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383  2016-12-2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3]
山东省枣庄市四十六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复习模拟题(四)
2016-2017学年度枣庄市四十六中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复习模拟题(四)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诗经”
《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先的老祖宗,中间有不少当时的民间歌词,被采收而保存了。这全是些极优美极生动的作品,后代的中国文学,都从此演生。全部《诗经》共约三百首。其作品年代,则自西周初年下迄春秋鲁宣公时,约当西元前一千一百年至西元前六百年,包括着五百年的长时期。在这三百首诗中间,虽有许多宗庙里祭享上帝鬼神和祖先的歌曲,但大体上依然是严肃与敬畏心情之流露。亦有一种“神人合一”的庄严精神与宗教情绪,但却没有一般神话性的玄想与夸大。中间亦有许多记载帝王开国英雄征伐的故事,但多是些严格经得起后代考订的历史描写,亦附随有极活泼与极真挚的同情的想象,但绝无像西方所谓史诗般的铺张与荒唐。中间亦尽有许多关涉男女两性恋爱方面的,亦只见其自守于人生规律以内之哀怨与想幕,虽极执著极诚笃,却不见有一种狂热情绪之奔放。中问亦有种种社会下层以及各方面人生失意之呼吁,虽或极悲痛极愤激,但始终是忠厚恻怛,不致陷于粗厉与冷酷。所以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又说:“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又说:“温柔敦厚诗教也。”这些全能指陈出在古诗中间透露出来的中国古代人心中的一种境界,一种极真挚诚笃而不偏陷的境界。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亦是指着这种境界,这种人类情思之自然中正合乎规律而不致放肆邪僻的境界而说的。
我们可以说,《诗经》是中国一部伦理的歌咏集。中国古代人对于人生伦理的观念,自然而然地由他们最恳挚最和平的一种内部心情上歌咏出来了。我们要懂得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与观点,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首。在这里我们见到文学与伦理之凝合一致,不仅为将来中国全部文学史的渊泉,即将来完成中国伦理教训最大系统的儒家思想,亦大体由此演生。孔子日常最爱诵诗。他常教他的门徒学诗。他常把“诗”“礼”并重,又常并重“礼”“乐”。乐礼一致,即是内心与外行,情感与规律,文学和伦理的一致。孔子学说,只是这一种传统国民性之更高学理的表达。
我们再从另一方面看,《诗经》三百首,大体上全是些轻灵的抒情诗,不需凭借像史诗、戏曲、小说等等具体的描写与刻画,只用单微直凑的办法,径直把握到人类内心的深处。这一点又是表出了中国传统文学与艺术之特性。中国史上文学与艺术界之最高表现,永远是这一种单微轻灵,直透心髓的。我们可以说,中国民族是一个崇尚实际的民族,因此其政治性与历史性的散文早已发展成熟了,而后始有抒情文学出现。但这一种文学,依然不脱崇尚实际的精神,他们所歌咏的,大部多以人生伦理为背景。只其形式则极为空灵轻巧,直凑单微。换言之,他是以超脱的外表来表达缠著的内容的。我们要了解中国人此下发展的文学与艺术之内部精神,及其标准风格,我们亦应该从《诗经》里去探求。
1.下列说法,对《诗经》“不偏陷”的表述不恰当对的一项是
A.《诗经》中祭享上帝鬼神和祖先的歌曲,没有一般神话故事诗的玄想与夸大。
B.《诗经》中记载帝王开国英雄征发的故事,没有一般史诗的铺张与荒唐。
C.《诗经》中描写男女两性恋爱的情诗,没有去追求狂热情绪的奔放。


浏览完整试题D.《诗经》中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生活艰难的篇章,没有打碎黑暗统治的粗厉与冷酷。
2.下列对文章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国风”多爱情诗,“小雅”多对时政的怨诽。
B.温柔敦厚,是《诗经》中透露出来的中国古代人心中的一种境界。
C.孔子评价《诗经》“思无邪”,认为《诗经》中的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符合自然中正。
D.《诗经》文学与伦理凝合一致,后代的中国文学和儒家思想都从此演生。
3.下列对“单微直凑”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作者归纳出来的对《诗经》艺术表现特征的概括。也是文学与艺术的特性的概括。
B.因为中国民族是一个崇尚实际的民族,所以政治性与历史性的散文比抒情文学出现得早。
C.它指的是舍弃了具体复杂的描写与刻画的艺术表现手法,用简单的技法直透人的心髓,形成了以抒情为重要手段的艺术表现形式。
D.中国民族崇尚实际,因此,最早出现的《诗经》就只采用这“单微直凑”手法,过后就大力去发展政治性与历史性的散文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余,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轲为贼于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秦使翦子王贲击荆①,荆兵败。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注】①荆:即指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是:正确
B.大怒,自驰如频阳 如:去,到
C.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 谢:感谢
