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90  2016-11-23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0]
江苏省灌云县2015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语文试题
江苏省灌云县2015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就在周汝昌 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 。1947年,他才又经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似《文赋》这等 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
A.踌躇满志 搁浅 涵盖 B.意得志满 搁置 覆盖
C.踌躇满志 搁置 涵盖 D.意得志满 搁浅 覆盖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意得志满: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踌躇满志:从容自得,心意满足。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搁置:指把事情无限期地闲置一旁。搁浅:①(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②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涵盖:包括;包容。覆盖:遮盖。
2.下列诗句与“孤舟一系故园心”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 )
A.玉露凋伤枫树林 B.丛菊两开他日泪
C.江间波浪兼天涌 C.秋风万里芙蓉国
【答案】B
【考点】本题考察考生正确使用常见修辞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雨露、丛菊、江间、秋风”四个名词都可与“孤舟”相对,“丛菊”的“丛”与“孤舟”“孤”对应更好,“一系”与“两开”结构相同,与其他几句对应结构不同,故可以排除AC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 人只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①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
②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
③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
④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
⑤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
A.⑤②④③① B.⑤①④②③ C.①④⑤②③ D.①③④②⑤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①句⑤句相比较而言,①句更能与首句衔接,据此排除A B选项,④句紧随①,③句是总结句。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近日拜读了你的大作,我心中顿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
B.您大驾光临,顿使寒舍蓬荜生辉。
C.仁兄初次惠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海涵。
D.家母最近身体有点贵恙,希望你们不要叨扰她老人家。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D项中谦敬词不当,贵恙:敬辞,对对方的病的敬称,动问他人病情的敬语。叨扰:客套话,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5.阅读右边的这幅漫画,对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很好地适应高考。
B.面对残酷的高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C.要想顺利地通过高考,必须啃透大量的书籍。


浏览完整试题D.过重的高考学业负担,让莘莘学子难以承受。
【答案】D
【考点】本题是图文转换题,结合漫画分析寓意,考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画面中的人物,挥汗如雨,拼尽全力,可“杠铃”却纹丝不动,可见AB两项从主观着眼是不太贴切的,而C项已脱离了画面的整体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居士阮孝绪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父彦之,宋太尉从事中郎。孝绪七岁,出后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遍通《五经》。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诫曰:“三加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勖,以庇尔躬。”答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飧覆醢。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初,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 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宜思自勖 勖:勉励 B. 竟获免 竟:竟然
