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681 2016-11-29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81]
湖北省宜昌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6年秋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限:120分钟 满分:120分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一部分 汉字(1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夏日深夜,万籁( )俱寂,我翻开鲁迅的《朝花夕拾》,畅游在文学的海洋里。那一串串脍炙( )人口的故事,传达着人类的chōng( )憬和理想,引领我们汲取智者的思想,体悟人生的真dì( )。
2、拟声词又称为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它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词汇。叽叽喳喳的鸟儿、沙沙的树儿、呼呼的风儿将我们的耳朵叫醒,听,澄澈的溪水也发出了悦耳的歌声,请写两个溪水的拟声词。(2分)
3、根据上下文填空(2分)
“羊”是象形字,“象头角足尾之形”(《说文》)。上古人过的是游牧生活,所以他们认为羊长得壮,长得大,形象漂亮,所以,甲骨文的“ A ”字,原从羊的形象得来(常任侠《东方艺术从谈》)。同时,羊是温驯忠厚的,便有了“善”字;又有跪乳之礼义,故繁写的“義”字,也带着“羊”字。羊肉美味可口,可做出各种菜肴,所以“ B ”字从“羊”。
4.我国古人对婴、幼、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可谓名目繁多,雅致有趣。请说说下面两个称谓所表示的年龄。(2分)
“及笄”: ,“豆蔻”:
5.学习了第一单元以战争为题材的文章,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两个成语。(2分)
第二部分 阅读(60分)
一、领悟经典诗文之意蕴 (5分)
6 《秋词》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
7 《野望》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
8《早寒江上有怀》中借鸿雁南飞,秋季已至,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
9《长歌行》中劝诫人们要珍惜少年时光的诗句是:
10《黄鹤楼》一诗中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
二、感受国花牡丹之魅力(16分)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
洛阳之俗①,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帘,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坡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洛阳至东京六驿。旧不进花,自今徐州李相迪为留守时始进御。岁遣衙校一员,乘驿马,一日一夕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②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③则不佳。春初时,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城中,谓之山篦子。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至秋乃接。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秋时立契买之。至春见花乃归其直。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④以汤中蘸杀与之。魏花初出时接头亦直⑤钱五千,今尚直一千。
注释:①俗:风俗。②姚黄、魏花:牡丹的品种。③接:嫁接。④或:有人。⑤直:通“值”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的意思。(4分)
然( ) 罢( )
乃( ) 甚( )
12.用两个逗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春 时 城 中 无 贵 贱 皆 插 花 虽 负 担 者 亦 然
13.“洛阳之俗”中的“之”是什么意思?从文中再找一个意思相同的例子。(2分)
浏览完整试题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
15.洛阳人家家种牡丹,但是很少有大树,用自己的话说说是什么原因。(2分)
16.从洛阳到东京,路经六驿,怎样才能让牡丹完好的送到东京呢?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分)
17.积累链接:作为我国的国花,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许多文人墨客讴歌描摹。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花喻人,认为菊,牡丹,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人。请默写出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2分)
三、感受卑微父亲之高大(14分)
这样的父亲
马丽
①秋末冬初,寒意渐浓。办公室的门忽然无声地开了一条缝,却不见人。正诧异间,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伸了进来。
②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过了两三秒钟,才看见蛇皮袋后面有一个和袋子一样脏的中年男人,两眼通红,一脸倦容,头发凌乱,头上还黏着草屑,穿着一件皱巴巴褪了色的衣服,右手的袖子卷过手肘,左肩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他迟疑地从门缝中挤进来,似乎感到了大家目光中的厌恶,于是停住脚步,小心翼翼地问:“张老师……在吗?”
③“哪个张老师?”
④“就是我儿子的班主任呀。”
⑤“你儿子是哪个班级的?”
⑥他说了一个班级,并报出了他儿子的名字,同事中有几个人便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都是那个学生的任课老师,都惊讶于那样出色的孩子的父亲竟是这个样子!
⑦有人告诉这位父亲,他儿子的班主任出去了,让他先进屋等一会儿。男人小心地走了进来,他把两个包放在地上,人也“扑通”一声坐下去,直接坐在了地上!大家都愣住了,纷纷叫他起来,让他坐到椅子上,他却着急地连连摇手。
⑧大家不再坚持,转而询问他从哪里来,找儿子做什么。
⑨听到热心的询问,他的声音突然哽咽了。他说,两年前,他妻子因受惊吓得了间歇性精神病,家人稍一疏忽,她就离家走失了。两年来,四处求医问药,仍没有好转。前些日子,因忙农活疏于看护,妻子再次离家。他风餐露宿,不分日夜地已经寻找了近一个月。说到这里,男人长叹一声,窝在眼里的一汪泪终于滚落下来……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有人给他纸巾,他摇摇头,从衣袋里扗出一块皱巴巴的手帕,到门外去擦。
⑩同事小余默默地起身,倒了杯水递给他。小宁把自己刚买的两张热馅饼放到男人的袋子上。其他人都从座位上站起来,不知谁带的头,有人把一些纸巾放到他的包袱上。
⑾男人有些不知所措,涨红着脸,慌忙摆着手:“不……不是的,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来看看孩子的。”他拿起小宁给的馅饼说:“老师给的这个,我要。”随即把那些纸巾抓起来放到就近的桌上,说:“这个我真不要,那成啥啦!”