D.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 竟:最终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B.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C.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D.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国想攻打楚国,李信要求的军队人数比王翦要求的少,秦王就认为毫无战功的李信勇敢而屡立战功的王翦年老胆怯,于是派李信出征。
B.王翦不被信任重用,于是称病回老家养老,后来李信兵败,秦王亲自去请王翦统率军队,王翦推辞不过最终复出,要求带六十万大军出征。
C.王翦把全国的军队都带去攻打楚国,出征前后多次向秦王请封良田美宅,因为他知道秦王残暴又多疑,这样做是为了消除秦王对他的怀疑。
D.王翦他带兵抵达战场后,不理会楚军的屡次挑战,坚守不出,让士兵充分休整,最终趁楚军撤退时击败了他们,接着乘胜追击,最终灭了楚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5分)
(2)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8、9题。
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藉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 【唐】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8.两首诗的第三联都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崔颢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了泛舟若耶溪,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氓》中以“ , 。”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展开余下试题 (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十字勋章
(法)巴比塞
由于一次非常成功的偷袭,我们进入了加拉各村。村子里只剩下一些妇孺老弱。只有几个漆黑的人影儿在墙上警戒着。
大家隐蔽在矮茅屋后面,子弹上膛,步枪平托,一切就绪。在我前面,有两个黑人坐在一条长凳上,背靠着墙,默默无声,一动也不动地紧偎着。我瞄准了右边那一个,暗自思忖道:他们两人没完没了地在谈些什么呢……
一声号令!我们的步枪从四面八方同时发射,有如晴天霹雳。时间并不长,两分钟而已,这些漆黑的人影儿,全都呜呼哀哉,被打发回老家去了。他们好像钻进了地底下,又好像烟雾似的,风吹云散了。
我却记得很清楚:两个黑人,在我前面,我举起步枪,瞄准了其中一个。这两人后来我又见到了:因为我几乎绊倒在他们身上。就在前不一会儿,他俩还不言不语,模样真够滑稽,现在却变成了尸体,倒在长凳下。这是两个小黑人,一男一女,身子蜷缩,相互紧抱着,酷似两只紧握住的手……是一对恋人!这件事总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萦绕在我的脑际,以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夜晚,我不禁有好几次以此来说笑逗趣。
后来,我的脑子完全糊涂了:狂食暴饮,呼嚎吼叫,手舞足蹈,挤鼻子弄眼儿,乱蹦乱跳。突然,脑壳上一阵剧痛……我跌倒了……不省人事。
六个星期以后,在圣路易医院我才恢复了神智:一天早晨,我睁开了两眼,四周呈现出一片白色,散发着一股碘酒气味。
此后旁人陆陆续续地告诉我所发生的惨剧:我们的连队过于疏忽,滞留在那被征服的村子里,而且倒地酣睡。因而,回家来的敌人杀尽了我们全部的人,全部,一个也没剩。
“那么我呢?”我问。
他们告诉我,说运气救了我,一所茅屋倒塌了,断墙土块把我压倒在下面,但是却把我遮盖住了。第二天,远征军的主力重新占领了村子,洗劫了全村,终于把罗洛贝族人杀得一干二净,还从掩盖着我的坍塌的碎块堆里,拉着我的两腿,把我拖了出来。
不过更妙的事还在后头:总督来到我的床前,亲手颁发给我五等荣誉勋章。
没多久,我伤愈了:我迫不及待地想佩戴着我荣获的勋章回到故乡去。盼望已久的日子来到了:七月的一个清晨,我抵达维勒福城。我穿上了我原来的那件军大衣,挂上了我的新勋章,昂着头,迈着方步。
天啊!多么了不起的欢迎会!车站,乐声响连天,列着队的少女,年幼的和年轻的,全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摇着旗子,挥着花束。
人们把我拥到市政厅去进午餐。席前,席后,没完没了的演说,所谈全是关于我一个人的事。大家称我:“塞内加尔的英雄”。
大家散了席,外面还有陪送的人群,他们一直排到村镇的尽头,言之无物的演说,巴尔贝大爷的敬酒,最后是一场令人受不了的拥抱,这样,大家才散了……我终于在朦胧的夜色中,独自来到了工厂区附近。
我沿着教堂旁边的小石子路走回家。夜色已降临,我不时地眨着眼睛,两眼还在冒金星,是他们的香槟酒和他们错综复杂的大道理把我的神智搞糊涂了吗?我多少有点像某些小说中的人物,忘却了自身的一段经历:我忽然忘记了自己的功勋,就像我全然不曾有过什么功勋似的。
这时,在一个拐角上,我透过昏暗的月色,发现有两个人,互相紧偎着坐在庄园里的一条长凳上,他们像是手拉着手,谁也不说话;不过,他们似乎沉湎在一种共同的寂静之中,仿佛全神贯注于一件重要的事情。朦胧的夜雾中,一点也看不清他们的模样,只能分辨出他们的形体和察觉出他们胜似语言的那种内心的交往。
“哎呀!”我叫了一声,又站住了。
两眼直望着村镇深处的这个拐角,骤然间我恍如看见了另外一个村庄,现在它已被消灭殆尽,这个村子和全体居民,最要紧的是那两个小黑人,都已从这地球上消逝了。他俩曾经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眼前,虽然只看到他们的形体,只察觉到他们那种心灵相通的默契……这对小黑人,由于夜色的简化作用,就和这里的两个人影一模一样。
这两个影子,那两个黑人……我会发现他们之间有一种联系,这实在是太傻了,但我确是发现了。人们酒喝得过量的时候,就会变得十分天真,头脑也简单起来,我一定是相当醉了,因为这种可笑的联想,本来应该使我发笑的,却使我哭了。我的手伸向十字勋章,把它从胸前摘了下来,很快地塞进口袋深处,好似一件偷来的东西。(林齐飞译)