C. 累日不值 值:遇,遇到 D. 诸甥岁时馈遗 遗:给予,馈赠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解析】竟:终究,最终。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亲友因呼为“居士”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常逃匿不与相见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其室虽迩,其人甚远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木其衰矣 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解析】A项,介词,因此/介词,经由,通过; B项介词,和/连词,和; C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D项都是副词,表揣测,译为“大概”。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
(2)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
(3)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
【答案】(1)即使和孩童们一起玩耍游戏,也常常把挖池筑山当作娱乐。(“虽”“恒”及语句通顺各1分)
(2)等到王晏被杀死,他的内外亲属都因此很害怕。(“及”“亲戚”“咸”及被动句各1分)
(3)孝绪知道后竟不肯吃饭,还命令拆下房上的木料来烧饭。(“乃”“炊”及语句通顺各1分)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解析】本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注意重点:(1)“虽”,即使;“恒”,常常;“穿池”,挖池(与“筑山”对举)。(2)“及”,等到;“诛”,被杀死;“亲戚”,内外亲属;“咸”,全都。(3)“乃”,竟然;“撤屋”,拆房(上面的木料);“炊”,烧饭。
9.阮孝绪的“居士”风范表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①从小就有隐居的志向;②长期屏居独处,不见家人;③生活简单,居住环境特别。(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考点】本题重在考察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由“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可概括为①;由“屏居一室,家人莫见其面”可概括为②;由“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可概括为③。
【易错警示】如无视“简要概括”而照抄原句可能一分不得。
【参考翻译】
阮孝绪,字士宗,是陈留尉氏人。父亲阮彦之,任宋太尉从事中郎。孝绪七岁时,过继给堂伯阮胤之做后嗣。胤之的母亲周氏死后,有遗产一百多万应该属于孝绪,孝绪一点也没要,全部给了胤之的姐姐琅邪王晏的母亲。听说此事的人,都对孝绪既叹服又惊异。
阮孝绪年幼时就非常孝顺,性格沉静。即使和孩童们一起玩耍游戏,也常常把挖池筑山当作娱乐。十三岁的时候,他对《五经》就全部精通。十五岁,行冠礼之后去见父亲,父亲告戒他说:“行加冠礼后,你的地位更加重要,这是长大成人参与人事的开始。你应当常常想到自己勉励自己,用以庇护你自己。”阮孝绪回答说:“我愿意追踪松子的足迹直到瀛海,仿效许由的行为隐居山谷。希望籍此保住短促的一生,免去世俗的拖累。”从此独居一室,不是向父母问安就不出门,家里的人也见不到他的面。亲戚和朋友因此称他为“居士”。表哥王晏富贵显赫,常常到他家中。孝绪估计他一定会倾败,所以常常躲藏起来不跟他见面。他曾经吃到一种肉酱,觉得很好吃,就问酱从哪儿来,听说是从王家弄来的,他便呕吐出来并倒掉肉酱。等到王晏被杀死,他的内外亲属都为此而害怕。孝绪说:“我们虽是亲戚,但未结为一党,怎么会连累到我们呢?”后来最终获得赦免。
义军围攻京城的时候,孝绪家中穷困,无法烧火煮饭,仆人偷了邻居的柴来点火,孝绪知道后竟不肯吃饭,还命令拆下房上的木料来烧饭。所住的屋子里只有一张鹿床,房子四周竹树环绕。天监初年,御史中丞任昉寻找他的哥哥阮履之,想要顺便拜访他却又不敢,最后望着阮孝绪的房子感叹说:“房子离我们虽近,但他人离我们尘世中的人太遥远了。”孝绪被当时的名流钦佩崇尚竟然到了这种程度。


