乎全部外迁,这座六朝古都便从地图上消失了。尽管以后的南京是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的,但除了战火毁灭不了的古代遗址遗物外,还有多少六朝遗风?
④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城市功能同化、泛化,都要具有经济功能,要以生产为主;都要破旧立新,将传统当垃圾清除,立新却缺乏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又经历了急剧扩张和大拆大建,城市功能同化、泛化的趋势加剧,甚至盲目确保不现实的发展目标。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大量城市人口成为移民,能够传承城市文化的本地人口迅速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具有延续城市文脉的自觉性,不采取特殊的措施,文脉的断绝是不可避免的。
⑤正因为今天绝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原有的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如果单从物质条件的需求看,城市多数原有设施的确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由于长期不重视城市建设,不重视民生,过早地剥夺了私有住房,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面临住房紧缺破败、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困难。从经济效益看,大拆大建,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显然更有利,也能更快满足居民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像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石库门和弄堂,即使以往有千好万好,但它们既不可能成为未来民居的主要模式,也不会得到多数人的喜爱。城市居民反拆迁的抗争,大多不是对文化传统的守护或对旧居的依恋,基本上都是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正的诉求。
⑥但为延续文脉着想,一座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因为这些物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如果让城市的后人仅仅凭着文字和图像去想像,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理解生动的历史,留下深刻记忆的。何况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会不断提高,对国家和城市的记忆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这些记忆中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原物的保存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的可能。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有必要适当保留一些,以便让后人了解历史的另一面。
浏览完整试题
(摘自《环球人文地理》2012年10月刊,有改动)
1.对可能造成城市文脉断绝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大量移居农村,能传承城市文化的本地人口急剧减少。
B.每个城市都要有经济功能,以生产为主,城市功能同化、泛化,摒弃传统,又缺乏创新。
C.急剧扩张和大拆大建,加剧了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趋势,发展目标不现实。
D.因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城市被破坏殆尽,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
2.下列关于“城市文脉”有关的内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从过去到现在的文化及由此形成的传统。
B.一座城市只要保持自己的文脉不中断,就能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并且会把它推到极致。
C.城市文脉能否形成与城市的文化传统是否连续密切相关。
D.城市文脉是城市的记忆,它不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精神的结晶。
3.下面对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一座城市很多的古物旧物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
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所以这些古物旧物应予以适当保存。
B.中国现阶段由于城市原有设施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而大多
数城市的功能已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C.城市居民反对拆迁,既有对文化传统的守护或对旧居的依恋,同时也存在经济利益和社会
公正的需求。
D.保存城市旧物是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所以那些正面或反面的旧物都应全部保留下来,这样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的可能。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10题。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
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
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德者也。
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此入多而无怨者也。
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选自《淮南子•汜论训》)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故至赏不费 费:耗损、花费
B.而数无盐令曰 数:指责、列举
C.遂克晋,虏惠公以归 克:克制
D.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 劝:勉励
5.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
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
B.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
/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
C.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
/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
D.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
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 将有事于西畴
B.以小知大也 而彭祖以久特闻
C.以伐不义而征无道 襟三江而带五湖
D.唯赫不失君臣之礼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7.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选出全含有使动用法的一组( )(3分)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屈贾谊于长沙 ③而后乃今将图南
④乐琴书以消忧 ⑤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⑥腾蛟起凤
⑦臣具以表闻 ⑧彼于致福者 ⑨襟三江而带五湖
A.②⑦⑧ B.②③⑦ C. ④⑤⑧ D.①⑥⑨
8.下面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
A.而刘夙婴疾病 B.孟学士之词宗
C.去以六月息者也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为政者“善用赏罚”做法的一组是( ) (3分)
①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 ②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③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 ④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
⑤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⑥遍饮而去之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0.请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4分)
展开余下试题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两题。(共9分)
清平乐•弹琴峡①题壁
〔清〕纳兰性德
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搏,声若弹琴”。②泠泠:水流声。
(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2.根据提示,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8分)
(1)《归去来兮辞》 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归去来兮辞》 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王勃的《滕王阁序》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逍遥游》中,用对比手法说明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小的寿命赶不上大的寿命的是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焦菊隐,中国话剧的殉道者
童道明
①翻开北京人艺推出的《焦菊隐》这本传记,很容易被一段写得既痛切又深切又真切的文字打动:“焦菊隐并不是一个完人,时至今日,人们私下里评论他时,也是毁誉参半。他一生都没有学会圆滑,学会世故,学会宽容。在他身后,他的刚直为他赢得了众多人的敬重;而在他生前,他的刚愎却给他带来无尽的麻烦。他常常在不适合的时间地点,随意抛洒自己的真性情,展示自己的桀骜与不驯,或许,正是这种真性情,使他能发出不同于别人的声音?他从不依附于任何人,也从不仰视某某权威,或许,正是这种独立精神,令其闪现出思想的亮色?追溯焦菊隐走过的路,似乎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耐人寻味的样本。他一生只有一个是他的最爱,他爱得那么执着,那么投入,那么深沉、狂热、细致、永恒,直至最后献出了全部财产和生命。这个最爱就是‘戏’。而那个能创造出至真至美的舞台,才是他精神最后的归宿!”
