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364  2016-12-29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4]
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专题07 选用、变换句式、仿写句式(包括修
专题07 选用、变换句式、仿写句式(包括修辞)(教学案)

选用、变换句式:①选用句式多采用选择题考查。②从考查角度来看,不同的能力要求所占的考查比重也不尽相同:仿用类相对较多,且都无一例外的和修辞结合在一起考查;变换类有三套卷涉及,分别考查了“下定义”、“重新描述一段文字”、“改写招聘启事”, 后面两道题的题型有所创新,是注重语言、表达方式的变换,考查网络语言与应用文说明性语言、整句与散句之间的变换;选用类相对较少。③综合性增强,也就是多个知识点综合考查,尤其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题目同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考查。“修辞”从命题方式来看,在试卷上一般不会直接地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运用(如仿句、扩展语句、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等)” 、“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等结合在一起考查。从知识点设置上看,仿句题常将比喻、排比、对偶、拟人等作为侧重考查的修辞,其他修辞作为次要考查。
“修辞方法”指的是“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实质上,修辞是一种同义语言比较,即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语言(客体)比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常规语言(本体)表达要更形象、更具体、更易于感受。
“常见的侈辞方法”,即所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对此作出了十分明确的界定,规定考查九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就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指能用(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的上述九种修辞方法自然生动地表达,重在考查运用。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修辞方法”指的是“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实质上,修辞是一种同义语言比较,即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语言(客体)比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常规语言(本体)表达要更形象、更具体、更易于感受。
“常见的侈辞方法”,即所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对此作出了十分明确的界定,规定考查九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就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指能用(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的上述九种修辞方法自然生动地表达,重在考查运用。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可以分解出以下五个能力考查点:①能够对语言运用中的常见的修辞方法(考纲所述九种)进行辨识;②能够对语境中运用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进行理解;③能够对语言运用修辞方法的恰当与否、优劣进行鉴别评价;④能够根据语意和语境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表达;⑤能够对作品中修辞方法运用的修辞效果进行鉴赏。

一、选用句式
(一)解题思路
熟悉各种句式,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这是正确解答选用句式的前提和基础。解答选用句式的思路是:
1.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提供的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选用能与上下文相通的句式。


浏览完整试题3.解答选择题,要比较各个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要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
例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    ,    。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
②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
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又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
④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
⑤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
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考生选用句式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此题,第一步是审清题目要求,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即在表现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而任意转换话题,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因此在做题时,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持同一,是常见的解题思路。第二步是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结合本题看,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叙述张丹、张昊在比赛中受伤的事实;第二句也就是横线部分显然是写两人在挫折面前的表现;第三句是对他们这种顽强精神的揭示。因此答案为C。第三步,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再次确认一下。
【答案】C
(二)答题技巧
1.结合具体句意理解。理解句意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判明本语段是围绕什么进行表达或表述的,中心是什么,主体是什么,有何表达方式。由此判断采用从一而贯的句式,或者选用能够准确表达这个中心以及强调重心、情感、语气等的句式。
2.结合具体语境确认。句式的选择总是为了使表达规范、语意明确,因此必须考虑语意和表达的需要,要特别注意试题所提供的语境。
3.结合主体语序调整。倘若一个句子附加成分太长,就容易遮蔽句子的主干,影响语言表达的清晰,这就需要对语序作出调整,直到表达清晰为止。
例2、选择恰当的句式,按要求重组句子。(可增删个别词语)
①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②植物学家和园艺师们共同努力。
③昙花的开放时间可以延长。
④生长激素和新的栽培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1)强调“科技人员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需要重组的是四个句子,四个句子组合后变成复句。这时应该结合具体句意理解,想一想哪些复句可以在各分句内容中只强调某个分句的内容呢?一般来说,具有偏正关系的转折复句能强调“但是”以后的内容;所以转折关系的复句便成了首选。然后再仔细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这四个句子内容之间的关联,可以发现③同①②④之间有因果关系:③是“果”;①②④分别是“因”,并且②是一组,①④是一组。这样分析之后,结合主体语序调整,答案便清楚了。
【答案】(1)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同生长激素和新的栽培技术的普遍运用固然可以使昙花的开放时间延长,但是这离不开植物学家和园艺师们的共同努力。(2)诚然,植物学家和园艺师们的共同努力使昙花的开放时间得以延长,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生长激素和新的栽培技术的普遍运用。
【方法点睛】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等。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对这些细微区别的考查。
1.话题一致。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例1: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__①__,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__②__,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解析】本题考查点设置比较单一,从话题一致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就可得出答案。①前面的一句话谈论的中心话题是“纳西古城”,因此①应该以“古城”开头;②前面有主语“我们”,为了保持话题一致,紧承的一句应该与“我们”保持连贯,所以应该为“远远地就能望见”,②后面的一句话,陈述的话题是“上面镌刻着”,所以②所表述的中心话题就应该是什么上面,所以应该为“拱形城门”。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还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性,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同时还要注意特定的情境氛围。一般来说,说话或行文总有特定的语境,而特定语境中往往还有特定的氛围。还要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显示句间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答案】D
2.词语照应。词语的照应和暗示是选用句式的重要条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通过关键词语关系和句意的分析,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照应的内容。
例2:下列各项中,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记忆”“能力”“刘言”“李莉”四个词语在选项中都按照次序再现,属于再现式照应,所以在写后句论及两人的优点时也要有照应关系,即应按照人物前后顺序在“记忆和理解能力”中相对应的“长”,陈述“刘言”“李莉”的“长”,词序上应相照应,故可排除B、D,而A项不但陈述其“长”,也陈述其“短”,不合题意。只有C项才是最符合句意也是最连贯的。题干有两个地方规定了下文的顺序,一是应先说记忆后说理解,二是先说刘言后说李莉。另外,从表意角度看,都是从长处(强)方面来说的。


