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502  2016-12-04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2]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 姜亚莲 审题:
第Ⅰ卷
一:课文相关内容检测:(每题2分,共10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见:看见 B.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眼泪
C. 乃遂私见樊於期 私:私自、私下 D.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行而无信  ②图穷而匕首见  ③丹不忍以己之私  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3.下列句子中,句式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见燕使者咸阳宫 C.嘉为先言于秦王 D.使毕使于前
4.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鲁迅满怀悲愤的写道:“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反映鲁迅英勇抗争,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B.反映鲁迅对只能写文章纪念捐躯青年的无奈
C.反映鲁迅先生处于极为险恶、压抑的环境之中
D.反映鲁迅先生悲愤的心情和奋力抗争的精神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作者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B《战国策》又名《国策》,同《国语》一样,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经过汉代刘向校编整理。初中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也是《战国策》里的名篇。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共有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大部分。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足下”“陛下”都是敬辞。“设九宾”意思是秦王把荆轲奉为“九宾”,即最尊贵的客人。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1分)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①。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②。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③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④。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浏览完整试题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释】①钜鹿城,古县名,治所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②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③承其敝,承,趁;敝,疲惫。④枝梧,抵抗。
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胜则兵罢 罢,通“疲” ,疲惫
B.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使……相斗
C.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身,亲自
D.楚王阴令羽诛之 阴,阴沉地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D.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 )(3分)
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
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不体恤士卒,却去钻营私利,“久留不行”,所以项羽杀了他。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候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的臣服。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2)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4分)
(3)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问题。(11分)
南乡子 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
秋色冷并刀①,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②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③,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④。
【注释】①并刀:古并州(今山西北部)一带出产的刀具,以锋利著称。②三河:谓河东、河内、河南,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③荆高:荆,指荆轲;高,指高渐离。④豫让桥:豫让,春秋时晋国人,为大夫智伯家臣。后韩赵魏三家分晋,智伯为赵襄子所灭。豫让乃易姓埋名,漆身吞炭,数次谋刺赵襄子,不遂,自刎而亡。豫让桥即豫让隐身伏击赵襄子之地,在邢台北,今已不存。
10.这首词开头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6分)
11.这首词下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深沉思索的句子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2)在雨的哀曲里,____________________,散了她的芬芳。(戴望舒《雨巷》)
(3)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纪念刘和珍君》
(4)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5)大行不顾细谨, ____________________ 。 《鸿门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3分)
在鲁迅先生故居 郑文燮
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冥冥中的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起了高楼。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落依然冷清!
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作“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处!”这个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
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


展开余下试题四合院实在太小!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物的活动了。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作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老家带来的旧物。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沙皇的绞刑架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来。
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扉,“破了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的那帧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呢?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
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的漠视和鄙夷,认为革命改变不了社会现实。
B.文章开篇写寻找鲁迅先生故居的过程以及故居周边的环境,隐隐有一种批评时人淡忘鲁迅先生和漠视文化传承之意。
C.文章从多个角度来介绍先生的故居,突出其狭小和简陋的特点。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先生孤僻、阴冷的性格。
D.文章结尾意味隽永,明写因喝羊杂碎汤而全身燥热,实际上隐隐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不满、钦佩、振奋等复杂情感。
E.文章中有大量的有关天气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渲染阴冷、沉郁的氛围,抒发作者游览鲁迅故居时对鲁迅先生的痛悼和缅怀之情。
(2)在第二段中,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先生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结合原文加以概述。(6分)
(3)在描写鲁迅先生故居的布局和陈设中,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请作简要分析。(6分)
(4)在游览鲁迅先生故居时,作者想起先生的文章中有“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语句。对这句话的深意理解,作者由“不曾明白”转而有所感悟。请你结合原文,探究这句话的深意。(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国的体制决定了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相对少,因为腐败成本太高。即使是轻微的受贿,图穷匕见后惩处相当严厉,因此得不偿失。
B.在绝大部分普通学校或者差的学校,年轻教师得到的东西要少得多,在这些学校时间长了,很容易有峥嵘岁月的感觉,前途堪忧。
C.无论你是喜欢中餐还是西餐,喜欢独自下厨还是更喜欢和别人合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都可以从美味中寻找乐趣,体味其中不同的滋味。
D.日本近年来一直吵嚷着中国的军费“不透明”,日本的军费倒是透明了,可是如此大规模地购买进攻性武器,如此项庄舞剑,又是意欲何为?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苏格兰百万富翁本——汤姆森在多年前一手创建了“改革苏格兰”智库,目的就是为了让苏格兰独立有更多的合理依据。
B.空间实验室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了应用发展。
C.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烙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个人梦只有与中国梦相连相通,我们才能梦想成真,才能格局非凡。
D.邓普西16日在出席国会听证会时曾表示,他将建议总统考虑派出地面部队。奥巴马则重新作出不发动地面战的承诺。
16.填入下列文段中①②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区内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沿河而筑。 。花边上飘着垂柳,绿红相映, 。
A.①夜来香长满路边,结成两条粉红翠绿的花边 ②红的格外艳丽,绿的格外鲜嫩
B.①路边长满夜来香,结成两条粉红翠绿的花边 ②绿的格外鲜嫩,红的格外艳丽
C.①夜来香长满路边,结成两条花边,粉红翠绿 ②绿的格外鲜嫩,红的格外艳丽D.①路边长满夜来香,结成两条花边,粉红翠绿 ②红的格外艳丽,绿的格外鲜嫩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 ① 。”王富仁先生对此作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是从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② 。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 ③ 。
18.美国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的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一位日本友人,也写了一幅挽联:
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
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名师
请你给鲁迅也拟写一副对联: (5分)