②面对如此桀骜不驯地保持自己艺术理念的焦菊隐,不禁令人遐想:焦菊隐莫非就是中国戏剧界的陈寅恪?
③而让人毁誉参半的焦菊隐,我也想到一位革命哲人讲过的关于老鹰与鸡的比喻:老鹰也许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的高度。焦菊隐这只雄鹰的最后一次的“一飞冲天”,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人艺演了一出很“革命”的戏,破例让早被打入另册的焦菊隐也去看了,以期他说几句好话,但焦菊隐不顾及自己的“戴罪之身”,毫不客气地给这戏下了判词:“政治上刚及格,艺术上只能给20分。”这掷地有声的十几个字,是焦菊隐“桀骜不驯”的真性情与“艺术至上”的真追求的最后的也是最耀眼的一次闪光。
④焦菊隐桀骜不驯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苦多于欣喜的戏剧人生;而他的近乎“艺术至上”的执着,则由于他的剧院总导演的地位,而投影到了北京人艺的艺术品格上。
⑤曹禺院长在总结北京人艺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经验时,指出了北京人艺的艺术精神:“艺术家们对戏剧艺术的痴迷热爱,对戏剧艺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治艺精神。”这岂不是在给这个“艺术家们”群体的代表人物——北京人艺总导演焦菊隐作艺术鉴定吗?所以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曹禺院长在1995年给《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作序时的所言:“对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创立,焦菊隐总导演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的。”
⑥翻开“焦菊隐年表”,1943年焦先生在失业之后的贫病交加中手不停挥地翻译俄国大戏剧家丹钦科的《回忆录》(即《文艺•戏剧•生活》)最令我感动。这让我想起了《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现在再读焦先生当年写的译后记心里还无法平静:“……晨曦之前,瞪着东北方的一颗大星……我那因侮辱、欺凌、狡诈而受到的苦痛,就更加剧烈起来。在这时,太阳召唤着我,艺术召唤着我,丹钦科召唤着我,我唯一的安慰,只有从早晨到黄昏,手不停挥地翻译这一本《回忆录》……我从此可以不再偷火,我可以公然地把火搬到伟大的中国的大地上来了!……每次读到《海鸥》经丹钦科的演出而成功的叙述,欣悦和伤感就必然交迫着我的心酸一次。”
⑦三年之后的1946年,焦菊隐又写了一篇纪念丹钦科的文章,文章最后说:“纪念丹钦科,我们必须学习丹钦科的精神。他对创造新的戏剧艺术的热忱,像殉道的教士一样,他以终身的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这个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一生以战斗的态度,去击溃一切压迫、侮辱、困难和危险……然而,我们是否因为这个感召而下了决心,也要以八十年的时间去实现中国的新戏剧艺术的理想呢?”
⑧我为什么要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引述焦菊隐在1943年写的翻译丹钦科《回忆录》的译后记,和1946年写的纪念丹钦科的文稿呢?那是因为我认为这能够说明焦菊隐为什么在六十年前的1952年,下决心作出那个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生抉择:辞去安逸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职,应邀参与分明将遇到极大挑战的创建北京人艺的工作;为什么要与曹禺、欧阳山尊、赵启扬一起效法丹钦科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半个世纪前为了创建莫斯科艺术剧院而长谈十八个小时的经验,而且提出“要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设成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的剧院”……
⑨而且,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在离开北京师范大学时,在写给音乐戏剧系的同学们的告别信中,焦菊隐会说出这样的话:“我如果想走一条舒服的路,不如在这里教书,当教授。办一个剧院,办一个中国式的自己的剧院,没有人给我一套现成的东西。这也许是一条痛苦多于快乐的路,但是,我还是要决定走下去,因为那是我多年的梦想,也曾是很多前辈的理想。它只有在今天才能成为现实,至于荣辱成败,由别人去判断吧……”
⑩焦菊隐是像丹钦科那样,怀着“创造新的戏剧艺术的热忱”“像殉道的教士一样”走进了北京人艺。
(节选自《北京晚报》,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4分)
A.曹禺院长高度评价北京人艺的艺术精神,特别强调艺术家们对戏剧艺术的痴迷热爱,对戏剧艺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治艺精神,这无疑是给焦菊隐做的艺术鉴定。
B.第⑥段作者引用了《太史公自序》里面的话,意在强调像焦菊隐这样的艺术大师,也只有处在困境(贫病交加)中才能翻译俄国大戏剧家丹钦科的《回忆录》。
展开余下试题
C.文章第②段中说“焦菊隐莫非就是中国戏剧界的陈寅恪”,作者认为,焦菊隐可以和陈寅恪相提并论,二人都是桀骜不驯地保持自己创作理念的重量级人物。
D.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焦菊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戏剧艺术方面的追求。
E.受丹钦科影响,焦菊隐在1952年同曹禺、欧阳山尊、赵起扬一起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长谈十八个小时,最终决定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成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的剧院。
(2)作者认为焦菊隐是“中国话剧的殉道者”,那么,“殉道”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
明。(5分)
(3)焦菊隐辞去安逸的教职转而从事创建北京人艺的工作,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进行简要地分