展开余下试题后来阮孝绪在钟山听人讲学,母亲王氏忽然生病,哥哥、弟弟都想召回他。母亲说:“孝绪天性暗通神明,他一定会自己赶回来。”孝绪果然心里惊惧而赶回来,邻居都感叹惊异。孝绪母亲配药需要一种药草叫生人参,旧时传说钟山出产人参。孝绪于是亲自翻山越岭,进深山幽谷寻找,找了好多天也没有找到。忽然间看见一只鹿在前面走,他似有感应,就紧跟着鹿往前走,走到一处,鹿突然消失,孝绪赶上前来,果然找到自己所要的人参草。母亲服用后病便好了。当时人都赞叹这是孝绪孝心感动所致。
以前,在建武末年的时候,青溪宫的东门无缘无故自己崩塌,大风吹拔宫门外的杨树。有人就这件事去询问阮孝绪,阮孝绪说:“青溪宫是皇上原来的住宅。齐五行属木,东方是五行中木的方位,现在东门自己崩塌,恐怕是木将要衰败了。”
鄱阳忠烈王妃是阮孝绪的姐姐,鄱阳王曾经想驾车到阮孝绪那儿去游玩,阮孝绪凿开墙壁逃开了,始终不肯与鄱阳王见面。外甥们逢年过节馈赠的东西,他全不接受。有人对他这样做感到奇怪,他回答说:“受礼不是我本来的愿望,所以不接受。”大同二年,阮孝绪去世,时年五十八岁。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释】①贾至,唐朝诗人,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好友王八员外被贬长沙时,贾至给他送行。
②三湘:潇湘、资湘、沅湘,诗里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
(1)诗歌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有何表达效果?(4分)
【答案】示例: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开头两句,作者既以“柳絮”“梅花”表明时间的变换,以“洛阳”“三湘”表明地点的转移,又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忽无定、聚散难测而又离合无常的感觉。(方法及效果各2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鉴赏评价)。
【解析】本题的解答需要找出诗句中所涉及的景物,判断这些景物与情感的关系。第一句是回忆离开洛阳时的情况,那是柳絮纷飞的春季。第二句写梅花盛开的冬季来到三湘。
【举一反三】古诗的抒情方式有三种类型: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两种方式相结合。其中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事、人)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它主要体现在:①写景句(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②状物句(要抓住双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③表达有特点的句子(如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要还原其本义;如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要理解其曲折之情)。考生要注意分辨景中情和物中情。
(2)本诗是首情韵别致的送别诗,指出结尾一句中哪一个字道出了个中情韵?请赏析该字的妙处。(3分)
【答案】“空”字使用精妙,一语道出了本诗的独特情韵。(1分)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王八员外满载离恨远去,诗人的心也随行舟而逝的心境;还传达出作者无可奈何而又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鉴赏评价)。
【解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的解答需要注意,在判断表达效果时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环境角度的作用,即对画面景物的表现;二是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第三句所说的“世情”,含意极丰富,试结合本诗分析其中有哪些内涵?(3分)
【答案】诗中第三句的“世情”含意极丰,包括人世间的盛衰兴败,悲欢离合,人情的冷暖厚薄。(3分)(答作“迁客离人的悲凉情绪,人生飘忽、离合无常的之感,人世间的盛衰荣辱、功过得失”等也可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要弄清“世情”的内涵,就得结合注释,弄清楚整首诗写什么。本诗大意如下:记得那是在一个柳絮扬花的暮春时节,我怀着失意的心情告别了故乡洛阳,经过艰难跋涉,在梅花盛开的寒冬时节,才到了三湘。人世间的盛衰荣辱、功名得失、悲欢离合等世俗人情对你我来说都如浮云一般,唯有我们两人的友谊依然长存。朋友相别,离情依依,那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有如悠长的江水绵绵不绝。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 (杜牧《阿旁宫赋》)
(2)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3)皇览揆余初度兮, 。 (屈原《离骚》)
(4)朽木不可雕也, 。 (《论语•公冶长第五》)
(5)投我以木瓜, 。 (《诗经·国风·卫风》)
(6) ,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1)架梁之椽 多于在庾之粟粒 (2)举匏尊以相属
