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88  2016-11-03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8]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考古来探索中国早期文明是从20年代末开始的。前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对河南安阳殷墟的大规模发掘,揭示了一个商代晚期的都城,伴随有一个巨大的帝王陵墓区,大量的出土遗物证实商代晚期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业和成熟的文字体系,已经进入文明时代,但不像是文明的开始。主持安阳发掘的李济就曾说过:“殷商以前仰韶以后黄河流域一定尚有一种青铜文化,等于欧洲青铜文化的早中二期,及中国传统历史的夏及商的前期。这个文化埋藏在什么地方,固然尚待考古家的发现;但对于它的存在,我们根据我们考虑各方面事实的结果,却可以抱十分的信心。”李济的预言到50年代就开始逐步验证了。从1952年起对郑州二里岗等处的发掘,不但确定了一个早于殷墟的二里岗文化,而且从1955年开始发现了一座商代前期的宏伟的都城遗址,其中包括有多处宫殿基址和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尽管它是不是成汤所建的亳都还有不同看法,但说它是一个都城级遗址,并且体现了较高的文明水准,则是没有争议的。
商代考古的重大进展以及一系列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现,特别是龙山文化与商文化内在联系的识别,使许多学者坚信中国文明是本土起源的。例如梁思永早在1939年就从十个方面论证了龙山文化与殷文化的密切关系,明确提出龙山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英国考古学家丹尼尔在其所著《最初的文明:关于文明的起源的考古学研究》一书中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六大文明起源地之一。何柄棣从自然生态环境、农业、养畜业、陶器、青铜器、文字和其他方面详细论证了中原黄土地带是中国文明乃至整个东方文明的摇篮。张光直在其早年的著作中也明确地指出:“中国的文化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本地产物,是中国人民和他们的环境互相影响的结果。””事实上,从50年代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中国古代文明是本地起源的,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独自发生的古代文明之一。
但中国古代文明并不是从商代才开始的,因而对于夏代文明的探索一直吸引着许多考古学家。1959年为着寻找夏墟而发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是一座规模很大的都城级遗址。那里有大型的宫殿基址和一万平方米以上的铜器作坊遗址,大家都同意它已进入文明时代,而年代比郑州商城早。至于早到什么时候,是夏是商还是前夏后商,长时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1983年在二里头遗址附近的尸乡沟,发现一座晚于二里头而与郑州商城基本同时的大型城址,学术界逐渐认识到它的始建可能与商汤灭夏的事件有关,从而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的见解便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鉴于二里头已有若干用青铜做的兵器、礼器、乐器、工具、用具和装饰品等,并且有较大的铜器作坊;郑州商城则有更多、更大、制作也更 精良的青铜器和规模更大的铜器作坊,至此李济关于夏和商代前期为青铜文化的预测便已得到完全的证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一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安阳记起大量的出土文物证实,我国在商代晚期已经有了早期文明的青铜冶铸业和成熟的文字体系。
B 1955年一座商代前期的都城遗址的发掘,完全证实了李济“殷商以前仰绍以后黄河流域一定尚有一种青铜文化”的预测。
C.何柄棣根据商代考古发现,在上世纪就从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等多方面认证了中原黄土地带是中国文明乃至整个东方文明的摇篮。


浏览完整试题D 经过六十年左右的考古探索,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资料表明,我国最迟在夏代就已经进入了早期的文明。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安阳殷墟的大规模发掘证实了商代晚期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有学者就提出殷墟以前仰绍以后黄河流域一定尚有一种青铜文化的观点。
B.商代考古的重大进展以及一系列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使国内外许多学者认识到中国文明进入文明时代并非外来影响而是源于本土。
C.河南偃师二里头都城级遗址的大型的宫殿基址和一万平方米以上的铜器作坊遗址表明,我国进入文明时代早于商代早期。
D.由于有大量出土文物为证据,历来的考古结论并不存在着争议,学术界做出的青铜文化应产生于夏和商代前期的观点得到完全的证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大量的实物证明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从夏朝开始,并非原先前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认定的商代晚期。
B.尽管1955年发现的一座都城遗址是否为成汤所建毫都还有不同看法,但对商代前期我国的文明就体现了较高水准的结论则没有异议 。
