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684 2016-12-18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84]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
秘密★启用前
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2016.1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王静安先生所有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无疑的《人间词话》乃是其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因为他早期的杂文只不过是他在西方思想的刺激下,透过他自己的性格上的特色,对传统之中国文学发生反省以后所产生的一些概念而已。其较具理论体系的《<红楼梦>评论》一文,则是他完全假借西方之哲学理论来从事中国之文学批评的一种尝试之作,其中固不免有许多牵强疏失之处。至于《人间词话》则是他脱弃了西方理论之拘限以后的作品,他所致力的乃是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会到中国旧有的传统批评中来。所以《人间词话》从表面上看来与中国相沿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式,虽然也并无显著之不同,然而事实上他却为这种陈腐的体式注入新观念的血液,而且在外表不具理论体系的形式下,也曾为中国诗词之评赏拟具了一套简单的理论雏形。然而可惜的是《人间词话》毕竟受了旧传统诗话词话体式的限制,只做到了重点的提示,而未能从事于精密的理论发挥,因之其所蕴具之理论雏形与其所提出的某些评诗评词之精义,遂都不免于旧日诗话词话之模糊影响的通病,在立论和说明方面常有不尽明白周至之处。
关于《人间词话》的内容,根据现在流传的搜辑最备的王幼安校订本来看,其中词话共有三卷一百四十二则之多。在这三卷词话中,后二卷之删稿及附录,盖多出于后人之搜辑,其编排之次第则全以搜辑时所依据之资料为主,并未经过系统化之整理,当然我们也就难望其有什么明白的体系和次第。至于其上卷所收的词话六十四则,则曾经过静安先生自己之编订,早在他生前便以曾于《国粹学报》刊行发表。这一部分词话从表面上看来与其他词话之分条记叙者虽也并无不同,然而只要我们一加留意,便不难发现这六十四则之编排次序,却是隐然有着一种系统化之安排的。
概略地说来,我们可以将之简单分别为批评之理论与批评之实践两大部分。自第一则至第九则乃是静安先生对自己评词之准则的标示。这九则词话实在乃是《人间词话》中主要的批评理论之部。这是我们在研读《人间词话》时首当掌握的重要纲领。从以上九则词话以后,自第十则至第五十二则乃是按时代先后,自太白、温、韦、中主、后主、正中以下,以迄于清代之纳兰性德,分别对各历代名家作品所作的个别批评。此一部分乃是《人间词话》中主要的批评实践之部。此外,在其上卷之末,自第五十三则以后,尚有数则词话分别论及历代文学体式之演进、诗中之隶事、诗人与外物之关系、诗中之游词等,则是静安先生于批评实践中所得的一些重要结论。最末二则且兼及元代之二大曲家,可见其境界说之亦可兼用于元曲,为其《人间词话》作了一个馀意未尽的结尾。从这种记叙次第来看,《人间词话》上卷虽无明白之理论体系,然其批评理论之部与其批评实践之部,透过各则词话之编排安置,却仍是颇有脉络及层次可寻的。
节选自叶嘉莹《<人间词话>之基本理论——境界说》(有删改)
浏览完整试题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作为一代大师,一生著述颇丰。在他所有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无疑是《人间词话》。
B.《<红楼梦>评论》一文,虽较具理论体系,但就因为是他假借西方之哲学理论来从事中国之文学批评之作,所以其中有许多牵强疏失之处。
C.《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摆脱西方理论之局限,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将中国传统批评的重要思想融入到西方文学批评体系中的一个尝试。
D.《人间词话》因为受旧传统诗话词话体式限制,欠缺精密的理论发挥,所以其理论雏形与某些精义,都不够细致,立论和说明也常不尽明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间词话》与与中国相沿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式,并无什么不同。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它们都不免于旧日词话之模糊影响的通病。
B.流传的搜辑最备的王幼安校订本共有三卷,在这三卷词话中,后两卷多为后人补写,且未经过系统化之整理,对于我们分析人间词话的体系并无大用。
C.上卷一至九则是人间词话中最主要的批评理论之部,也是我们在研读时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纲领。
D.《人间词话》上卷虽无明白的理论体系,但是透过各则词话的编排安置,我们可以找到其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的脉络层次。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根据作品受西方理论局限的程度判断,王国维先生的作品《人间词话》应完成于《<红楼梦>评论》之后。
B.《人间词话》上卷53则以后,主要是批评实践中所得的一些重要结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便出自这一部分。
C.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说“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这句当选自上卷第63或64则。