(3)肇锡余以嘉名 (4)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报之以琼琚 (6)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解析】本题是记忆性默写题,要结合文意填写正确的句子。默写时要注意字形正确,不多字,不漏字。注意“匏尊”“肇锡”“圬”“琼琚”“洌”等字的书写。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花旦
胡炎
花旦正在和女儿包饺子。花旦的饺子包得像兰花。花旦的丈夫在厨房里烧菜,香味飘满了小小的斗室,这时,电话响了,是叫花旦去演出的。
女儿怅怅的,丈夫怅怅的,花旦也怅怅的。
丈夫说,今晚是除夕呢。花旦眼圈红了,说,等我回来接着过。
大厅里,舞台很小,一桌桌酒席很近。文化局长对演员说,都卖力点,拿绝活出来,要让各路神仙高兴。局长说话时,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
演出开始了。先是一个相声,拜大年,颂政绩。花旦听到了台下的掌声。之后,就是猜拳声、嬉笑声。
花旦想女儿,想丈夫,想那些兰花状的饺子……
导演说,快快,还愣什么,该你了。
花旦如梦方醒,哦了声,恍恍惚惚地走上前台。
掌声四起,像油锅里沸出的声音。花旦看到了一双双眼睛,很亮,那是花旦的脸。花旦的脸很俏,花旦的脸就像一杆杆火柴,会把人的眼睛点燃。花旦静静气,唱她的传统段子。花旦看到文化局长在给人敬酒,局长的脸从来没有这么灿烂,那笑容像菊花一样开得层层叠叠。
花旦唱完了,就想谢幕,但下不了台。再来一段。台下的人喊,甚至有人吹口哨。花旦没想到,这些平常很严肃的脸,竟会吹出如此嘹亮的口哨。那口哨像一枚薄薄的刀片,在花旦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了一下。
花旦调整了一下气息,又唱了一段。她听到了叫好声。花旦那一刻突然想起了旧时的堂会。戏子们唱得煽情,演得风骚,那样可以多得赏银。但她不是,她是在工作。她就想着工作结束,赶快回到丈夫和女儿身边,吃着饺子,过一个暖融融的除夕。
花旦又唱完了。花旦无论如何要谢幕了。局长冲她招招手,她不明所以,过去了。局长要她给几个领导敬酒。花旦没拒绝,端起酒杯给领导敬酒。领导要和她碰,花旦说不会喝酒。领导不信,哪有红演员不会喝酒的,不给面子不是?花旦拗不过,只好碰了一杯,腹中便热辣起来,像烧了一锅开水。领导还不依,非要喝个交杯酒不可。花旦不从,局长说不就是做个戏嘛,领导看得起你,明年你的政协委员,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花旦愣了愣,坚决地摇摇头。场面就有些尴尬。局长打圆场,算了算了,别难为我们的花旦了。那位领导一把拉住花旦的手,说走,咱们一起唱个《夫妻双双把家还》。花旦的脸白了,花旦说我不舒服,不扫领导的兴了,你们玩好。说着,就想抽身。领导显然是多喝了几杯,很有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说,今天我非要和你唱一段不可。老的不行,就来现代的,《纤夫的爱》,行不?花旦捂着胃,用力把手抽出来,什么也没说,大步离开了酒场。局长说你给我回来。花旦没有回头。局长给领导赔笑,这女人是不好意思了。领导摔了一个酒杯,呸,不识抬举!


展开余下试题花旦和丈夫、女儿吃起了饺子。饺子的味道很好。饺子吃完,剧团的团长来了,脸色很不好看。团长说你怎么能这样,你一个人坏了一盘棋。我这个团长的位子怕也坐不稳了。咱就是个戏子,能捧红你,也能压死你。花旦脸青了,一句话也没说。团长咬着牙说,过完年再说,这事儿到不了底!话落,拂袖而去。
年后,花旦递了一份辞呈。团长的气一下泄完了,转过头来留花旦,到底留不住。花旦成立了个业余戏班子,农村厂矿串着演,竟也很红火。
团里又来了个小花旦,戏校毕业的,年轻漂亮,戏功不错,还很会说话。没过一年就红了。据说在领导那里说话很有分量。花旦听了,浅笑一下,仍和姐妹们一块,站在野外的土戏台上,唱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选自《小小说名家欣赏》,有删改)
12.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花旦的形象特点。(4分)
【答案】 ①演唱水平高;②脸蛋俊俏;③珍惜家庭温馨的生活;④不畏惧权势(不畏惧世俗、纯洁坚贞);⑤淡薄名利;⑥勇敢果断;⑦对艺术纯真的坚守。(1点1分,写出其中任4点就行,意思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局长“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的期待和台下人的反应可见演唱水平高;脸蛋俊俏由文中的外貌描写可知;总想着工作结束回到丈夫和女儿的身边可见珍惜家庭温馨的生活;拒绝领导的无理要求毅然离开,面对团长的压力选择辞职可见她不畏惧权势、勇敢果断和对艺术纯真的坚守;不在意政协委员的名头和小花旦的情形可见她淡薄名利。
13.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下面的两个语句。(4分)
(1)局长说话时,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
(2)那口哨像一枚薄薄的刀片,在花旦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一下。
【答案】(1)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写出了局长对花旦有很高的期望值(从侧面写出了花旦人美歌也美)。