五、写作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巴金先生生前曾在致冰心先生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后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在巴金先生九八华诞庆贺会上引用这句话表达国人对巴金先生的爱戴敬仰之情。
这句话含义深刻,读了之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呢?会让你产生哪些联想?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盏“灯”?
要求:①:请以“灯”为题 ②文体:记叙文。③不少于800字

2016~2017高一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展开余下试题第Ⅰ卷
一:课文相关内容检测:(每题2分,共10分)
1. A. 2 A. 3 A. 4. 【答案】A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D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阴,隐蔽、暗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7.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之,动词,到。A.认为/把它作为。C.却/于是。D.于是/趁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8.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9. 【答案】①派遣将领把守边境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贼进来和意外的事故发生。(“所以”“出入”“非常”各1分
)②军队还没有出战,就看到了兵败的征兆,这真可以说是懂得用兵。
(“败征”1分,“知兵”1分)
③项羽召见诸侯军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无不用膝盖跪在地上前行,不敢抬头仰视。
(“膝行”“前”“莫敢”各1分)
级。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问题。(11分)
10. 【答案】写了北方深秋季节,寒风如刀,刺人肌肤,凉人脏腑,又像怒涛一样咆哮,吹得人眼酸身冷。(3分,)(使用比喻和通感)渲染了情境气氛,衬托了并马而行的三河少年的英豪之气、粗犷奔放之举,也为下片抒情铺垫。(3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鉴赏能力,考生解答时需抓住意象来分析,答题的一般思路是“诗中选取了……意象……描绘了……景象,营造了……氛围”。 诗歌开头场景描写的作用一般有:①给全篇奠定感情基调,②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等。本词开头景物描写就起到了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这首词下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5分)
【答案】下片写作者行经燕赵旧地,联想起侠客荆轲刺秦,高渐离易水击筑相送的情景,同时又借豫让谋划刺赵襄子的典故,(2分,)表达了激昂慷慨、愿意勇赴危难的豪迈情感。(3分,)
【解析】试题分析:在“一派酸风卷怒涛”的萧瑟秋日,词人与三河豪侠并辔而行,途经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目睹少年们“皂栎林中醉射雕”的“粗豪”气概,不禁回忆起当年荆轲、高渐离、豫让等悲剧英雄。词人心底的慷慨苍凉随着酸风疾漩而出,与如雪霜锋交相辉映,奏响激扬劲健的旋律,令人数百年以下读之,犹觉其生气虎虎,闪现于字里行间。“忆昨车声寒易水”句是一篇词眼,昔陶潜《咏荆轲》云:“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词人也正是怀着这种“余情”踏过豫让桥的。清人评价这首词的下阕时曾说: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2. 【答案】(1)(2)消了她的颜色,(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4)风萧萧兮易水寒(5)大礼不辞小让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3. (1)【答案】AC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答案】(1) 生活方面:鲁迅先生居住在北京的十余年里多次搬家,寄居寓所,没有更多的爱好和友人,兄弟反目,百无聊赖,以学术研究打发时日;(3分)
(2)精神方面:鲁迅先生的精神孤独,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因此对革命感到失望,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3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本人物形象的相关特征,此题以鲁迅作为孤独者的具体表现作为筛选条件。其实本文以我的参观经过为线索,基本上围绕鲁迅作为孤独者的形象进行描述,主要从生活方面和精神方面展开描写。把这两方面的具体内容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答案】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突出其“阴冷”“悲悯”的特点;(1分)并由此写到他的命运,突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2分)以此烘托(1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以及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大无畏抗争精神。(2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散文有关描写内容的作用,这与作者要表达的鲁迅形象有关,属于构思立意方面考点。作者显然不是随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的,作者写到:“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其实就是两位伟人的相互交流,相互比较,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相似的地方,写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为了烘托鲁迅的形象。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4)【答案】这句话表明了院落环境和居住生活的单调、枯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疲惫感、沉闷压抑和挣扎无力的绝望(2分)感。作者身处先生故居中,感受先生的生活环境,回忆先生的为人处世,体会到了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钦佩先生在社会黑暗,革命有着局限性,民族前途难卜的情况下,却顽强地战斗,绝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不朽精神。(4分)(6分,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4. 【答案】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成分赘余或结构混乱,“目的”和“为了”重复,去掉一个;B成分残缺,“进入了应用发展”后添加“的新阶段;C 关联词位置不当,将“只有”调至“个人梦”之前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处考虑语句的前后衔接,①处前叙述的主体是“路”,后面的主语是“花边”。②处考虑文意之间的呼应,“绿红相映”,先说绿后说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 【答案】①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或: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②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
③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或自由意志)。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即要求语句连贯,可以根据上下文提示内容,准确作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略
五、写作19.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审题的关键材料中对的“灯”,它不同于外界的灯,这显然是一种比喻说法,“灯”的内容可以理解为诚信、宽容、善良、坚强、希望、理想、信念、追求、亲情、友情……这道作文题写成记叙文要注意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基本规范。记叙文要有曲折的情节,要有生动的描写,至少有一两处细节描写
我们在动笔前完成如下构思过程:
1.沙里淘金定中心:打开记忆的大门,搜寻出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各种关于“灯”的信息(包括生活经历、见闻、知识、情感等),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陕西省咸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