D.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造诣很高,其中境界之说影响尤大,所评虽多为词,但其实对元曲也同样适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唉。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选自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稼而生者也 稼:庄稼
B.取其直 直:报酬,工钱
C.吾操镘以入 操:拿着
D.以畜其妻子 畜:蓄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3分)
A.京兆: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也是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辖范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B.勋:唐制“勋”自柱国至武骑尉,分十二等,即“十二转”,最高者为十二转,授予有功者。勋只是一种称号,而没有实际职务。
C.粟:即通常所说的大米,中国古称“稷”。国家常称为“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杨朱:中国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哲学家,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承福在被征募为兵之时,立有战功,本可在朝为官,但因不愿为劳心之事,便回到故乡,靠做泥水工事来维持生计。
B.王承福虽勤恳且不怕劳苦,但是连供养妻子儿女都认为是分外之事,可见他是一个不肯拔一毛以利天下的吝啬、自私之人。
C.王承福认为人们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力所能及的工作,不可好逸恶劳,否则就会遭到天殃,这其实是韩愈借王承福而表达的规世之言。
D.韩愈借写王承福其实强调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不应以劳力为菲薄,并以此对比,抨击了那些尸位素餐、贪邪无道的官僚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本名旷,显宗后改为平。王莽时为郡吏守丘长政教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亨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乃今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展开余下试题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任以郡职,上书荐平。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拜全椒长。政有恩惠,百姓怀感,人或增赀就赋,或减年从役。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曰:“臣窃见琅邪王望、楚国刘旷、东莱王扶,皆年七十,执性恬淡,所居之处,邑里化之,修身行义,应在朝次。臣诚不足知人,窃慕推士进贤之义。”书奏,有诏征平等,特赐办装钱。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平再迁侍中,永平三年,拜宗正,数荐达名士承宫、郇恁等。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莽时为郡吏守/丘长政教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B.王莽时为郡吏/守丘长/政教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C.王莽时为郡吏/守丘长/政教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D.王莽时为郡吏守/丘长政教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为古代行政区域,始见于战国时期,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
B.孝廉是汉代的科举考试中考取的功名,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C.服阕意为守丧期满,除去丧礼之服,“阙”意为终了。服除与之意思相近,。
D.宗正是中国秦至东晋朝廷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之官。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平选择了刘仲才一岁的遗腹女而抛弃了亲生儿子,是因为他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无法同时养育两个孩子,又不想让自己的弟弟没有后代。
B.刘平为人诚信,明知会死于贼人之手,还是按约定回到贼人那里,最后被贼人视为烈士而不忍心吃掉他。
C.刘平担任全椒长期间,治理有方,有些人增加了的工资,有些人减少了服役的时间,百姓很感激。
D.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推荐刘平,认为他秉性恬淡,所居的地方,邑里都得到感化,修身行义,应该在朝供职。
10.把两篇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5分)
(2)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5分)
(二)古代诗文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1-13题。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注释: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沃洲山:相传为晋代高僧支遁放鹤养马处。
