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485  2016-12-1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5]
2017年浙江省金华地区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5.课内文言文词语选择题(B卷)
考点集训15.课内文言文词语选择题(B卷)
1.下列加点的“之”与“小大之狱”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辍耕之垄上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何陋之有
点拨:例:助词“的”。A代词。B动词,到、去;C助词“的”。D宾语前置的标志。
2.与“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的“于”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C.于是鸱得腐鼠(《庄子·惠子相梁》)
D.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点拨:例:在。A比。B和。C在。D向、对。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令于邑中曰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B.有一人徙之,辄予金 送鲍浩然之浙东
C.乃下令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
择其善者而从之
点拨:A在;比。B代词;到、去。C于是;竟然。D表顺承。
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C)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  辍耕之垄上(去)
点拨:C其喜气洋洋者矣:那(些)。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A.不戚戚于贫贱
B.所恶有甚于死者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点拨:例:在。A因为。B比。C和。D在。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B.蒙乃始就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结友而别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点拨:A做;替、给。B均为“于是”。C助词,与疑问代词“何”构成“何……之”结构译为“怎么……这么……”;助词“的”。D表承接;表转折。
7.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以丛草为林(《童趣》)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悉以咨之(《出师表》)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点拨:例:因为。A把。B因为。C拿、拿来。D凭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A.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杂然相许 吴广以为然
D.以君之力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点拨:A将近;尚且。B哪里;语气助词。C……的样子;对的。D凭借。
9.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A.乃记之而去 B.辍耕之垄上
C.子墨子九距之 D.公输盘之攻械尽
点拨:例:助词“的”。A代词。B去、到。C代词。D助词“的”。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A.辍耕之垄上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肉食者谋之 D.无丝竹之乱耳
点拨:例:助词“的”。A去、到。B助词“的”。C代词。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B)
A.鸥于海渚遇巷燕   贤于材人远矣
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弗之怠
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许寡人
点拨:A在;比。B均为代词。C因为;用。D代词;语气助词。


浏览完整试题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
点拨:A于是;才。B把;根据。C在;向。D助词“的”。
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B.臣之妾畏臣 能以径寸之木
C.皆以美于徐公 或以钱币乞之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所欲有甚于生者
点拨:A表并列;表转折。B均为助词“的”。C认为;用。D向、对;比。
14.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邑人奇之      B.前人之述备矣
C.辍耕之垄上 D.宋何罪之有
点拨:例:“之”,动词,去、到。A代词。B助词“的”。C动词,去、到。D宾语前置的标志。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欲以妻子托朱生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晖以堪先达
C.以残年余力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点拨:例:“以”,介词“把”。A表目的,来。B表原因,因为。C介词,凭借。D介词,把。
16.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仁以为己任 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D.以其境过清
点拨:例:“以”,因为。A介词,把。B介词,按照。C用来。D表原因,因为。
17.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
A.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
B.惧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C.河曲智叟亡以应 以君之力
D.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点拨:A哪里;语气助词。B代词;加强反问语气。C用来;凭借。D代词,代“这件事”。
18.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C)
A.虽有千里之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策之不以其道 河曲智叟无以应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足肤皲裂而不知
D.其真无马邪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点拨:A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按照;用来。C均表转折,却。D表疑问语气,难道;代词,“他”。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呜呼!其真无马邪
C.燕、赵、韩、魏闻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
D.欲有求于我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点拨:A均为“即使”。B代词;表疑问语气,难道。C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D对、对于;表比较,比。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A.忘路之远近 聂政之刺韩傀也
B.屋舍俨然 吴广以为然
C.于是冰皮始解 于是鸱得腐鼠
D.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为何若人
点拨:A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的样子;对的。C均为“在”。D表被动;是。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
例句: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点拨:例:“以”,以为、认为。A认为。B表原因,因为。C表目的,来。D介词,用。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窥镜而自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皆以美于徐公 以土砾凸者为丘
C.王之蔽甚矣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点拨:A表修饰;表转折,却。B认为、以为;把。C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在;从。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或置酒而招之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B.以乐其志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不戚戚于贫贱 行者休于树
D.无怀氏之民欤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点拨:A均为“有时”。B用来;如、比得上。C因为;在。D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4.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A)
A.虽欲言(虽然)       皆朝于齐(向)
B.意犹不足(还) 遂致亡灭(于是)
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
D.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
点拨:A虽:即使。
2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A.今吾以十倍之地   士以故归之
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
C.聂政之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D.安陵君其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点拨:A用;表原因,因为。B表顺承;表转折。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语气助词;代词。
26.下面句中加点的“以”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
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B.徒以有先生也
C.杀之以应陈涉 D.以光先帝遗德
点拨:A用来。B因为。C用来。D用来。
27.下面句中加点的“以”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A.或以为死 B.徒以有先生也
C.不以物喜 D.扶苏以数谏故
点拨:A认为。B因为。C因为。D因为。 (183.136.192.13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7年浙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