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574 2016-12-08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4]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湘南中学2016年下期高二语文学科期中考试
时量:12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证明,文学批评古来有之,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之中不断地与各种文学观念相互呼应。诗、词与散文的研究曾经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之中占有很大份量,例如诗话或者词话。无论是“诗言志”、“诗缘情”还是“文以气为主”的传统,古代批评家时常乐于表述精微的内心体验,从“温柔敦厚”、“风骨”到“滋味”、“神韵”、“意境”均是这些表述引申出来的理论范畴。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讲求内心的修为或者精神参悟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古代批评家同时认为,言为心声,气盛言宜,语言的推敲是为了更为精致地展示独特的体验;不同的动词、音调、音节无不与某种内心波动息息相关。
然而,当现代性形成了另一种性质迥异的社会之后,这些传统观念逐渐失效。民族国家的崛起是现代性的一个标记。现代政治、经济以及科技三驾马车愈来愈明显地主宰了民族国家,另一方面,坚船利炮愈来愈频繁地成为国家交往的基本语言。这种历史格局之中,文学又有什么意义?浅吟低唱也罢,恩怨情仇也罢,阅读之后的种种感叹、悲哀、喜悦或者愤慨也罢——如何解释这一切与现代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具有同等的价值?近代一些思想家开始从这种意义上理解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一个划时代的文学阶段。与现代文学的转向相仿,文学批评也出现了相当彻底的转换。短短的二三十年之内,另一套概念术语开始全面地改造文学批评,例如时代,国民性,意识形态,人民性,党性,阶级,民族文化,如此等等。显而易见,与“神韵”、“意境”比较,这些新的概念术语更多地指向了社会历史。
相当长的时间里,社会历史的批评模式始终占据主流。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强势的社会历史模式形成了过于狭窄的视野,以至于文学之中另一些重要的问题遭到了无形的屏蔽。许多人还指出,强势的社会历史模式多半没有认识到语言形式的作用,文学作品实际上等同于粗糙的社会情报。不同的语言形式可能产生何种奇特的魔力?没有语言形式的专题研究,文学批评可能始终意识不到这一点。当然,社会历史模式的威信急剧下降的首要原因是,批评家的社会历史判断出现了重大误差。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批评家依据一个虚幻的历史整体构思评判文学,打击文学。这种文学批评带来的危害至今阴影犹在。可以看到,历史并未按照当时的设计抵达预定的目的地,因此,当时文学批评所确认的一批典型人物——例如李双双、梁生宝、朱老忠等——现今都出现了问题。然而,尽管如此,多数人还是坚持认为,文学批评对于社会历史的关注始终不可或缺;尽管语言学批评模式或者心理学批评模式可圈可点,社会历史从未脱离视野。
(摘自南帆《文学批评正在关心什么》,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学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学批评古来有之,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地与各种文学观念相互呼应。
B.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 诗词散文的研究曾经占有很大的分量,古代批评家时常乐于表述精微的内心体验。
C. 古代批评家认为语言的推敲是为了更为精致地展示独特的体验,并依据虚幻的历史整体构思评判文学。
D. 相当长的时间里,社会历史的批评模式始终占据主流,使得文学之中另一些重要的问题遭到了无形的屏蔽。
浏览完整试题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神韵”“意境”“温柔敦厚”“风骨”等是文学批评中的概念术语,而“民族文化”“国民性”“意识形态”也是文学批评中的概念术语。
B. 近代一些思想家认为,现代民族国家中,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愈来愈明显地主宰了民族国家,文学及文学批评则处于从属地位。
C.许多人认为,强势的社会历史模式形成了过于狭窄的视野,强势的社会历史模式多半没有认识到语言形式的作用,文学作品实际上等同于粗糙的社会情报。
D.批评家的社会历史判断出现了重大误差是社会历史模式的威信急剧下降的首要原因,其危害至今阴影犹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内心的修为或者精神参悟,古代批评家重视语言的推敲,他们认为,言为心声,音调、音节与内心波动息息相关。
B. 文学批评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阅读,没有语言形式的专题研究,文学批评就始终意识不到不同的语言形式可能产生的奇特魔力。
C. 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一个划时代的文学阶段,也使文学批评也出现了相当彻底的转换,新的一套概念术语开始全面地改造文学批评。
D. 虽然文学批评所确认的一批典型人物出现了问题,多数人还是坚持认为,文学批评对于社会历史的关注始终不可或缺。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4~6每小题2分,第7题6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昭明太子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也。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做剧韵,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年十二,于内省见狱官将谳事,问左右曰:“是皂衣何为者?”曰:“廷尉官属。”召视其书曰:“是皆可念,我得判否?”有司以统幼绐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为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
太子自加元服,帝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太子明于庶事,每所奏,谬误巧妄,皆即辨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闲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时俗稍奢,太子欲以己率物,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性爱山水,于玄圃穿筑,更立亭馆,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尝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咏左思《招隐》诗云:“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轨惭而止。