崔九早年与裴迪、王维隐居唱和,后来出仕为官,但不久即去官归隐。
这首诗为送崔九归终南山而作。
11.裴诗使用的典故源自 (人名)的 (作品名)。(2分)
12.下列对于这两首诗的解说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刘诗中一个“将”字,表达了作者想同友人一起隐逸山林的心情。
B.刘诗风趣诙谐,意蕴深厚,妙趣横生,言语间颇有调侃的味道。
C.“归山深浅去”意为友人深一脚浅一脚,归山之路充满困难。
D.两首诗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看似平淡,其实含意颇为深远。
13.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鱼我所欲也》中提到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用一句话概括了其根本原因:“ ”。
(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在《行路难》中,李白最终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 , ”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缝山针
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他的写意山水在省里小有名气。
局里开党委会研究驻村扶贫工作,说市里要求必须有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在扶贫村帮扶一年,尽快帮村民走上致富路。年又春一听说是高阳村,他忙说,我去。
高阳村年又春去过。几年前他出去写生,骑一辆自行车三转两不转到了一个小山村,当时正是槐花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他躺在树下睡了一觉,然后支起画架,画了两幅《听槐》。临走的时候,年又春问一个放羊孩子,那孩子吸溜着鼻涕告诉他:这是高阳村。
正月十五没过,年又春就带着被褥、军大衣、煤气灶、米面油盐,和两名驻村队员来到高阳村。村民们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到来,年又春看到寒风里热气腾腾的欢迎队伍,他的心一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百姓致富。
年又春从局里要来一部分扶贫资金,又借助各种关系拉来十来万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工程建成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村委开会也开他们宿舍去了,大事小事都要跟他们商量。
秋天到来时,山上的柿子树上挂起了火红的小灯笼,年又春站在山顶上,深深呼吸着山风带来的果实成熟的香味,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
下山的时候,年又春看见瘦瘦的高小根背了一大筐煤。他早听说高阳山上有煤,可一直没顾上详细问。他叫住高小根,要看看他筐里的煤。高小根说这煤是无烟煤,好烧。山上不少,也不深,有时候找准了几镢头下去就能看到黑煤。
年又春一听立即兴奋了。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村里早就不知道开发呢,要开发出来,村民不早富了,还用他们来扶贫?年又春一回村就把村委会主任叫来,问他煤的事。主任说早也想开发,村里没钱,投资不起。找市煤炭局的一个技术员来看过,他说都是“鸡窝矿”。年又春问他啥叫“鸡窝矿”。主任说就是矿床太小,一小片一小片,跟鸡窝一样。年又春一听沉下脸,“鸡窝矿”也是矿啊,怎么着也能给老百姓带来财富不是。村主任一听忙点头说,是,是,是。
于是,高阳村的煤矿开挖了。没钱,招外地的人来开发,村委会账上的钱慢慢多了,村民下窑挖矿,每天也可以挣八十块钱。高阳村热闹起来了,轰隆隆的汽车、拖拉机从年又春帮忙铺设的公路上开进来,又开出去,一车车煤挖出来,又拉走,换成了钱。第二年春天到来时,一些村民家里开始准备盖新房,谁见了年又春都双手拉着他说感谢啊,感谢党。
年又春是喝完高小根的喜酒才离开高阳村的。高小根在矿上挣了钱,买了个三轮摩托,还从山外娶回一个漂亮媳妇。年又春借着酒劲说:新娘子长得好看,回头给我当模特。高小根乐得直握手,不停说:喝酒,喝酒。
展开余下试题
年又春的扶贫工作结束了,在全市召开的表彰会上,年又春做典型发言,他声情并茂,会场上好多人都在悄悄擦眼泪。没多久,年又春的先进事迹报到了省里,省里对市里的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嘉奖,年又春不但晋升一级工资,还被调到市科协做了主席。
年又春一年多后翻看他的获奖作品《听槐》时想起了高阳村,他对高阳村的深厚情感被一下勾了起来。
到高阳村去!年又春立即带上司机出发。
暮秋时节,风很劲,一路上枯黄的叶子在车前翻卷飞舞,车轮带起的小石子儿敲打着车窗车门,发出清脆的响声。
停,快停下。年又春看见高小根了。司机停下车,年又春下车叫高小根,高小根迟疑了一下才认出是他,忙过来拉着年又春的手说:年局长来了,大家都一直念叨你呢。年又春叫高小根一起坐上车回村,高小根说不了,他得上坟去。年又春忙问:谁不在了?高小根苦笑一下:媳妇。八月份下大雨,她从山上下来,一个挖过的废煤矿突然塌了,媳妇一下陷了进去,肚子里还有五个月大的孩子。
年又春惊呆了,怎么会这样?他沉默了一会说,我们一起去。年又春和高小根一起慢慢朝山上走,年又春越走越心惊。满目疮痍!他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到处是挖过的和正在挖的小煤窑洞,废弃的煤矸石。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几乎不剩几棵树,孤单地守着快速苍老的高阳山。
年又春在高小根媳妇的坟前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高小根忙拉起年又春,年局长,你是我们的致富大救星,是她命不好,赶上了,怎么能赖你呢?
