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562  2016-12-3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62]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12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南京市六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12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7分)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句子。(4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酒困路长惟欲睡, ▲ 。(苏轼《浣溪沙》)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3)了却君王天下事,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5)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过尽千帆皆不是, ▲ 。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8)列国周齐秦汉楚,赢, ▲ ;输, ▲ 。(张养浩《山坡羊》)
(9) 李清照《武陵春》中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
“ ▲ , ▲ ”。
(10)《出师表》一文中,表现诸葛亮志趣过人,品性高洁的句子是:“ ▲ , ▲ ”。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1)“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dì(▲ )固。
(2)读书时不可存心jié难( ▲ )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3)屠户横披了衣服,腆( ▲ )着肚子去了。
(4)杨修为人恃( ▲ )才放旷,终招杀身之祸。
(1)根深dì固( ▲ ) (2)jié 难( ▲ )
(3)腆着( ▲ ) (4)恃才放旷( ▲ )
4.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人人都羡慕凤凰的光鲜亮丽,可是,谁知道它那炼狱般的浴火重生?谁又理解它“非梧桐不止”的高洁志向?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作者对忍受了炼狱般痛苦后浴火重生、具有高洁志向的凤凰的赞美。
B﹒那绿水碧波欢快地冲进这片石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绕过这块石轻翻细浪,撞上那块礁忽喧涛声,整个滩里笑声朗朗。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绿水碧波冲进石滩的畅通与迅速,撞击到礁石后激起的浪花形态各异以及水击礁石所发出声音的响亮。
C﹒早春的天空,玻璃那样青,如一层薄薄的蛋壳,那是在画家的调色板上也调不出的颜色。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早春天空色彩的清淡、纯净、澄澈。
D﹒春天来到香山,我看它的妩媚;夏天来到香山,我看它的丰腴;秋天来到香山,我看它的绰约;冬天来到香山,我看它的骨气。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香山一年四季均有可赏之景又富于变化的特点。整齐的句式让人读来朗朗上口,有助于表现香山的景致之美。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回答问题。(2分)
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浏览完整试题 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写出两点)
探究结果一: ▲
探究结果二: ▲
6.名著阅读(5分)
(1)根据你阅读的《水浒传》,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他们个个性格鲜明:“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这写的是 甲 ;“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这写的是 乙 ,他们两人一样的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但甲还有“粗中有细”的一面,但乙的性格则更为 。
甲: ▲ 乙: ▲ ▲
(2)《水浒传》一书中: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达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2分)

第二部分(39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15分)
【古诗阅读】
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7.诗人描写傍晚立于门外所见之景。从“ ▲ ”二字可以看出,季节正是暮春。柴门落花、昏鸦绕林和 ▲ (4字短语)三幅画面,动中有静,生机盎然,使人置身于村野薄暮的和谐、静谧之中,也使人感受到诗人 ▲ 的心情。(3分)

【古文阅读】
勣①既忠力,帝谓可托大事。尝暴疾,医曰:“用须灰可治。”帝乃自翦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帝曰:“吾为社稷计,何谢为!”
初,勣拔黎阳仓②,就食者众,高季辅、杜正伦往客焉,及平虎牢,获戴胄,咸引见卧内,推礼之,后皆为名臣,世以勣知人。平洛阳,得单雄信,故人也。表其材武,且言:“若贷死③,必有以报,请纳官爵以赎。”不许。乃号恸,割股肉啗④之曰:“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为收养其子焉。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
其用兵多筹算,料敌应变,皆契事机。及战胜,必推功于下。得金帛尽散之士卒无私贮。然持法严,故人为之用。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注释] ①勣(jì):李勣,唐朝名将。 ②黎阳仓:隋朝国家仓库。 ③贷死:宽免死罪。 ④啗(dàn):吃。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高季辅、杜正伦往客焉 ▲ (2)咸引见卧内 ▲
(3)世以勣知人 ▲ (4)及战胜 ▲
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得 金 帛 尽 散 之 士 卒 无 私 贮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

(2)其用兵多筹算,料敌应变,皆契事机。

11.阅读全文,说说皇帝亲自翦须和药为李勣治病,除了认为他“忠力”、“可托大事”之外,还有哪些原因?(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⑴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⑵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⑶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⑷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⑸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⑹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锺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展开余下试题⑺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⑻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⑼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人民日报》2015年03月31日 24 版)
1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

13.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3分)

14.“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2分)

15.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 )(2分)
A.学者、作家都市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⑾“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选文有改动)
17.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3分)

18.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
(1)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这个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2分)

(2)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19.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分)

20.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2分)

第三部分 (54分)
21. 作文修改(4分)
年轻的景致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生活因为青春,变得波澜壮阔。年轻的景致是美丽的。
年轻的我们,是朝气蓬勃的。初中的生活尽管忙碌,但因我们的朝气而充满生机。班会课上,有跳舞的,脚步轻盈,舞姿灵动,舞者犹如一只蝴蝶,一扇翅膀便散发一阵芬芳。有唱歌的,甜美的嗓音倾吐着如梦如岚的故事,或侧耳倾听,或和乐轻哼,或闭眼细品,面带沉醉,无一不鼓掌赞叹。年轻的景致,因为青春的律动更加多彩。
年轻的我们,是坚强的。升入初中的第一课是军训,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站在太阳底下,我们咬紧牙关。列方阵,走正步,我们练得一丝不苟,挥铁拳,出重脚,我们做得极其到位。训练场上,尽管挥汗如雨,但我们精神抖擞,喊声震天。年轻的景致,因为汗水的浇灌更加美丽。


展开余下试题(1)第二段画线句是病句,请将修改好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

(2)第三段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指出并修改。(1分)
将( ▲ )号改为( ▲ )号
(3)这个作文片段结构安排不合理,请提出修改意见,并简述理由。(3分)

22.写作。根据下面的提示作文。(50分)
一个汉字,一段记忆。人们常喜欢用一个汉字来形容曾经的感动、悲哀或幸福,把自己的记忆、情绪和期待浓缩在这一个汉字中。在初三上学期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将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体验和感受呢?
请以“_________,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可从“搏”、“梦”、“变”、“泪”等字中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165--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
九年级语文答题卷(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27分)
1.(4分)

2.(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3.(4分) (1)( ) (2)( )
(3)( ) (4)( )
4.(2分) ( )
5.(2分)(1)
(2)
6.(5分)
(1)(3分)甲: 乙:
(2)(2分)

二(39分)
(一)(15分)
7. (3分)从“ ”二字可以看出,季节正是暮春。柴门落花、昏鸦绕林和 (4字短语)三幅画面,动中有静,生机盎然,使人置身于村野薄暮的和谐、静谧之中,也使人感受到诗人 的心情。
8.(4分)
(1)高季辅、杜正伦往客焉 (2)咸引见卧内
(3)世以勣知人 (4)及战胜
9.(2分)得 金 帛 尽 散 之 士 卒 无 私 贮
10.(4分)
(1)
(2)
11.(2分)

(二)(12分)
12.(2分)

13.(3分)


14.(2分)

15.(3分)


16.(2分)( )
(三)(12分)
17.(3分)

18.(5分)
(1) (2分)

(2) (3分)

19.(2分)

20.(2分)

三(54分)
21.(4分)
(1)(1分)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南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