展开余下试题【答案】C
3.氛围一致。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或明丽蓬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畅快,或悲凄伤感……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分远、近、动、静,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情、凄凉的区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
例3: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______________。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A.在干燥的沙漠长出几棵小草,它们用自己的身躯点缀着沙漠,给沙漠带来宝贵的生机
B.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
C.苍茫的大漠,宽广而静美,在五千年的晴空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D.感觉自己置身于波光粼粼的大海,沙子自觉而乖巧地排成鱼鳞状,润泽而光滑
【解析】选用句式,不仅要结构严谨,还要使文段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同其中的景象高度一致,才能让文脉贯通,语意畅达。我们应先从整体上揣摩文本的情感基调,然后找出与其情感最吻合的物象或景致。通读上文,文段描写了大西北特有的景致,“空山绝谷”“阴凉”“茫然”等词语,尽显荒凉、沉寂、没有生气、人迹罕至的情调。A项中的“小草”“点缀”等给人绿色和生机;C项中的“晴空”“耀眼的光芒”都呈现出明亮而温暖的色调;D项惟妙惟肖地描写沙子,沙子变成一群可爱的生灵,流露了作者对沙漠的喜爱。这些显然与文段的格调不一。而B项中的“铁色戈壁”“空旷宁寂”“四顾无援”等就与文段的情感氛围融合统一了。
【答案】 B
4.语气语调。句式的不同,会使句子的语气相应地发生变化,也会使语调的重点发生转移。选用句式题有时并不是单独地就某一考点进行考查,而是进行综合性的考查,所以应注意多方面地思考、分析。
例4: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的选用和语言的得体。要了解句式的特点,搞清楚哪些起强调作用,此题也就不难解决了。A项是一个疑问句式,用的是询问的、商量的语气,很委婉。本题考查的是句式的选用,也可联系到语言运用中的“准确”。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效果,人们常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说的就是这种效果。本题难度不大,干扰较大的项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
【答案】A
【答题建模】
1.答题要领
句式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变式句和“把”字句等。就句式而言,本无孰优孰劣之分,只有恰当不恰当之别。“选用句式”就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轻重的不同等)或行文的需要(如不同表达方式的需要、语境的需要等)而选择最为恰当的句式来表达意思。句式选用的目的就是使表达更加流畅而富有表现力,为的是达到最佳的语言表达效果。
2.答题步骤
(1)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意思。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给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种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选用能与上下文相通的句式。
(3)解答选择题,要比较各个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要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
二、句式变换
解题步骤:
先熟悉各种句式变换的方式,掌握各种句式相互变换时的特点,然后依照下列步骤答题:
1.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句式特点、分句间的关系、句子的结构特点等。
3.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必须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
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的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例如: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3分)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以第一句话为主干,提取另外两句的主干部分去做第一句的定语。学生变换时要注意,变换后一定只有一套句子成分,也就是只有一个谓语。有的短句间还有顺序的要求,变化后也要体现出来。
【答案】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方法点睛】
1.长句变短句——四步法
(1)提取句子主干。把长句的基本结构(主、谓、宾)抽出来独立成句。
例1: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在歌德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人们发现了这本记载着这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的传奇式人物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的、并不十分厚的集子《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提取主干句: 人们在歌德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发现了这本集子《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2)剥离修饰、限制成分,使其独自成句。剥离的原则是:由大到小,先看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其次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对应的主语,然后形成独立的中(短)句。如上题的修饰成分可按时间顺序排列组合,这个长句就可变为下列五个短句:
①歌德是一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②他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③他是一个传奇式人物。④这本集子记载着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⑤它并不十分厚。
(3)整合信息,调整句序,合理表达。即合理安排各内容要点的表达顺序,使语意连贯,为表达需要,可适当补充必要的关联词或指示代词。如上题在组织答案时,第二次叙述“歌德”“这本集子”时就应添加指示代词“他(它)”,以使语意更简洁、连贯。所以上题的答案是:歌德是一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他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他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人们在他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发现了这本记载着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这本集子并不十分厚。
注意:调整句序要讲究一定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如果修饰限制成分是由并列短语组成,因无先后主次之分,可依原长句的顺序安排。②如果改成的短句间存在着时空或事理上的关系,那么就应按时空或事理顺序调整短句间的关系。