C上世纪,梁思永就明确提出龙山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而英国考古学家丹尼尔则更进一步把中国列为世界文明的起源地。
D.学术界虽然对偃师二里头的文明所属时代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认同从尸乡沟的发现得出的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的见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虞玩之,字茂瑶,会稽余姚人也。玩之少闲刀笔,泛涉书史,解褐东海王行参军, 乌程令。路太后外亲朱仁弥犯罪,依法录治。太后怨诉孝武,坐免官。
元徽中,为右丞。时太祖参政,与玩之书曰:“张华为度支尚书,事不徒然。今漕藏有阙,吾贤居右丞,已觉金粟可积也。”玩之上表陈府库钱帛,器械役力,所悬转多,兴用渐广,虑不支岁月。朝议优报之。迁安成王车骑录事,转少府。
太祖镇东府,朝野致敬,玩之犹蹑屐造席。太祖取屐视之,讹黑斜锐,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屐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著已二十年,贫土竟不办易。”太祖咨嗟,玩之不受太祖问其故符曰今日之赐恩华俱重但著簪弊席不可遗所以不敢当太祖善之。引为骠骑谘议参军。霸府初开,宾客辐凑,太祖留意简接,玩之与乐安任遐,俱以应对有席上之美,齐名见遇。玩之迁骁骑将军,黄门郎。
先时,宋世人籍欺巧,及帝即位,敕玩之与骁骑将军傅坚意检定簿籍。建元二年,诏朝臣曰:“”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自顷氓俗巧伪,为日已久,至乃窃注爵位,盗易年月,增损三状,贸袭万端。或户存而文书已绝,或人在而反托死叛,停私而云隶役,身强而称六疾。皆政之巨蠹,教之深疵。比年虽却籍改书,终无得实。若约之以刑,则民伪已远;若绥之以德,则胜残未易。卿诸贤并深明治体,可各献嘉谋,以振浇化。上省玩之表,纳之、乃别置板籍官,置令史,限人一日得数巧,以防懈怠。
玩之以久宦衰疾,上表告退,许之。
玩之于人物好臧否。宋末,王俭举员外郎孔襜使虏,玩之言论不相饶,襜、俭并恨之。至是玩之东归,俭不出送,朝廷无祖饯者。玩之归家起大宅,数年卒。
                                (节选自《南史•虞玩之传》)
4.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玩之不受太祖\问其故\符曰\今日之赐\恩华俱重\但著簪弊席\不可遗\所以不敢当\太祖善之。
B.玩之不受\太祖问其故\符曰\今日之赐\恩华俱重\但著簪弊席\不可遗所以\不敢当\太祖善之。
C.玩之不受\太祖问其故\符曰\今日之赐\恩华俱重\但著簪弊席\不可遗\所以不敢当\太祖善之。
D玩之不受太祖\问其故\符曰\今日之赐\恩华俱重\但著簪弊席\不可遗所以不敢当\太祖善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亲又称外族,包括与父母(多指嫡母)有关的亲戚和与出嫁女儿相联系的亲戚。
B晋代和南朝用黄纸书写的户籍总册称为黄籍为防虫蛀用黄色药物加以处理。
C中国古代置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
D祖饯是古代为出行的人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过祖宗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玩之熟悉法律,执法严格。他年少时就博览经书史书,对法律文书奶娴熟;任乌程令时,路太后的外戚朱仁弥犯了罪,虞玩之依法加以处置。
B.虞玩之生活简朴,颇得太祖赏识。他虽为少府,但依然穿着三十年前买的木屐,太祖赐他新木屐他也不要,为此得到太祖的恩遇,被迁为黄门郎等官职。
C.虞玩之能为太祖分忧,意见多被采纳。时人户籍混乱,成为社会的顽疾,虽已整改,但收效甚微,虞玩之上表出谋献策,被太祖采纳硬煤防范令史的懈怠。
D.虞玩之好褒贬人物,很多人对他很冷淡。他辞官归故里时,因为曾在言论上得罪过王俭,王俭不来送行。朝廷官员也没有人来他设宴送行。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漕藏有阙,吾贤居右丞,已觉金粟可积也。
(2)若约之以刑,则民伪已远;若绥之以德,则胜残未易。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姑苏①怀古
许浑②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③。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注:①姑苏,即姑苏台,夫差曾在台上备官妓千人,又造春宵宫,为长夜之饮。②许浑,晚唐诗人。③莎,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
8.请简析这首诗颔联中的“争”和“占”字的表达效果。(4分)
9.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以一杯清酒祭月来寄托人生感慨。
(2)《送东阳马生序》中,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三艳意的原因是   


展开余下试题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暮雪
韩少华
下雪了。守在小桌子旁边的那个老者,还揣着手,眯了眼睛,望着窗外;任凭那些打完电话的,把四分硬币放在桌角,看也不看一眼。傍晚,信息高潮过去了;就剩下小伙子,一把抄起话筒,开始拨号。
“K—,K—,K—,K—,K—,K—。”
老者还是眯了眼睛,望着窗外。
“喂……是我呀……甭管友谊俱乐部,民族宫;也甭管用乐队的,用录音机的,只要有迪斯科舞票,给哥们儿弄两张,就齐啦……”
老者的眼光凝住了——窗外,从纷纷的雪花中间,现出个人影来;衣着,体态,面容,都朦胧着;只见一片玫瑰红,正透过飞雪,轻轻地飘来。老人目不转睛——那片玫瑰红,眼看飘到门前了。
“什么?还得等?……得,谁让咱好这个呢……等你的信儿!”