⑿张老师回来了,男人简略地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们纷纷夸他儿子。他听了,点着头,脸上的愁容散去不少。
⒀张老师出去叫他的儿子,男人不安起来,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只见他快步走到镜子前把自己从头到脚仔细地整理了一遍。做这些时,他似乎完全忘了身边的其他人。
⒁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男人侧耳听了听,忽然现出了紧张的神色,他飞快地把自己地上的“家当”塞到桌下,再次扯了扯衣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零碎但叠得十分整齐的钞票,看得出,那是他给儿子准备好的生活费。
⒂门开了,张老师的身后走来一个个头高高、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一进门就冲男人露出了两颗小虎牙,脆脆地喊了一声:“爸!”
⒃这时候,我发现,一直卑微拘谨的男人挺直了身子……
⒄他和儿子说话的声音,和所有过着平静幸福生活的父亲没什么两样。儿子沐浴在父亲话语的春风中,脸上泛着红晕,微笑着,不断地点着头,神色中没有一点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而生出的难堪和羞愧。如果说这之前这位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颗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
⒅我的眼睛湿润了,惊叹于这种变化且深深为之感动。看着四周,同事们的脸上也写着同样的感动和敬重。我们惊叹这奇迹,更敬重这奇迹的创造者——父亲!我们也终于明白:这样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
18、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4分)
情节 “我们”的感情变化
中年男人刚出现在老师办公室 ①
中年男人对老师报出他儿子的名字 ②
③ 同情
中年男人见到了儿子 ④
19、文章第一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0、如何理解16段画波浪线句子,为什么“一直卑微拘谨的男人挺直了身子” ?(2分)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如果说这之前这位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颗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
22、请用两个词语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2分)
23、文章结尾写到“这样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理解和感悟。(2分)
四、感手足沐大刚之气(13分)
两兄弟 林语堂
①熙宁四年(1072)七月,苏东坡携眷离京前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他弟弟子由这时在陈州充任教授,淡泊自甘。陈州正在苏东坡治下的视察行程之中,他随后几年都常常利用机会到弟弟家盘桓小住。
②子由高大,丰满的圆脸,两颊附近的松肉很多,而东坡则健壮结实,骨肉匀停。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他的脸色红润,热情洋溢,会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就犹如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由各自的才气上看,威廉原应当写小说,而亨利应当写心理与哲学性的论文。可是威廉•詹姆斯却把他的才华和诙谐注入了通常干燥无味的心理学和哲学教科书,而亨利•詹姆斯则在小说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的思想和观察这样充实的内容,这对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无损。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
③那几个月,兄弟二人常到柳湖去划船,或是在城郊漫步,谈论政治、家事、前途。苏东坡的一个短处就是老向客人谈论自己的心思,写文章也是发挥自己的见解。当时不是什么好年月,子由对哥哥太了解。一天,二人正在讨论国家情势,子由对哥哥说:“空闲不见得是坏事,一日空闲长似两日,人若一生七十年都在空闲中过,他实际上等于活了一百四十年。这是求长寿最容易的办法。”哥哥却回答道:“可是我就是闲不住。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吃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
展开余下试题
④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婉劝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是问题是他不是。我们论到苏东坡就不能避免孟子所说的“气”这个字。以苏东坡的情况而言,其意义正同于伟大的精神,一个人高升到无极限的精神,至大至刚,激烈冲动,因其本身充沛的精力必要发之于外而不可抑制。佩服苏东坡的人和批评苏东坡的人,就常说到他这种至大至刚之气。苏东坡既然天赋这样生气蓬勃的精神,他自然常与矛盾遭遇,一方面要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分。在苏东坡一生的官宦生涯中,有某些时期此种冲突特别尖锐,正是“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⑤苏东坡与子由及家人共度一个中秋后就要奔赴新任了。临别时,二人难分难舍,子由送兄长至颖河下游八十里外的颖州。在苏东坡开船出发的前夜,兄弟二人又在颖州河的船上共度一夜,吟诗论政,彻夜未眠。那天夜里,苏东坡写了两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⑥“飞蓬”一词足以象征苏东坡的一生,因为从现在起,他就成为政治风暴中的海燕,直到他去世,就不会再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度过三年以上的时光。
(节选自林语堂英文版《苏东坡传》,张振玉译)
24、东坡其名为 ,子由其名为 ,与其父亲苏洵并称为“三苏”。(2分)
25、读第②自然段,概括两兄弟在哪些方面有不同?(3分)
26、第③自然段面对弟弟的劝说,东坡说到“可是我就是闲不住。”。《记承天寺夜游》他也写到“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两个“闲”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27、品读第④自然段,并联系知识链接说说你对苏东坡的“至大至刚之气”的理解。(2分)
【知识链接】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①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②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 (《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①直:正义 ②馁:丧气)
28、第⑤自然段东坡诗云“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结合上下文说一说他为何用“飞蓬”来形容自己的一生?(2分)