年又春没有勇气走进高阳村,他匆忙赶了回去。
三个月后,市里禁止小煤窑开采的通知下来了,一件由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也从省城运到了市里,又彼运到高阳村,是年又春自己掏钱制作的。
那是一根细细的弯弯的金属大针,足有十来米高,斜依在一个底座上,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年又春给这个雕塑取名字叫:缝山针。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写到年又春一听说是高阳村就忙说他要去,是因为他了解那里的情况,有信心在那里做出成绩。
B.文中两次提到年又春陶醉于山中槐花与柿子散发的香味,是为了表现高阳村的自然美景。这种对美景和后文开采煤矿后的满目疮痍形成鲜明的对比。
C.风景秀丽的高阳山热闹起来了,村民靠煤矿挣钱,盖房娶妻,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是年又春一手打造的政绩工程,他也因此得以晋升。
D.小说中两次提到《听槐》,第一次体现了年又春陶醉于高阳村的美景,第二次则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E.高小根带有身孕的媳妇被突然坍塌的废煤矿夺去生命,但他不肯承认媳妇和孩子的死是年局长的错,表现了当地村民的无知和愚昧。
(2)小说中年又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
(3)如何理解小说的题目“缝山针”?请根据全文简要分析。(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略)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台湾《中国时报》主笔室13日发表短评文章,分析相关局势,直指台湾若失去美国的战略支持,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将成为无本之木。
②有些老师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课程很受学生欢迎。
③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学创作得到井喷式的发展,但读者要想在擢发难数的作品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口味的,就不那么容易了。
④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⑤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⑥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双11”有被过度消费乃至恶意消费的趋势。“龟速”物流如果是由于各种外部原因导致的不可控因素,那么诸如价格猫腻、售后服务跟不上等,则令人感到遗憾。
B.拉布拉多犬是一种温和、活泼的中大型犬,它嗅觉灵敏,没有攻击性而且智商较高,适合做猎犬、工作犬、导盲犬和缉毒犬。
C.作为首部国内全真人CG魔幻影片,今年国庆档上映的郭敬明新片《爵迹》,遭遇了口碑票房双双失利,至今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质疑和吐槽不断。
D.“诗歌不分家”,诗既为一种有韵律感的文体,自然容易与歌相辅相成,然而放眼歌坛,称得上诗人的却寥寥可数,莱昂纳德•科恩恰恰是其中一位。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朴槿惠在被调查之前,检方从12日开始先后传唤了去年7月与总统朴槿惠单独面谈的多名大企业总裁。
B.这不应该是一个笑话或者段子,“小马云”的背后是沉重的现实:我们社会还有那么多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让人深思和焦心。
C.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不断寻求新增长点。
D.由于克里斯蒂最近曝出“堵桥门”政治丑闻,不仅在过渡团队中被降为副组长,出任司法部长也前景不妙。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 ① 离不开酒。 ②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③ 唐代文人之醉酒, ④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⑤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⑥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总是 如果 而 / 但是 从而
B 都 如果 / 固然 而且 因此
C 总是 倘若 那么 既 / 所以
D 都 与其 所以 虽然 反而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立法,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 ① ,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为了记忆方便, ②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由于综合了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的知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所以在普遍使用公元纪年的现代社会, ③ 。
21.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和当事三方的关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环节)。(6分)
根据图示,劳务派遣的流程(环节)依次为:
上一篇: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人教版)
下一篇: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11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重庆市重庆”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8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