(2)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口哨”比喻成“刀片”),形象地说明了这轻佻、尖锐的口哨让花旦感到自己人格受到了侮辱(没有获得应有尊重,或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手法1分,理解1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1)注意前一句“文化局长对演员说,都卖力点,拿绝活出来,要让各路神仙高兴”。
(2)注意前一句“花旦没想到,这些平常很严肃的脸,竟会吹出如此嘹亮的口哨”。
14.文章中画线部分,插入花旦的心理描写,请简要说明这些心理描写的作用。(6分)
【答案】①对比中突出花旦对演唱的态度和认识,以及除夕对家庭温馨生活的珍惜;
②委婉地点出了大厅里的氛围,在花旦看来,和旧时的堂会有相似之处;
③既和开头斗室里包饺子的温馨生活相照应,也为下文有关情节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交代、暗示),使下文情节的发展有其合理的逻辑;
④有助于花旦高尚形象的塑造,能很好突出文章的主题。
(1点2分,3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行)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对小说的分析注意紧扣环境、情节、人物和主旨作答。
15.文中人物都无名无姓,仅用其社会角色或官职来代替,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
【答案】①人物的角色或官职决定人物的言行,这样安排更有利于情节的展开,读起来自然顺畅。比如花旦作为演员,除夕也该参与演出,而作为妻子和妈妈珍惜家庭温情也在情理之中(比如领导大权在握,对下颐指气使,甚至言行粗俗不堪,也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指向情节】
②作者这样安排意在告诉读者,每个人都得以某种角色或官职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同时言行也受到这种角色或官职的影响和左右,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指向环境】
③作者这样安排有利于塑造某类人的群体形象,本文主要展现的是某类领导的丑恶嘴脸,以及像花旦这类小人物的生活际遇。【指向人物】
④本文主要表现世俗对艺术的亵渎和下层小人物的抗争;其实更应看到,一旦某些人担任了某种官职,那么人性中某些美好的东西往往就会异化,因而这样安排既加强了讽刺效果,又体现出主题的深刻性。【指向主题】
(1点2分,答出3点即可,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探究作者意图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和F级(探究)。
【解析】对小说的分析注意紧扣环境、情节、人物和主旨作答。探究题一定要弄清楚文本的具体内容,看看涉及到几个人几件事有何影响。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公民的成熟度
乐朋
①十多年前有家制鞋厂,因给小平同志做布鞋得到老人家的赞扬,就在厂区特意高挂硕大的一只同款布鞋,供人瞻仰,并示荣耀。杂文家宋志坚著文批评此举,发出“请高举旗帜,不要高举鞋子”的呐喊!当时我曾觉得,这家鞋厂的领导有邀宠之嫌,公民意识太差。
②想不到,类似一幕去年底又重演。外出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中午乘便到庆丰餐馆“排队买包子”,自个儿端盘子,还做了“光盘族”。这条新闻一经传媒发布,刹时引来轰动。之后几天,不少人专程前往该店吃“总书记套餐”,而餐馆老板也把习近平同志用过的盘子、坐过的桌子,都收藏了起来。我忍不住叹息,中国的公民还不成熟。
③这种不成熟凸显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仍不敢平视。他们习惯于仰视,把领导看得高高在上,神圣无比,缺乏一颗平常心。
④领导也是人,是与我们一样的人,一样要吃喝拉撒,一样要着衣穿鞋。所不同的,是他们肩负重任,身居高级领导职务,仅此而已。可不少公民总有意无意地仰视领导,对其一举一动,怀有神秘的好奇心,盲目追捧。例如,跟领导握了一次手,就会激动半天,舍不得洗手;领导用过的餐具、穿过的鞋子,都视同圣物,当宝贝疙瘩般炫耀于人。他们没有“公民的自豪感,刚直不阿的公民气概”。
⑤这不是对领导不敬。我只是想说,对领导的尊敬,须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公民意识上。我很赞赏习总书记的平民风格。他亲近民众、自己排队买包子,不要特供、不坐包厢,像百姓一样用餐,体现了践行群众路线,发扬了朴素节俭的好作风。我为此而尊敬他,但不赞成媒体、商家的炒作,更反对在包子、盘子、桌子上大做文章。因为那样会助长个人崇拜的不良风气,是一种低级趣味。再说了,领导本就不该高高在上、神神秘秘、特权多多、远离民众。公民是国家的主人,领导再大也是公仆。在仆人面前,主人的公民平视领导,乃天经地义!我们毋需像阿Q似的见官就下跪,自轻自贱,自我矮化!
⑥社会常识表明,有怎样的公民便有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灌云”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