29、积累链接:仕途挫折,生如飞蓬的东坡有着积极乐观的精神,他游清泉寺,看到寺前西流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请默写出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2分)
五、听古琴品文化之韵(12分)
琴之韵
①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②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 。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③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④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⑤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 风教,可以 心魄,可以 喜怒,可以 情思,可以 神虑,可以 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⑥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⑦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30、阅读第①自然段,说说文段中引用陶渊明和白居易的诗句有什么作用?(2分)
31、第②自然段列举伯牙学琴经历,是为了说明古琴的特点,请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语句,将文段补充完整。(3分)
32、请将下面动词序号准确还原到第⑤段的横线上。(3分)
备选名词:A观 B悦 C壮 D摄 E静 F辨
33、既然“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那么儒家和道家所提倡的音乐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
34、积累连接: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刘禹锡身在陋室,依然不忘弹琴,生活情趣高雅,请写出相关句子。(2分)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35、同学们,细数每天的学习生活,不就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问”又何止体现在学习中呢?不耻下问,问出了谦虚与好学;问心无愧,问出了坦荡与磊落;嘘寒问暖,问出了关爱与温馨;答非所问,问出了幽默与机智;扪心自问,问出了反省与思考……请以“问”为题材,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1、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2016年秋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答案
1、lài zhì 憧 谛 2、汩汩 潺潺 泠泠等,恰当即可。 3、美 鲜
4、女子十五岁 女子十三四岁 5、马革裹尸 声东击西等
6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8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1.然:这样 罢:停止 乃:就 甚:很,非常
12春 时 ,城 中 无 贵 贱 皆 插 花 ,虽 负 担 者 亦 然
13 的 如:笙歌之声相闻
展开余下试题
14 洛阳人特爱惜这种花,不愿意公开其中的技术秘密,有位权贵想买姚黄接头(了解其中秘密),有人于是用开水把接头烫死卖给那位权贵。
15牡丹要嫁接才好,不嫁接品种会退化。
16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
17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18.①厌恶 ②惊讶 ③中年男人叙述家庭遭遇(或“中年男人叙述家庭不幸”或“中年男人叙述妻子走失的事”)④敬重或感动(共4分,每空1分)
19、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暗示事情发生的季节,为下文父亲的穿着做铺垫
20.因为父亲虽然在生活面前显得卑微无助,但在孩子面前要做好坚强的榜样。
2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比作“奄奄一息的草”,形象地写出了生活的负担对父亲的重压,也写出了父亲的卑微和无助;把父亲比作“顶天立地的大山”,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坚强和伟岸,父爱的深沉和厚重。(若只答出“生动形象”,无具体分析,则只给1分)
22.形象特点:卑微(或拘谨)(1分);坚强(或自尊、坚毅、坚忍、乐观、有责任感、能担当、深沉)(1分)(注意:在两个方面都要答对一个词方可得2分)
23.要点:①父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所能给儿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②父亲自尊、坚强、昂扬的精神面貌对儿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③儿子的出色是对伟大、厚重父爱的最好回报。(言之成理,答对两点给满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4、(2分)苏轼 苏辙
25、(3分)不同的方面:外貌、性格、文学才华。(答对一点给一分)
26、(2分)“可是我就是闲不住。” “闲”:“忙”的反义,空闲之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悠闲、清闲、赋闲等之意。(意思相近即可)
27、(2分)“至大至刚之气”指的是苏东坡内心的正义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28、(2分)因为从现在起,他就成为政治风暴中的海燕,直到他去世,就不会再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度过三年以上的时光。
29、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0引用陶渊明和白居易的诗句是进一步说明:“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同时,增添文章的文采。
31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意思相近即可)
32、A观 D摄 F辨 B悦 E静 C壮
33 儒家:提倡音乐讲究中正平和,教化人伦。
道家:提倡音乐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
34、(2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9.46.24.86)
上一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17届九年级11月月考(期中)语文试卷
下一篇:
湖北省宜昌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宜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