展开余下试题(4)检查信息是否有遗漏,是否改变了句子原意,各短句是否有语病,是否合乎题目要求。
2.短句变长句——主干枝叶法
短句变长句一定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保证变换后的句子是一个单句。弄清该系列短句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可做长句主干的一个句子,作为长句的主干;将其他短句改作该主干句的修饰成分,并按一定的语法或语意的关系放在相应的位置上。一定要注意变后的句子是一个单句,切不可成为复句甚至句群。给某个概念作解说或下定义也可用这种方法。
例2: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字)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解析】对“端午节”下定义,第①句应是主干句,由此可确定句子宾语为“传统节日”,再从其他句子中找出那些要点信息,将其转化为宾语的定语。在组织语言时,还应注意多个定语之间的排列顺序。
【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3.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整句指的是句子结构相对整齐、一致的一组句子,多为排比句、对偶句、对比句;散句指的是结构比较自由、错落有致的一组句子,主要是非排比句、非对偶句以及长短句交错的句子。整句和散句变换的关键主要落实在重复性用词上。整句变为散句,应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语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散句变为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其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对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进行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例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解析】排比句即是一种整句,它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结构一致的句子组成。从原句可以提取出重复性的“常成为”之类的词语,由此可以确定各句的句式为“……常成为……”。这样,将句子中的四种人的四种灵感情况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即可。
【答案】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成为霎时的喜悦。
【答题建模】
1.答题要领
(1)明确各类句式特点,掌握句式变换方法。明确各类句式的特点是句式变换的基础。
(2)不能改变句子原意,这是进行句式变换必须遵循的原则。句式变换是“同义句”的变换,只是句子形式的变换。必要时需增删或变动个别文字,但不应影响对句子原意的准确表达。有些句子,语序、结构变化可引起句意的改变,不属于句式变换。
2.答题步骤
(1)认真审视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的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变换句式打下基础。
(3)依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
(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三、仿用句式
(一)解题思路
1.定“型”。即确定试题在句子结构、表达形式、修辞方法等要求上有哪些明示或暗示,仿句须与之保持一致。
2.定“类”。即分析考查要求。试题要求展开联想还是想象,要求运用哪种联想或想象。
3.定“神”。即仿句在语境、思想、感情、风格、贯通等内容方面要与原句协调。
4.定“心”。即根据材料,确定仿句表达的中心意思。答案要做到有诗意、有新意、有深意和有情意。
例如:请仿照画“_____”部分的表述,在横线上将语段补写完整。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青松不惧风雪,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坚强刚毅;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解析】此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需要仿的是两个句子,与前面一个句子共同组合成排比句,特点要恰当,句式基本一致,即确定让仿句须与前面句子保持一致性,即“定型”;但更重要的是,应该承接前面的“大自然”作为对象,即“定神”,不能另起炉灶;然后进行相似联想的“定类”;最后进行写作、润饰。
【答案】稻谷低垂着头,是在告诉我们处世要谦让虚心;绳索锯断木头,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雄鹰翱翔天空,是在告诉我们眼界要阔大高远。
(二) 答题技巧
1.仿写题往往与修辞考查连在一起,极具文学色彩和文化色彩。仿写的审题在所有的语言表达题里是最重要的。审题不仅要审题干及例句里的显性要求,更要审出隐性要求。隐性要求指例句中的结构关系及感情基调等。
2.做仿写题时要用相近或相似联想打开思路、搭好架子。例句中给的事物是“雨”,就要联想到“风” “云” “雷” “电” 等。大致架子搭好后,接下来就是在框架内发挥联想、想象,填充内容,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例如:仿照示例的格式,另选话题写一首小诗。
垂 柳
没有松柏的挺拔
没有梅花的孤傲
  却以回吻大地的柔情告白
——什么是感恩!
【解析】此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需要仿的是一首哲理小诗,采用拟人手法,但更重要的是隐性要求:结构上采用“没有……/没有……/却……”,情感上是直抒赞美之情。选择材料时,先要搭好架子,由“垂柳”可以联想到“松柏”“篁竹”“清泉”等,然后再发挥想象进行写作。
【答案】
示例一:          示例二:
礁 石         种 子
没有高山的巍峨      没有鲜花的绚烂
没有沙粒的平和       没有虬枝的沧桑
却以直面巨浪的姿态告白   却以开石破土的力量告白
——什么是坚守!     ——什么是执著!
【方法点睛】
仿写类试题作为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重要题型,总让许多考生头痛不已。其实,只要弄清原句特点,把握五个一致,不愁拿不到高分。以下题为例,谈谈仿写技巧。
例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1.话题一致。即明确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如该题要求自选话题,既可以是原话题,也可以是新的自选话题。如本题要另选话题,可以选“宽容”“坚强”等。
2.主旨一致。即理解原句含意,特别是隐含之意。如该题意在从正面强调话题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在弄懂句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哲理性和启发性。如本题的第二句必须是所选话题的“作用”。
3.句式一致。仿写的句子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形式上具有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注意句子结构形式要与之高度一致。如该题的句式是:“……是……中的……,使……者……了……”。
【答题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7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