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623 2016-11-09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3]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单元测试(教师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浩瀚(hàn) 金钏(chāi) 乳媪(yùn) 槲寄生(hú)
B.笑靥(yàn) 蜜渍(zè) 蹙眉(cù) 逶迤(wēi)
C.险衅(xìn) 锦囊(nánɡ) 札记(zhá) 龟裂(jūn)
D.嘶哑(sī) 谂知(niàn) 铁臼(jiù) 白泠泠(línɡ)
【答案】C
【解析】A.钏chuàn 媪ǎo B.靥yè 渍zì D.谂shěn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⑴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 失色一样。
⑵本人昨天下午在32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电脑提货单,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400元,决不 。
⑶客人送上特地带来的糖果,主人赶紧接过来,又马上 在祖先牌位前。
A.暗然 失言 贡奉 B.黯然 食言 供奉
C.暗然 食言 供奉 D.黯然 失言 贡奉
【答案】B
【解析】“黯然失色”不能写作“暗然失色”,“黯然”常用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供奉”,敬奉。“贡奉”,向朝廷或上级贡献物品。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
B.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C.NBA现役球员易建联和朱芳雨过去曾是广东宏远队的老队友,此次这对老搭档又要在武汉亚洲杯上举案齐眉,为国家队再立新功。
D.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答案】B
【解析】茕茕独立: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蜗角虚名:微不足道的名声。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2013年6.6%,近五年来戒断毒瘾三年以上人员已逾120万。
C.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D.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答案】B
【解析】A.成分残缺,“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后应加上“的行为”。C.结构混乱,“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没有了下文,而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另起炉灶,应将“自从”移到句首。D.“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与“(认为)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杂糅;“形成了奇妙的平衡”搭配不当,将“形成”改为“达成”,或在“平衡”后加上“状态”。
浏览完整试题
5.下列句子,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化干戈为玉帛
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D.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示例: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能以足音辨人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娘以指扣门扉
【答案】B
【解析】A.介词,凭,根据;B和例句都作介词,因为。C和D,介词,用。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示例: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A.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乳二世
C.东犬西吠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答案】B 名词作动词。其余活用为状语。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
A.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答案】B
【解析】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古今同义。
9.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3分)
示例:室西连于中闺
A.妪,先大母婢也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答案】B和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B.先妣抚之甚厚(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D.吾妻归宁(旧指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答案】C
【解析】束发指十五岁,非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20岁才是。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迨诸父异爨 爨:烧火做饭。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已:已经。
C.比去,以手阖门 比:等到。
D.余扃牖而居 扃:关闭。
【答案】B
【解析】已,已而,不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前,院子南北贯通是一个整体,后来就分了家,院中设置了许多小门墙,总共变了两次。
B.祖母希望作者将来有一天能科考成功,获取功名,还把祖上留下的象笏交给了他予以激励。
C.作者与妻子度过了六年的幸福时光,妻子死后,室坏不修,修葺了又不常居,都是深爱妻子难抑内心伤痛的表现。
D.“偃仰啸歌”,作者的读书生活充实率意,自由自在;“扃牖而居”,他的内心世界平静而丰富。
【答案】D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4分)
【答案】我的孩子,很久没有见到你的人影了,为什么整天不声不响地待在这儿,真像个女儿家呀!
【解析】若、竟日、大类各1分,句子通顺1分。
⑵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4分)
【答案】我因久卧病榻,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整修这间南阁子,式样与以前稍有不同。
【解析】葺、制、状语后置各1分,句子通顺1分。
14.根据文中内容,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归有光祖母、母亲、妻子三人的形象特点。(6分)
【答案】祖母:慈爱明理 母亲:慈爱仁厚 妻子:温柔和顺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5.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16.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与心情的愁苦。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⑶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⑷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⑸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李密《陈情表》)
⑹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⑺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展开余下试题
⑻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⑼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长亭送别》)
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长亭送别》)
五、现代文阅读一(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面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半斤八两。
18.说说选段中“物理”与“形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答案】物理:铜胎与色料不同的膨胀率(2分)
形式:繁笔构成的线条画(2分)
19.作者说“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密密麻麻的每一条铜丝都得专心一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适当的笔画。
20.“半斤八两”用在这里是否恰当?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案一】恰当。“半斤八两”是个俗语,用在这里是说掐丝与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在细致精密这一点上不分上下。运用俗语使语言通俗生动性,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
【答案二】不恰当。“半斤八两”用在这里是说掐丝与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在细致精密这一点上不分上下。运用俗语固然增加了可读性,但“半斤八两”是贬义词,用于此似欠妥。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21.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往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22.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23.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6分)
【答案】第一问:“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2分)
第二问: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4分) (60.180.0.7)
上一篇: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江苏省仪征中学2017届高三10月限时训练语文试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南通”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