普通中,大军北侵,都下米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及有流离道路,密加振赐。若死亡无可敛,则为备棺椁。四月乙巳暴恶,时年三十一。谥曰“昭明”。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都下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氓庶及疆徼之人,闻丧者哀痛。
(节选自《南史.卷五十三.列传四十二》,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司以统幼/绐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为/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
B. 有司以统幼/绐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为/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
C. 有司以统幼/绐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为/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
D. 有司以统幼/绐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为/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 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C.谥又称“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他们的寓含褒扬的称号。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统才思敏捷。他是武帝的长子,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每当出游宴会或饯别亲友时,赋诗可达十数韵。
B.萧统酷爱文学。他身边招纳了一大批文学之士,东宫藏书三万卷,文学风气鼎盛。
C.萧统擅长政务。在举行冠礼以后,梁武帝便开始让他处理朝政。他善于辨析奏章的真伪谬误,并宽以待人;审理案件,所有人都得到赦免或从宽处理,天下都称颂太子仁德。
D.萧统性爱山水。曾经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建议演奏歌舞助兴,萧统咏左思《招隐诗》婉拒,认为不需管弦乐器,山水自有清妙之音。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
译文:
(2)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及有流离道路,密加振赐。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李白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8.请结合诗句,分析王志安的山水画里画了哪些形象?整幅画面意境有何特点?(3分)
9.本诗表明了作画人和诗人各自怎样的情感?(4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映阶碧草自春色, 。(《蜀相》)
展开余下试题
(2)酌酒以自宽, 。(《拟行路难》)
(3) ,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
(4)_____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夜归鹿门歌》)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陈情表》)
(6) ,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三、文学类文本阅(21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 4 )题。
大学生村官
谢大立
大学生村官小胡还没有到村里,就被老村长直接由镇里领到了栗里村看醉石。那是块高七八尺,宽丈余的石头。讲解员说,陶渊明好酒,喝醉了就睡石头上。石头下面有溪流,讲解员说叫醒酒泉,陶渊明一觉醒来,喝一碗溪里的泉水,酒也就醒了。
看完了醉石,又看庐山的大林寺。正巧是农历四月初九,当初白居易来此探友的时日。这季节,山下的桃花早凋谢了,这里的却含苞欲放。白居易因此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也借这诗句名满天下。
旅游,是小胡梦寐以求的事。小胡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里刨食的。暑假、寒假同学们都结伴旅游,他则打工挣学费。同学们旅行回来,带回来和一些名胜古迹的合影,他就从那些图片里领略那里的风采,做梦去那些地方。
如此的经历,让小胡收获了梦寐以求,还收获了一种叫踏实的东西。当好村官于小胡的仕途十分重要。能不能当好村官,小胡的心里是没底的。但老村长给了他底。老村长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长者,一个星期下来,他们相处得如爷俩。上阵父子兵,就凭这古训,他这村官就当好一半了。
乡亲们的热情,使他的心里更有底了。村委会与老村长的屋子毗邻,他们安排他住里面。被子虽是他带来的,但他们给他洗了还晒了,他睡在上面,如同睡在阳光的香味里。醒来,桌子上变魔术般多了一碟鱼、一碟肉、一碟豆腐、一碟炒鸡蛋,还有许多瓶咸菜。村长夫人告诉他,都是村民们主动送来的,见他睡得香,就没有叫醒他。
激情使小胡吃罢饭就找老村长要工作。老村长领着他村前、村后转,山下、山上转。转到太阳快落山时,他们跟着一条河流往下走。河流旁,是一条可以走车的土路,路上没有车,走着他们两个人。哗哗的流水声,在他们的脚下时断时续地响。
水声突然吼叫起来,是流水在他们的脚下变成了瀑布。阳光在瀑布里丝丝缕缕,小胡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壮观,太壮观了!”老村长说:“对岸那两个字也壮观。”小胡放眼对岸,石壁上写着“牛吼”两个字。小胡说:“牛吼,这水的吼叫声还真有点像牛吼。”老村长说:“像吧,要不,古人会在咱这儿留下墨宝……”
走着说着,河突然没了。让河没了的是一座山。山硬生生地把河挡住了,水却并没有形成堰塞湖。小胡又是情不自禁:“奇特,水都到哪里去了?”老村长顺手拿起根木棍,一头顶住石壁,让小胡把耳朵顶住木棍的另一头听。哗啦哗啦的响声随即传进小胡的耳里。老村长问:“像不像人的肚子里有了空气的响声?”小胡说:“形象!”老村长指指石壁的上空说:“形象可是石壁上的字说的。”小胡朝上望去,看到石壁上雕刻着“响肠”两个大字。
老村长说:“到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了我领你去庐山的目的了吧?”小胡一怔,说:“到庐山的目的……”老村长说:“你真不明白?”小胡说:“请老村长明示。”老村长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势说:“把我们这些宝贵的资源利用起来,开发旅游。”小胡说:“开发旅游?”老村长斩钉截铁地说:“对,开发旅游!我就不信我们的牛吼、响肠比不过栗里的一块石头、大林寺的几朵桃花!”