【注】《十字勋章》是巴比塞的以描写战争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名篇之一。小说以19世纪法国发动的一场侵略非洲的战争为背景。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我”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全知视角。
B.“我狂食暴饮,呼嚎吼叫,手舞足蹈,挤鼻子弄眼儿,乱蹦乱跳。突然,脑壳上一阵剧痛……我跌倒了……不省人事。”是由于战争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身体伤害。
C.小说择取一个普通的战争场景,反映了极为深刻的历史问题,我既是害人者,也是被害者,理应受到军事法庭和道德法庭的双重审判。
D.小说笔触深沉严肃,语言凝练干净,构思精巧,篇幅短小精悍, 全篇对战争及勋章着墨不多,但读后让人深深感到战争的罪恶。
E.通过参加这场战争的“我”的经历见闻及心理变化,揭露了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给非洲人民所带来的灾难。
(2)“我”在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单概括。(6分)
(3)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3分)
(4)“战争”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母题之一,因为“战争”使得文学作品内涵显得更为丰富而深刻,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是( )(3分)
(1)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 ,显得从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
(2)张九龄因善于言谈而出名。他见唐玄宗疏于朝政,就多次进言劝谏。张九龄主张任人唯贤,广揽人才,并设置了选拔人才的专门机构。每当他与宾客们谈论起经书时,总是 。
(3)很多人羡慕他的 ,但他的丈人却为此瞧不起他,他为此十分苦恼。
A.口若悬河 滔滔不竭 侃侃而谈 B.滔滔不竭 侃侃而谈 口若悬河
C.侃侃而谈 滔滔不竭 口若悬河 D.侃侃而谈 口若悬河 滔滔不竭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B.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C.高速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高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
1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 _ 。 _ , _ 。 , ,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标本。


展开余下试题 ①它至今仍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
②始终保持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③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难解难分
④唯独书法艺术的情况不一样
⑤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与影响
⑥但那影响毕竟在逐渐淡化
A.⑤⑥③④①② B.⑤⑥③④②①
C.③⑤⑥④①② D.③⑤⑥②①④
15.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充空格内的句子。(6分)
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因为我们智能上的趣味像一棵树那样生长着,或像①       。只要有适当的树液,树便会生长起来;只要泉中有新鲜的泉水涌出来,水便会流着。当水流碰到一个花岗岩时,它便由岩石的旁边绕过去;②       ,它便在那边曲曲折折地流一会儿;当水流涌到一个深山的池塘时,③          ;当水流冲下急流时,它便赶快向前涌去。这么一来,虽则它没有费什么气力,也没有一定的目标,可是它终究有一天会到达大海。
16.近来网络上流行将不同的年龄段群体称为“××后”,下表是某娱乐论坛上对“70后”“80后”“90后”不同特点的总结,请你概括出该表所反映出的“90后”这一特定群体的特征,要求准确客观,形象合理,语言不可太偏激,60字以内。(5分)
“70后” “80后” “90后”
基本都是工作狂;我们有存款;
结交有背景有地位的人;
读书为了找个好工作、赚很多钱;
K歌的时候只会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
然后拼命拉着你喝酒,不让你唱;
谈论的话题除了工作就是股票;
吃饭时喜欢坐在上级旁边 拒绝加班;我们负债;
结交志趣相投的人;
读书是为了增长本领;
麦霸一般都是80后;
话题更多,有英超、魔兽;
最好别坐在上级旁边,那才无拘无束 拒绝上班;
我们有老爸;
结交满身文身的帅哥靓妹;
厌倦读书;
不只会唱,还会跳;
话题是QQ、微信;
我就是老板
答:“90后”这一特定群体的特征: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