一阵寒气,滑进门来。小伙子挂上电话,在靠墙那条板凳上坐定,闭目养神。那话筒让一只小巧的手,给轻轻地拿了起来。
“K—,K—,K—,K—,K—。”
号盘拨得轻灵,娴雅。话筒,让那只纤手举着,像一枝奇怪的黑色的花。
“喂!”语音,那么轻 ,那么柔,“是你呀,还是一个人值班?……没事儿——就因为没事儿,才想跟你聊聊……”
小伙子睁眼了。借着窗口映进来的雪光,一个姑娘的侧影依稀可辨。那 面容,白,润,冷,让人不能不想起大理石;只是那双眼睛,在望望窗外飞 雪的那一瞥间,还闪着光亮。
老者神色不动。小伙子却把眼睛渐渐睁大了。
“复试了,没什么希望……即兴小品还可以。亏了你的那位指点有方……成败无所谓。可你们俩够朋友……当然,咱们仨,聚一聚——在哪儿?‘老莫儿’‘新侨’,还是‘国际’?由你定……”
小伙子的肩膀,慢慢离开了他一直倚着的墙。
“妈妈来信了。她在伯尔尼天堂广场的塞沃伊饭店下榻的……嗯,‘塞沃伊’意思是‘卷心菜’……挺土的一个名字吧?可它是全瑞士顶有名的一家贵族化饭店……西方就这样儿,最贵族的,跟最土气的,常揉在一块儿,形成一种奇特的和谐……”
小伙子还坐在那儿,身子,却不觉倾着了。
“妈妈信里说,巴黎‘卡丹时装研究中心’在圣诞节前夜发布了预测,说‘1984年春季,风靡于整个西欧的女性服装用色,将是以淡淡的丁香紫为主导的变奏色调、多层次色调’……怎么样,要一件吧?……唔,这容易,让妈妈无论托哪位信使叔叔,搭国际班机,给你捎回来呗……”
姑娘说着,随手撩了撩从额头散下来的一绺柔发。
“别生气,你去年春天那件红的,颜色太正了……对,浅丁香紫的魅力就在不那么正,不那么单一,也不那么清晰;穿在身上,就像走在早春的晨雾里似的——美,也就在这儿了……什么?‘谬论’?听着,傻丫头,别林斯基说过,‘艺术不是数学,它越模糊,就越美’!……”
小伙子不知不觉地,站了起来。
“来年么,还要考,还要!……唉,上次复试,糟就糟在了独白上。你的那位本来让我读蔡文姬……对,就是那段;可我觉得太陈旧了。这次么,哦,你先听听好了……”
说着,姑娘微昂起头,望着窗外,低声诵读起来:
“‘快快跑过去吧,踏着火云的骏马,……让阴沉的暮夜赶快降临。展开你密密的帏幕吧,成全恋爱的黑夜!遮住夜行人的眼睛,让罗密欧悄悄地投入我的怀抱’……”
小伙子好像微颤了一下,却还留在原地。
“哦,对不起……我一读朱丽叶,就激动得难以忍耐,……唉,人生,人生也不过就那么回事……可我,还是得一天一天地这么过……抱歉,好朋友,再见了……”
姑娘略低着头,把似乎是两个二分硬币,匆匆地放在桌角上;随后,一转身,任凭长长的玫瑰红头巾披在肩头。又一阵寒气,滑了进来。
“唉……”老者似乎无所动,只长叹了一声。
“她。她是几号几楼的?”小伙子盯着那背影,问。 “不知道。”
“她们家里,是干什么的?”“不知道。”“那……那她这是……”“反正是每逢星期六这个点儿,她准来——交给我四分钱,跟她自个说上十分钟的话儿……”
“跟,跟自个儿?”小伙子话音凝在暮色里。“嗯,全北京直拨电话,号码儿都是六位数的;她呢,每回都只拨五个。”
窗外,那片玫瑰红,渐渐隐到纷纷的飞雪中去。雪地上,竟仿佛没留下什么痕迹……
一九八四年春于西湖龙井寺(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标题是“暮雪”,“雪”在文中共有三处点扣:开头“下雪了”;姑娘到来时,“纷纷的雪花”“飞雪”;尾段姑娘离开再次点“雪”。
B.小说多次写到老者的眼光,两次“眯了眼睛,望着窗外”,姑娘来时“眼光凝住了”“目不转睛”等描写侧面表现了姑娘的美丽动人。
C.小说刻画姑娘多用正面描写,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姑娘与众不同的魅力。
D.小说语言带有京腔京韵,最具特点的是儿化音和地方语词的运用,比如“信儿”“事儿”“甭”“得”等,显出浓郁的地方色彩。
E.小说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公共电话站,借助出现在这个电话站的两个人物来完成情节的戏剧性转折,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主题。
(2)小说有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请从小说中寻找相关的伏笔,并作简析。(6分)
(3)“小伙子”这个形象有何特点?对于刻画“姑娘”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那位姑娘虽然举止怪异,却是一个颇有内涵、不弃梦想的美丽女孩,作者对她是持肯定和同情态度的。而有人却认为那位姑娘是一个虚荣浅薄之辈,是作者的批判对象。你赞同哪种看法?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云水襟怀 松柏气节
―――续范亭山西抗战记
  续范亭,1893年生,山西崞县(今原平市)人。1911年参加起义军,响应革命,后因起兵反对阎锡山拥袁称帝,失败后遭到多年通缉,有家难回。1935年12月26日,时任陆军中将的续范亭在南京中山陵剖腹自杀,以抗议蒋介石对日本侵略的不抵抗政策,震惊朝野。获救生还后,他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和共产党宣传抗日来促进抗战,他亲历西安事变,坚决支持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主张。