析。(4分)
(4)文中说“焦菊隐桀骜不驯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苦多于欣喜的戏剧人生”,就此,有人说“性
格决定命运”。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6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舂粮(chūn) 迤逦 (yǐ) 央浼 (měi) 鹤汀凫渚 (tīng)
B. 穷发 (fà) 出岫(xiù) 窈窕 (tiǎo) 襜帷(zhān)暂驻
C. 睇眄 (miǎn) 险衅(xìn) 搠倒 (shuó) 决起(jué)而飞
D. 泠然 (líng) 舳舻(zhú) 陨首 (yǔn) 命运多舛(chuǎn)
15.根据课文,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猥以微贱 盛筵难再 纡其赅瞩 阮籍猖狂
B.过蒙拔擢 御风而行 有所希翼 日薄西山
C.除臣洗马 遥襟甫畅 北冥有鱼 有酒盈樽
D.无路请缨 东隅已逝 恶乎待哉 鱼舟唱晚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教育学家杨东平在其博客里曾说,虎妈教育方式在国内可谓__________ ,这种教育之道在很多方面颠覆了教育学的基本价值观念。
②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市冬季严寒,但是,这并不影响商贩们在市中心附近的露天市场里经营,因为他们对寒冷已经_________。
③昨天,一曲曲__________、激荡人心的经典革命歌曲从野鸭岛码头传出,优美的歌声吸引了居民和游客驻足并加入到演唱者的行列中。
A.司空见惯 耳熟能详 习以为常
B.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 耳熟能详
C.习以为常 耳熟能详 司空见惯
D.耳熟能详 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央企改革试点正积极推进中,各央企已将自己的方案上报给深改小组反复研究。一些敏
感、有分歧的事项通过不断修改,达成共识,交换意见后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B.在非洲,数千名肯尼亚犯人决定在元旦这一天少吃一顿饭,省下钱来帮助数百万面临严
重食物短缺危机的人。
C.对于那些视“国家间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朋友”为外交原则的西方政客而言,
他们态度惊天逆转的原因纵使很多,但关键还是受国内利益的驱使导致的。
D.针对“绿色猪肉事件,某公司表示将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并增强员工培训力
度和商场的食品管理流程。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一些年轻导演的亮相,尽管对青春类型片给出了有效而创新的开拓,在艺术上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探索意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过度拔高而沦为浮夸和臆造现实的境地,暴露出伪浪漫主义的病相。
①而对于精神层面亮点的开掘与提升则所涉有限
②部分青春片有的仅仅满足于青春故事的时尚性编织
③但在青春的当代性及其内涵的开掘上以及思想能量的凝聚上
④则显然尚存在着若干不同程度的问题
⑤缺少对未来的憧憬
⑥有的或者因过份自恋而流于灰暗、扭曲
A.③④②①⑥⑤ B.②①③④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①②⑥⑤③④
19.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共5分)
(1)用不超过10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3分)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不少于15字。(2分)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9月1日,北大校长周其凤来到北大贫困生“绿色通道”看望新生。他在现场
表示,自己也曾是特困生,1965年到北大报到时手里只有三块多钱。
周其凤回忆,1965年,他从老家坐火车来北大报到,到北京后,身上只有三块多钱,花了三
毛钱坐公交车到北大,“买完饭盆就没钱了。二年级的学生领着我从学校后勤伙食科借了十五
块五的饭票,我才在北大开始了学习生活”。周其凤对甘肃酒泉的新生赵树青说,“在北大,
不比生活比学习,要尽快融入北大这个集体,要自强、自信。”
读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请选准角度,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1.A【“城市人口大量移居农村”表述错误,原文是“大量城市人口成为移民”。】
2.B【关联词语“只要…就…”运用不当,导致原来的句意发生改变。】
3.A【B表述错误,因果倒置,文章第四段原文是“正因为今天绝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
变化,原有的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如果单从物质条件的需求看,城市多数原有设施的确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C与原文表意不一致,原文是“大多不是……基本上都是”;D表述过于绝对。】
4.C【克:战胜、攻破 】 5.D
6.B【②是善掌之举;④是善罚之举;⑥野人盗马,本该罚,却施与恩义,因此也是善罚这举。① 是善赏之果,非“做法”;③是善罚之果,也非“做法”。⑤属作者的议论,非做法。】
7.A 8.C 9.B
10.1)考察你的政绩,你辖内的田野荒芜,仓库空虚,监狱里关满了人(“廪”“囹圄”“实”各1分,句意1分)
2) 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奚以……为”“之”“南”各1分,共3分)
11.(1)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染苍凉肃杀的气氛,烘托作者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为结尾抒情做
上一篇: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吉林省扶余”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