小胡不想顶撞老村长,又不想违心,想了想委婉地说:“人们看醉石看的是陶渊明,上大林寺,冲的是白居易……”老村长打断他的话说:“谁又能肯定那块石头上真的睡过陶渊明,还有那个大林寺桃花,肯定也不是白居易时的桃花。由于编得好,人们不是照样去?我们的牛吼、响肠只要编得好,肯定会比醉石、大林寺桃花吸引人。牛魔王、牛郎都姓牛,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使法时,铁扇公主就听到肠子里一阵阵哗啦哗啦地响……”
小胡语塞、发怔。老村长的语重心长又像魔咒一样地念响了:“只要编出了名堂,就有人来咱这儿旅游,游人来了要吃、要住、要玩,旅店、饭店就跟着搞起来了……到那时,我们俩就对上对下都有个好的交代了……”老村长最后拍拍小胡的肩头说:“你是大学生,有文化;上头派来的村官,有靠山。我们这次到庐山去参观的钱,都是村民们凑的份子呀……”
说完,老村长如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自顾自地走了,留下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得。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4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是借名人典故打出了“文化牌”,迎来八方游客,这一现象反映了栗里村、大林寺旅游业发展急功近利的心态。
B.关于“乡亲们对小胡主动热情”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另一方面暗示此地经济落后,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希望。
C.小胡出生在小山村,家境贫寒,假期里,需要打工挣学费,而他的同学却能够结伴游览各地的名胜古迹。当一名村官可谓圆了他的旅游梦。
D.作者通过对老村长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塑造了老村长淳朴善良、睿智老练、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物形象。
E.小说详细地描写了村里“壮观的牛吼、形象的响肠”等景观,既给读者直观具体的印象,也暗示此地具有旅游开发的潜质。
(2)开篇关于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的描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3)小说在塑造“大学生村官”这个形象时,表现了他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为什么以“ 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得”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每小题2分)
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壳(qiào ) 央浼(miǎn) 搠(shuò)倒 酒馔(zhuàn)
B.赍(jī)发 傩(tān)戏 坍(tān)缩 糍(cí)粑
C.拮据(jū) 埋(mái)怨 悖(bèi)时 角隅(ǒu)
D.怂(sǒng ) 恿 玉扃(jiōng) 踯躅(zhú) 迤(yǐ)逦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对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农家生态园趋之若鹜,他们觉得这既亲近大自然,又 吃、住、玩一条龙,是极好的休闲娱乐形式。
B.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C.舞蹈《蝶恋花》的舞台色彩设计颇具匠心,穿着一袭白衣裳的舞者在满场艳红中分外抢眼,她舒展身体,茕茕孑立,显得高雅脱俗。
展开余下试题
D.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锱铢必较,一点点差错都难逃他的法眼。他常常教育我们,要干就要干到最好,精益求精。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15. 选出填入横线处上下应衔接最顺畅的一项是(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 , 。 ,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①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②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③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④情感还没有凝炼
⑤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
A. 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 ⑤④③②① D. ⑤④③①②
五、写作(4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5月3日,达州石桥八旬老人在女儿陪同下,准备乘动车到省城看病,因节后人多没有买到全程坐票,借坐邻座,列车开动后,被刚上车的座位主人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请求挤一挤坐,座位主人坚持要按票坐,老人女儿很不满意,但座位主人认为,坐自己的座还有错吗?
对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12.101.189.70)
上一篇: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湖南省郴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