  1937年秋,日军精锐板垣师团迫近平型关时,高桂滋向敌人右侧连日进攻,八路军一一五师由灵丘南山突袭敌人,经过激烈的战斗,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当时中国军队将日军的大部围困在十余里长的一个山沟里,日军接济断绝,进退不得已经两日两夜,中国军队如能集中全力进攻被困之敌,歼灭敌人可获全胜。可郭宗汾师长作为总预备队,违背命令,不肯增援,已经耽误了很好的时机。阎锡山接报后连夜驰往平型关。可是阎锡山听取了郭宗汾“我们要留些余地,保存些实力,不能把力量用尽了”的报告后,居然未置可否,毫无责备并下令退兵。
  1937年9月7日,周恩来等人与阎锡山商定成立第二战区行营指挥下有八路军代表参加领导的各级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以发动民众,组织游击战争。续范亭被公推为动委会主任委员。续就任后借助他在山西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熟悉当地军事地理的有利条件,尽力争取团结阎锡山抗日,以便于扩大和发展抗战力量。


展开余下试题太原失守后,以续范亭任主任的动委会与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的工作全面展开。续范亭与中共领导成员程子华、南汉宸、彭雪枫、武新宇等同志一起开展工作,很快发展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活动于敌后20多个县。在中国共产党的实际领导下,山西在几个月内建立归动委会指挥的13个游击队,共1.3万人,还有工人武装自卫队5000余人。面对共产党势力的大发展,阎锡山内心十分恼火。他先是限令动委会的活动地区只许在岢岚、五寨、神池、河曲、保德等五个山区县活动,缩小给养供应地区,缩编动委会发展起来的抗日支队,成立“第二区保安司令部”,下辖6个支队,任命续范亭为司令,塞入他的亲信当政治部主任。
为了维护抗日统一战线,续范亭接受了中共的劝告,容忍一时,他憋着气调防就任。1938年,阎锡山趁第二保安司令部所属支队尚未集结到防区之前,在只有一个营兵力的不利情况下,突然电令续范亭率部攻打工事坚固、驻有大批日伪军的五寨城。阎锡山自己却不动用五寨防线内赵承绶几个军的兵力,企图借刀杀人,借日寇之手消灭这支抗日武装。续范亭看穿了阎的诡计,但若不执行阎签署的命令,就会让他借口诬蔑“破坏抗日”。于是他深夜率部出击,在顶条坡一举歼敌数百人。日伪军经此打击后,龟缩五寨城内不敢外出。
期阎锡山的晋绥军溃败时,续范亭领导的动委会收编散兵,并请八路军派干部进行管理教育,很快组织了六个支队,与八路军并肩抗日,开辟了晋西北根据地。1939年春,阎锡山害怕进步力量壮大,将续范亭的部队缩编为暂一师。同年12月,阎锡山发起袭击八路军的晋西事变,事前派亲信赵承绶召开会议传达命令。赵承绶与续范亭在陆军小学时便是同学,此后三十年都是好友,因此不大提防,下达完命令便和别的将领专心看地图进行部署。续范亭乘机离开会场,跃上战马直奔八路军三五八旅旅部通报这一紧急情况。
 当时,八路军在晋西北兵力不多,续范亭便把暂一师拉上去拦阻晋绥军。恰好其先头部队由自己的侄儿续靖夫任师长,发现叔父的部队拦在前面,一时不知所措只好扭头后撤。接着,续范亭又与八路军一起阻击自己的老友赵承绶部的进攻,保卫了晋西北根据地。事变后,续范亭任总指挥的山西新军完全由共产党领导,他本人又兼任了八路军晋绥军区副司令员。
续范亭将军于1940年剖腹事件后,体质一直很差。1940年夏,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后,日军疯狂地报复“扫荡”,续范亭率机关奔走转战,结果病倒。中共中央得知后,于1941年春将他接到延安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经检查发现肺部已大部溃烂。他在疗养中得知阎锡山与日寇暗中勾结,愤然写下《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以三国时诸葛亮的口气,历数苍鬓老贼的罪行,最后又说:“我知道骂不死你。王朗能被诸葛亮骂死,是因为尚有羞耻之心,而你却无羞耻之心。”
1947年,他病势恶化,临终时致信中央请求“如承追认入党,实平生之大愿也”。9月12日,续范亭与世长辞,终年54岁。次日,中共中央复电,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实现了他的遗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续范亭亲历西安事变,深受张学良、杨虎城爱国思想和兵谏行为的影响,决心以血谏抗议蒋介石对日本侵略的不抵抗政策。
B中国军队把侵犯平型关的板垣师团大部围困在十余时长的一个山沟里,但由于师长郭宗汾在阎锡山的授意下没有及时进攻,敌人得以逃脱。
C续范亭担任动委会主任委员后积极发展抗日力量,共产党实际领导的队伍也得到了大发展,阎锡山仍不满,采用各种措施加以限制。
D续范亭看穿阎锡山电令让他攻打五寨山的诡计,为了不让他借口诬蔑“破坏抗日”,续范亭率部出击,打得五寨城内的日伪不敢外出。
E阎锡山准备袭击八路军,续范亭得知此事后迅速把情况通报八路军,并把暂一师拉上去拦阻晋绥军的进攻,使八路军化险为夷,免受损伤。