新春,小爬山虎要长大了。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着墙壁往上攀援了。墙角的竹笋嘲笑他柔弱才疏、动作迟钝,路边的小草讽刺他胸怀野心、趋炎附势,低矮的牵牛花则羡慕他坚毅有力、能爬高墙。 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墙顶。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象的那样美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望和怅惘。突然楼上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葱郁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爬山虎听了心里甜甜的,一时百感交集,陷入了深思……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D(“不致陷于粗厉与冷酷”指不偏陷的特点,与黑暗社会无关。)
2.D(原文是“亦大体由此演生”)
3.C(C是对“单微直凑”的内涵的解释。)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C(道歉。)
5.C
6.A(李信并非毫无战功,他曾经率领前人追击燕军,并抓获燕太子丹。)
7.(1)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前进并向西逼近,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我吗!(“日”“西”“独”“寡人”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2)王翦每天让士兵休息洗浴,并且供给上等饮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共食。(“日”“休”“善”“抚循”各1分,大意1分,共5分。“循”,安慰、慰问。)
8.以动衬静(或 “动静结合”、“反衬”);(2分)溪岸山岩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在幽谷中传来清晰的回声;在清溪里说话的声音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静,环境越发显得寂静清幽。(3分)
9.(1)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若耶溪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2分)
(2)不同:王藉诗:诗人由景生情,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2分)崔颢诗:诗人留恋这清静幽美的环境,与大自然契合无间,表达了愉悦、平静、无拘无束的心情。(2分)
10.(6分)
(1)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2)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D2分. E.3分。A. “全知视角”为有限视角。B. “身体”改为“身心”。 C. “理应受到军事法庭和道德法庭的双重审判”主观臆断。
(2)战争中的幸存者。亲历战争的残酷,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由最初对战争的迷狂到最后意识到战争的罪恶。
(3)袭击村落——受伤住院——受勋归乡——藏起勋章
(4)总观点:战争是反人类、反人性的侵略野蛮罪恶行为(2分)
①战争对和平的破坏:法国这次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或村落的宁静彻底失去了。
②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我”在战斗中已成为了一个战争狂。或者法国国内人们对“我”的功勋的崇拜,却忽略了这枚勋章浸透着非洲人民的鲜血。
③战争对爱情的毁灭:“我”打死了一对非洲恋人。文末对另一对恋人的描写,表现了我对这一问题的悔悟与负罪感。
④战争对生命的蔑视:整个村落的生命都倒在了“我方”的枪口之下,我方战士并以此为乐。(四点答出三点即可,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C(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滔滔不竭:形容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多比喻人说话连续不断,十分健谈。也作“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
13.D【解析】A项中“回答了”缺少中心语,应在“各种关系”后加“的问题”。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因为诚信不仅关系到”。C项后一句句式杂糅且语序不当。可改为“……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14.【答案】C
【解析】③的陈述对象为“中国书法艺术”,与文段开头句的主语保持了一致,并且是一个总括句,领起了下面各句。故③应排在最前面,据此可排除A、B两项。②的主语应为①中的“它”,因此①应在②的前面,据此排除D项。
15.【答案】:①河水那样流着 ②当水流涌到一片低洼的溪谷时 ③它便恬然停驻在那里(衔接自然,语意通畅即可给分。(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第一空的句式要对应横线前“像一棵树那样生长着”,内容要参照“只要泉中有新鲜的泉水涌出来,水便会流着”。第二空的句式要对应横线前“当水流碰到一个花岗岩时”,内容要参照“它便在那边曲曲折折地流一会儿”,既然是“曲曲折折地流”,水流流经的地方应是“溪谷、浅滩、河床”之类。第三空的句式要对应横线后“它便赶快向前涌去”,内容要对应“深山的池塘”。
16.充分追求时尚个性,热衷于网络生活,聪慧多才,爱好广泛,比较注重自我,同时也存在经济上不够独立、学习焦虑、好逸恶劳等不足。(5分)
五、作文(60分)
思路一:可以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枣庄”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