(2)续范亭对待阎锡山的态度有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续范亭具有怎样的“松柏气节”?请结合材料简析。
(4)从国民党的陆军中将到临终前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续范亭的这一转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将“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奉为圭臬的网络谣言制造者“秦火火”等人,因涉嫌犯罪被依法刑拘。
②辽宁抚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受灾严重,全省人民 毁家纾难,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浓浓乡情给灾区人民带来无限温暖和抚慰。
③在那样的时代中,有的人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有人像瞿秋白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直面自己。
④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牢不可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 力。
⑤他气功充盈,有穿云裂石之力,更不用说小小的砖块了,于是他微微一笑,双手抱拳,开始了他绝妙的舞台表演。
⑥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①④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电信被曝出存在重大漏洞。通过该漏洞,不法黑客可以查询上亿用户信息,涉及姓名、证件号、余额,并可以进行任意金额充值、销户、换卡等。
B.利辛女子“犬口救子”诈捐一事曝光以来引起了社会热议,不少专家和网友谴责这种行为是在透支社会的善意。社会上存在的这种诈捐现象,《慈善法(草案)》规定将依法查处。
C.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设立于1927年。该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旨在为了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
D.从刀耕火种到声色犬马,从茹毛饮血到锦衣玉食,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需求就越复杂、越多元、越精细。因此,我们只要考察一个时代的生活细节,便可一叶窥秋。
1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课堂教学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程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它是一种动态发展变化过程, 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因素,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转换 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教学思维的指向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时就难免会出现精神疲惫、思维怠滞和心理位置错位, 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节外生枝”的问题。
A.不仅   而且   因为   所以  甚至
B.虽然    但由于  又    也   甚至
C.之所以  是因为  还    如果  那么
D.既然   那么   而且   还   如果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大家常用“德艺双馨”来考量一上明星艺人,其中“艺”意味着① 而“德”是指个人修养与文化品格,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明星艺人的一言一行,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既可能有一呼百应之功,也可以有动辄得咎之嫌。责任与权力相伴相随。这就要求②以身重范。倘若浑不在乎,我行我素,就怪不得大众会被触怒,以至于口诛笔伐,恶语相向,反过来,尊重大众的明星,③
17.下面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图标,请写出该图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辽宁省盘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